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黄石市教师师德建设六不准是哪六不准啊

黄石市教师师德建设六不准是哪六不准啊

发布时间: 2021-08-16 22:14:01

⑴ 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要坚持四自,不正确的是

剂浓别害凶求湿贱吸览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两个原则不一样,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春秋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已经出现,但很不系统,往往夹杂于政治道德之中。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广收门徒,创立了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并以《论语》一书集中反映了出来。其中较为著名、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体现了一种有关“学”“诲”的师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体现了一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师德。 此外还有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不耻下问、知过而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著名言论,形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孔子而后的百家争鸣时期,荀子、墨子、孟子等对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进一步发展如荀子在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的同时,又提出教师须具备的四个条件:“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实际就是在德行信仰、能力、知识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汉代的董仲舒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又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等。 唐代韩愈将师德列于对教师要求的首位,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宋元明清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朱熹提出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则认为“德以好学为极”、“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

(2)黄石市教师师德建设六不准是哪六不准啊扩展阅读:

负面报道:

2012年12月,多位华师大二附中97届毕业生在微博上“实名举报”中学时代的物理老师张大同“多次以检查身体为由,对在校男学生做出有违师德的举动”,校方进行调查后,当事教师被免职解聘。

2013年5月,国内发生海南幼女开房案,之后媒体又陆续报道了一些关于教师猥亵侵犯学生的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师德的关注。同年12月,央视新闻调查节目播出《性侵犯:隐蔽的罪恶》,再次报道了张大同事件。

如何认识“教师忌语40条”、“教师十不准”

从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市教育局的这些要求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央要求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神的,是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
第二,这些要求体现了市教肓局领导对广大教师的关心爱护。按照这些要求去做,肯定可以缓和紧张的师生关系、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减少因教师出言不逊、体罚、变相体罚等引起的教育事故、教育官司及由此造成的精神和经济损失。
第三,部分校长和教师的上述反映,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是有责任心的,出发点是想把学生管理好,教育好。多数教师是出于对学生有恨铁不成钢之情,才说一些难听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是属于有好心、无好脸、无好话、无好行为的问题。
另外,有些教师虽有责任心,但无耐心,急于转变后进学生,有时也可能说一些难听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学生家庭教育不良,多年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是短期内能教育好的。教师不仅要有好心,还要有耐心,有恒心,特别是要有爱心。否则教师只有好心而无好脸、无好话,无好行;为,反而会激化矛盾,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学生会和老师顶撞、冲突,导致教育事故。
第四,从理论上讲,一些校长,教师的上述认识是教育思想观念陈旧,学生观不正确的反映,是德育理论水平偏低的表现。这些校长,教师多多少少存在着“师徒如父子”、“棍棒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思想,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自尊心需要的活生生的人,有时却把学生当奴隶对待。如莫言在其小说《我的老师》中所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他们总认为不打不骂、不管紧管严,学生就学不好。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
第五,一些教师认为执行“教师十不准”、“教师忌语40条”,“教师没法当了”、“学生没法管了”,言下之意,只有用体罚、变相体罚、不文明语言甚至非人道的语言指责、训斥、侮辱学生,才能管住学生。这说明这些教师的德育能力较差,德育方法简单、粗暴。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没法”管学生了,“没法”当教师了。讽刺、挖苦、打骂学生实属无能之举,无法之法。如果有热爱学生之心,感动学生之情,以身作则之行,循循善诱之能,引导激励之法,不用打、骂、罚,学生也愿意学好,也能上进。因为人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都布向上之心。关键在你是发挥了他们的潜能,激发了他的求知欲、上进心,还是压抑了他们求知、求美、向善之心。
有的老师把学生的早恋看做是品德问题,这实属无知。早恋是人的生理发育到一定时期的正常需求,是情感问题,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况且早恋不是真正的恋爱。阜阳市某学校初二男生因早恋被某老师带着几个女学生当众打耳光,他忍受不了这种羞辱,跳下颍河自尽。这个学生就是死于某老师的无知+无情+无德+无能+无法。许多教育事故的出现,教育悲剧的酿成都是由于教育者的无知、无情、无德、无能、无法造成的。看来,提高教育者;包括家长的理论水平、德育能力、育人方法是当务之急。
第六、个别比较严重的教育事故是由于教育者师德太差,对学生特别是对有缺点、有毛病,有品德不良行为、学习又差的学生,无仁爱之心、善良之心、同情之心、责任之心,缺乏人文关怀。有的老师是出于对顶撞过他的调皮学生的打击报复。有些侮辱学生人格、刺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行,实属非人道、非人性的。如上面那个例子。我在农村某中学上函授课,一女教师告诉我:一位教师说学生“你爸和你妈亲近结婚,怪不得你那么笨”。我们有必要从人性、人道、人权、人伦、人格、人文教育的高度深刻认识此类问题,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即基于人;基于人的本性、根据人;人的身心特点、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人道化、人文化。

