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上饶楼师德

上饶楼师德

发布时间: 2021-08-28 16:03:58

『壹』 娄方霞这名字是不是骗子

不是
娄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三。

一、姓氏源流
娄(Lóu)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遂为杞国。春秋时,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压力下被迫东迁,后来定居于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杞君有一支子孙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遂以地名为姓,称娄姓。
2、出自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匹娄(又称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亦作壹那娄、一那娄)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娄姓,亦称娄氏。
3、以国名为氏。《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有邾娄国(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子孙有以娄为氏,是娄氏的又一支。

二、迁徙分布
娄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娄姓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夏帝少康的后代东楼公封于杞国(河南省杞县)。至春秋时期,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威胁下被迫东迁,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西南),后来以娄为姓。此外,北魏时匹娄氏、伊娄氏、乞娄氏、乙娄氏都有人改姓娄。娄姓望居谯郡(今安徽省境内)。西汉初年有大臣娄敬,因建议刘邦入都关中有功,被赐姓刘。刘邦被匈奴打败后,他提出“和亲”政策,被采纳。

三、历史名人
娄 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 忱:明代学者,传父学,十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娄 僧: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节。时仁宗赵祯刚出世,啼哭不止,知娄僧有奇术,遂召入宫。僧按幼主头顶,曰:“莫叫,莫叫,何以当初莫笑。”哭声乃止。
娄 妃:明代上饶人娄谅之女,嫁宁王朱宸濠为妃,有贤德。宁王起兵谋反,娄妃屡谏不听。兵败被杀。临终前叹曰:“昔商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吾不听 妇人之言而死。后悔晚矣!”清代人蒋士铨写《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 哀悼此妃。
娄 谅:字克贞,上饶人。少有志绝学。闻吴与弼在临川,往从之。一日,与弼治地,召谅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谅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身亲之。景泰四年举于乡。天顺末,选为成都训导。寻告归,闭门著书,成《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谓《周礼》皆天子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义》之类。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者,总附二经之后。其为诸儒附会者,以程子论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采三传事实,言:“是非必待三传而后明,是《春秋》为弃书矣。”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然其时胡居仁颇讥其近陆子,后罗钦顺亦谓其似禅学云。
师德:唐朝大臣。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功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达30年之久。为人宽厚,能容人。他的弟弟当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时,他问:“容宠已极时,你怎样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说:“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脸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说:“不要抹掉,要心平气和地让唾沫自己干掉。”
娄云庆,湖南省长沙人。咸丰十年,小池驿之战,功最,擢参将。克宁国,以提督记名,赐黄马褂。捻平,云庆请归养。光绪初,复起授正定镇总兵。十七年,擢湖南提督。三十年,以老乞归,卒于家。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
娄梦侠:原名娄培儒,又名娄子征、娄子珍,1906年生,江苏省邳州市薛集乡娄楼村人。幼读私塾,15岁后次第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邳县甲种师范学校就读,受进步思想熏陶,经常参加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1927年秋随北伐军南下,考入南京警察训练所,同年由宋绮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四月毕业,回邳任土山市公安分局局长。1931年因被列入国民党邳县当局“清党”名单,遂奉中共徐海蚌特委之命,去东灌沭(东海、灌云、沭阳)联合县委工作,秘密组织农民武装斗争。身份暴露后,奉调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不久调至中央保卫局,参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保卫工作。1932年奉调中央苏区,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侦察部长,翌年8月任保卫局长;10月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12月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守江西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在赣南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娄梦侠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同年6月9日,笑赴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9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东阳郡:治所在今浙江省金华。
谯 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县)。相当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2、堂号(缺)
【娄姓宗祠通用对联】

〖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绪演娄邑;
芳传东阳。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娄姓的姓氏源流和望族。

谯郡望族;
宗仁名官。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娄姓郡望谯郡。下联典指唐代大臣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攻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三十余年。后多次主持屯田积谷事宜。

和亲献议;
盛德容人。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齐人娄敬,刘邦在洛阳时,他建议定都长安,被采纳,赐姓刘氏,封关内侯。当时,匈奴冒顿(Mò dú 音墨独)单于兵力强大,多次侵扰汉朝北方边境,他又献上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并受命与匈奴签订和约。因吕后不愿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又以宗室女代替。后建议迁徙战国时六国贵族的后裔及豪强大族十余万人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旧贵势力。下联典指唐代郑州原武人娄师德,字宗仁,进士出身,上元初任监察御史。仪凤年间,参加对吐蕃的战争,因功升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担任营田事,带领将士屯田,多次受到武则天手诏嘉奖。后两任宰相,主持朝政,又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他常识渊博,器量宽宏,勤于政事,主持边防事务三十余年,政绩显著。

谯郡世泽;
御史家声。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上元初,为监察御史。

贤妃明察;
高僧止啼。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下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

五侯上客;
一代儒宗。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下联典指明·娄忱事典。

〖娄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名画山居图;
经学子敬集。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画家娄仲英,善山水,《山居图》颇有名。见成廷珪《居竹轩集》。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枢,字子敬,嘉靖举人。河内人。知广宗县,颇留心经世之学,有《娄子敬文集》。

德感诸学士;
诗列四先生。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忱,字诚善,上饶人。传父学,二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下联典指明代诗人娄坚,字子柔,万隆间贡生,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坚诗刻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彦发太常博士;
存仁天下清宫。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资政殿学士娄机,字彦以,嘉兴人。曾官太常博士秘书郎、吏部侍郎,进参知政事。在官惜名器,称奖人才。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下联典指明代进士娄志德,字存仁,项城人。知赵州,有惠政,累迁福建布政使,巡先山东,尝著《两浙赋役全书》,卓有实济。京师语曰:“天下清官娄志德”。

〖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七节僧禁啼幼主;
一片石哀悼贤妃。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下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

〖娄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文武全才,不惟八战八克;
汪洋大量,亦且能忍能容。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侍御史娄师德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代州刺史娄某,为娄师德弟。赴任前,师德曰:“庞荣已极,人所忌也。将何以自免?”弟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师德曰:“适逆其意,止使用权自干耳!”

