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濮阳99级中师生

濮阳99级中师生

发布时间: 2021-08-24 12:00:30

① 濮阳市直学校初一有多少学生

河南省濮阳市由市
教育局直接管辖的
中学校中,初中一年
级的学生一共有
六十三个班,每个班
一般都是50个学生,
所以一共有3150个学生。

② 濮阳市华龙区第五中学的师生概况

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36人,教职工91人,专任教师84人,其中本科生54人,省、市、区级骨干教
师26人。教职工学历达标率已达100%。我们深知“打铁须得自身硬”,教师除参加继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外,学校每年都派骨干教师到知名学校参观学习,吸取名校成功经验,不断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市级、区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编写各类教材论著41本,并有10多项教学成果获得认定和推广,同时与其他几所市、区级重点名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了校际间的学术交流。

③ 河南新乡县的98级中师生已经分配了,99级的怎么没分配呢

呵呵,你知道98级的中师生努力了几年吗?国家政策界定不再分配了,咱地方能有灾国家的政策下多一年算是过度,就这98级的同学到市政府,省政府都机体去请愿,4年后才有个这个结果,而且也都花了不少钱。99级同学你也差不多了快28了,还看不开吗?自己动手干事业不行吗?分配各初中或者小学的教师,咱们都少了10年的熬头,不要再想了,努力自己干吧,要是有什么问题想不开了,你可以继续追问,我是98级未分配的哪一种。

④ 许昌地区99级中师生,编制问题为何不能按政策解决!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尊敬的领导:
你们辛苦了!
首先在此给领导们致歉,给你们添麻烦了! 因为许昌98级中师毕业生马上分配工作了,所以我们99级的毕业生也要求政府给我们分配工作,因为我们的条件和98级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下面就详细申述一下我们要求分配工作的理由:
一、根据1997年12月25日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下发《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1) 1998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要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新旧制度的转轨。说明1998级、1999级濮阳的师范毕业生情况一样都属于中师并轨改革过渡时期。
(2)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后,不再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含委托培养和自费生)的计划形式,统一实行一种招生计划,并统一录取标准,学生缴费上学。而我们99级就有委托培养班,这更说明1998级、1999级濮阳的师范毕业生都属于中师并轨改革过渡时期。
二、1998年4月27日,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河南省计划委员会联合出具了《关于我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豫教计建字【1998】48号),该《意见》第七部分规定:普通中专并轨生毕业后…….中师毕业生仍应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培养目标安排到教育教学岗位任教。1998年6月2日,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做出《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宣传要点>的通知》(教职字【1998】268号),该《通知》第五部分规定:招生并轨后…….中师毕业生仍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培养目标安排到教育教学岗位任教。”
濮阳市政府机构已经为他们98级分配工作。这充分证实政府机构也认可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河南省计划委员会【1998】48号文件及河南省教育委员会【1998】268号文件合法有效。我们99级和98级既然都属于中师并轨改革过渡时期,这些条文说明我们99级也应该分配。
三、我们的报到证上并没有并轨两字,还盖有鲜艳的许昌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专用章,这说明什么?我们感到疑问!!!
四、政府机构对我们解释说不再参照河南省2001年和【2010】9号文件《关于许昌县教体局处理98级普通中招师范生要求解决就业问题的批复》解决1999年普通中师毕业生的有关问题,来诠释我们这届毕业生不分配工作的问题。可是问题在于2001年和2010年的文件是根据哪些文件下发的???
根据以上理由我们完全有理由要求政府部门让99级和98级毕业生一样分配工作
我们在此再一次恳请政府对我们99级中师毕业生就业分配问题给予重视,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受害的弱势群体。当年我们奔着国家的政策而行,领导们难道不应该按照政策给我们兑现吗?请尊敬的领导落实当年的宣传政策,请将当年的政策真正落实到我们这些莘莘学子身上吧!

许昌市全体99级中师生
2012年08月27日

⑤ 为什么99级中师生毕业生就业问题

毕业了什么经验都没有,建议去找一个公司去实习以下,获取点经验;毕业在学校找工作,女孩子可以找稳定点的,男孩子就要考虑长远发展,为自己以后成家做打算,毕竟是家里的顶梁柱,工资这方面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
创业:看看自己有不有资金,看看有不有什么好的项目,再就是考虑一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
就业:前期建议去一个能学技术的小公司学校,不要去大公司,如果你技术够好去大公司没问题,不然去了就是打下手接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小公司人手不够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能学到的东西特别多,以后跳槽什么的自己本身有资本,不至于什么都不会,小公司要选择中型企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别去了不发工资,没几个月倒闭了就不好了。。。。。。。。。。。

⑥ 为什么漯河各县区办县区师范的99级就分配,我们经过省里定向招生的99级中师毕业生没分配呢

自98年开始,政策应有连续性,98级根据文件一上访政府就给分配了为什么不包括99级中师生,我们版当时上师权范时也是依据这份文件,除非在99年省教育厅出台了新的文件否定豫教计建字(1998)48号文件!!!

