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师生门
① 北大正门是哪个门
北大正门是西二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颐和园路5号。
拓展资料:
“一进西校门,半亩方塘,一个石桥。我来的时候还有水,从(桥)底下冒下出来,那个时候看见真是心里高兴啊,一进来以后想起一首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于北大而言,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或者将来,西校门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西校门作为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经成为北大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如今的西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进入西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
② 无锡的金桥小学和侨谊小学。
升学率不太清楚,只知道现在有句话这么说的 小学读金桥,中学读大桥,大学读剑桥
从这句话来看就知道了,现在金桥小学的师资力量特别雄厚,平均每个班考上大桥初中正式生15个左右。大桥初中30%多的学生是金桥毕业的,2010年大桥去新加坡的20个免费留学生里有10个是金桥的。(金桥学校以课程改革为目标,优化教育资源,课程设置全面和谐。在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开设了校本课程。一年级开设了17门兴趣课,四、五年级开设了17门选修课,三年级开设了日语课,六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成功教育课。)
侨谊小学:一所学校有四名特级教师,锡城绝无仅有。南长区教育局大力支持,选聘近10名中青年教师到校任教,在专家指导下,一支高素质的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充满朝气活力的教师团队正在形成。
各年级全部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30人,师生比例1:10,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培养和锻炼,有更多被赏识的机会,学生的才能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
硬件设施齐全
两个学校各有优势,哪个都是很好,未来主要还是看高中,小学初中还是努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拿我们高中来说,虽然很垃圾的,但还是有人考进南大(那个学生在平时就喜欢看书问老师问题,他自己说是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小学课程都一样,主要看哪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好,一群人学习一个人想玩也玩不了,一群人玩想学习也学不好)
祝你孩子的未来道路充满阳光
③ 求历史上讲师生情的典故
左光斗和史可法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东林书院挤得满满的。顾宪成痛恨朝廷黑暗,在讲学的时候,免不了议论起朝政,还批评一些当政的大臣。听过讲学的人都说顾宪成议论得对,京城里也有大臣支持他。东林书院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被批评的官僚权贵却对顾宪成恨得要命,把支持东林书院的人称做“东林党人”。
明熹宗刚即位的时候,一些支持东林党的大臣掌了权,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杨涟和左光斗。
有一次,朝廷派左光斗到京城附近视察,还负责那里的科举考试。
一天,北风刮得很紧,天上飘起了大雪。左光斗在官署里喝了几盅酒,忽然起了游兴。他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到郊外去踏雪。他们走着走着,见到一座古寺,环境十分幽静,左光斗决定到里面去休息一下。
他们下了马,推开虚掩的寺门,进了古寺,只见左边走廊边的小房间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打瞌睡,桌上还放着几卷文稿。左光斗走近前去,拿起桌上的文稿细细看了起来。那文稿不但字迹清秀,而且文辞精采,左光斗看了不禁暗暗赞赏。他放下文稿,正想转身回去,忽然想到,外面正下大雪,天气严寒,那书生穿得那样单薄,睡着了岂不要受凉,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身上披的那件貂皮披风解下来,轻轻地盖在书生身上。
左光斗退出门外,把门掩上,他打发随从到寺里和尚那里去一打听,才知道那书生名叫史可法,是新到京城来应考的。左光斗把这个名字暗暗记住。