『贰』 哪有姓娄得

一、姓氏源流
娄(Lóu)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遂为杞国。春秋时,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压力下被迫东迁,后来定居于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杞君有一支子孙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遂以地名为姓,称娄姓。
2、出自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匹娄(又称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亦作壹那娄、一那娄)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娄姓,亦称娄氏。
3、以国名为氏。《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有邾娄国(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子孙有以娄为氏,是娄氏的又一支。
二、迁徙分布
娄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娄姓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夏帝少康的后代东楼公封于杞国(河南省杞县)。至春秋时期,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威胁下被迫东迁,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西南),后来以娄为姓。此外,北魏时匹娄氏、伊娄氏、乞娄氏、乙娄氏都有人改姓娄。娄姓望居谯郡(今安徽省境内)。西汉初年有大臣娄敬,因建议刘邦入都关中有功,被赐姓刘。刘邦被匈奴打败后,他提出“和亲”政策,被采纳。
三、历史名人
娄 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 忱:明代学者,传父学,十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娄 僧: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节。时仁宗赵祯刚出世,啼哭不止,知娄僧有奇术,遂召入宫。僧按幼主头顶,曰:“莫叫,莫叫,何以当初莫笑。”哭声乃止。
娄 妃:明代上饶人娄谅之女,嫁宁王朱宸濠为妃,有贤德。宁王起兵谋反,娄妃屡谏不听。兵败被杀。临终前叹曰:“昔商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吾不听 妇人之言而死。后悔晚矣!”清代人蒋士铨写《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 哀悼此妃。
娄 谅:字克贞,上饶人。少有志绝学。闻吴与弼在临川,往从之。一日,与弼治地,召谅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谅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身亲之。景泰四年举于乡。天顺末,选为成都训导。寻告归,闭门著书,成《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谓《周礼》皆天子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义》之类。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者,总附二经之后。其为诸儒附会者,以程子论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采三传事实,言:“是非必待三传而后明,是《春秋》为弃书矣。”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然其时胡居仁颇讥其近陆子,后罗钦顺亦谓其似禅学云。
娄师德:唐朝大臣。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功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达30年之久。为人宽厚,能容人。他的弟弟当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时,他问:“容宠已极时,你怎样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说:“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脸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说:“不要抹掉,要心平气和地让唾沫自己干掉。”
娄云庆,湖南省长沙人。咸丰十年,小池驿之战,功最,擢参将。克宁国,以提督记名,赐黄马褂。捻平,云庆请归养。光绪初,复起授正定镇总兵。十七年,擢湖南提督。三十年,以老乞归,卒于家。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
娄梦侠:原名娄培儒,又名娄子征、娄子珍,1906年生,江苏省邳州市薛集乡娄楼村人。幼读私塾,15岁后次第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邳县甲种师范学校就读,受进步思想熏陶,经常参加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1927年秋随北伐军南下,考入南京警察训练所,同年由宋绮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四月毕业,回邳任土山市公安分局局长。1931年因被列入国民党邳县当局“清党”名单,遂奉中共徐海蚌特委之命,去东灌沭(东海、灌云、沭阳)联合县委工作,秘密组织农民武装斗争。身份暴露后,奉调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不久调至中央保卫局,参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保卫工作。1932年奉调中央苏区,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侦察部长,翌年8月任保卫局长;10月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12月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守江西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在赣南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娄梦侠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同年6月9日,笑赴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9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东阳郡:治所在今浙江省金华。
谯 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县)。相当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2、堂号(缺)
============================================================
【娄姓宗祠通用对联】
〖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绪演娄邑;
芳传东阳。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娄姓的姓氏源流和望族。
谯郡望族;
宗仁名官。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娄姓郡望谯郡。下联典指唐代大臣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攻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三十余年。后多次主持屯田积谷事宜。
和亲献议;
盛德容人。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齐人娄敬,刘邦在洛阳时,他建议定都长安,被采纳,赐姓刘氏,封关内侯。当时,匈奴冒顿(Mò dú 音墨独)单于兵力强大,多次侵扰汉朝北方边境,他又献上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并受命与匈奴签订和约。因吕后不愿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又以宗室女代替。后建议迁徙战国时六国贵族的后裔及豪强大族十余万人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旧贵势力。下联典指唐代郑州原武人娄师德,字宗仁,进士出身,上元初任监察御史。仪凤年间,参加对吐蕃的战争,因功升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担任营田事,带领将士屯田,多次受到武则天手诏嘉奖。后两任宰相,主持朝政,又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他常识渊博,器量宽宏,勤于政事,主持边防事务三十余年,政绩显著。
谯郡世泽;
御史家声。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上元初,为监察御史。
贤妃明察;
高僧止啼。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下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
五侯上客;
一代儒宗。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下联典指明·娄忱事典。
-----------------------------------------------------------------
〖娄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名画山居图;
经学子敬集。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画家娄仲英,善山水,《山居图》颇有名。见成廷珪《居竹轩集》。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枢,字子敬,嘉靖举人。河内人。知广宗县,颇留心经世之学,有《娄子敬文集》。
德感诸学士;
诗列四先生。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忱,字诚善,上饶人。传父学,二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下联典指明代诗人娄坚,字子柔,万隆间贡生,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坚诗刻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
〖娄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彦发太常博士;
存仁天下清宫。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资政殿学士娄机,字彦以,嘉兴人。曾官太常博士秘书郎、吏部侍郎,进参知政事。在官惜名器,称奖人才。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下联典指明代进士娄志德,字存仁,项城人。知赵州,有惠政,累迁福建布政使,巡先山东,尝著《两浙赋役全书》,卓有实济。京师语曰:“天下清官娄志德”。
-----------------------------------------------------------------
〖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七节僧禁啼幼主;
一片石哀悼贤妃。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下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
-----------------------------------------------------------------
〖娄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文武全才,不惟八战八克;
汪洋大量,亦且能忍能容。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侍御史娄师德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代州刺史娄某,为娄师德弟。赴任前,师德曰:“庞荣已极,人所忌也。将何以自免?”弟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师德曰:“适逆其意,止使用权自干耳!”

『叁』 娄氏族谱中的字派和姓娄的发源地


一、以国为氏,《风俗通义》载:春秋时邾娄国子孙,或以娄为姓氏。邾娄国,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二、出自姒姓,以邑名为氏。周武王克商后,东楼公受封于杞国,春秋时杞国被楚国吞并,东楼公的子孙食采于娄邑。遂为娄氏.


三、为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匹娄氏、乙那娄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定居中原。改为娄氏.。
家族名人——

娄师德(630~699)字宗仁,唐郑州原武人.武后时的宰相,掌理朝政,恭勤朴忠,统领边塞要地共三十年,有容人的雅量,以能用人见称.卒谥贞.

娄僧
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节.时仁宗赵祯刚出世,啼哭不止,知娄僧有奇术,遂召入宫.僧按幼主头顶,曰:莫叫,莫叫,何以当初莫笑.哭声乃止.

