成长师德
⑴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师德修养
1,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核心环节,也是最基本的环节之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所谓爱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真心去爱,这也是目前广大教师亟须做到的。
2,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这是教师的特殊性,同时,教师又是社会成员之一,这就决定了师德修养要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教师不光要爱学生,还要爱他人。
3,爱事业是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不爱事业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好教师。
4,爱社会是师德修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教师只有关心社会、关爱社会,积极地倡导社会的主流方向,才能培养出关心社会、爱护社会的“好学生”,才能使我们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融入到社会的发展方向上去。
5,爱国家也是师德修养中的最高准则。教师只有爱国家才能为祖国培养有用的人才,才能使祖国下一代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使国家的事业欣欣向荣。
⑵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师德修养讲座反思
6月13日下午,我在初一(二)班课堂上,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 这件事,过了这么久,却始终在我脑海中回旋。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收获颇多,现在我深深的认识到我的行为是不合理的。虽然说学生违反了相关的课堂纪律,但是作为老师没有尊重学生,没有把握好实施惩戒的原则。 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惩罚会给学生带来痛苦的感觉,必须注意使学生身心避免受到伤害,要恰当地使用惩罚。一般不应该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的第一选择。学生犯了错,首先应该想到宽容,采取诸如暗示、说服教育、认知辨析与调控、对问题行为的消退、对不相容的行为正强化。对学生施行惩罚,要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基础上,在其他教育措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不得已才施行的。 2.以尊重为前提,维护其自尊心。惩罚的目的在于使违纪的学生产生羞愧感,重建其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之情感,故惩罚必须建立在学生尊重的基础上的。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考虑,找到学生犯错的真实原因,对症下药。使学生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怀着对教师的尊重和随自己负责的态度改正错误。教师千万不能把惩罚作为对学生人格的羞辱、对不当行为的恶意报复,那样就进入体罚的违法行列了。 3.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惩罚本是教育学生的,如果不公正的话,就失去其教育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和抵触情绪,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喜欢的学生纵容袒护,对不喜欢的学生处罚的厉害,应该公平、公正、民主、一视同仁。 4.就事论事,就是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不能在采取惩罚时总是与以往学生的惩罚联系起来,这样做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 5.因人而异,方法灵活。一种惩罚对一个学生有效,对另一个学生可能无效。 6.惩罚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采取适当的措施,是我们教育中所要注意的。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时时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教育观点。但不打板子、不体罚学生与热爱学生仍是有差别的。倘若只是不打骂学生而对学生漠不关心,仍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所以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失良师风范。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更何况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能不管。我也常会"训"学生几句话,但要从关心的角度,善意的来“训”,和学生谈心、谈感受。让学生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感受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造成的伤害,这样孩子会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从根本上改正错误。其实学生完全能够从你的表情和语气中感受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我认为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诚的,学生完全能接受你的批评和意见。我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真正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
⑶ 教师怎样提高自身师德师风
身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自身的师德师风,教学质量重要,但是师德师风更为重要。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呢?以下是我的建议:
一、做一个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的教师。
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大到国家,小到千万家庭以及学生个人,人们都把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成长与教师的责任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学生在评价一个教师时,一般都以“负不负责任”为标准。而家长们更放心把孩子托付给负责任的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学习老教师们的责任感:在思想上,要注意学生是积极还是消极,经常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在生活上,要关心学生是否很好地适应了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学中,备课时要精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布置什么作业等;在课堂上,落实到每个细节,为每一个学生能听懂本节课负责;在课后做到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入理解精心布置作业,并认真落实检查。当我们全面地为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时候,学生不仅会尊重爱戴我们,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二、尊重、理解学生
我们常在说要关爱学生,而真正的爱在于理解和尊重,但如何理解学生成为了我们共同的难题。我们通常认为作为语文老师是能很好和学生交流的,因为每周的周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其他科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其实不然,任何科目的老师都有很多平台和学生交流,关键是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第一次课开始,可以和学生说明我们作业本上的内容不仅是每天布置的题目,同学们还应该在交作业时把自己课堂上没听懂的内容、生活中的烦恼、对老师的意见等等写上,在批改作业本时可以知道同学们的难题和烦恼,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另外,在期中期末考完用一节课发卷子,发完后请他们安静地反思这段时间的学习,写一段话总结一下他们的进步和倒退。学生拿到成绩时,心里活动一般是很复杂的,这时的言语往往是内心的真实流露。这时,可以叫同学顺便写一下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很多同学都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这样从作业中,还有平时的谈话中就大体可以掌握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甚至是什么样的老师,从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问题,进而尊重他们。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这一职业有很强的示范性。一位校长在做岗前培训时讲过一个故事:他们下到一个山村学校去考察,发现有一个班的学生都是把裤脚挽起上课的,后来发现,原来这个班的班主任经常把裤脚挽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塑造学生心灵过程中是其他任何影响都不可比拟的。我们的衣着、言行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凡事以身作则,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
