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家访架子

家访架子

发布时间: 2021-08-14 14:25:40

A. 老师要来家访应该和老师说什么

学正小学一位班主任刘老师,已经开始对全班37名学生进行家访。每天下午,刘老师会去约好的家庭家访,一天走三四户,到晚上9点半结束。

“我去家访时,这位妈妈也刚进家门。她对我说,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请爷爷奶奶带,她一周回来看望一次;上小学了,就要自己多花些时间陪,多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培养好的习惯。”李老师说。

家访对于老师了解一个学生的情况是有好处的,但是却不能改变一个学生的环境。

B. 贫困生家访内容有哪些

家访对象: 舒镨家访原因:这名学生与别的学生“与众不同:人很聪明,但入学后却无心学习,上课时总是很随便,管不住自己,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但在他身上我也发现了一些优点:如乐于助人,尊敬老师,热爱班级,每次集体劳动,老师分配的任务他都能十分出色的完成。
如果他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必定是可造之材。
访前准备:家访之前,我首先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家访的方法和策略,如平等对待家长,不与家长摆架子;公开家访内容,让学生直接参与,坚持学生在场的原则;家访内容以表扬鼓励为主,不能把家访变成单纯的向家长“告状等。
家访过程:10月18日中午,我给孩子的妈妈打电话,通过和他父母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该同学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比较关心他的学习,对他的期望值也相当高。
但是孩子的父亲平时打工在外,对孩子的日常照顾不是很周到,也不太注意父子间的沟通与交流。
正是这样的特殊的家庭背景,对于他现在所出现的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力,学习上缺少刻苦钻研精神等问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坦诚地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的想法,交流心得体会,很快地,一座信任、合作的桥梁架在了我和家长的中间。
我说:“孩子好玩那是天性,应该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尤其是男孩子更是这样,有时候犯些小错误也是难免的,碰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多交流,经常检查作业,讲解问题,讨论问题,增进感情,要耐心,不要急与求成,不能用我们的思维来衡量他,认为他都应该会,所以啊,应该加以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慢慢提高,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多给他鼓励,多关心他。
家访反思:通过家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要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在家时的学习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和在家的表现等,就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与家长很好地交流、沟通,了解家长对于学校、老师、子女的期望;同时,教师还应该把学生在校时的实际情况客观、全面地向家长作一个说明,指导家长的配合,这样有利于在教育学生方面形成合力,家校共管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贫困生家访记录及感受2017-01-15 14:04 | #2楼马琪琪是我们三(2)班的一名普通学生,个子高高的但是很瘦,黝黑的小脸蛋时常看得到绽放的笑容。
如果你不了解她,你一定会认为她是一个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孩子。
由于马琪琪爸爸工作忙的原因,直到9月19日下午我们才约好晚上他可以早点回来。
放学后,我骑着车子带着马琪琪,由于我对马琪琪家的住址不太了解,路上,我问的最多的就是还有多远。
在行驶了十七八分钟后穿过了一片小巷终于到了马琪琪的家。
通过我们在路上的交谈,我知道了马琪琪每天都一个人步行四五十分钟去学校,懂事的马琪琪还在后边加了一句她不累,听了让人有些心疼。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太需要被呵护了,她远远比我了解的情况要糟糕得多。
马琪琪的老家在赣榆,在她三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姐姐,一个三岁的她。
因此我也能理解,推开门后有些凌乱的家,也许这就是没有妈妈的家特有的环境吧。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马琪琪的爸爸现在在墟沟做装修,为了能方便工作,他通常都是早出晚归,中午马琪琪都是在他工友家吃的饭。
繁忙的工作让他疏忽了对马琪琪功课的辅导,但是生活上,他坦言马琪琪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不用他操心。
在交流中我们彼此交换意见,希望在家长与老师的配合之下,马琪琪的学习可以有更大的进步。
结束家访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让我的心情愈发的沉重,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有多重。
我深知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孩子,就要从多方面去了解他。
无论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来自家庭也要来自教师。
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C. 老师家访家长说话技巧 家长应该怎样应对老师家访

