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师生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清〗郑燮
❷ 师生的衍生关系是什么
珍珠与贝壳的衍生关系——师生关系@争取向上
前言:
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一只贝》,我第一次看完,顿时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只贝,一只普通的贝。仔细想想,每个学生入学时都是一粒普通的沙子,在众多普通贝壳的“磨制”下,有的学生多年之后也许还是一粒沙子,有的学生可能慢慢长成美丽的珍珠。
在近八年的教书生涯中,带了四届毕业班,送走了两百多名毕业生。那些成长为珍珠的学生,我短短几年的教导又有多少影响呢?无从得知,教育有时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品格是最深远的影响。
初为人师的苦恼
从农村出来的我,对乡村的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也许在他们身上我能看到以前的自己。那是在广西一所乡村的学校,初为人师,第一次带毕业班,毕业时我对教书的满腔的热情都用在学生身上。希望把每一个孩子都带好,一年以后给自己、给学生、给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和学生相处几周以来,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学生、家长的想法相去甚远,最后的结果也是让我甚是挫败。当时有几个孩子和我“志同道合”,在当时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和我家访的争取下,有几个家庭答应了我们的请求,现在有三个学生在学校读书,走上了和其他学生不同的人生道路。
那时候人生地不熟,语言沟通不畅,想着学生和我说的话“我爸爸不会同意的”“我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要读书”“我不想读书了,我家里人想早点让我出去打工”“我们那里好多人书都没读完就出去做事了”……我把那些想读书,想读大学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向他们讲述读书的好处,描绘大学生活的精彩。再从我自身出发,告诉他们农村的孩子就要多读书,学得多少知识就能改变多少命运,只有知识才能让自己走出农村。在周末的时候约好几个学生,让他们带我一起回家,我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也有失败的,有家长表面说会考虑让孩子多读书,有家境条件实在贫寒无奈,那时候我内心很是无奈,可我那时的能力实在有限,能做的不多。
现在那些学生不时还和我联系,从我们聊天的言语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知识带给他们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其中滋味。他们也许正在经历由沙子向珍珠进化的过程,即使他们不那么耀眼,但也够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他们对我的感激,我从不觉得是我应得的,因为他们能有今天那是他们自己争取的,是他们父母给予的,我只是一个领路人,帮他们推开了高校这扇门。
祝融生涯
现在在祝融从教已有四五年,虽然现在教学环境与学生家庭情况已然不同,但是我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从未停止,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有需要的学生,给他们的成长带去一些温暖和不一样的色彩。他们成长中遇到的老师是有限的,希望能做他们成长有帮助的老师,即使他们让我曾经煎熬过、愤怒过、颓丧过,但风雨过后,依然是浓浓师生情。
有缘才能做师生,我们每个老师都是一只贝,即使是一只普通的贝,我们也愿意去孕育孩子,给他们提供成长为珍珠的机会。我是千百万教师中普通的一员,没有突出的教学业绩、没有优秀美丽的荣誉,有的只是一颗默默付出的教书心。
结语:
愿执七彩笔,耕耘三尺讲台;用爱心教导,化育千百学子。面朝朝阳,心生明媚,花开时节,不忘初心,我愿是一只贝,愿我的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用的珍
❸ 师生相遇缘分的诗句有哪些
1、宋代晏殊《玉楼春·春恨》,原文: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译文:天涯海角都有尽头,但是老师的恩情却没有穷尽的时候。
2、南北朝庾信《徵调曲·其六》,原文: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译文:河流中饮水时,会想起这水的源头来。学有所成时,会感念我的恩师。