到了考试那天,左光斗进了厅堂。堂上的小吏高唱着考生的名字。当小吏唱到史可法的名字时,左光斗注意看那个送试卷上来的考生,果然是那天寺里见到的书生。左光斗接过试卷,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
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接见史可法,勉励了一番,又把他带到后堂,见过左夫人。他当着左夫人的面夸奖说:“我家几个孩子都没有才能。将来继承我的事业。全靠这个小伙子了。”
打那以后,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史可法家里贫穷,左光斗要他住进官府,亲自指点他读书。有时候,左光斗处理公事到深更半夜,还跑到史可法的房间里,两人兴高采烈地讨论起学问来,简直不想睡觉。
左光斗和杨涟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但是明熹宗是个昏庸透顶的人。他宠信一个很坏的宦官魏忠贤,让魏忠贤掌握特务机构东厂。魏忠贤凭借手中的特权,结党营私,卖官受贿,干尽了坏事。一些反对东林党的官僚就投靠魏忠贤,结成一伙,历史上把他们称做“阉党”(阉音yān,指太监)。杨涟对阉党的胡作非为气愤不过,大胆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
这一来可捅了漏子。公元1625年,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勾结起来攻击杨涟、左光斗是东林党,罗织罪状,把他们打进大牢,严刑逼供。
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他每天从早到晚,在牢门外转来转去,想找机会探望老师。可阉党把左光斗看管得很严密,不让人探望。
左光斗在牢里,任凭阉党怎样拷打,始终不肯屈服。史可法听说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了,不顾自己的危险,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向狱卒苦苦哀求,只求见老师最后一面。
狱卒终于被史可法的诚意感动了,想办法给史可法一个探监的机会。当天晚上,史可法换上一件破烂的短衣,扮着捡粪人的样子,穿着草鞋,背着竹筐,手拿长铲,由狱卒带领着进了牢监。
史可法找到左光斗的牢房,只见左光斗坐在角落里,遍体鳞伤,脸已经被烧得认不清,左腿腐烂得露出骨头来。史可法见了,一阵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来,抱住左光斗的腿,不断地抽泣。
左光斗满脸是伤,睁不开眼,但是他从哭泣声里听出史可法来了。他举起手,用尽力气拨开眼皮,愤怒的眼光像要喷出火来。他骂着说:“蠢才!这是什么地方,你还来干什么!国家的事糟到这步田地。我已经完了,你还不顾死活地跑进来,万一被他们发现,将来的事靠谁干?”
史可法还是抽泣着没完。左光斗狠狠地说:“再不走,我现在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人动手。”说着,他真的摸起身边的镣铐,做出要砸过来的样子。
史可法不敢再说话,只好忍住悲痛,从牢里退了出来。
过了几天,左光斗和杨涟等终于被魏忠贤杀害。史可法又花了一笔钱买通狱卒,把左光斗的尸体埋葬好了。他想起牢里的情景,总是情不自禁落下眼泪,说:“我老师的心肠,真是铁石铸成的啊!”
④ 告诉我关于无锡名人的资料!!!!!!!!急ing!!!!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阿炳,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嫖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二胡,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彩娣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度日如年。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⑤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英文缩写
Wuxi Teachers' College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学报上有的。
⑥ 江南大学钢水门的江南大学对失实报道的严正声明
江南大学对无锡新闻综合频道《第一看点》失实报道的严正声明
2010年4月15日、16日,无锡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第一看点》栏目以《钢厂废水也能用来洗澡吗?》为题,对我市部分浴场和大学城学生浴室所供热水的水质问题进行连续报道,该报道所提“我市部分浴场和大学城学生浴室所供热水指标检测存在铅指标严重超标”一说严重失实,严重损害了该校师生的权益,严重影响了无锡市和该校的声誉,严重影响了校园及社会的安全稳定。该校现严正声明如下: 已向无锡广电集团、无锡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发出严正抗议,并要求迅速公布权威检测报告,澄清事实真相,并就失实报道在市级以上报刊、电视媒体及相关网站上公开致歉,消除影响。该校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第一看点》失实报道的相关法律责任。