老师家访时,应该注意这几个方面: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
在通话过程中,要注意聆听家长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以及家长的态度,从而调整老师对该生的教学思路。
2.设身处地为家长出谋划策
如果家长对孩子有沮丧、失望的心情,老师一定要设身处地帮助家长分析问题,并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点燃家长的希望之火。同时,也要向家长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3.正确对待家长的反馈意见
当家长对学校或老师不满时,老师要认真地查找原因,做好沟通工作。特别是当家长用隐性语言表示对老师不满时,老师要用宽阔的胸怀来对待,勇于承认不足,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三、详细记录,跟踪服务
每次电话回访结束后,教师必须将电话沟通内容详细记录。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将捕捉到的信息详细记录,以便在授课中着重关注,并在解决后与家长及时沟通。

D. 如何提高家访效率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想全面了解学生,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家访。只有在家访中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互相沟通,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教育好学生。勿庸置疑,一个家访工作做得好的老师,他必将赢得学生的爱戴,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那么,该如何做好家访工作呢?
一、端正家访态度,多与家长沟通
教师与家长不是敌人,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所以我们要相信大多数家长是通情达理的,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人说“心诚则灵”,只要我们拿出诚意,家长就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同时,我们教师要牢记,我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比别人强多少,不要动不动就甩出两句臭词儿来——这是大多数家长最反感的,虽然他们可能不说。要放下架子,与家长平等相待,坦诚相待。
二、明确家访目的,争取家长理解
有很多家长,甚至有许多教师都错误地认为“家访”就是“告状”。
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更好地开展工作,并不是非要把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到家长那里去,让家长代替老师去“管教”学生。如果老师动辄就向家长告状,那只能说是他教育的失败,他的家访也不会收到什么好的效果的。
同时,教师要腿勤嘴勤,多下去走走,接触的人多了,接触的面广了,家长们自然也就理解了。
三、掌握家访时机,提高家访效果
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的手下都有几十号人马,同时进行家访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家访也得有个轻重缓急。安排得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安排得不好,没有目标、没有重点,很有可能就要误事。
我的家访原则是:在一个学期内,每位学生家至少家访一次,重点学生要随时访,但优先考虑以下因素——困难学生必访,双差学生必访,学生进步较大时必访,学生连续两天以上未到校上课的必访,学生思想波动较大时必访,学生家里有重大变故时必访。而这些在我的安排顺序里是从缓到急依次排列的,急的就要优先考虑,其他的就可以从长计议了。
四、研究家访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的学生性格各异,家长们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有的家长性格随和,知情达理,你就可以想什么说什么,家长是不会怪你的。有的家长性格直爽,你就不必卖什么关子,只瞎子射箭——直磞就是了。而有的家长脾气暴躁,点火就着,你就得讲究一点谈话的技巧,不然一句话说得不合适,非打起来不可。
一般来说,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得到家长的认同,然后再适时提出学生的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如果与家长的意见相左,可以适当地进行讨论,但切不可发展到“辩论”或“争论”,如果那样,你的家访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四、总结家访收获,真正得到落实
家访回来,要把所收集上来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到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这样,家访才能收到实效,而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更有成效。如果只为家访而家访,那么,你这种劳神费力的买卖最好省掉。
五、多种家访形式,提高家访效率
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不可能都能及时家访,但我们可以利用书信访、电话访等灵活的方式去与家长沟通,有时也可以有重点地约见家长。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而有效地实现我们的家访目的。但任何形式都不如亲身到学生家走访的效果好,有许多情况是不亲身体验所无法掌握的,而且有这家访里还隐含着对学生与家长的尊重呢。
做好家访工作,你的班主任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为了我们身上的责任,走出去吧

