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口语的特点

教师口语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2-15 09:31:21

A. 教师口语有什么特点 针对性 严肃性 情感性 诱导性 针对性

教师基本上没什么特点
我们印象中的老师无论 是幽默还是严苛 兢兢业业还是如沐春风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真诚 虚头巴脑 没一句真话的人是当不了教师的

根据所授学生的年龄连开玩笑都要谨慎 因为有些孩子分不清这些

B. 教师口语在语音、词汇和句法方面分别有什么要求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老师您好!以下是我帮您搜到的 希望能够帮到你,别忘采纳哈~~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教师工作要求教师不仅有广博的知识 ,而且要有多方面的才能。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口语是教师主要的语言表达形式。清代学者认为 ,教师是“以舌耕为业”的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过程中 ,总要靠语言在教师和学生、教材与学生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师的教育工作 ,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 ,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都离不开教师口语。何为教师口语呢 ?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 ,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工作用语。教师的口语修养是教师以完美的…

普通话是指已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汉民族共同语,大陆称为“普通话”,台湾称作“国语”,在海外华人社区又叫“华语”。
“普通”是指“普遍”和“共同”的意思。
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指的是北京的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词汇主要来源于北方话,但是并不能把所有的北方话词汇都看成普通话词汇。“现代白话文”指的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著作”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典范”是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著作。
浙江方言与普通话最大的差异是在语音方面。
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是我国的基本语言政策。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普通话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1.读单音节字词2.读多音节词语3.朗读短文4.命题说话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
普通话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有21个由辅音声母充当。
普通话辅音声母按发音部位可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面音、舌根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
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有五种: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普通话只有塞音和塞擦音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普通话的39个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还有一部分韵母由元音带上鼻辅音构成。
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按韵头的情况可以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单韵母由单元音构成,发音时舌位和唇形始终不变。普通话有10个单韵母。
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普通话复韵母有13个。复韵母发音的特点是由前一个元音的发音状态逐渐过渡到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态,气流不中断,整个发音过程形成一个整体。复韵母中各个元音的响度不同,其中开口度最大的音是主要元音,发音又清晰又响亮。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以分成三类: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
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和鼻辅音构成。普通话有16个鼻辅音。鼻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元音的发音状态逐渐过渡到鼻音的发音状态,最后形成鼻音。鼻韵母可以分成前鼻韵母(-n)和后鼻韵母(-ng)。
声调也称字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调值就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根据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
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普通话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要素构成。有些韵母又可以再分为韵头、韵腹、韵尾。因此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部分。一个音节少则有一个音素,多则有四个音素。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元音。音节中两个元音可以连续排列。三个元音连续排列时,依次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韵腹和声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音变是在实际语流中,前后音素或音节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的语音变化。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有变调、轻声、儿化等。
上声只有在单独念或处在词语、句子末尾才读原调;在阴平、阳平、去声和大部分轻声前,读半上,调值由原来的214变为211,即丢掉后半段上升的尾巴;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一”“不”在单念或处在词句末尾时读原调;在去声前变调为阳平;在非去声前读去声;夹在词中读轻声。
轻声是因为音节之间在连读的语流中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语音变化,轻声的总的声调特色是既轻又短。
“儿”经过长期的极其流利的连读,与前面的一个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儿”失去了独立性,只保留了一个卷舌的动作与音色,这就是儿化现象,被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儿化韵在拼写是只在原音节末尾加“-r”表示。儿化可以表示喜欢的心情和温和的态度;可以形容细小、轻微的性质或形状;还可以区别词性和词义。
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前面音素是a 、o、e、ê、i、ü,变读为ya ,可写成“呀”; 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变读为wɑ,可写成“哇”;前面的音素是前鼻韵n,变读为na,可写成“哪” ;前面的音素是后鼻韵ng,变读为nga;前面的音素是-i<后>、er或儿化韵,变读为ra;前面的音素是-i<前>,变读为-ia(-i是舌尖前元音)。

