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振乐师生展
1. 顾振乐的人物生平
字乐斋、又字心某,上海嘉定人。
14岁开始学画,曾求教于赵梦苏,又得童星录指授,得嘉定翟树宜启蒙学篆刻,1944年拜张石园门下为入室弟子。
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上海市高校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科技大学中文系顾问。
擅书法、篆刻,并潜心于书法篆刻理论工作。
1976年以来,作品多次入选在日本东京、大阪等地展览,1987年赴东京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中国著名书家百人展。
1987年6月被上海华东师大聘任为《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编委。
收藏不要因为某个书画家或者别的艺术家出名了就去收购,更不要去收购已经炒得很高的书画等艺术品(就像炒得很高的庄家股、绿鸡蛋、野生甲鱼······价格越高,假的越多),价格越高赝品、仿品也越多!!!也不要因为某个艺术家还不出名,就不收藏他的艺术品,甚至艺术价值高的也不收藏。只要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书画等艺术品都值得收藏。因为许多艺术家起初不出名,他的书画等却已经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但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园、陶博吾······等都是逝世后书画才被重视和发掘出来,而且他们当时什么都不是,什么身份也没有;后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所以说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艺术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价格非常低廉时购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收藏它们能保证一本万利,收藏者何乐而不为呢???假若只是收购贵的,即使身家亿万又能收购多少呢? 即使收购得起,能确保升值吗?更甚者,像股票一样,到了低谷时期,还可能贬值!!!如果说价格,倘若只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经书或者是诗词,字数在几百几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个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现在市面上很多都是行画和仿品等;除了年代久远同时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也曾经有人说我废话!除非你懒,光想吃现成的,不学无术。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即使是恒定不变的,给你鱼就好,你知道是好鱼坏鱼,还是有毒的鱼呢?给你渔,学会了,自己会捕鱼多好!管他好鱼坏鱼毒鱼!你都能分辨!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3. 顾振乐的人物评论
民国初年,每到江南晒霉时节,嘉定小城一塾师府第“安顺堂”内
,但见一位垂髫稚童揽抱着一札札其曾祖门生、同治元年状元徐蝃(官至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及其胞弟的书画轴卷,蹒跚着走向厅堂前的廊檐下和宅园树阴处,在青石上小心翼翼地一幅幅展开。让熏风吹走存积的晦涩时,稚童亦乘机撅腚伏首,跪护在字画旁,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前人的涵露,一边还不停地用手指在地上比划临摹着。当年那位勤奋好学,秉赋聪颖,对书、画、印着了魔似的,名叫顾振乐(字心某,号乐斋)的孩童,因初时不辨何为刻刀,曾闹出在金石上初试锋芒用的竟是一把扦脚刀的笑料。一轮干支循环,其已是一位深谙书、画、治印用笔驰刀之道,海上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了。胡厥文先生高大墓碑上那雄浑苍厚、遒劲飘逸、令人叹为观止的碑文,亦出自其手。
顾振乐先生早在青年时经翟树宜与赵梦苏(民国嘉定画家)引荐,获商务印书馆童式规指点,得《星录小楷》之精髓;又拜海上名画家张石园为师,并与师弟兄方去疾、单晓天等联袂研习切磋。此后其书画篆技艺日精,终自成一格,卓然成家。
顾老为人诚信谦虚,淡泊名利,秉承祖训,以教书育人为本分,处处为人师表。虽桃李满天下,且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上海文史馆员及科大客座教授等诸多光环,却从不事张扬。退休后还奔波于复旦、财大、医大、上师大等高等学府间10余年,为弘扬、振兴祖国传统文化艺术,默默奉献着余热。
古稀之后,其更是静心倾力于拓展篆印艺技,至今捉刀不辍。如今91岁高龄,仍目明耳聪,精神矍铄,于方寸上奏刀施意,如游龙走蛟,酣畅淋漓(见附图),这于当今沪上篆刻界恐属绝无仅有者矣。
有人问其诀,他笑说:治印心手并用,舒筋通脉,凝气聚神,养怡致静,怎不益身健体,知足常乐。其实对顾老的德艺,陈从周先生早有评说:“顾君性格深沉内向,富文学修养,为人步步成规,作书一笔不苟,重情义,薄利禄……”
作为一个淡泊名利、乐于育人、一生为振兴国粹奔波劳碌的仁者,其晚年身心怎能不健朗长乐!
4. 请爱好字画的老师给看看这幅字画出自何人有没价值谢谢!
第一幅画:螃蟹图
作者:柯青。
第二幅字:竹光晨露滑;池静夜泉生。
落款:子丞 印文:听涛翁
第三幅:秋菊醉蟹
印文:徐 红星
——————
字、画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