江南大学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九日 无锡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所在现场进行了两次调查,确认旺盛销售部在能达公司和强盛公司旁各建有一个热水供应站,供应站水罐均设有专用蒸汽管道和自来水管道,未发现使用强盛公司废水迹象。记者现场勘查发现,15日电视画面中出现的向槽罐车灌装热水的管道,为旺盛销售部设在强盛公司旁供水站的热水出水管。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天向记者提供了所检测的6个水样,分别为江南大学浴室淋浴水和热水箱水,旺盛销售部的2个热水供应站热水管出口热水和槽罐车热水。根据检测结果,所有水样铅、铁、铬(六价)、汞、硝酸盐、砷、氯化物、硫酸盐、PH等9个项目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所有水样的铅指标均<0.004mg/L,远低于国家标准值≤0.01mg/L。
沈文元说,卫生部门的调查除了取样外,还调查了“旺盛热水”的整个生产流程,证实“旺盛热水”的来源为市政自来水。对于无锡电视台的报道,沈文元未作评价。不过他表示,无锡电视台报道中的检测单位据他所知其实不过是一家实验室,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并没有法律效力。 面对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江南大学浴室热水的供应商“旺盛热水”负责人汤传旺也松了一口气。汤传旺经营的这家公司营业执照上的名称是“无锡市锡山区东亭旺盛桑拿洁具销售部”,其经营范围内有热水供应一项。
汤传旺说,“我供应的热水都是我自己用自来水烧的,使用的热源来自能达热电和强盛钢厂两家,并不是电视台报道说的直接就是钢厂废水。”“旺盛热水”运水车取水共有两个场所,一个是能达热电,一个是强盛钢厂。在这两个地方,记者都看到了几个罐子,运水车正是从罐子伸出的管道中取水。他指着连接储水箱的白色管道称,这就是自来水的进水管,而另一个管道则是工厂的蒸汽管。
汤传旺向记者解释了热水的来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蒸汽,我和企业签订的就是供热合同。通过管道将高温的热蒸汽循环加热存放在水箱的自来水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应该说是很低碳的。”汤传旺怕解释不清楚,还特地和记者强调,“整个加热过程就像蒸包子,热蒸汽和自来水本身是没有直接接触的。”据了解,其实北方不少城市的集中供热系统也使用差不多的原理来实现。
为了证明自己说法的真实性,汤传旺还向记者提供了他向企业购买热蒸汽的发票以及自来水水费凭证。记者注意到,从2009年12月24日到2010年3月1日,“旺盛热水”的自来水水费为37927元。
“而且我们供应的热水一直是有卫生监测的,就是怕出问题。”汤传旺还向记者提供了2009年9月23日由无锡市锡山区疾控中心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书,报告显示热水水样中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汞、铅、砷、铁、PH值的检测结果均合格。
⑦ 江南大学钢水门的钢水门——江大浴室用水
从2008年9月份起,地处无锡市的江南大学新校区实行一项“新政”,学生洗澡按2角/分钟刷卡收费,校方称此举是为了节约水资源。无锡自来水价格仍是民用2.40元/立方米,而12分钟学生怎么也用不了1吨水。学校收的钱比自来水要高很多,但却给学生用钢铁厂出来的铅水该事件一经曝光,该校领导以着手调查此事,现在江南大学蠡湖校区北区的浴室以暂停开放,接受各项调查检测,全校师生以及媒体也高度关注此事,希望学校早日给出明确的答复。给师生及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江南大学校内公告之学生浴室热水水质问题的情况通报(二)
在4月15日、16日无锡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第一看点》连续报道有关该校学生浴室热水水质问题的新闻后,学校高度重视,于4月17日上午9点紧急召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会,并于第一时间邀请无锡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对该校学生浴室热水供水商——旺盛公司所供热水质量进行全面调查检测。
17日上午10点,无锡市卫生局立即组织市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员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人员对事件进行现场核实调查,并实地采集样品送疾控中心检测。在现场,市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对该校南北区学生浴室淋浴水、储热水箱水和供应商水源出厂水、热水槽罐车出罐水及自来水水表前的自来水等6件水样进行监督采样,并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送无锡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检测。根据无锡市卫生部门的意见,在尚未出具新的水质检测报告之前,学校决定暂停开放学生浴室,并在食堂、学生浴室等场所和校园网络上予以公告。
