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网络家访美篇

网络家访美篇

发布时间: 2021-08-18 17:31:12

❶ 学生被家访的体会600字

【】学生被家访,是学生的荣幸;
【】学生被家访,体现老师的关爱;
【】学生被家访,是一种教育学生共同担当的桥梁;
【】学生被家访,是学生进步的一个新起点,....

❷ 家访有哪些方法

1、走访家庭;

2、电话家访;

3、家访联系卡;

4、预约家长来校;

5、建立微信群等内等

❸ 老师去“学霸家”家访,被满墙奖状震撼,网友对此有何评价

在广东茂名,有一名老师去自己班上“学霸家“进行家访的时候,被该名”学霸“家中贴满墙的奖状所震撼,于是她拍下了视频发在了网络上。很多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的网友表示发奖状能够鼓励孩子变得更好,有的网友表示如今的奖状失去了原本的含义,还有的网友表示家长和老师都不应该用奖状去评价学生的表现。

一、有的网友认为奖状能够鼓励孩子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在老师上传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班上的这位“学霸”家中除了满墙都是奖状以外,还有另外一部分奖状被学生家长串在绳子上吊在空中,场面非常壮观。有的网友在看完这个视频之后,表示奖状的确能够鼓励孩子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否则这位同学不会成为学霸,也不会在老师上门家访的时候还如此专心致志地做功课了。我还记得自己在读小学的时候,当时的班主任为了鼓励我更加用功读书,在儿童节活动中颁给我一张“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正是因为那张奖状激励了我,才会让我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奖状而更加努力读书。在我成为一名大学生之后,我同样为了获得奖状而参加了各种各样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比赛。通过参加比赛,我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外向,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因此,我也认为奖状的确是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好的。

其实这几类网友的评价都是有道理的,学生为了奖状努力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但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更多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即使自己没有拿到奖状,自己也很优秀。

❹ 网络信息时代,家访是否还有必要

对于当前网络通讯技术发达,有些人认为班主任家访没有必要,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第一,家访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同学生家长沟通的必要途径。尽管现在通讯工具很发达,但家访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的了解,从而更有效的实施个别教育,还可以促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树立好的社会形象,这是网络通讯不可比拟的。
第二,传统的家访能拉近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感情上的距离,促进老师和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现如今,老师用电话邮件和家长交流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总之家访是学校与家庭的有效互动,家访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一座桥梁,通过家访能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提升教育效果,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因此进行家访是有必要的,是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

❺ 线上家访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说,不用直接见面家访,而是通过网上视频交流进行家访。

❻ 传统的"上门家访"能被"电话家访"和"网络家访"取代吗

这个我觉得不太可能,有些事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去解决。但是只有面对面才能感觉最深。

怎么说叫家长转发家访美篇

在群里和大家说帮忙转发就可以了,家长们为了孩子什么都会照着做的

❽ 请问怎样进行家访更有效

家访,顾名思义,自然是教师到学生家中,就学生学习、社会、品德教育等进行访谈。它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家访,从加强教育的实效性、有序性方面来说,无疑有利有实现家庭、学校在教时空上紧密衔接,有利于保证家庭、学校在教育方向上的协调一致,达到信息互通、交流互助、相互补充的教育功能。家访很重要,但目前不少家访却走入了误区。一、把“打电话”当家访。电话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班主任利用电话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无疑能为班主任节约一些家访时间,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但打电话能够完全代替家访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打电话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且不说一些农村学生的家庭没有电话,就算有电话,如果长时间的打电话必然会给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带来一些经济负担,同时也给仅靠工资维持生活的班主任带来困难。其次,打电话的内容要受限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班主任或家长打电话的时间就不会太长,双方交流的内容必定有限,因此就不利于全面的分析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二、把“开家长会”当家访。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加强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但开家长会往往会受到学校因素的制约,次数、规模甚至内容有时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开家长会不能代替家访。具体表现在:(1)出席人员较为集中。由于全体家长或一部分家长同时参加,班主任讲话的内容必然是面对全体,无法与一些“重点家长”单独交流,根本不能体现家访功能。(2)容易出现家长缺席。个别家长认为那么多家长参加少一个无所谓,于是自己借故缺席。另有个别表现较差的学生怕开家长会,干脆不告诉家长,也会导致个别家长的缺席。家访的目的更是无法实现。(3)不利点明具体问题。家长会由于是集体会议,很少个别交流,因此对于“问题生”的具体问题缺乏交流,实现不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目的。三、把“请家长”当家访。请家长是班主任处理学生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有些班主任动辄就让学生回家请家长,殊不知这种方法如果应用过当,不仅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还会让学生厌恶,家长反感,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与家访相比,请家长明显存在以下弊端:(1)成巨大压力。班主任对家长的数落不仅让学生自尊受损,而且也让家长脸面无存,给家长、学生带来无形压力,对问题的解决无益。(2)会真假难辩。个别极端“问题生”为了逃避家长的责骂与体罚,便故意花钱雇人冒充家长,这样的事件已屡见报端。(3)易诱发事端。一些班主任有时会让学生自己回家请家长,殊不知这样做很危险。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离家出走乃至轻生自杀也并不鲜见。 四、把“发电子邮件”当家访。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家庭上网已不少见。许多学校为共享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进入校园。这为班主任利用网络开展班级工作,加强学生管理,沟通家庭教育提供了便利。一些班主任便利用电子邮件来与家长进行联系,以期达到家访的目的。可现实情况是:(1)范围狭窄。上网家庭在城市并非普遍,在农村则更为少见,交流人数显而有限。(2)真假难辨。家庭上网的学生容易篡改老师、父母的电子邮件,让老师、父母真假难辨。(3)交流困难。双方由于工作原因致使阅读信件时间受限,再加上信箱中有来自各方面的电子邮件,也给班主任和家长交流带来不便。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家访也决不就是发发电子邮件。当然,班主任用打电话、叫家长、开家长会和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家访也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班主任只有充分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意义,克服家访中存在的误区,把现代的理念和传统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家访这一传统的方法焕发出现代的青春和活力。 为了使我们的家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果,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工作,我们在家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家长要平等互信。家访过程中要做到心平气和、真诚恳切,要给家长一种可亲可敬可信之感,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信赖,以增强家长主动合作意识。2、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用发展的眼光看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鼓励和适当的批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3、看问题要全面。谈话内容要一分为二,抓住问题关键,做到晓之一理,取得学生信赖。综上所述,我们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家访,使老师、学生、家长之间营造一种和谐氛围,使家长与我们走的更近,使我们的关系更加密切。让家访真正成为了解学生,沟通家庭和学校、老师的桥梁,使家访工作取得实效。 城关中学 周雅丽

❾ 关于家访的文章用什么题目好

先告诉我是针对谁写的,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家长

热点内容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
小学教师的条件 发布:2025-05-17 16:21:01 浏览:41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2025-05-17 16:14:16 浏览:819
夏威夷群岛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17 16:10:46 浏览:949
奴隶老师漫画全集 发布:2025-05-17 16:01: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