四、团结合作,教学相长
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位教师的个体劳动所能独立完成的,它是各个科任教师、学生群体、学校、家庭及社会所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补台、团结协作才能带好整个班级。
在团结合作的同时,也要学会相互学习。学校的教研组制给我们搭建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学习平台,积小流以成江海;而课堂教学又给我们创造的另一个学习环境:教学相长。《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身上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增长自己见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从学生身上学会如何去教他们,如果能掌握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学习,效果会非常好。
⑷ 个人师德成长计划怎么写
个人师德成长计划通过对上一学期末的家长问卷调查的反馈,使我更加明确良好的师德形象是一个教师的必备素质,师德形象是重中之重。这一学期,我将以最好的师德形象做为努力的方向,为此,我将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主要方针,以新课改启动为主要契机,以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全面贯彻学校的各项任务,通过自主钻研、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重点工作:1、通过对《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学习,用自检、自查的方式提高师德水平。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3、积极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基本功的水平。 4、认真学习、结合新课改的理论,进行资源包的学习。 四、具体措施 :1、利用业务学习等时机,深入学习《规范》,经常向师德先进的教师请教,对照先进人找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2、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做学生的表率,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礼貌待人,为人师表,不穿奇装异服。3、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教材的深浅度,教学中,多学习,多读书,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4、坚持用标准音、规范字教学,认真搞好基本功训练。5、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心灵上与学生沟通,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把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6、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工作中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7、严于律已,相互尊重,正确处理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团结同志,比学赶帮。8、保持清廉的作风,不求家长办事,不收受家长的礼品、礼金,不以教谋私。尊重幼儿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争取家长对园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无训斥、指责幼儿家长的现象,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共同教育好幼儿。
⑸ 师德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是什么师德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
1、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努力不懈的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和完善自我。经常进修、加强专业教育、不仅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能不断学习课内外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2、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他和热爱上他的课,师生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追求,在追求中创新,在追求中发展。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注重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境界,努力做到学习永无止境。
3、良好的师德修养,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能自觉完善、不断改进、不断提升。能时时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促使自己不断创新争优。迎接挑战。
勤奋学习,努力实践,更新自己。教师只有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正已、敬业、爱生、、奉献,才能无愧加冤于我们头上的种种桂冠,才能完成时代赋于我们培养人才振兴华厦的伟为业。
4、良好的师德修养,能是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一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就会自觉不自觉的为自己设立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并时时刻刻围绕着这个目标努力,为这个目标奋斗。
良好的师德修养能够使教师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敬业奉献精神,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
建设一支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工作新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
具备良好品德的教师往往在任何时候自觉不自觉的从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自己注重言传身教。严谨自觉的语言和行为。
5、良好的师德修养,还可以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人可以很好的调节各种人际关系,调节各种状况。可以很好的处理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各种关系处理好了,教师身边也就和谐了,也就融了。可以形成宽松、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健康的、良好的心情。老师心情好了,上课的情绪、态度等各种效果也会好。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也会影响课堂,引起各种好的链条反应。反之,就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⑹ 师德师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我的师傅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有影响了,毕竟你老师的品德好,孩子肯定的品德好美,老师,品德败坏,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呢?
⑺ 教师师德成长记录
就是思想总结
哪个老师布置的?这种东西有意义吗?幸亏我这儿没有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