3、近代刘绍棠《师恩难忘》,原文:师恩难忘意深浓,桃李人间茂万丛。
译文:老师的恩情深厚很难忘记,老师所教的学生遍布天下。
4、清代郑燮《新竹》,原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5、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原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❹ 宋代,晏殊与欧阳修,本是一对师生,为何师生情开始的早,结束的也早
晏殊与欧阳修的师生缘,始于才华,感于命途,终于人品,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也许正是殊途不同归,是两人命运,性格,身份,主张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欧阳修以出众才华博得青睐。
自唐宋以来,有才学有志向,但又还未博得功名的读书人 往往会在科举前后拜访达官贵族或是已成名的大儒,以此来为以后的仕途铺平道路,而那些有名气的文人学者也不吝引荐和指导,比如唐时王维拜见公主,孟浩然拜谒张九龄,而宋代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曾巩,王安石等人正是由欧阳修培养和提拔的。可见真正的大家是极为爱才,惜才的。
后来即使欧阳修致书信与晏殊,言辞恳切真诚,晏殊却不愿再以真心来对这一片真心,他回信相当草率,有人问他在写什么,晏殊面色平静,“答一知举时门生,已过矣”。
❺ 【唐】姓唐的歌手有哪些
1、唐禹哲:1984年9月2日出生于台湾省基隆市,中国台湾流行乐男歌手、影视演员、节目主持人。2007年7月9日,唐禹哲签约艾回唱片并于同年8月17日推出首张音乐专辑《爱我》,而他也凭借该专辑获得了第三届KKBOX数位音乐风云榜年度最佳新人。
2、唐笑,1986年8月15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主持人。2006年参加湖南卫视选秀娱乐节目《超级女声》比赛获得杭州赛区亚军、全国总决赛第九名,赛后推出首支个人单曲《九月》。
3、唐彬:唐彬,新锐音乐创作人,擅长作词、作曲、演唱,创作风格多变。2008年正式步入音乐圈,并专职作曲、录音等工作。2009年10月进驻北京发展独立音乐人。
4、唐宝:1991年1月4日出生于新疆,中国内地男歌手,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参加《中国好声音校园推介会 百事最强音》的比赛,获得新疆赛区第一名。2014年,参加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第二季》的比赛,获得全国8强。
5、唐晓诗:唐晓诗以前并不叫唐晓诗,她是张杏梅,一个在台湾生长的汉口姑娘。她与季泰祥结师生缘,其中包括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唐晓诗与李泰祥相逢与一场歌唱比赛,基于对音乐的热爱和毅力,唐晓诗成为大师的第二位女弟子。代表作:《蹈》、《唐晓诗专辑》、《上了你瘾》。
6、唐雅明:香港出生的唐雅明,13岁跟随父母移民到美国,17岁就开始写歌创作。唐雅明从全球华人各大歌唱比赛脱颖而出,经常夺冠。不仅技巧一流,台风稳健,更是一位具有词、曲创作能力的才女型的偶像歌手。喜欢R&B的技巧、声线厚、擅长英文歌曲。
❻ 师生情缘txt全集下载
师生情缘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走进母校,学生时代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从我的脑海中一遍又遍遍的闪过闪在我脑中的最深处。永久挥之不去,受伤的心永远无法愈合,现在我明白了爱的越深,伤的越深,心就会越痛。
如果伤心非得有原因那是我对你还有感情可惜伤心不足以去唤醒背爱的勇气所以我一个人要注定肩负起寂寞的酷刑。
8年前,我的妈妈带着我嫁给了魏枫的爸爸魏鸿鸣。所以我爱上了他。当然我的功夫也不逊色于魏枫,我虽然不是什么风云人物,但追求者也不少。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魏枫也爱我,从此以后我们相爱了,可是我妈妈的结合,等于给我们一个致命的打击。没有办法,就在我妈妈项雨和魏枫爸爸魏鸿鸣结婚后,我们不得不跟他们坦白我们相恋的事实。意外他们并没有反对我们的相爱,但是不让我们胡来,谈恋爱可以,其它的一定要注意。这样我们在学校许多同学眼中似乎是天生的一对,而更多的则认为我抢走了她们的偶像,很是不服气。不管他们怎么看待,我们还是快乐幸福的在一起,因为彼……
确认后请采纳
❼ 求一篇有关师生缘的文章 题材不限 字数不限
离开父母的怀抱,离开熟悉的家,我们进入陌生的校园。与老师朝夕相伴,一晃4年。
老师固守的那方三尺教台,一面黑板,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所在。纷分的粉笔灰染白了老师的双鬓,朝朝暮暮响彻的铃声送走了老师宝贵的青春年华。