E. 老师家访效果怎么

要结合实际情况,是否通过家访真的起到效果,并且学生是否有变化,这些都需要观察的。
也建议你下载一些资料参考一下。

F. 幼儿家访要点

家访,在教育工作中,是一项很常见却很是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家访可以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让家庭和幼儿园工作更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它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个性特点、家庭条件等等。特别是面对新生,进行家访好处非常多哦,那家访有哪些需要大家注意的事项呢?
X
一、准备工作要做好
家访前,与家长电话约定好时间,确认到家的时间和预计会待的时间,尽量避开幼儿休息、吃饭的时间。
准备鞋套、带好幼儿家庭地址、准备好笔和本子做家访记录。新生要带新生家访表、给宝宝的一封信、温馨提醒。带个照相机,记录下快乐场景。
家访前,根据你得到的这个幼儿的相关信息制定一个计划,可以简单的拟定一份谈话要点,避免谈话进行中发生无话可说的情况。
出行前,注意提前查看路线,根据约定的时间,做好出行安排,可以提前一会儿到幼儿家中,或约定的地方,但不可过早,更不要迟到!
二、注意自身礼仪言行
服装得体,落落大方,举止文雅,举手投足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素养。
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主动与孩子打招呼,可伴有亲切的微笑、温柔的抚摸。面对老生,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
不要为了把自己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家长,就一直说个不停,不让家长有表明意见的机会,这样会让人很反感。
三、家访进行时的注意事项
家访时长要有限制,时间太短还没有展开话题,时间太长容易偏离主题。因 此,老师在进行家访时,要注意围绕主题进行沟通,适时引导话题,把家访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
家访时,老师态度要诚挚、亲切,言辞得当,不能把家访当成“控诉会”。当反映幼儿在园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不要一味地强调、批评幼儿的不足或只提优点。
再有,老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向家长征求意见,认真倾听家长的言谈,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工作。
一个成功的家访,是能够让家园更和谐的存在,虽然老师要开展一个事半功倍的家访,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学习,但只要老师认真准备,真诚对待,相信家长们一定能够感受到你的真心,更好的配合你的工作,让家园共育工作更顺利的进行!

G. 辅导老师来家访怎么办

你想一下,在孩子的成长和求学生涯中,除了我们做家长的,真心对孩子好真心期待孩子有个美好未来的人,难道不是老师吗?

我建议你,如果有可能,和孩子的每年级班主任老师都成为好朋友,不为别的,就为更好地了解孩子。真心话,每个老师其实都比家长更懂孩子。因为孩子从适龄上小学、中学甚至到读大学,和老师接触最多,自己班级里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脾气秉性,都逃不出老师的“法眼"。反而是家长,越来越搞不懂自己的孩子,我常听有些家长急得直抱怨:“孩子这脾气,也不知道随了谁。"

我们做家长的不过只会让孩子吃饱穿暖睡好,根本不明白他们的小脑袋瓜儿整天想些啥。但是,如果你坐下来听老师给你耐心细致地一说,你指定恍然顿悟。记得我儿子上初中时,有一段时间闷闷不乐,回到家总没个笑脸。当时我只是觉得他一定有心事。大家知道,叛逆期的孩子,会让父母天天提着心的,生怕哪里做了东,他又给来个西。于是我瞒着孩子去找了班主任老师,老师说:“你不来我也正想去找你呢,孩子郁闷好几天了,上课也走神儿。"我问:“他为啥事呀?"老师说:“上周五下午的作文,你儿子用诗歌写出来的。语文老师觉得出彩,表扬了他并且在班上读了他的诗,结果两个调皮的同学起哄说是抄的。你儿子性格耿直,感觉伤了自尊心,但又气不过。"我:“奥,谢谢老师给我说这些事,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晚饭时,我就装作没事人儿,很随意地对儿子说:“政政,你王姨那家报纸下个月举行少儿诗友会正约稿,你语文那么好,有兴趣没?"儿子略有所思:“妈,我上周作文我就用诗歌写的。老师说我写的好,张军和李强却说我是抄的,气死我了。"我便接着说:“不用给他们解释,妈相信你。拿出来我看看,我替你投上稿吧。"儿子一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真的吗?我妈太伟大了。"哎哟喂我的小心脏扑腾一声落了地,终于瞧见他那张小脸雨过天晴了。

好友,瞧我啰里啰嗦说了这么一大堆,也不知能否帮助到你。我相信,你会有所启发,就是我的心愿。祝福哦!!