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负面报道和媒体炒作引发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不稳定事端,维护校园稳定,17日下午,学校向市委市政府紧急报送《江南大学关于浴室用水质量问题的报告》,提请市委市政府协助该校做好相关工作。
18日上午10:30,无锡市政府召集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无锡市广电局、无锡市公安局、无锡市信访局、江南大学、无锡电视台等单位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市政府通报了事件的情况和最新的质检结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6件水样的9项重金属指标进行了全面检测,先期检测的铅等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合格。同时,市政府要求市委宣传部密切关注广电、报业和网络媒体对此次事件的宣传报道,加强舆论监管,坚决防止出现媒体炒作事件;要求无锡电视台迅速澄清事实、公布权威结果,以正视听;要求公安部门迅速查清《第一看点》15、16日报道的事件真相;要求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检测并尽快出具后续报告,同时加强对相关热水供应点的检查,以保障市民和该校学生身体健康。根据检测结果和市政府会议要求,学校决定恢复浴室开放,并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相关信息。
18日下午14点,学校再次召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气会,向各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分团委书记和学生会组织的负责人通报此事件的调查情况,听取师生意见建议。会上,无锡市卫生监督所的负责同志通报了初期调查结果:1.江南大学学生饮用热水是市政自来水经三台燃气热水炉加热后供应给学生,与浴室用热水完全是不同的供水系统。浴室用热水由无锡市旺盛公司提供;2.无锡市旺盛公司有两个热水加工点,一个采自无锡强盛钢铁厂的蒸汽,主要供应市内小型浴室;另一个采自中外合作无锡能达热电有限公司的蒸汽,供应江南大学和市职业技术学院。3. 市疾控中心对17日现场采集的6件水样的铅等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合格。
下一步,学校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配合市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宣传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第一时间向师生公布事件调查结果和工作进展,请师生们关注并予以监督。同时,校领导希望学校后勤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各学院及相关部门也要做好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和宣传引导,消除师生疑虑和担忧,全力维护校园稳定。
党委宣传部
2010年4月18日
⑧ 朱文熊是什么人
最早提出“普通话”名称的朱文熊
[2008-12-13 9:57:21]
作者:李永军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主张采用世界上已有的拉丁字母,不必生造;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 “国语”的名称出世不久,就有人反对。1931年,瞿秋白同志曾反对国语一词,并且对“普通话”做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说起朱文熊,不能不先说一下无锡国专。无锡国专(原名无锡国学专修馆,后先后改名为无锡国文大学、无锡国学专门学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刚创办时,规模很小。以师资而言,除馆长唐文治先生外,只有两名教师和两名职员。可是,就是这所规模小得可怜的学校,却有着高得惊人的“成材率”,仅以前几届学生为例,像其中的唐兰、吴其昌、王蘧常、蒋庭曜、蒋天枢、钱仲联、王绍曾等不少人,日后都成了蜚声文史学界的一流学者。朱文熊就是上面提到的无锡国专的两名“开馆教习”之一。
朱文熊(1867—1934),字叔子,清光绪间副贡生,后赴上海学习师范。朱文熊和唐文治都是江苏太仓人,少年时都曾受知于理学名师王祖畲门下,王祖畲曾称道朱文熊为“吾门长才,且安贫乐道、能砥砺名节者”。朱文熊和唐文治一样,都是满腹诗书的饱学之士。唐文治后来回忆少年时和朱文熊在一起,曾相与背诵《庄子》,互争胜负,结果两人都能背诵如流,尽篇不错一字。