娄妃
明代上饶人娄谅之女,嫁宁王朱宸濠为妃,有贤德.宁王起兵谋反,娄妃屡谏不听.兵败被杀.临终前叹曰:昔商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吾不听
妇人之言而死.后悔晚矣!清代人蒋士铨写《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哀悼此妃.
至于字辈的排列,则各分支各有所依,不好定论。

『肆』 娄性人口数量

<P>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杞县),遂为杞国。春秋时,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压力下被迫东迁,后来定居于淳于(今山东安丘县东北)。杞君有一支子孙封在娄邑(今山东诸城县西南),遂以地名为姓,称娄姓。 2、北魏时有代北人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氏均改姓娄,亦称娄氏。 3、邾娄国的子孙,有以娄为氏的,是娄氏的又一支。 二、郡望分布 娄姓望族居谯郡、东阳郡(今浙江金华)。 谯 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县)。相当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三、历史名人 娄师德:唐朝大臣。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功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达30年之久。为人宽厚,能容人。他的弟弟当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时,他问:"容宠已极时,你怎样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说:"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脸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说:"不要抹掉,要心平气和地让唾沫自己干掉。" 娄 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 忱:明代学者,传父学,十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 娄云庆,湖南长沙人。咸丰十年,小池驿之战,功最,擢参将。克宁国,以提督记名,赐黄马褂。捻平,云庆请归养。光绪初,复起授正定镇总兵。十七年,擢湖南提督。三十年,以老乞归,卒於家。</P>

<br><P>补:</P>

<br><P>禹姓姒。商灭夏后,大禹的子孙易姒为娄,隐居不仕。直到西周成王姬诵追封皇室后裔时,发现大禹36世孙娄云衢在会稽,便把他召来,赐“木”为“楼”,封东楼公,食邑杞国(今河南杞县)。此后,云衢的子孙便姓了“楼”,并将杞国作为楼氏的发祥地。 </P>

<br><P> 东汉时,大禹77世孙楼,字重玉,号雄樵,“经文纬武,熟娴韬略,”官至三军总都尉,加授麒麟阁护军都宪,进位太师,卒谥“忠成”,御葬于乌伤(今义乌市)之香山。他有二子:长子良骥,字德卿,仍回会稽;幼子良,字秀卿,为守父墓,留居乌伤。 </P>

<br><P> 浙江、上海、山东德州兖州、河南杞县、陕西咸阳、湖南广安、广西昭平等地的楼姓人,都奉重玉为始祖。 </P>

<br><P> 大禹第102世孙楼晋(853—950),字彦孚,号指城,自乌伤迁仙岩(今楼塔一带)。他是楼塔楼姓人的始祖。但据《乌伤香山楼氏分迁图》: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大禹64世孙楼大溜自兖州迁萧山;唐·神龙二年(706),大禹97世孙楼濡自香山迁萧山长山,均因史料久佚,无从详考。 </P>

<br><P> 那么,楼晋为什么要迁仙岩呢? </P>

<br><P> 原来他是唐末战将,追随杭州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兼侍御史、两浙节度使、天下兵马都元帅钱镠(后为吴越国国王)东征西讨,在拦袭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和活捉称帝越州的叛将董昌诸战役中,屡建勋业,累官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兵部尚书。他多次在仙岩一带活动,认为这里山环水绕,人居环境优越,便于唐·乾宁四年(897)由乌伤迁此肇基发族。至今已传39世,有8000余人。 </P>

<br><P> 据粗略统计,自南宋至清代,楼氏有举人4名,武举人2名,贡生7名;在清朝一代,有22人分别出任知县、县丞、典史、训导和参将、守备、巡检等文武官职。 </P>

<br><P> 自元末名医楼英始,楼氏族中业操岐黄、仁术济世者代有传人,如:明代的楼淇霆、楼宗望,清朝的楼全、楼邦源等等,不唯医名播于吴越间,且有著作问世。 </P>

<br><P>详细见楼姓 楼玉涛修</P>

<br><P> </P>

<br><P>

<br><TABLE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130;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Color=#11111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r><TBODY>

<br><TR>

<br><TD>

<br><P align=left>楼(L6u) (1)楼、娄同源于姒姓,黄帝历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赐姓姒,受舜禅让而称帝.子启建夏朝.禹14世孙桀无道,夏为商所灭。其子仲和仲礼避祸于会稽,改姓娄.周灭商后,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36世孙云衢公,曰:无木不成楼,犹无水不成源也!举为谏议齐侯,封于杞(河南杞县)。以主夏祀,号东楼公。子孙遂以楼为姓。(2)古代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白马羌豪有楼氏;(3)南北朝时,北魏有盖楼氏、贺楼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楼氏,居山西代郡。<FONT size=2>东魏有都督贺娄乌兰,隋有巨鹿公贺娄子干.唐有凤州刺史贺娄行</FON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2>本</FONT>,<FONT size=2>太子舍人贺娄积</FONT></SPAN><FONT size=2>.<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裨将贺娄余闰,知此族魏末又复旧姓。</SPAN></FONT></P>

<br><P align=left>楼姓人口约占全国的0.01 现在在浙江杭州(临安,富阳),宁波(鄞县,奉化,慈溪,余姚),金华(义乌,东阳,永康),丽水、萧山楼塔镇。诸暨。分布较多 。台州、三门等地也有。</P>

<br><P align=left>郡望:东阳郡(今<STRONG>浙江金华、义乌一带</STRONG>)。 广德湖田,辟成千顷 君卿唇舌,见重五侯 上联说北宋奉化人楼异,字试可,元丰年间进士,徽宗时任本州知州,开垦广德湖为水田七百二十顷,每年可收三万六千石谷。后历官徽猷阁直学士、平江知府。下联说西汉齐人楼护,字君卿,目为父亲行医,所以小时候读了不少医书,后学经、传,任京兆吏。与谷永(字子云)同为成帝的舅父王氏五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的上客,当时长安有说"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是说他为人守信用。后举方正,历官谏大夫、天水太守,封息乡侯。 </P>

<br><P align=left>楼姓历史名人: </P>

<br><P align=left>楼媛 战国魏相 </P>

<br><P align=left>楼玺,南朝梁代人,封南昌郡王。</P>

<br><P align=left>楼郁,字子文,北宋皇佑五年(1053)进士,人称西湖先生,鄞县人,居城南。好书不倦,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 </P>

<br><P align=left>楼钥 (1167-1213)字大防,南宋鄞县(宁波)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宋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官太府宗正寺丞等 ,著有〈北行日录〉等传世 </P>

<br><P align=left>楼 屯(1880-1950) 原名卓力,字肖嵩、辛壶、新吾,好玄根居士、麻木居士。浙江缙云人,久居上海。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篆刻得吴昌硕指授,合秦、汉和浙派之长,自成一格,所作驭刀如笔,气韵浑古苍媚。 </P>

<br><P align=left>楼适夷(1905.1.3~)原名锡春,曾用笔名楼建南,浙江余姚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P>

<br><P align=left>楼南泉,浙江省杭州市人,1922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P>

