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师德
维护学生权益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9月3日公布。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规范》提出了教师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
教育部指出,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
教育部要求,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准确地理解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认真做好新修订的道德规范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B. 教师节为什么是9月10号而不是9月28号
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9月28日不能确切证明是孔子诞辰日。
C. 教育部最近颁布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时间是几年几月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教育部于2008年9月1日颁布。
D. 9月10日教师节是全世界的教师节吗还是每个国家都有教师节
不是全世界的教师节,只有我国的教师节是9月10日。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有教师节。
比如,韩国的教师节是5月15日,美国的是5月第一个整周的星期二,德国的是6月12日,新加坡是9月1日,印度是9月5日。联合国设立的教师节是10月5日。
(4)9月是师德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节定为每年的6月6日,于1951年,中国共产党本着“教师是工人队伍一员的原则”改为与国际劳动节一天的5月1日。
1982年4月,张承先和方明共同提交《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于中共中央,建议以马克思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5年时任总理赵紫阳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经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定为秋季新学年之初的9月10日。该教师节没有法定假期,但是部分学校,特别是小学在教师节会放假休息半天至一天不等。每一年的教师节,中国教育部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如2018年的主题为“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
E. 9月10日“教师节”,要改为9月28日,从哪年开始实施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教师节日期改为9月28日。修订草稿认为,9月28日是推算出来的孔子诞辰日,用9月28日做教师的节日,可以增加传统文化含义;9月10日刚刚开学,教师通常忙碌于开学的各项工作,很难有时间与心情享受节日。延续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师节面临改期,引发社会热议。赞同者言辞凿凿,可以更好地纪念孔子,能丰富教师节文化内涵,对教师坚守师德有促进作用;反对者也不甘示弱,教师节早已入法、现在修改有浪费立法资源之嫌,法律是权威的、不是说改就能改,节日开展活动与教师是否忙碌并无冲突。
教师节具体定在哪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节过好。教师节从其设立之初起,就带有明确的尊师重教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这一节日的设立尊重教师、重视教育。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再现实一点,教师法所提出的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水平的要求,至今还是个美好的想像。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恐依然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师德下滑的担忧不无道理,有偿家教、违规收受学生或者家长钱物的现象何其多?教师节甚至被人称为“送礼节”,虐童、性侵女生之类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曝出,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想通过改一个日期来提高师德也难免一厢情愿了。
如此说来,教师节日期是维持现状,还是改为推算出来并不太准确的“孔子诞辰日”,并不是问题症结所在。如果全社会都在这一天形成对尊师重教认识的高峰,不更改教师节日期,也同样可以达到设立教师节的目的。反之,如果尊师重教做得不够,则无论教师节设在哪一天,都缺乏实际意义。
改一个日期改不来“尊师重教”,倘若我们不纠结于一个日期,而是把教师节变成集中反思教育问题、查找薄弱环节的契机,岂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