朱文熊的一生,几乎都在追随着唐文治先生的足迹。唐文治先后执掌太仓中学、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和无锡国专校政时,都延请朱文熊来校担任教职。南洋大学是一所工科大学,唐文治先生却十分重视文科教育,后来成为著名文史学者的陈柱、朱东润、冯振及现代杰出政论家、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等人,其文科基础基本上都是在该校奠定的。而邹韬奋在读南洋公学中院(中学部)时,朱文熊就是他的国文老师。在他后来写的回忆录《经历》中,对朱文熊当年上国文课的情形有非常生动的描述: “他对学生讲解古文的时候,读一段,讲一段,读时是使用着全副气力,提高嗓子,埋头苦喊,读到有精彩处,更是弄得头上的筋一条条的现露出来,面色涨红得像关老爷,全身都震动起来(他总是立着读),无论哪一个善打瞌睡的同学,也不得不肃然悚然!他那样用尽气力的办法,我虽自问做不到,但是他那样聚精会神,一点不肯撒烂污的认真态度,我到现在还是很佩服他。”最后,邹韬奋说,朱叔子先生“实在是一个极好的国文老师”。
在无锡国专,朱文熊起初教史学、理学,后来改授《诗经》、《庄子》、古文辞及诗词等。无锡国专的每一个教师,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第五届学生、后来成为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的王绍曾便曾对唐文治、钱基博和朱文熊三人的讲课风格作过一番比较:唐文治讲究读文法,要求学生读文一定要读出文章的音节美,要在往复涵咏中,在抑扬顿挫、高下徐疾中去领会文章的阴阳刚柔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钱基博讲授《古文辞类纂》时,别开生面,把重点放在辨析文章的源流正变和各家异同得失上;朱文熊讲古文,则按文章的体裁,有选择地从用字造句上分析讲解,并结合文体,命题让学生练习写文言文。又据国专学生郑学弢的回忆:“朱老师教诗歌,考试时出的题目很有意思。有一次命题为‘黄棉袄子歌’,朱先生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又解释几句:这个题目,不是要你们写黄棉花充填的袄子,而是有的穷人连黄棉袄子也未必有,只好在太阳下面晒晒,好像穿上黄棉袄子了。朱先生的命题不但体现了民胞物与的胸怀,而且启发学生,写诗要懂得比兴。”在教学中,朱文熊秉承了自己一贯以来极其认真负责的精神。上课朗读古文时仍然是“满面通红,声音喷薄而出”;给学生评改作文,手不停批;有时即使是多达百余卷,也是当夜改好,隔天就宣示诸生,从没有超过两天的。此外,学生在课外的请教,以及学生把课外的笔记、诗文请他批改,他也从不拒绝,都一一细心批阅。国专早期学生钱仲联曾回忆说:“我喜欢学诗,朱叔子就对我有所指点。”钱仲联后来和学长王蘧常(字瑗仲)合出了《江南二仲诗》,“江南二仲”从此诗名远扬。朱文熊对学生和朋友的热心肠,还体现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即有人向他求字,他无不有求必应。朱文熊去世后,他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的吴雨苍在报上发表追思老师的文章,文中曾记朱文熊少年时有一同学,字写得很好;朱求他写一扇面,却久久没有结果,并推托说没有空闲。他想求人写字如此之难,那还不如求己;于是发奋学书,早晚刻苦练习,数年而学成。从此有人向他求字,“无不应,无不速付与”。一方面,教学极其认真负责,使学生从中受到一种“润物细无声” 式的感染和熏陶;另一方面,朱文熊对学生又很和蔼宽容,且很能理解青年学子的心情。他上课时如偶有学生在下面说话或看别的书,他也并不很在乎,不去多加干涉。有一次上课,正值阳春三月,无锡正在举行迎神赛会,非常热闹,本地人称之为“八斜会”(意为有八批赛会队伍的相继展示),其中有些仪仗队还带有特技表演。朱文熊知道知道学生们都特别想看赛会,便宣布暂停授课,改日补上,让学生自由活动。师生关系融洽,亲如一家,这是当年无锡国专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而照唐文治先生的说法,要论朱文熊与学生感情的深厚,则尤“非他人之所及”。因为深受学生爱戴,所以每次朱文熊改换任教的学校时,他原先教过的学生们都十分伤感,对老师恋恋难舍。在无锡国专上课时,因为上了年纪,上课时间久了,便有些体力不支,朗读课文时要喝一、二口药茶,总是向学生表示歉意,希望大家谅解;而学生们会常常暗中在茶壶里放参苓汤,希望能给老师滋补一下身体。
1935年5月18日,朱文熊因突患中风病而辞世;当月27日上午,全校师生在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这可能是国专几十年校史中最感人的一幕场景,当时无锡报纸对此作了极为详尽的报道。据载,追悼会本由校长唐文治先生主持,但他刚刚就位,就忍不住失声痛哭,无法自已,只好由教务主任冯振代为主持。会上由丙子(1936)届同学唱追悼歌,歌声悲壮凄凉,直捣肺腑;乙亥(1935)届和丁丑(1937)届学生宣读祭文,一字一泪,抑郁颤声;此后由唐文治介绍死者一生事迹,冯振演讲追念死者,以及死者家属答辞,都是和泪成声;全体与会的国专师生,连同前来采访的记者,一片饮泣之声,全场都沉浸在极度悲伤的气氛当中。