<br><P align=left> 楼云 杭州人 中国第一个蝉联奥运金牌的运动员 在长达16年的体操生涯中,楼云夺得过40多个跳马冠军,其中包括3次世界冠军,不愧“跳马王”的美誉。</P>

<br><P align=left> 楼大鹏(1936——)男,浙江宁波人。从小旅居英国,1953年回到祖国,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大学期间是一名优秀跨栏选手,曾以25秒2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低栏全国纪录。1959——1966年在北京钢铁学院体育教研室任教,后调国家体委工作,历任国际司副处长、训练竞赛三司副司长、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主席等职。80年代以来,先后担任亚洲田径联合会副主席并兼任竞走和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田联理事,亚洲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副主席等。曾获国际田联元老奖章和国家体委颁发的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中国奥林匹克工作小组集体奖成员之一)。 </P></TD></TR></TBODY></TABLE></P>

<br><P>娄烨1965年生于上海,198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P>

<br><P> 娄烨是第六代导演中不能忽视的一位,首先他的作品极具个人特点,但实际上与整个第六代比较满足于自我的表达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次除了《苏州河》以外,《危情少女》、《周末情人》、《紫蝴蝶》几部电影都是体制内的产物,而《苏州河》一片也在影迷群落中具有广泛的基础,因此娄烨为中国观众的接受度要相对大于其他一直挣扎于地下的第六代导演。</P>

<br><P> </P>

<br><P> </P>

<br><P>资料续:</P>

<br><P><STRONG>一、姓氏源流<BR></STRONG> 娄(Lóu)姓源出有三:<BR> 1、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遂为杞国。春秋时,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压力下被迫东迁,后来定居于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杞君有一支子孙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遂以地名为姓,称娄姓。 <BR> 2、出自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匹娄(又称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亦作壹那娄、一那娄)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娄姓,亦称娄氏。 <BR> 3、以国名为氏。《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有邾娄国(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子孙有以娄为氏,是娄氏的又一支。 <BR><BR><B>二、迁徙分布</B><BR> 娄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娄姓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夏帝少康的后代东楼公封于杞国(河南省杞县)。至春秋时期,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威胁下被迫东迁,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西南),后来以娄为姓。此外,北魏时匹娄氏、伊娄氏、乞娄氏、乙娄氏都有人改姓娄。娄姓望居谯郡(今安徽省境内)。西汉初年有大臣娄敬,因建议刘邦入都关中有功,被赐姓刘。刘邦被匈奴打败后,他提出“和亲”政策,被采纳。<BR><BR><B>三、历史名人</B><BR> 娄 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BR> 娄 忱:明代学者,传父学,十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BR> 娄 僧: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节。时仁宗赵祯刚出世,啼哭不止,知娄僧有奇术,遂召入宫。僧按幼主头顶,曰:“莫叫,莫叫,何以当初莫笑。”哭声乃止。<BR> 娄 妃:明代上饶人娄谅之女,嫁宁王朱宸濠为妃,有贤德。宁王起兵谋反,娄妃屡谏不听。兵败被杀。临终前叹曰:“昔商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吾不听 妇人之言而死。后悔晚矣!”清代人蒋士铨写《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 哀悼此妃。<BR> 娄 谅:字克贞,上饶人。少有志绝学。闻吴与弼在临川,往从之。一日,与弼治地,召谅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谅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身亲之。景泰四年举于乡。天顺末,选为成都训导。寻告归,闭门著书,成《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谓《周礼》皆天子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义》之类。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者,总附二经之后。其为诸儒附会者,以程子论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采三传事实,言:“是非必待三传而后明,是《春秋》为弃书矣。”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然其时胡居仁颇讥其近陆子,后罗钦顺亦谓其似禅学云。<BR> 娄师德:唐朝大臣。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功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达30年之久。为人宽厚,能容人。他的弟弟当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时,他问:“容宠已极时,你怎样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说:“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脸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说:“不要抹掉,要心平气和地让唾沫自己干掉。” <BR> 娄云庆,湖南省长沙人。咸丰十年,小池驿之战,功最,擢参将。克宁国,以提督记名,赐黄马褂。捻平,云庆请归养。光绪初,复起授正定镇总兵。十七年,擢湖南提督。三十年,以老乞归,卒于家。<BR>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BR> 娄梦侠:原名娄培儒,又名娄子征、娄子珍,1906年生,江苏省邳州市薛集乡娄楼村人。幼读私塾,15岁后次第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邳县甲种师范学校就读,受进步思想熏陶,经常参加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1927年秋随北伐军南下,考入南京警察训练所,同年由宋绮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四月毕业,回邳任土山市公安分局局长。1931年因被列入国民党邳县当局“清党”名单,遂奉中共徐海蚌特委之命,去东灌沭(东海、灌云、沭阳)联合县委工作,秘密组织农民武装斗争。身份暴露后,奉调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不久调至中央保卫局,参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保卫工作。1932年奉调中央苏区,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侦察部长,翌年8月任保卫局长;10月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12月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守江西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在赣南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娄梦侠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同年6月9日,笑赴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9岁。<BR><BR><B>四、郡望堂号</B><BR> 1、郡望<BR> 东阳郡:治所在今浙江省金华。 <BR> 谯 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县)。相当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BR> 2、堂号(缺)<BR> <BR>====================================================================<BR><BR>【娄姓宗祠通用对联】<BR><BR>〖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BR><BR>绪演娄邑;<BR>芳传东阳。<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BR> 全联典出娄姓的姓氏源流和望族。<BR><BR>谯郡望族;<BR>宗仁名官。<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BR> 上联典出娄姓郡望谯郡。下联典指唐代大臣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攻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三十余年。后多次主持屯田积谷事宜。<BR><BR>和亲献议;<BR>盛德容人。<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BR> 上联典指汉初齐人娄敬,刘邦在洛阳时,他建议定都长安,被采纳,赐姓刘氏,封关内侯。当时,匈奴冒顿(Mò dú 音墨独)单于兵力强大,多次侵扰汉朝北方边境,他又献上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并受命与匈奴签订和约。因吕后不愿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又以宗室女代替。后建议迁徙战国时六国贵族的后裔及豪强大族十余万人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旧贵势力。下联典指唐代郑州原武人娄师德,字宗仁,进士出身,上元初任监察御史。仪凤年间,参加对吐蕃的战争,因功升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担任营田事,带领将士屯田,多次受到武则天手诏嘉奖。后两任宰相,主持朝政,又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他常识渊博,器量宽宏,勤于政事,主持边防事务三十余年,政绩显著。<BR><BR>谯郡世泽;<BR>御史家声。<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BR> 全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上元初,为监察御史。<BR><BR>贤妃明察;<BR>高僧止啼。<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BR> 上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下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BR><BR>五侯上客;<BR>一代儒宗。<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BR> 上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下联典指明·娄忱事典。<BR><BR>-----------------------------------------------------------------<BR><BR>〖娄姓宗祠五言通用联〗<BR><BR>名画山居图;<BR>经学子敬集。<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BR> 上联典指元代画家娄仲英,善山水,《山居图》颇有名。见成廷珪《居竹轩集》。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枢,字子敬,嘉靖举人。河内人。知广宗县,颇留心经世之学,有《娄子敬文集》。<BR><BR>德感诸学士;<BR>诗列四先生。<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BR> 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忱,字诚善,上饶人。传父学,二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下联典指明代诗人娄坚,字子柔,万隆间贡生,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坚诗刻之曰《嘉定四先生集》。<BR><BR>-----------------------------------------------------------------<BR><BR>〖娄姓宗祠六言通用联〗<BR><BR>彦发太常博士;<BR>存仁天下清宫。<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BR> 上联典指南宋资政殿学士娄机,字彦以,嘉兴人。曾官太常博士秘书郎、吏部侍郎,进参知政事。在官惜名器,称奖人才。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下联典指明代进士娄志德,字存仁,项城人。知赵州,有惠政,累迁福建布政使,巡先山东,尝著《两浙赋役全书》,卓有实济。京师语曰:“天下清官娄志德”。<BR><BR>-----------------------------------------------------------------<BR><BR>〖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BR><BR>七节僧禁啼幼主;<BR>一片石哀悼贤妃。<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BR> 上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下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BR><BR>-----------------------------------------------------------------<BR><BR>〖娄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BR><BR>文武全才,不惟八战八克;<BR>汪洋大量,亦且能忍能容。 <BR>——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BR> 上联典指唐代侍御史娄师德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代州刺史娄某,为娄师德弟。赴任前,师德曰:“庞荣已极,人所忌也。将何以自免?”弟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师德曰:“适逆其意,止使用权自干耳!”<BR></P>