还有这个,也很好啊!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0f69fa6861a68000

C. 教师口语的规范性有哪些

一、教师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的影响示范作用
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包括话语除了从父母那里以外,最重要的渠道就是从教师那里学习。教师口语表达是否准确规范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效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域广阔的国家,在学校推广普通话,教师又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教师在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是示范,二是引导提高。这都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口语水平,不仅要标准规范,还要流畅精彩、妙语连珠、有魅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普通话。
(二)对教师本人的魅力提升及嗓音保护的作用
字正腔圆,生动富于激情的口语表达对提升教师个人魅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在做调查时,有的学生喜欢一个教师就是因为他(她)说话声音好听,朗诵好,讲课有激情等等,而这些方面都是口语表达的不同体现。
另外正确的口语表达,尤其是用声发声方法对教师的嗓音也起到保护作用。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声音清晰、响亮,同时音色圆润而富有个性魅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并非人人都能如愿,教师应在发声方法上加以改进,进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目前教师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表达缺乏激情
在《教师言语表达》一书中,白晓明教授认为教师言语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语言发展及认识规律。学生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异想天开的阶段。因此在过程中要有激情,又要生动有活力有爱心。有学者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有:亲近型、柔和型。最不受欢迎的教师类型有“古板严肃型”、“型”、“部队长官型”。
2、语音表达不够规范
有些教师语音不纯,乡音难改,如把 “南方”说成“蓝方”,“诗人”说成“私人”;夹杂方言语汇,语法错误;声音嘶哑,尖细;有的教师语调平直无趣,缺乏节奏、情感,说话快的像“打机关枪”,语调也缺少抑扬顿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容易产生听课疲劳,不利于消化吸收;说话慢的又喜欢“拉长腔”,慢条斯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外部分语文教师示范朗读和指导朗读能力差,如时使用方言词汇,语法上也容易犯错误。在新教师中,较多存在照本宣读,通读教案、讲义或书本,讲课时习惯夹杂着诸如“这个”“那个”“嗯、啊”“是不是”等口头禅。这些无疑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3、面部表情僵滞,眼神交流不够
美国艾帕尔?梅拉别思曾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就是说,表情给了人们更多、更丰富的信息。①
有些教师虽然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或上百学生讲课,但好像对他们视而不见――或者抬头看天花板,好像是牧师做祷告一样念念有词;或者眼睛不离稿,只顾念教案;或者是眼睛只盯着自己满意的几个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同样那种面无表情、冷若冰霜的神态则易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让学生感到压抑,失去学习兴趣。