⑨ 古代关于师生的感人故事,或者是关于教师的成语典故
铁石心肠 左光斗和史可法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东林书院挤得满满的。顾宪成痛恨朝廷黑暗,在讲学的时候,免不了议论起朝政,还批评一些当政的大臣。听过讲学的人都说顾宪成议论得对,京城里也有大臣支持他。东林书院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被批评的官僚权贵却对顾宪成恨得要命,把支持东林书院的人称做“东林党人”。
明熹宗刚即位的时候,一些支持东林党的大臣掌了权,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杨涟和左光斗。
有一次,朝廷派左光斗到京城附近视察,还负责那里的科举考试。
一天,北风刮得很紧,天上飘起了大雪。左光斗在官署里喝了几盅酒,忽然起了游兴。他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到郊外去踏雪。他们走着走着,见到一座古寺,环境十分幽静,左光斗决定到里面去休息一下。
他们下了马,推开虚掩的寺门,进了古寺,只见左边走廊边的小房间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打瞌睡,桌上还放着几卷文稿。左光斗走近前去,拿起桌上的文稿细细看了起来。那文稿不但字迹清秀,而且文辞精采,左光斗看了不禁暗暗赞赏。他放下文稿,正想转身回去,忽然想到,外面正下大雪,天气严寒,那书生穿得那样单薄,睡着了岂不要受凉,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身上披的那件貂皮披风解下来,轻轻地盖在书生身上。
左光斗退出门外,把门掩上,他打发随从到寺里和尚那里去一打听,才知道那书生名叫史可法,是新到京城来应考的。左光斗把这个名字暗暗记住。
到了考试那天,左光斗进了厅堂。堂上的小吏高唱着考生的名字。当小吏唱到史可法的名字时,左光斗注意看那个送试卷上来的考生,果然是那天寺里见到的书生。左光斗接过试卷,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
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接见史可法,勉励了一番,又把他带到后堂,见过左夫人。他当着左夫人的面夸奖说:“我家几个孩子都没有才能。将来继承我的事业。全靠这个小伙子了。”
打那以后,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史可法家里贫穷,左光斗要他住进官府,亲自指点他读书。有时候,左光斗处理公事到深更半夜,还跑到史可法的房间里,两人兴高采烈地讨论起学问来,简直不想睡觉。
左光斗和杨涟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但是明熹宗是个昏庸透顶的人。他宠信一个很坏的宦官魏忠贤,让魏忠贤掌握特务机构东厂。魏忠贤凭借手中的特权,结党营私,卖官受贿,干尽了坏事。一些反对东林党的官僚就投靠魏忠贤,结成一伙,历史上把他们称做“阉党”(阉音yān,指太监)。杨涟对阉党的胡作非为气愤不过,大胆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
这一来可捅了漏子。公元1625年,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勾结起来攻击杨涟、左光斗是东林党,罗织罪状,把他们打进大牢,严刑逼供。
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他每天从早到晚,在牢门外转来转去,想找机会探望老师。可阉党把左光斗看管得很严密,不让人探望。
左光斗在牢里,任凭阉党怎样拷打,始终不肯屈服。史可法听说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了,不顾自己的危险,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向狱卒苦苦哀求,只求见老师最后一面。
狱卒终于被史可法的诚意感动了,想办法给史可法一个探监的机会。当天晚上,史可法换上一件破烂的短衣,扮着捡粪人的样子,穿着草鞋,背着竹筐,手拿长铲,由狱卒带领着进了牢监。
史可法找到左光斗的牢房,只见左光斗坐在角落里,遍体鳞伤,脸已经被烧得认不清,左腿腐烂得露出骨头来。史可法见了,一阵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来,抱住左光斗的腿,不断地抽泣。
左光斗满脸是伤,睁不开眼,但是他从哭泣声里听出史可法来了。他举起手,用尽力气拨开眼皮,愤怒的眼光像要喷出火来。他骂着说:“蠢才!这是什么地方,你还来干什么!国家的事糟到这步田地。我已经完了,你还不顾死活地跑进来,万一被他们发现,将来的事靠谁干?”
史可法还是抽泣着没完。左光斗狠狠地说:“再不走,我现在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人动手。”说着,他真的摸起身边的镣铐,做出要砸过来的样子。
史可法不敢再说话,只好忍住悲痛,从牢里退了出来。
过了几天,左光斗和杨涟等终于被魏忠贤杀害。史可法又花了一笔钱买通狱卒,把左光斗的尸体埋葬好了。他想起牢里的情景,总是情不自禁落下眼泪,说:“我老师的心肠,真是铁石铸成的啊!”
