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落实家访
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要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要加强教师家访力度而不是教师教学能力,家访有什么用呢?还有许多的学生对家访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下面小编来说说家访到底为什么值得被重视吧。
所以落实家访制度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但家访时也要注意不要沦为“留痕”的形式主义,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家长双方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不要一刀切,不要让一项原本具有人情味和温暖的行为变了味。
⑵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对此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样的做法能够让家长和老师更平等的沟通,也能让家长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在学校里面的状态,这对孩子的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
现在老师和家长由于常年不沟通,还是存在比较严重的等级差异,家长在内心里对孩子的老师还是有一点恐惧的心理。所以老师家访的时候,让这些家长说出孩子的真实情况,也能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更加负责任。
⑶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是的。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要把上思政课、联系学生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不过这个消息一出家长们非但不欢迎,还纷纷表示:不喜欢老师来!老师们还是别来了!
(3)中央落实家访扩展阅读
家长不喜欢家访的常见原因
1、家长不愿意老师看到家里的经济状况,担心老师会区别对待学生
老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肯定会看到每一个家庭的真实状况。有些家庭比较富裕,有些家庭比较拮据,当老师看到这些情形后,肯定会对学生进行分层,进而区别对待学生。
确实,不排除一些老师,会对班级里的学生“另眼相看”,会照顾有钱人家的孩子,会冷落穷人家的孩子。不过,正常情况下,老师还是公平公正的,不会歧视每一个孩子。
2、老师到家里来,该不该请吃饭?该不该送点东西?
这一点,确实是家长的顾虑,老师都登门拜访了,作为家长,能无动于衷吗?既然来了,又遇到饭点了,那就请老师吃一顿吧,如果老师执意不去,干脆带点礼品吧,总不能空手回去吧!这种矛盾的心理,也让家长强烈排斥起了老师家访这一行为。
3、担心会成为形式主义,起不到该起的作用
更多的家长,一半欢迎一半排斥,既希望老师能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又害怕老师只是上个门走个形式,根本起不到作用。总之,矛盾加纠结,最后演化成不愿意老师来家访。
⑷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家访制度,家访有什么好处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不喜欢老师突然来家访,因为我们害怕,老师会把我们在学校不好的表现反馈给我们的父母。不过对于老师来说,家访其实有很多的好处,然后中央也要求要落实中小学生家访制度,那家长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将具体展开来说,一说家访的好处。
第3个好处就是可以把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反馈给我们的家长。有不少家长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什么样的,因为他们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孩子。他们的孩子在家里面可能表现的很乖,但是在学校里面其实是非常调皮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进行家访的话,就可以很好的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告诉家长,让家长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而这个学生在学校老师教育和家长教育之下,我相信他会变得更加好的。
总之落实家访政策,无论是对于我们的老师还是对于我们的学生,家长,其实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⑸ 中小学老师家访将纳入考核,这个行为真的合适吗
家访不管是直接家访还是间接家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用积极作用的。但把家访纳入考核,我作为老师只能是:呵呵……呵呵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学生居住地分散,学生家离学校都比较远,在这种状况下直接家访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家访,朋友,您如何看呢?来聊一聊吧!
⑹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另外对老师还有何要求
要求对老师的具体家访进行一些考核,这样就完全让这件事情成为了老师的工作任务了。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上学的道路上遇到一个了解我们的老师是多么的重要,这样来时可以根据我们的具体特点对我们进行相应的辅导,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家访制度的实施,让其成为老师的一项具体工作内容,会对老师进行考核,这也促进了家访制度的实行,所以还是非常支持这样的制度的,对孩子的成长,对家庭的和睦。对家长的辅导,对孩子更深入的了解都是意义重大的。
⑺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对教师考核吗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对教师考核。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
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要把上思政课、联系学生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7)中央落实家访扩展阅读
教师家访的必要性:
虽然在信息时代,教育专家依然对家访持肯定态度。“新形势下我们依然要提倡家访。”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后陶云说,“众所周知,老师理解学生是教好书的前提条件,而对学生的了解,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包括学生的社会化表现。家庭最接近社会,如果要了解社会中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家访,家访依然是了解学生最有效的途径。”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尤其目前独生子女较多,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所以,老师与学生家庭沟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生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如果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善于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身心就会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也会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