三、解决教师口语表达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如何使教师口语具有魅力
1、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教师想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应关注两个方面:气息(呼吸)的控制和吐字(口腔)控制。
首先呼出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以及共鸣状况与呼出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大小都有直接关系。气流的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声音的清晰度,声音的优美圆润、嗓音的持久性及情绪的饱满充沛。胸腹联合呼吸法不仅吸气量大,增强了稳健感,有利于控制,同时也易于产生坚实、响亮的声音。
胸腹联合呼吸的方法可以通过闻花香、搬重物等方法来掌握,另一个需要掌握的就是吐字归音。
2、语言表达生动贴切,富有幽默特点
恰当地运用语气、语调、节奏。教师要表达肯定、否定、疑问、感叹、不满等就要用不同的语气加以呈现。书面语上相同的文字由于语气、语调不同,表达的意思则不同。此外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还有停连、重音、节奏。通过语音的长短、快慢、高低、强弱、粗细的变化来表达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文章段落进行训练,如节奏方面可以通过对比训练培养自己对节奏的把握。如果是轻快型的节奏,整篇文章多扬少抑,声轻不着力,语流中顿挫少,且顿挫时间短,语速较快,轻巧明丽,有一定的跳跃感。全篇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比较轻快。朱自清的散文《春》、柯蓝的散文《困难》,就是典型的轻快节奏。
幽默就像是调味品中的味精,点上一点整个菜就会更鲜美。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的结晶,高超的幽默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控制课堂节奏,还可以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让学生在发出会心笑声的同时领悟其中蕴含的智慧。
3、充分的课程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美的声音如果说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废话也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做足准备。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自己吃透大纲、消化教材,才能在课堂上讲得到位。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积累,学会利用现代媒体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4、学生心理的把握
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比如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往往会犯困,如果讲的内容又不是那么吸引人,老师依然照本宣科说,“这节课我们讲的是伟大的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孙思邈……”一节课下来,学生趴下一片,仅有几个挣扎在听的也是眼神迷离。而百家讲坛的纪连海老师处理得就很好:他首先从孙思邈开棺救孕妇说起,然后再介绍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人称“王”。这样就很好地把学生的精神气调动起来,提高上课的效果。
另外学生上课的时候可能认真听了,也认真记了,但是下课玩了一圈回来思绪就会不在学习上了,上节课讲的内容也会有所遗忘,如何让学生很快回到学习状态,同时把两节课的内容连接上也要讲究方法。如果老师接着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说“上节课我们讲了……”,把上节课的内容又大概复述一遍,学生就会没耐心听或者走神,因为他觉得这些已经讲过了,了解了。如果老师能将学生身边的事或者自己经历的有趣的事联系课堂内容,效果就又不一样了。如中国传媒大学姚喜双老师在讲到三十年播音成果时,中间穿插了大家感兴趣的“金话筒”奖评奖过程、经验教训,再回到三十年播音成果,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5、恰当使用体态语
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这个“窗户”折射出来。因此,眼神较之其他体态语,是一种更微妙、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讲课,既要学生听,又要学生看。有经验的教师讲课不是对着学生的耳朵讲,而是对着学生的眼睛说话。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眼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并善于洞悉、审视学生的眼神,及时捕捉反馈信息,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如果课堂上学生精神凝聚、视线都交织在老师的脸上时,这便是肯定的反馈信息。相反,学生目光散射、东倒西歪、交头接耳,或者趴在桌子上等,这便是厌倦、否定的态度。那么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讲课内容上来。
手势,是能够传情达意的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姿势动作,是体态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以拍桌捶腿表示“高兴”;频频捶胸以表示“悲痛”;不停地搓手是“为难”的表现,拍拍脑门为“悔恨”的意思。教师常用的有指示性手势,用来指示具体的对象或者数量,当讲到“第一”、“第二”……顺序时,常伸出一只手,用另一只手扳手指头,这些手势都给学生具体、真实的感觉。
另外,教师着装应大方,站立讲话时头部端正,站姿稳健挺直。这样能给学生传递出正直、挺拔之美,令学生感到可信赖,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振作学生的精神。在课堂上走动时步伐稳健,不快不慢,上身正直。在巡回辅导时,步履以慢、轻、静为宜。坐的时侯尽量保持优雅庄重。■

D. 名词解释 :教师口语

教师口语课是在应用语言学指导下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和特点的一门独立学科。它以普通话教学为基础,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和水平,是使学生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E. 简要论述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结合学习本课程体会,谈谈优秀教师应具备的教师口语的特点

讲授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的运用规律,对学生进行体态语、倾听、交谈、朗读以及教学教育口语等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从事教学教育工作的能力。

F. 简述教师口语的特点与常见问题有哪些

必须要说普通话,而且要没有口头禅
!这是最基本的。。。

G. 简述教师口语的特点与常见问题有哪些 ..300字

特点:明理启智,简明规范,具体鲜明,口语化。
您说的常见问题指的是什么呢?不好说有什么常见问题。

H. 教师口语包括哪两类

教师口语”?
两种解释:A、“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到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B、教师口语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所运用的口头语言。具有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启发性、激励性的特点。
2、《汉语拼音方案》由哪五个部分组成?
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组成。
3、教师口语的三大组成部分
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
普通话训练是前提,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师职业口语的基础,教师职业口语是一般口语交际训练的提高和扩展。
4、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5、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6、音素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语音最小单位。汉语音节最多4个音素。普通话常用的基本音节有410多个,音素有32个。
7、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响亮的声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大多不响亮。普通话有10个元音音素,22个辅音音素。
8、音节分析为声调、声母、韵母三部分。
9、普通话有4中音调,21个辅音声母,39个韵母。声调主要取决于声高。声调包括调值形式。和调类两个方面。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音,也就是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
10、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五度标记法):高平高升降升全降。
11、调类是指音调的种类。四种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2、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族共同语言。
13、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规范性,教育性,科学性,生动性,可接受性
规范性: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和用语规范
教育性: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手段的教师职业口语,它的表达内容和形式都必然受到教育目标的制约,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信息都带有鲜明的教育性。
科学性: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口语的科学性。
生动性:语言形象的活泼鲜明和运用口语的修辞,感情充沛,富有变化的态势语。
可接受性:从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
教师职业口语要求:规范性,教育性,科学性,生动性,可接受性。
教师职业的口语要求:规范性,教育性,科学性。生动性。可接受性。
14、韵母就是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根据韵母内部结构成分的不同,把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把韵母分为:四呼“,