⑦ 河南省99级中师生们!是谁剥夺了我们该有的一切合法权益!让我们不公平的排挤在社会边缘!要用血泪控诉他们

抱怨是没有用处的,虽然存在着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了自身的发挥,但你们要相信,是真金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加油~!!

⑧ 当年的“中师生”现在过得怎么样

关注教师群体,关注师范教育,欢迎点击“关注”我

大约从1980年前后,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当年他们以出类拔萃的优异素质选择上中师,除了为了解决一张饭票,也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此之后,每一届毕业生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了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功不可没。说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快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中师生”现在过得怎么样?看看网友的留言吧

@零度顽童:我就是87届的中师,当时全县六千多考生只有一百多能考上中专。现在工作28年,不后悔!

@云出岫11:我90年考取师范,当时还不满15周岁,三年后分配到农村初中教学毕业班,所教学生和自己一样大,现在教龄二十四年,起早贪黑,月资3000元

@月满西楼:93年考上中师,96年毕业直接分配到小学,当年考上重点高中的同学有的北京发展很好,有的还不如我们,只能说是不上不下吧.

@山清水秀:我是84届中师生,以高分考入中师,只为一张饭票。比我成绩低的上了高中,如今人家博士、硕士,工程师,出国留学的,记者,编辑等很多,同行改行的书记,市长,局长很多,一唯我三十年奋斗中小学,工资5000。

@灶王爷:我也是中师生,82年考起的,连续工作35年,中学高级职称,农村小学任教。看到学生越来越少,心里十分悲哀,鲁迅还在,一定会痛心今天农村的破败!!!

@银河星晓:83级86届中师毕业,毕业时才17岁,通过后来的进修,现在是县第一中学的主科教师。

@YCG园丁:我是1978年初中毕业考上中师的,当时我们学校四个毕业班200多人就我一人考上中师,另两个中专共三人,1981年中师毕业,就一直在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36年,现为一级教师,工资5000多元。

@LYZ:1979年初中毕业,14岁多考中师,当时县上地区数学竞赛都拿名次,82年毕业,山区村小学教课1年,后县里进修英语1年,回到乡上教初中1年,考上教育学院学习2年,再到军工厂子弟学校教书5年,刚好合同(军工厂付了地方教育局教育学院学习费用,签定5年不得离开合同)到期考上研究生离开,95年毕业后到省级机关。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我是80年入学的中师学生,那时候刚刚恢复高考制度,一个县每年录取大、中专学生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一百人,不像现在光本科就有几百人。82年毕业分配到编远乡村,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农村办学条件非常差,黑屋子、土台子、里边坐着泥孩子,连用电都解决不了,每月工资只有33元5角。那时候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干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35年过来了,我们老了??

可以看出他们大部分人还工作在中小学,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用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奋斗,来修炼自己的人生。正如有网友说:安贫乐教,每月拿着不高的工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书,育好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知足。

点击添加“关注”期待与您交流,做知心朋友。

⑨ 濮阳濮阳市区的初中学校有没有招收下面县里的学生的不在城区

你好朋友,濮阳市区的初中学校是由招收下面县里的学生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⑩ 曾经的中师生,现如今过得怎么样

从80年代初开始,为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开办了中等师范学校。直到1999年,中等师范学校完成了它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等师范学校开办的近20年内,全国有300~400万学子在中等师范学校就读。

就在今天,他们仍然是中国基础教育最牢靠,最有力,最值得信赖的主要力量。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成为学校的管理人员、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优教师。他们仍然是当下中小学讲台上的主力。可以肯定的讲,是他们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半个天!

二三十年已经过去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现在都还做着单纯的教育工作,过着平静而详和的生活。虽然绝大部分人生活过得也并不富足,但有吃有穿,有车有房,子女优秀,老人康健,过得也还算幸福。但也有一部分人,生活过得并不如意,辛苦一生,守候一生。

向一代中师生致敬!没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就没有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

热点内容
师德万能演讲稿 发布:2025-05-17 12:55:25 浏览:311
天台历史 发布:2025-05-17 12:53:02 浏览:135
六一班主任祝福语 发布:2025-05-17 11:16:00 浏览:389
丙酮物理常数 发布:2025-05-17 08:07:23 浏览:784
职校家访活动 发布:2025-05-17 03:05:09 浏览:998
天盾生物 发布:2025-05-17 02:23:17 浏览:788
物理过程模拟 发布:2025-05-16 19:11:36 浏览:878
赏识教育作文 发布:2025-05-16 18:49:59 浏览:234
集英语 发布:2025-05-16 17:04:47 浏览:492
老师被虐漫画 发布:2025-05-16 14:44:27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