H. 教师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作为教师,除了抓好学生的学习之外,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人、成才。如何利用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一门艺术。家访便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要想全面了解学生,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家访。只有在家访中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互相沟通,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教育好学生。勿庸置疑,一个家访工作做得好的老师,他必将赢得学生的爱戴,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然而对家访工作的重视和处理方法不同,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与效果截然不同。如何做好家访工作,下面就自己的工作体会谈几点做法和建议。
一、端正家访态度,多与家长沟通
教师与家长不是敌人,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所以我们要相信大多数家长是通情达理的,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人说心诚则灵,只要我们拿出诚意,家长就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同时,我们教师要牢记,我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比别人强多少,不要动不动就甩出两句臭词儿来这是大多数家长最反感的,虽然他们可能不说。要放下架子,与家长平等相待,坦诚相待。
二、改变观念,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
提起家访总是让人想到坏事。学生想我是否犯了什么错误?家长想这孩子不知又惹了什么祸?传统的教育方法,使家访这个词等同于做坏事、没事不家访、家访没好事。个别教师亦把家访作为罚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有错误,做错事时动辄就恐吓说家访、见家长,让家长责罚及打骂学生,以期收到教育效果。孰不知如此下来却适得其反,学生会讨厌你,对抗你,甚至发展到恶性循环,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更好地开展工作,并不是非要把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到家长那里去,让家长代替老师去管教学生。如果老师动辄就向家长告状,那只能说是他教育的失败,他的家访也不会收到什么好的效果的。因此,首先要改变对家访的观念。家访的目的并非是向家长告状,而应理解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关怀帮助,让学生明白老师是在关心他们,让家长知道老师对其子女的重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心理上抗拒家访转化为相信你,信赖你。
三、改变家访的时间,家访工作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不要有事才家访。
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手下都有几十号人马,同时进行家访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家访也得有个轻重缓急。安排得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安排得不好,没有目标、没有重点,很有可能就要误事。我的家访原则是:在一个学期内,每位学生家至少家访一次,重点学生要随时访,但优先考虑以下因素困难学生必访,双差学生必访,学生进步较大时必访,学生连续两天以上未到校上课的必访,学生思想波动较大时必访,学生家里有重大变故时必访。而这些在我的安排顺序里是从缓到急依次排列的,急的就要优先考虑,其他的就可以从长计议了。
在部分老师进行的家访总是拘于这么一些情况:学生违纪犯错,未现场进行教育,鼓着气去秋后算账;或是学生犯错,教师对其的教育遇到挫折,去家访争取力量、搬救兵。总而言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其实,家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不要有事才家访。作为老师每接一个新班集体后,不防尽快在三至五周内完成大部分学生的家访工作,让家长接触新的老师,总结过往存在问题,交流教育方法。而自己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学生信息,了解学生的各种困难,使自己开展班工作能心中有数,便于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制订措施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及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四、研究家访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的学生性格各异,家长们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有的家长性格随和,知情达理,你就可以想什么说什么,家长是不会怪你的。有的家长性格直爽,你就不必卖什么关子,只瞎子射箭直磞就是了。而有的家长脾气暴躁,点火就着,你就得讲究一点谈话的技巧,不然一句话说得不合适,非打起来不可。一般来说,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得到家长的认同,然后再适时提出学生的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如果与家长的意见相左,可以适当地进行讨论,但切不可发展到辩论或争论,如果那样,你的家访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五、改变家访的内容,家访不应该是批判会
家访不应是盲目地在家长面前批评学生,不应是鼓动家长棍棒教育的批判会。而应该是积极与家长交换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提供一些建设性或目的性的要求,鼓励、支持或劝导家长关心子女,从情感上去爱护学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再者,当学生犯错时,应先了解事情始末,详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辨明对错,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才进行家访工作,与家长讲清原因,一起面对学生进行劝导及教育工作,这样教育起来便容易得多,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六、改变家访的方式,家访不应是主角缺席的审判
很多家访的场合,老师或家长会让学生暂避,这样的做法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猜疑情绪,对家访产生怀疑,容易产生误会。更好的方式应是:每家访一个学生,都与学生、家长一起探讨。商谈时尽量使气氛轻松一些,家长谈学生在家表现,老师谈学生在校表现,也给学生在家长、老师面前说话或申诉的机会,让学生认真地去面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提出改正的办法,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下,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容易接受批评,也有信心改正.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综合起来,会更客观、全面地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教育的效果也会显著得多。
七、多种家访形式,提高家访效率
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不可能都能及时家访,但我们可以利用书信访、电话访等灵活的方式去与家长沟通,有时也可以有重点地约见家长。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而有效地实现我们的家访目的。但任何形式都不如亲身到学生家走访的效果好,有许多情况是不亲身体验所无法掌握的,而且有这家访里还隐含着对学生与家长的尊重呢。总之,家访对于不负责者是多余的工作,对于有责任心人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教育手段,做好它,你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总结家访收获,真正得到落实四、
每次家访后,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这样,家访才能收到实效,而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更有成效。
总之,在家访中,教师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热点内容
天才的英语 发布:2025-05-19 19:40:53 浏览:547
2016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发布:2025-05-19 17:57:30 浏览:128
学生喜欢的教师 发布:2025-05-19 17:55:49 浏览:778
白凉粉是什么原料做的 发布:2025-05-19 17:32:44 浏览:381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