⑷ 教育部曝光了8起违反教师职业准则案例,违反教师职业准则的行为有哪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教育行业是尤为重要的。在教育教育行业中对于教师也是有要求的,教育部这边也发布了教师的十项准则分别为:第一项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项是:要热爱国家,遵守法律。第三项是: 传播优秀文化和正能量。第四项是:潜心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第五项是: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第六项是:要有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第七项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第八项是:处事公道,光明磊落。第九项是:严于律己,清廉从教。第十项是:勤勉敬业,乐于奉献 。

所以教师的职业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⑸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为人师表内容是什么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

于2008年九月一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共计六条。新颁布的《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5)黄石市教师师德建设六不准是哪六不准啊扩展阅读

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工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并就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表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

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

《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

三、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好《规范》的学习宣传。要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规范》,

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领导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学校要把贯彻实施《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要将学习《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列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

各地学习贯彻《规范》的情况请及时报送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⑹ 教师十不准是哪几条

“十不准”

1、不准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不准讽刺挖苦学生、歧视后进生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3、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驱赶后进生转学和退学;

4、不准向学校或家长索要收受礼品或钱物;

5、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学生家长借钱借物;

6、不准参加赌博以及迷信活动和其他非法组织的各种活动;

7、不准让学生购买教育部门审定之外的复习资料、教辅读物或其他商品;

8、不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

9、不准动辄让学生家长到校并训斥家长;

10、不准有偿为自己所教学生补课。

(6)黄石市教师师德建设六不准是哪六不准啊扩展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⑺ 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师的六条要求有哪些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⑻ 在新师德规范里面,有几方面的要求,分别把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德:中华民族是最重视师德的民族。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⑼ 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是什么

一是不准有违背国来家法律法规源和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是不准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三是不准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

四是不准训斥家长,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五是不准强迫学生购买资料或其他物品,随意加重学生负担;

六是不准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七是不准擅自调课、停课、缺课和对工作敷衍、搪塞;

八是不准搞封建迷信活动和传播低级庸俗的思想文化;

九是不准参与赌博等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

十是不准上课时抽烟或使用移动电话。

⑽ <<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的内容是什么

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

一、不准无备课上课;

二、不准上课时吸烟、接传呼、打手机;

三、不准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及变相体罚学生;

四、不准按学生学习成绩排座位;

五、不准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

六、不准训斥、指责和羞辱家长;

七、不准赌博、酗酒;

八、不准乱收费、乱订教学辅助资料及向学生推销商品;

九、不准随意停课及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批准的集会或商业性活动;

十、不准上班时间从事第二职业。

热点内容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
小学教师的条件 发布:2025-05-17 16:21:01 浏览:41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2025-05-17 16:14:16 浏览:819
夏威夷群岛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17 16:10:46 浏览:949
奴隶老师漫画全集 发布:2025-05-17 16:01: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