<br><P> </P>

<br><P>娄自田 于2005.5.30</P>

<br><P>QQ:249063110</P>

<br><P>MSN:[email protected]</P>

<br><P>e-mail:[email protected]</P>

<br><P><BR> 请问:</P>

<br><P>河北省一带,娄姓辈分中间字为:“林荫承光照书齐振家声”,在国内还有哪里有?</P>

<br><P>娄承芝于 2005.8.27</P>

<br><P>QQ: 34751345</P>

<br><P> </P>

娄姓网同第一谱 天下第一娄 (635)
娄姓网同最新谱 天下第一娄 (635)
娄姓网同人气谱 天下第一娄 (635)
娄姓网同第一馆 娄梦侠烈士纪念馆 (娄梦侠) 建馆于2000-7-22 22:31:28
娄姓网同最新馆 我的奶奶 (娄发智) 建馆于2006-9-23 11:03:16
娄姓网同人气馆 娄梦侠烈士纪念馆 (娄梦侠) 当前访问量为7233人次

『伍』 有姓娄的没

有。
娄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三。

一、姓氏源流
娄(Lóu)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遂为杞国。春秋时,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压力下被迫东迁,后来定居于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杞君有一支子孙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遂以地名为姓,称娄姓。
2、出自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匹娄(又称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亦作壹那娄、一那娄)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娄姓,亦称娄氏。
3、以国名为氏。《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有邾娄国(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子孙有以娄为氏,是娄氏的又一支。

二、迁徙分布
娄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娄姓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夏帝少康的后代东楼公封于杞国(河南省杞县)。至春秋时期,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威胁下被迫东迁,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西南),后来以娄为姓。此外,北魏时匹娄氏、伊娄氏、乞娄氏、乙娄氏都有人改姓娄。娄姓望居谯郡(今安徽省境内)。西汉初年有大臣娄敬,因建议刘邦入都关中有功,被赐姓刘。刘邦被匈奴打败后,他提出“和亲”政策,被采纳。

三、历史名人
娄 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 忱:明代学者,传父学,十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娄 僧: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节。时仁宗赵祯刚出世,啼哭不止,知娄僧有奇术,遂召入宫。僧按幼主头顶,曰:“莫叫,莫叫,何以当初莫笑。”哭声乃止。
娄 妃:明代上饶人娄谅之女,嫁宁王朱宸濠为妃,有贤德。宁王起兵谋反,娄妃屡谏不听。兵败被杀。临终前叹曰:“昔商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吾不听 妇人之言而死。后悔晚矣!”清代人蒋士铨写《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 哀悼此妃。
娄 谅:字克贞,上饶人。少有志绝学。闻吴与弼在临川,往从之。一日,与弼治地,召谅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谅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身亲之。景泰四年举于乡。天顺末,选为成都训导。寻告归,闭门著书,成《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谓《周礼》皆天子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义》之类。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者,总附二经之后。其为诸儒附会者,以程子论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采三传事实,言:“是非必待三传而后明,是《春秋》为弃书矣。”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然其时胡居仁颇讥其近陆子,后罗钦顺亦谓其似禅学云。
娄师德:唐朝大臣。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功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达30年之久。为人宽厚,能容人。他的弟弟当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时,他问:“容宠已极时,你怎样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说:“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脸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说:“不要抹掉,要心平气和地让唾沫自己干掉。”
娄云庆,湖南省长沙人。咸丰十年,小池驿之战,功最,擢参将。克宁国,以提督记名,赐黄马褂。捻平,云庆请归养。光绪初,复起授正定镇总兵。十七年,擢湖南提督。三十年,以老乞归,卒于家。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
娄梦侠:原名娄培儒,又名娄子征、娄子珍,1906年生,江苏省邳州市薛集乡娄楼村人。幼读私塾,15岁后次第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邳县甲种师范学校就读,受进步思想熏陶,经常参加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1927年秋随北伐军南下,考入南京警察训练所,同年由宋绮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四月毕业,回邳任土山市公安分局局长。1931年因被列入国民党邳县当局“清党”名单,遂奉中共徐海蚌特委之命,去东灌沭(东海、灌云、沭阳)联合县委工作,秘密组织农民武装斗争。身份暴露后,奉调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不久调至中央保卫局,参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保卫工作。1932年奉调中央苏区,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侦察部长,翌年8月任保卫局长;10月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12月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守江西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在赣南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娄梦侠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同年6月9日,笑赴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9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东阳郡:治所在今浙江省金华。
谯 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县)。相当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2、堂号(缺)
【娄姓宗祠通用对联】

〖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绪演娄邑;
芳传东阳。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娄姓的姓氏源流和望族。

谯郡望族;
宗仁名官。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娄姓郡望谯郡。下联典指唐代大臣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攻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三十余年。后多次主持屯田积谷事宜。