⑩ 无锡 江南中学的教育质量怎么样
江南中学是一所有着近八十年办学历史的初级中学,学校在办学历程中兴贤育才、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位列同类学校前茅。目前,已连续多年蝉联公办初中中考全市第一,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学校也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广大优秀学子接受初中教育的首选学校之一,享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
学校何以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又是如何在教育改革大潮中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一路领先的?在总结学校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得出的答案是:学校始终围绕“质量立校”这一主题,在坚持不懈狠抓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出一条“蹊径独辟谋突破,质量立校求卓越”的发展之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质量立校的指导思想。
在教育发展瞬息万变、改革势如潮涌的今天,如果为求一时之发展,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甚至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中学的领导和广大教职工没有随波逐流,在他们看来: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彰显学校品牌的窗口,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校上下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努力创造“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学生,深化改革,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学校根据现状,以“誓志卓越、勇争一流”为宗旨,提出了“坚持内涵发展战略,打造优质教学品牌”的目标,喊出了“向家常的课堂教学要质量,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出效益”的口号,引导教师反思教学、更新理念、绩效并重、创新模式,使教师教学由过去拼时耗力的传统应试教育向以提升效益为主的素质教育转型,并逐步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育人观、质量观、发展观。
大型家常课展示活动
二、科学管理,强化提高,打造优质高效的家常课堂。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师生演绎生命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真正的理想课堂要依靠一线师生的真正和谐发展来生成。学校努力让“创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操作层面,实施推门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教学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进行听课,对老师的教育教学进行全程跟踪、有效指导,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使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得到全面贯彻。先后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质家常课”的大规模评比活动,以及面向全市的“向家常的课堂教学要质量,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出效益——青年教师优质高效研讨课展示活动”,使课改理念深入人心,让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得到充分的锻炼。课堂改革的深化,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学生们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掌握了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从而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高效率且充满着浓郁生命气息的课堂,成就了老师们从实践者到研究者的成功转变,圆了学生们愉快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梦想。
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三、狠抓反思,以点带面,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提升。
随着学校的日益发展,校领导意识到: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借助反思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符合科学规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不仅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更是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利用“教学论坛”,由校长室和教务处联合举办了“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培训,使全校教师首先将教学反思行为聚合成一种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它,从技术上把握它。然后利用学校“青蓝工程”,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教学反思撰写评比活动,举行了“成长在江南,成才在江南,成名在江南”—— 教学反思获奖青年教师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老师说:“平时看似顺利的一节课其实有很多的不足,这些小细节的失误会直接影响一节课的质量,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常思常改,不断地完善,真正变课堂的知识为学生的知识。” 有的老师认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身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检验。希望在不断地深入思考、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会越来越丰富,从而向更高的教学层面发展。” 有的老师说:“通过课后的反思,我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我们的教学体验得到了深化。”
在此基础上,学校由点到面,在全校骨干教师中开展了教学反思活动,针对自己的家常课堂教学以及利用听他人课的机会进行教学反思,规定每位教师一学期必须撰写出不少于3份有质量的反思记录或报告,以此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完成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化。
教研活动严肃认真
四、强化督导,科学监督,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价机制。
教学成绩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首要指标,然而如果仅以此作为依据,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畸形增长和恶性循环。江南中学始终坚持“看结果,更看过程;重业绩,更重效益”的科学质量观,把“超越天赋、提升素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人”作为学校的永恒追求,走出了一条“效益” 与“质量”并重、“理论引导”与“侧面督导”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
经过不断地探索,学校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评价监督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一听——二练——三查——四评”。
“一听”,即“推门听课”,学校领导经常性不定期深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掌握教师教学第一手资料。“二练”,即“周练”和“月练”,通过周练和“月练”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目前达标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三查”, 以教师日常考勤为主的工作常规检查;以日常备课、作业为重点的教学常规检查;以教师反思、教后感为主的教师自我提高检查。“四评”即以教师上课为重点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估”;以教研活动为重点的备课组、教研组评估;以论文、实验课题为主的科研评估;以期中、期末考试、竞赛成绩为依据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名师展示课
此外,学校还不断规范学生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建立教学反馈意见箱、组织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等,收集学生及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加以整理,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使许多合理意见和建议得到逐一落实,进而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随着江南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与日俱增,成为一所学生喜爱,家长放心,专家欣赏的学校。更令人欣喜的是,学校在狠抓质量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效益”与“质量”的整合,确保了教学质量的良性化发展。今后,江南人将继续努力,坚持走教育内涵发展道路的战略,不断丰富管理策略,持续提升质量品位,争取为社会贡献出更加优质的办学成果。
指导学生动手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