I. 教师口语对语言、词汇、语法有哪些要求

(一)口语与教师口语口语: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头语言。口语有一般口语和专业口语之分。教师口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师的劳动工具。(二)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⒈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⒊能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使每一节课成为言语训练课。 ⒋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举例:特级教师霍懋征给低年级学生讲“聪明”一词的教学片段。(三)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同其他行业和职业所使用的语言相比,教师语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⒈规范性,⒉科学性,⒊针对性(可接受性),⒋鼓励性,⒌教育性,⒍生动性,⒎儿童性。⒈规范性教师为人师表,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教师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几个方面。语音规范要求使用普通话标准音,做到发音清晰、吐字准确。词汇规范是指不用方言词,杜绝生造词,如不把“母猪”说成“猪娘”,“差”说成“推板”,“抽屉”说成“桌板底”等等。语法规范是指力求避免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类误用、语序失调等不规范现象。如不把“请坐下”说成“请坐起来”,“你先走” 说成“你走先”等等。⒉科学性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讲授不同的学科,就要使用不同的所规定的不同术语、概念。例如,符号“0”,数学老师把它讲成一个数值,语文老师把它讲成一个拼音字母,化学老师把它讲成氧原子,音乐老师把它讲成休止符。各自有别,含糊不得。例如,政治课中把“货币”说成“钱”,生理卫生课中把“大脑”说成“脑袋”、“脑子”,化学课把“加热”说成“烧”,数学课中把“分子”和“分母”说成“上边”和“下边”,地理课把地图上的“北南东西”说成“上下左右”等等,都是违反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又如:一位教师讲授天花板的例子。 有位地理老师在讲授我国各地降水的有关内容时说:“我国东南沿海靠海近,故降水多,西北地处内陆,故降水少。”作为我国降水分布的事实,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对于降水多少的原因却解释得不够准确。因为靠海近,不一定降水多,如非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美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等。科学的说法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更易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夏季风的影响,所以东南沿海较西北内陆降水多。⒊针对性(可接受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因材施教的意思。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运用语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论语.先进》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和冉有先后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问题:“闻斯行诸?”意为:听到了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却给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答。公西华问孔子原因,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谦人,故退之。”意为:冉有遇事退缩不前,所以激励他;子路好胜心强,所以阻止他。⒋鼓励性教师要爱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教师语言最忌讳“冷”、“辣”、“硬”。传授知识时,要忌“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潮;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看透了”之类断言。教师的语言应当象“雪中碳”、“三春雨”、“六月风”。⒌教育性: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得以完成现实职责的主要手段的教师语言,当然也始终贯穿着教育性。教师在开口与学生讲话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自己是教师,要时时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 例如: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学生“打”字时,有学生说:“是打人的打。”老师立即纠正说:“应该说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队员还能打人吗?”还有位教师借打球对学生进行积极进取精神的教育,效果也很好。⒍生动性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卢梭: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 其实即使达到理智的年龄,对于观念的接受也往往需要借助形象。 教师口语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具象思维发展得很快,生动的表达有利于语言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效率。化学老师在讲核外电子的排布时,针对“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的理论,向学生打比方说:“这好比你的小时侯,婴儿时,你爸爸把你抱在怀里;你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里;再大一点,你爸爸说:去,外面玩去。”把枯燥的道理通过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德国著名演说家海因·雷曼麦认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西方有人把幽默作为衡量一位好教师的第一组成要素。有学者说:“我一直认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一位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要吸烟,没有用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幽默风趣的谈话:提起吸烟,我认为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防小偷,长期吸烟,会成为深度剧咳,听到咳嗽小偷怎敢上门?二是节省衣料。因为吸烟能引起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些;三是可以演包公,从小就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用不着化妆;四是永远不老。据医学记载,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活不到老了。有位数学教师讲授π的值。他先用艺术笔法把π画成一个小脚女人,接着写出3.13、3.14、3.15 等几个数,然后对学生说:谁来为这个小脚姑娘找一个最合适的“丈夫”?当学生找出3.14 后,那位教师又说:谁能说出它的职业?数还有职业吗?学生们一下子都愣住了。这时教师不慌不忙地说:大家看,这是它住的地方:山巅一寺,寺就是庙,在寺庙里工作当然是“老和尚”了。学生大笑。笑声中,“山巅一寺”(3.14)在学生头脑中留了下深深的印象。还有位教师在讲解刘禹锡的《陋室铭》之后,为了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仿拟原文翻新了一篇《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翻得快,杂志看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上课打瞌睡,下课如发疯。无学习之意趣,有混世之闲情。虽非俱乐部,堪比游厅。心里云:混张文凭。教师最后说,我们切不可做这样的学生。翻得自然成趣,劝喻妥贴有力,很有教育意义。 ⒎儿童性词语通俗易懂,语法浅显简易,表达生动有趣。 《我爱吃水果》教学片段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这只香蕉,来说说它的样子。生:香蕉弯弯的。师:你真会观察,用词可真准!谁能说得更好?弯弯的香蕉像什么呢?生:香蕉弯弯的,像月亮。师:是吗?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们可用哪个词语形容弯弯的月亮?生:香蕉弯弯的,像月牙。师:你能自己纠正,了不起!(翘起大拇指)以后说话要作到用词准确,谁还愿意说说? 生:香蕉弯弯的,像小船。生:弯弯的香蕉像镰刀。