和亲献议;
盛德容人。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齐人娄敬,刘邦在洛阳时,他建议定都长安,被采纳,赐姓刘氏,封关内侯。当时,匈奴冒顿(Mò dú 音墨独)单于兵力强大,多次侵扰汉朝北方边境,他又献上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并受命与匈奴签订和约。因吕后不愿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又以宗室女代替。后建议迁徙战国时六国贵族的后裔及豪强大族十余万人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旧贵势力。下联典指唐代郑州原武人娄师德,字宗仁,进士出身,上元初任监察御史。仪凤年间,参加对吐蕃的战争,因功升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担任营田事,带领将士屯田,多次受到武则天手诏嘉奖。后两任宰相,主持朝政,又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他常识渊博,器量宽宏,勤于政事,主持边防事务三十余年,政绩显著。

谯郡世泽;
御史家声。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上元初,为监察御史。

贤妃明察;
高僧止啼。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下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

五侯上客;
一代儒宗。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下联典指明·娄忱事典。

〖娄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名画山居图;
经学子敬集。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画家娄仲英,善山水,《山居图》颇有名。见成廷珪《居竹轩集》。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枢,字子敬,嘉靖举人。河内人。知广宗县,颇留心经世之学,有《娄子敬文集》。

德感诸学士;
诗列四先生。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忱,字诚善,上饶人。传父学,二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下联典指明代诗人娄坚,字子柔,万隆间贡生,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坚诗刻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彦发太常博士;
存仁天下清宫。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资政殿学士娄机,字彦以,嘉兴人。曾官太常博士秘书郎、吏部侍郎,进参知政事。在官惜名器,称奖人才。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下联典指明代进士娄志德,字存仁,项城人。知赵州,有惠政,累迁福建布政使,巡先山东,尝著《两浙赋役全书》,卓有实济。京师语曰:“天下清官娄志德”。

〖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七节僧禁啼幼主;
一片石哀悼贤妃。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下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

〖娄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文武全才,不惟八战八克;
汪洋大量,亦且能忍能容。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侍御史娄师德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代州刺史娄某,为娄师德弟。赴任前,师德曰:“庞荣已极,人所忌也。将何以自免?”弟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师德曰:“适逆其意,止使用权自干耳!”

『陆』 姓娄的名人有哪些

娄 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 忱:明代学者,传父学,十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娄 僧: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节。时仁宗赵祯刚出世,啼哭不止,知娄僧有奇术,遂召入宫。僧按幼主头顶,曰:“莫叫,莫叫,何以当初莫笑。”哭声乃止。
娄 妃:明代上饶人娄谅之女,嫁宁王朱宸濠为妃,有贤德。宁王起兵谋反,娄妃屡谏不听。兵败被杀。临终前叹曰:“昔商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吾不听 妇人之言而死。後悔晚矣!”清代人蒋士铨写《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 哀悼此妃。
娄 谅:字克贞,上饶人。少有志绝学。闻吴与弼在临川,往从之。一日,与弼治地,召谅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谅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身亲之。景泰四年举于乡。天顺末,选为成都训导。寻告归,闭门著书,成《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谓《周礼》皆天子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义》之类。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者,总附二经之后。其为诸儒附会者,以程子论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采三传事实,言:“是非必待三传而后明,是《春秋》为弃书矣。”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然其时胡居仁颇讥其近陆子,后罗钦顺亦谓其似禅学云。
娄师德:唐朝大臣。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功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达30年之久。为人宽厚,能容人。他的弟弟当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时,他问:“容宠已极时,你怎样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说:“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脸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说:“不要抹掉,要心平气和地让唾沫自己干掉。”
娄云庆,湖南省长沙人。咸丰十年,小池驿之战,功最,擢参将。克宁国,以提督记名,赐黄马褂。捻平,云庆请归养。光绪初,复起授正定镇总兵。十七年,擢湖南提督。三十年,以老乞归,卒于家。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
娄梦侠:原名娄培儒,又名娄子征、娄子珍,1906年生,江苏省邳州市薛集乡娄楼村人。幼读私塾,15岁后次第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邳县甲种师范学校就读,受进步思想熏陶,经常参加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1927年秋随北伐军南下,考入南京警察训练所,同年由宋绮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四月毕业,回邳任土山市公安分局局长。1931年因被列入国民党邳县当局“清党”名单,遂奉中共徐海蚌特委之命,去东灌沭(东海、灌云、沭阳)联合县委工作,秘密组织农民武装斗争。身份暴露后,奉调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不久调至中央保卫局,参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保卫工作。1932年奉调中央苏区,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侦察部长,翌年8月任保卫局长;10月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12月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守江西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在赣南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娄梦侠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同年6月9日,笑赴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9岁。

『柒』 娄姓的其他信息

娄姓宗祠通用联 绪演娄邑;
芳传东阳。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娄姓的姓氏源流和望族。
谯郡望族;
宗仁名官。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娄姓郡望谯郡。下联典指唐代大臣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攻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三十余年。后多次主持屯田积谷事宜。
和亲献议;
盛德容人。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齐人娄敬,刘邦在洛阳时,他建议定都长安,被采纳,赐姓刘氏,封关内侯。当时,匈奴冒顿(Mò dú 音墨独)单于兵力强大,多次侵扰汉朝北方边境,他又献上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并受命与匈奴签订和约。因吕后不愿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又以宗室女代替。后建议迁徙战国时六国贵族的后裔及豪强大族十余万人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旧贵势力。下联典指唐代郑州原武人娄师德,字宗仁,进士出身,上元初任监察御史。仪凤年间,参加对吐蕃的战争,因功升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担任营田事,带领将士屯田,多次受到武则天手诏嘉奖。后两任宰相,主持朝政,又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他常识渊博,器量宽宏,勤于政事,主持边防事务三十余年,政绩显著。
谯郡世泽;
御史家声。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上元初,为监察御史。
贤妃明察;
高僧止啼。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娄妃,为明宁王宸濠妃。濠谋逆,妃屡谏不听,及败,妃赴水死,悔以不用妇言亡。清蒋士铨为谱《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以哀之。下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
五侯上客;
一代儒宗。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娄师德事典。下联典指明·娄忱事典。 名画山居图;
经学子敬集。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画家娄仲英,善山水,《山居图》颇有名。见成廷珪《居竹轩集》。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枢,字子敬,嘉靖举人。河内人。知广宗县,颇留心经世之学,有《娄子敬文集》。
德感诸学士;
诗列四先生。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学者娄忱,字诚善,上饶人。传父学,二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下联典指明代诗人娄坚,字子柔,万隆间贡生,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坚诗刻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彦发太常博士;
存仁天下清宫。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资政殿学士娄机,字彦以,嘉兴人。曾官太常博士秘书郎、吏部侍郎,进参知政事。在官惜名器,称奖人才。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下联典指明代进士娄志德,字存仁,项城人。知赵州,有惠政,累迁福建布政使,巡先山东,尝著《两浙赋役全书》,卓有实济。京师语曰:“天下清官娄志德”。 七节僧禁啼幼主;
一片石哀悼贤妃。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僧娄道中指有七节。仁宗生啼哭不止,召入宫,摩其顶,啼遂止。下联典指娄妃。 文武全才,不惟八战八克;
汪洋大量,亦且能忍能容。
——佚名撰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侍御史娄师德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代州刺史娄某,为娄师德弟。赴任前,师德曰:“庞荣已极,人所忌也。将何以自免?”弟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师德曰:“适逆其意,止使用权自干耳!”。

