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德鲁克建立目标组织
1.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的定义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的定义: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目标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目标设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目标激励计划。其基础是目标理论中的目标设定理论。目标管理强调组织团体参与制定具体、可行和客观可测量的目标。它是以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一套管理体系。
目标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管理心理学的“Y理论”基础上的,即在明确的目标条件下,人们可以对自己负责。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的目标理论。也就是说,任何组织都可以通过制定目标并强调对其结果的评价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1)管理大师德鲁克建立目标组织扩展阅读: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的基本观点:
1、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视为“领导者”,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目标管理的目的是用“自我控制”管理取代“压制性管理”。
2、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体育教练,而是实干家。管理者的分权有助于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阶段,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氛围。在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民主,拒绝独裁。
3、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是反映效益。传统的管理方法容易犯主观错误。
德鲁克管理学的三大任务:
1、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目标和使命(无论是商业企业,还是医院或大学)
2、确保工作富有生产力,并且使员工有所成就,产生效益。
3、管理组织机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对管理的职能,早期的管理理论一般认为,管理有计划、执行、控制三大基本职能。法国的法约尔认为,管理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的古利克提出,管理有七项职能,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的观点,即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五项职能。
上述的早期管理的职能认定,无不是从事情的角度出发,即为了完成了组织的目标,围绕特定任务的要求来进行的工作。在德鲁克的字典里,实现组织的机构的目标只是管理的任务之一而非全部。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任何机构和组织都有自己的使命,某种特殊的目的,某种特殊的社会职能。对于商业企业来讲,这些目的与使命就意味着获得经济绩效。
这里,德鲁克不断的强调,只有商业企业才把经济绩效作为特殊使命。而且,商业企业必须始终把经济绩效放在首位,而且在每一项行动与决策中都要以经济绩效作为出发点。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获得经济绩效的企业是不道德的。管理的职能之一就是通过绩效来证明自己的成功和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商业企业的竞争和市场实践中,经济绩效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早已为我们所接受。但做为任何一个组织,我们都必须首先想清楚,我们获得经济绩效的途径是什么?是任何盈利的方式都可以用,还是一定要通过实现企业的目的和使命来达成。
这里,德鲁克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失败的样板:
1、如果一家企业在经济成效方面没有获得足够的成功,那么理所当然,它就是失败者。
2、如果一家企业未能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那么它就是不成功的。
3、如果 一家企业没有提高或者至少没有能够维持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物质生产能力,那么它就是不成功的。
总之,企业对有责任获得利润,取得经济绩效。
我在初学德鲁克之际,在谈到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时,曾有过困惑,如上文所示,我想德鲁克观点是取得绩效是责任,而取得的方法是创造顾客吧。
因此,德鲁克关于管理的第一个任务,必须想清楚,我们的顾客是谁?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二、除了经济绩效,做为现代管理大师的德鲁克还为我们指出了另外两点管理的任务,这是他之所以区别于早期管理学者,而被加上了“现代”两个字的原因。
前面我们谈过,德鲁克的第一个管理原则,管理是关于人的。是人构成了组织,组织对人负有责任。这一点成为管理的第二个任务:确保工作富有生产力,并且使员工有所成就,产生效益。
管理的第一个任务就要靠人来完成,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有生产力,通过员工的努力和配合,完成管理的第一任务。同时个人也依赖组织的存在。依靠组织的平台取得生计,实现职业的目标和个人的梦想。有数据表明,因为没有成就感而离职越来越成为离职者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德鲁克说“按照自身的逻辑来组织工作,仅仅只是管理的第一步。第二步比第一步困难得多,它要使工作与人相互配合起来,而人的逻辑与工作的逻辑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其中的差异就是管理的任务,正视这种差异,把人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然后再去开展管理工作。
因此,管理的第二个任务是:让工作有生产力,让员工有成就感。
三、管理的第三个任务,与德鲁克所说的管理是社会的器官有关。
社会中的任何组织机构都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存在而存,也不是以自身为目的,它是为了社会的而存在的。虽然商业企业要以经济绩效为使命,但评价一家企业绝不能根据经济绩效本身,只能根据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来进行评价。
商业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向顾客提供他们满意和商品和服务,而不是为了给员工和管理者提供工作的机会。
3. 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是以什么为中心的设定目标
具体化展开的组织目标成为组织每个成员、 每个层次、 部门等的行为方向和激励手段,同时以使其成为评价组织每个成员、 每个层次、 部门等的工作绩效的标准, 从而使组织能够有效运行。
目标管理的指导思想:以管理心理学中的“ Y 理论” 为基础的, 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 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其理论依据是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中的目标论。 即任何一个组织系统层层地制定目标并强调目标成果的评定, 都可以改进组织的工作效率和职工的满意程度。
目标管理的目的为通过目标的激励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保证实现总目标。其核心就是明确和重视成果的评定, 提倡个人能力的自我提高, 其特征就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指南, 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来评定其贡献大小。
(3)管理大师德鲁克建立目标组织扩展阅读
目标管理基本观点
1、目标管理为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
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
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4. 德鲁克基于目标管理理论提出的在政府机构中广泛运用的理论是什么理论
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专标激励方案。
其基础属是目标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
5. 如何理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标就在于创造并保留
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标在于创造并且保留。这种观点很正确,企业的进步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创造
6. 德鲁克认为,应当将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转化为目标,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为什么
这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关于“目标管理”概念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因此,“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德鲁克进一步指出,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7. 目标管理是谁提出来的
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
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一方面强调完成目标,实现工作成果;另一方面重视人的作用,强调员工自主参与目标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和评价。
(7)管理大师德鲁克建立目标组织扩展阅读
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动员全体员工参加制定目标并保证目标实现, 即由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把其具体化展开至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个成员。
与组织内每个单位、 部门、 层次和成员的责任和成果相互密切联系,在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根据目标决定上下级责任范围, 上级权限下放,下级实现自我管理。在成果评定过程中, 严格以这些目标作为评价和奖励标准,实行自我评定和上级评定相结合。
以此最终组织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多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提高上级领导能力,激发下级积极 性,保证目标 实现。
综上所述,目标管理在组织内部建立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目标体系,而这种体系把员工有机的组织起来,使集体力量得以发挥,同时目标管理的实行就意味着组织管理民主化、员工管理自我控制化、 成果管理目标化。于是目标管理事实上是一种总体的、 民主的、自觉的和成果的管理。这也正是目标管理的魅力所在。
8.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这句话对组织确定使命陈述有什么启示
给你举个例子,我记得日本大部分企业的使命陈述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通过企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最典型的就是SONY了,SONY在最初就是本着让世界认识日本,了解日本,剔除人们脑中二战中日本的不良形象而奋斗。美国的一些注明企业则是以社会责任为企业愿景,力求为美国民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比如通用汽车,以提供廉价物美的私人汽车,满足中下层民众在公路上飞驰的愿望。
使命陈述是从战略目标上讲的,要往远处考虑,不能只停留在企业本身的盈利目的。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
9. 《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1、卓有成效是管理者能够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事。
2、并不是只有高管才是管理者,所有知识工作者,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3、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
4、不要认为卓有成效高不可攀,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5、每个人都以卓有成效作为最高工作标准,一群平凡的人,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6、如何才能卓有成效:时间管理,聚焦贡献,发挥长处,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7、有所成就的人,都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8、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9、经理人五大核心工作:设立目标;任务分派;激励沟通;绩效评估;培育人才。
10、领导者应该是引导属下做正确的事,因为领导才华是以领导者做事的成果来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