J. 影响教师口语艺术风格差异的先天因素有哪些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遗传是父母的特质通过基因向后代进行生物性传递。这种特质主要是指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环境主要包括影响有机体发展的所有外部因素,如维持生物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对人的发展来说,社会环境和教育则成为主要的环境因素。因此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一、有关理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问题,也就是:人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否是由遗传决定的?环境能否改变智力与能力?教育能否提高智力与能力?如果可能,其作用有多大?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学说,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其创始人是高尔顿,他的典型论调是:“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遗传决定论过分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环境和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2.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百分之九十是由教育决定的。其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他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环境决定论由于过分强调外部行为及其强化和反馈,忽视内部的心理过程,已与遗传决定论一样渐渐为新的理论所批判和代替。3.相互作用论现代研究者已开始深入地研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典型的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他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各占若干比例或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关系。而且这种理论认识到两种因素的动态的历史的相互影响,即有机体当前的行为不仅受当前环境及遗传物质的影响,而且可能受其遗传基因和过去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二、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及相互关系1.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发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条件认知将失去发展的自然前提。但无论多么优良的遗传因素都只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许多事实和研究表明,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人的遗传特质便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1970年在美国加得福尼亚州发现了一名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女孩,尽管被人类养大,但由于被剥夺了与人类交往和受教育的机会(食物由人送入但不与其交流),当13岁被发现时,根本没有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可见,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社会环境,尤其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2.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现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以一种相互联系的、动态的态度去分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认为任何一种因素都是在与另外的因素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并与另外的因素有机地形成一种合力而作用于人的发展。遗传和环境因素只是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而界定的,在现实的作用中往往难以明确地分开。因为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某些遗传素质正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结果,人与自然界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机能,有的便以基因的形式巩固下来构成遗传基因,即人的遗传带有明显的环境影响的痕迹。而且,个体在发展中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于自己周围的环境,即以自己的遗传特质对环境进行着选择和改造,不论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无不留下人类活动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说,遗传与环境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人的认知发展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阶段且各有其规律,不同个体的发展又表现出巨大的个别差异。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和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3.教育与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关系教育与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1)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认知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儿童的认知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其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看作认知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差异,它是学生认知发展的潜力。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育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只是认知发展的主要条件,其作用并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因为除了教育之外,对学生认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其它因素,如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2)教育必须以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综上所述,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因素都是必要的,并且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它们有机地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地作用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教育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因素无法代替的。

热点内容
路程数学 发布:2025-05-02 08:40:14 浏览:529
雾霾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02 08:32:22 浏览:530
凤岗教育网 发布:2025-05-02 08:27:16 浏览:332
植物生物学重点 发布:2025-05-02 08:25:38 浏览:808
php教学 发布:2025-05-02 08:13:54 浏览:259
历史小论文600字 发布:2025-05-02 08:13:06 浏览:724
哪个cpu 发布:2025-05-02 07:55:13 浏览:190
统计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02 07:28:58 浏览:684
我身边的师德 发布:2025-05-02 07:25:14 浏览:401
幼儿教师剧本 发布:2025-05-02 07:20:14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