『捌』 南昌杏花楼的杏花楼与娄妃

娄妃何人?宁王朱宸濠之妻,宁王呢?是明太祖朱元璋元章十六子朱权之孙朱宸濠是也。和《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唐伯虎是同时代人,宁王朱宸濠为其爱妻专门到苏州聘请唐伯虎来南昌当娄妃的老师呢。
娄妃名素珍,上饶水南街人。出身于上饶一个豪门世家。其远祖父娄师德曾是唐代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大将军,与狄仁杰一道为相辅佐武则天执政;祖父娄谅和父亲娄性都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妹妹嫁给明代宰相费宏之弟礼部尚书费寀为妻。这位女子就是娄妃,至今在上饶水南街劳动路娄家巷30号有一栋叫“理学旧第”的老宅,是她的故居。娄素珍自小聪颖善学,多才多艺,好诗文、工书画、通棋琴而声名远扬。祖父娄谅尤其对她喜爱有加,并经常亲自教授她诗文和书画。也就是因为此,等素珍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时候,便有许多有权有势的豪门世家纷纷派人来说亲,而宁王府也在其内。
也许终究是缘份天注定,素珍16岁那年,她嫁给了风流倜傥的宁王朱宸濠,时人称娄妃,并随夫定居南昌,也就是杏花楼的所在。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个儿子、被封为宁王的朱权的五世孙。他和娄妃来到南昌之后,夫妻倒也恩爱,加之娄妃的天资和才识,更是让宁王朱宸濠钦佩之极。为了表达他对娄妃的宠爱,还特意派人前往苏州,把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唐伯虎请来南昌做她的老师,这让娄妃感激在心。身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诗、书、画样样称绝,所以,娄妃在他的指导下,诗书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引得江南文人学士,也因倾慕娄妃的才艺而纷纷聚集到宁王府,让朱宸濠欢喜不已。一时间,南昌百花洲畔,文才荟萃,抚琴作画,对弈吟诗,一派文风兴盛之势。 娄妃(?--1519年),又名素珍,江西上饶人,理学家娄谅(1422--1492年)的孙女,兵部郞中娄性的长女。
娄妃因出身理学名门,故为人贤明,能诗作文,又工书法。宸濠生性聪敏,也喜吟咏,平时常与娄妃一起作诗唱和。后人评娄妃的诗,认为颇有意境,风秀可诵。娄妃曾作《春游》诗一首述宸濠同游的情景。
春晴并辔出芳郊,带得诗来马上敲,
著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娄妃的字也写的很好,她不但能书孹窠大字,也能写工整小楷。据明郑仲夔在《闺隽》中说:“江西省城‘永和门’三字,是娄妃所书,书法遒劲可观。”又江西藩署(布政司署)内有娄妃所书“屏翰”一字,臬署(按察司使署)内有娄妃手书“执法”二字。江西藩署原为宁王府,朱宸濠败亡后,成为布政司使署,直至清末。解放后一度为南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臬署现为南昌市第一医院住院部。“执法”二字石刻今已不存。“屏”、“翰”二字分别刻在两块高3.27米、宽2.59米的青石板上,字体苍劲有力,传说是娄妃用头发所书。“屏翰”出自《诗经.大雅.板》:“大邦为屏,大宗为翰”娄妃的小楷至今未见。据清朱栾纂《江城旧事.娄妃写<黄庭经>》记载:“娄氏精书翰,有人得其手写《黄庭经》,失其下函。熊于岸(文登)学博,以隶书续成之,施于佑清寺(今佑民寺),因作诗以记其事。”诗中说:“博士才华旧绝伦,峄山碑版搨摹真,但愁卷尾双钩笔,难仿簪花格样新。”可见娄妃的小楷很有创新特色,甚至书法高手也难以摹仿。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宸濠举兵造反,杀死都御史孙遂、按察副使许逵,自称皇帝,改元顺德,娄妃闻讯行劝阻,宸濠大怒,从此娄妃不敢再言。宸濠率领大军准备出发,娄妃欲做最后一次努力,作《早行诗》隐含规劝:
金鸡未报五更晓,宝马先嘶十里风。
欲借三杯壮行色,酒家犹在梦魂中。
娄妃在诗中告诫宸濠,起兵造反,不合时机。宸濠带着娄妃等宫眷,领兵顺赣江,经鄱阳湖,入长江东进。当他在攻打安庆未下时,惊闻提督南赣右佥都御史王守仁等已经率官兵攻占南昌,便回师准备争夺南昌。七月十四日,叛军至赣江黄家渡(一作王家渡)与官兵相遇,战败,退保八字脑。二十五日,又战,宸濠又败,退至樵舍,二十六日,官兵四面合围并进行火攻,宸濠见大势已去,便与众嫔妃泣别,娄妃对宸濠说:“不用吾言以至此,尚何道!”。娄妃因多次劝阻宸濠造反无效,早就作了以死了却一生的思想准备,她“周身皆以绵绳以内结”,以免死后遭人污辱,临死前曾题有《西江绝壁》诗一首:
画虎图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睛枯。
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
娄妃告别众人后即投赣江自尽。宸濠也跳江自杀,因水浅未死,被官兵浮获。宸濠被俘后,深悔当初不听娄妃的劝告。他叹道:“纣以用妇言而亡,吾以不用妇言亡!”他托王守仁安葬娄妃,后在狱中,“每饭必别具馔祀之,言及,辄叹曰:‘负此贤妇也!’”
娄妃在樵舍投江后,她的遗体本应顺流北上,却被南昌人在樵舍以南的黄家渡打捞起来,故后人以为娄妃自沉于黄家渡。其实,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娄妃死于樵舍。娄妃遗体溯流而南有三个原因:一是叛军与官军在樵舍作战时,风忽北忽南,娄妃投江后可能刮起了北风;二是娄妃投江处靠近岸边,遗体可被迥流冲向上游,宸濠同时投江因水浅未死可作旁证;三是两军作战,战船相互激荡,遗体也可能被冲向江边。
娄妃遗体被人捞起后,据说“为南昌人私葬”。“邦人钦其贤且烈,私为具厚殓,葬于德胜门外”。据大多数史书记载,娄妃系由王守仁安葬。如《江西.诗征.名媛.娄妃》载:“濠被擒,妃投江死,王文成闻之,叹曰:‘贤妃也!’亟遣人藏之”。此外《涌幢小品.娄妃》、《明书.纪一.皇子诸王宗室纪二.宁记》、民国刊六修《南昌县志.古迹下》各书都说娄妃系王守仁安葬。此外,《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七也收入了《牌行江西二司安葬宁府宫眷》一文。王守仁是理学家娄谅的学生,他认为娄妃是个维护明朝中央政权的贤妃,以礼安葬也算名正言顺,并无政治风险。
娄妃死后,获得舆论的一致好评。明代上饶人、湖广参政郑毅写诗颂娄妃说:“道义传心有定论,贤妃原是一斋孙”。清代临川人李绂写有《过宸濠故居吊楼妃》诗,赞美娄妃的明智、贤淑和节烈:“女智莫如妇,召常闻斯言。不听妇言败,宸濠毋乃颠。。。。。。。吾闻娄一斋,理学承薪传。贤淑见诸孙,大节光逆藩。阳明昔志道,娄公启先鞭。于妃宜敬恭,世讲明渊源。?槥葬以礼,彼昏徙拳拳”。清代诗人张凤翥路过娄妃梳妆台,也曾赋七律一首,其中说:“青丝莫挽奸雄气,红粉终留激烈身。替想幽魂谁比洁。菱花镜里大江滨”。
后人对娄妃最为推崇的,要数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戏剧家蒋士铨。乾隆十六年(1751年),蒋士铨应聘来修《南昌县志》,得知娄妃墓在南昌城德胜门外隆兴观侧,已荒芜不堪,便请求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为娄妃修墓。彭家屏筹款修理,并立了刻有“前明宁王庶人娄贤墓在此”字样的墓碑。蒋士铨为表彰娄妃的英烈和百姓对她的怀念之情,特编《一片石》杂剧,剧中娄妃以神女形象出现,说她死后被上帝封为“灵慈英烈贞妃”。
乾隆二十年(1755年),蒋士铨还自绘娄妃墓图,并作了《娄妃墓图》诗四首,以记当年发现和修理娄妃墓的情况。
乾隆四十年(1755年)冬,蒋士铨又通过友人阮见亭引见其舅权江西布政使吴山凤,迁修娄妃墓。次年,吴山凤募捐命新建县令伍省亭修墓,并立碑建坊。为赞美吴山凤重修娄妃墓的义举,蒋士铨又创作了《第二碑》传奇曲本。
蒋士铨对娄妃墓总是念念不忘,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他又在南昌写了《娄妃墓》一诗:
贤妇言多苦,樵人不肯听。
遗丘一抔在,秋草几回青。
吊吉心原共,寻诗骑偶停。
水仙旂猎猎,日暮自扬灵。
清朝同治年间(182--1874年),叔粮道邓仁堃又重修娄妃墓。光绪十九年(1893年),造屋于墓后。解放前,娄妃葬地塘子河边的地名被叫作“娄妃墓”,并设有“娄妃小学”以到长纪念。岁月沧桑,娄妃墓今已无存。
朱宸濠(?--152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玄孙,承袭为第四世宁王。宸濠生性轻佻,却爱好文艺,喜欢附庸风雅。宸濠生活奢侈,王府装修得金碧辉煌。他金屋藏娇,有紫妃居紫竹宫、素妃居素英宫、翠妃居绿英宫,另外还有个趣妃。但在众多王妃中,与宸濠关系最亲密者,还要数娄妃。