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在校园里茁壮成长,从懵懂孩童到青春飞扬,然后进入社会大舞台搏击人生。
老师谆谆教诲的深情是我们前行的灯火,给我们温暖、力量和信念……就在那个下午,我们刚上完电脑课,就听同学们说蔡老师来啦,心里暗暗自喜,老师又回来教我们啦......可是,她却多我们说,她这次来是向我们告别的.当听说他要离开我们的时候,心头猛地一震,立刻从天空重重压下了一块大大的石头,砸碎了心中的梦想和微笑。泪水不自觉地涌了出来。不自觉地想起从前和他一起学习一起相处的那四年——长长短短的日子。有泪水,有责骂,可是我记得更多的时候是他为了给我们改作业,改卷子熬红了的眼睛。当看到我们真心的一句“祝老师节日快乐。”的会心微笑,还有很多很多……我回忆的,都是这些可爱的,幸福的,美好的,幸运的事情。他从前的种种严肃,严厉,似乎在那一刻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大家都在伤心地哭着........不知道同学们当时的目光,只记得自己的泪水不断地像洪水一样涌出来,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脆弱.我似乎感觉到他们的不解和理解,似乎也感觉到了周围的哭声。同桌是个坚强的男孩,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冷冷的面庞上有过什么眼泪。可是就在我洪水一样的泪水中,他轻轻告诉我:“我也哭了,我真的哭了。”我悄悄睁开眼睛,偷偷望了一眼他的面庞,真的哭了。看到婉转的眼泪徘徊在他的脸颊,我哭得更厉害了,虽然他还是面无表情,可是泪水却已经被察觉。也许是看到更多的人哭,我更加想到了蔡老师对我,对我们的好,哭声大概已经成为了雷声,但我已经被埋没,听不到了。她的最后一节课我是在泪水中听完的。剩下的还有十几分钟,她开始总结。他说他也有一丝伤感,毕竟带了我们这么久....她说她也感谢我们,给了她这样一个教师的锻炼机会。她说的很好,也很沉重,仿佛我们能够察觉出她心中的泪水.下课的铃声响了。老师站在讲台上大声地,快速地讲着,似乎在争夺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陈述他也许是最后一次在0401班讲台上的说话。我们认真地听着,丝毫没有下课的意思。但最终时间还是要过去。老师含着泪水向我们告别.然后沉重而带有一丝失落地走出了教室。看着他的背影,离别的眼泪已经在我的脸庞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泪痕。下课了,有些同学恍恍惚惚地走出教室,哭泣着,好一会儿,我渐渐地清醒了。
这个下午真的好残酷,真的改变了我们,也许天下真的没有不散的筵席...
理智地回忆着她的话,他的一言一行还有我们的未来。这段缘分,不能说是离别,可是分离依旧让我们的师生缘有一些残缺美。尽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❽ 对老师的情话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还有许多老师,你们影响了我的一生,谢谢你们!
2、当我感到迷茫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们坚持到底的勇气,使我们找到了方向,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总是伸出那双温暖的手,帮我们度过难关。你们的辛苦,我们看得到,你们的付出,我们也看得到,请原谅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的麻烦您,让您为我们操心。老师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努力学习,让未来的我们成为你们的骄傲。
3、纷飞的粉笔灰染白了您的发角,悦耳的铃声送走了您多少宝贵的青春年华。但你们却无怨无悔,风雨中仍尽职尽责。这就是阳光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教师。
4、记得六年级时,语文老师病了,那还是在期末的时候。您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功课,您带病来为我们上课,使我们班的期末考试成绩成为全年级第一。您带病来上课时,我们有时却让您生气,可您还是照常来上课。
5、尽管岁月的洪流一遍又一遍冲刷着历史的浮沉,但不变的是,一代一代的老师还是那么尽心尽力的将一届一届的莘莘学子培养成材,引上成功之路。尽管你们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可依然把会心的微笑留给我们。
6、课堂上活跃,课后的探讨,知识的延伸……我们的欢笑,你们的汗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7、老师,我终于可以上大学了,这是对你们最好的回报,在教师节,我想对恩师说,您辛苦了!