『玖』 姓娄的历有什么名人

娄 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 忱:明代学者,传父学,十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娄 僧: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节。时仁宗赵祯刚出世,啼哭不止,知娄僧有奇术,遂召入宫。僧按幼主头顶,曰:“莫叫,莫叫,何以当初莫笑。”哭声乃止。
娄 妃:明代上饶人娄谅之女,嫁宁王朱宸濠为妃,有贤德。宁王起兵谋反,娄妃屡谏不听。兵败被杀。临终前叹曰:“昔商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吾不听 妇人之言而死。後悔晚矣!”清代人蒋士铨写《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 哀悼此妃。
娄 谅:字克贞,上饶人。少有志绝学。闻吴与弼在临川,往从之。一日,与弼治地,召谅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谅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身亲之。景泰四年举于乡。天顺末,选为成都训导。寻告归,闭门著书,成《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谓《周礼》皆天子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义》之类。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者,总附二经之后。其为诸儒附会者,以程子论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采三传事实,言:“是非必待三传而后明,是《春秋》为弃书矣。”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然其时胡居仁颇讥其近陆子,后罗钦顺亦谓其似禅学云。
娄师德:唐朝大臣。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功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达30年之久。为人宽厚,能容人。他的弟弟当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时,他问:“容宠已极时,你怎样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说:“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脸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说:“不要抹掉,要心平气和地让唾沫自己干掉。”
娄云庆,湖南省长沙人。咸丰十年,小池驿之战,功最,擢参将。克宁国,以提督记名,赐黄马褂。捻平,云庆请归养。光绪初,复起授正定镇总兵。十七年,擢湖南提督。三十年,以老乞归,卒于家。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
娄梦侠:原名娄培儒,又名娄子征、娄子珍,1906年生,江苏省邳州市薛集乡娄楼村人。幼读私塾,15岁后次第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邳县甲种师范学校就读,受进步思想熏陶,经常参加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1927年秋随北伐军南下,考入南京警察训练所,同年由宋绮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四月毕业,回邳任土山市公安分局局长。1931年因被列入国民党邳县当局“清党”名单,遂奉中共徐海蚌特委之命,去东灌沭(东海、灌云、沭阳)联合县委工作,秘密组织农民武装斗争。身份暴露后,奉调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不久调至中央保卫局,参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保卫工作。1932年奉调中央苏区,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侦察部长,翌年8月任保卫局长;10月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12月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守江西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在赣南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娄梦侠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同年6月9日,笑赴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9岁。

热点内容
生物中规律 发布:2025-05-16 10:58:44 浏览:154
班主任种子 发布:2025-05-16 09:59:57 浏览:333
财富地理博客 发布:2025-05-16 08:15:18 浏览:567
语文练习与测试六年级上册 发布:2025-05-16 05:07:12 浏览:666
英语代词表格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442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
生物医药峰会 发布:2025-05-16 01:03:54 浏览:210
科伦博泰生物 发布:2025-05-16 00:28:34 浏览:308
徐老师来巡山投稿 发布:2025-05-16 00:26:18 浏览:571
桑巴双人舞教学视频 发布:2025-05-15 22:29:39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