8、老师您的一字一句学生紧记在脑海里,老师您的付出,一定不会白费的,我已竭尽所能,全力以赴,考出好成绩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政府,回报祖国的,老师您的话学生会铭记于心
的,我一定不会辜负众望的。还有老师我想真心诚意向您道歉“老师对不起”。
9、老师我在小学读了六年,您是四年级才教我的,在您的身边我学习到很多人生道理和掌握了各门知识,在您的照料下,三年过去了。我马上就要离开小学了,马上就要跨进初中的大门了,我心里是多么舍不得您,多么舍不得学校;多么舍不得和我一起在学校生活的同学。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老师在临别之际我有很多心里话对您说,那些话我一直埋藏在心底,直到我们即将离开母校我才鼓起勇气对说。
10、你们和那燃烧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别人却燃尽了自己,如那沉着的警钟时刻提醒我们学习。你们是多么无私,伟大啊!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甘愿牺牲自我,是你们把祖国的花朵施下肥料,让我们慢慢绽放。可是你们却从来未要求得到一丝回报,只是希望我们开心的学习。
❾ 鱼玄机和杜牧有过师生缘没
她与杜牧素无瓜葛,与她亦师亦兄亦情人的是唐代诗人温庭筠。 参考资料: 约十岁。约唐宣宗大中八年(854)返回鄠杜,与温庭筠相识。鱼幼薇作《卖残牡丹》,温庭筠作《题鄠杜郊居》、《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约十一岁。约宣宗大中九年(855)据《因话录》载“大中九年沈询侍郎以中书舍人知举”。唐赵璘撰《因话录》卷六《云溪友议》卷八载:“潞州沈尚书询,宣宗九载主春闱。”知沈询在这年主持科考。又据《唐摭言》卷十三:“北山沈侍郎(询)主文年,特召温飞卿于帘前试之。”温庭筠落第上千言出任方山尉。鱼幼薇作《早秋》,温庭筠作《早秋山居》相和。 十四岁。大中十二年春(858)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在温庭筠的撮合中,嫁之。[3] 十四岁。大中十二年(冬)温庭筠作《晚坐寄友人》,鱼幼薇作《冬夜寄温飞卿》相和。 十五岁。大中十三年秋,鱼幼薇作《感怀寄人》,庭筠以《鄠郊别墅寄所知》相和。幼薇再作《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赠邻女》相赠。 十五岁。十三年冬(859),前往江陵。在路上作《春情寄子安》 十六岁。咸通元年春(860)寻亲江陵,作《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因次其韵》。该年秋作《江陵愁望寄子安》、《隔汉江寄子安》、《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寄子安》、《酬李学士寄簟》。又作《寄飞卿》求助,温庭筠寄《初秋寄友人》,鱼幼薇作《和友人次韵》相和。九月九日重阳日在荆州,等侯温庭筠作《重阳阻雨》、《期友人阻雨不至》。 十七岁。咸通二年春(861)作《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情书(一作书情寄李子安)》、《暮春有感寄友人》。 十七岁。咸通二年(861)年秋,幼薇决定东游。温庭筠作《送人东游》,幼薇作《送别》相和。船行长江作《江行》、《过鄂州(今武昌)》。在武昌上岸作《遣怀》、《夏日山居》、《题隐雾亭》、《寄国香》。温庭筠作《寄山中友人》,鱼幼薇作《和人次韵》相和,温庭筠作《寄山中人》再和。寻亲不成,幼微入道作《访赵炼师不遇》、《寄题炼师》、《题任处士创资福寺》。 十八岁。咸通三年(862)春,幼薇返回长安,作《暮春即事》。此时先后收到温庭筠所寄《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西江贻钓叟骞生(一作西江寄友人骞生)》。遂作《和友人次韵》。 十九岁。咸通四年(863)在昭义节度府任职。[4] 二十二岁。咸通七年(866)在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 二十三岁。咸通八年(867)辞职回长安作《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秋天,适逢李亿来长安,作《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迎李近仁员外》。 二十四岁。咸通九年(868)春,委托温庭筠送李亿回府,温作《送李亿东归》。在咸宜观中作《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温庭筠作《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相和。又作《代人悼亡》,温庭筠作《和友人伤歌姬》相和。继而因妒杀女婢绿翘被捕入狱作《狱中作》。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或鱼又玄。 二十五岁。咸通十年(869)初春,鱼玄机作《送卧云道士》,从此隐居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地区)苦读诗书。温庭筠作《晚坐寄友人》,鱼幼薇作《冬夜寄温飞卿》,大中十三年秋,鱼幼薇作《感怀寄人》,庭筠以《鄠郊别墅寄所知》相和。 最喜欢是她的《赋得江边柳》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这是鱼玄机十三岁时所作,温惊艳于她的诗情才气,收她为徒,授之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