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老师惩罚学生视频

老师惩罚学生视频

发布时间: 2022-03-08 13:53:52

A. 老师可以惩罚学生吗

老师惩罚学生那得看看学生犯了什么错误的事情,如果是在学校做了不该做的违法违纪,那肯定要惩罚学生的。

B. 老师是怎么惩罚学生的

问你老师去,他不是很酷的吗追问:呵呵回答:
好好教育 就我们那B老师 让他好好教育了 她不干擦回答:
但是我认为,老师让你写一份建议书,你应该看作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机会,老师很想帮助你,而你可以尽情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开诚布公的,推心置腹的。比如,你可以把禁止打篮球、玩电游等等最喜欢的活动权力交给老师,请他来约束你;也可以把自己最不喜欢的活动权利交给老师,比如:抄写英语单词,请家长签字等等。还有就是,你可以在老师采取的惩罚措施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进行改进。
对的是全班同学回答:
这回我明白了。
其实你所说的,是大多数老师比较常用的方法。
其实,无论哪一种惩罚,都不是目的,它只是督促你进步的一种手段而已。追问:
但是我认为,老师让你写一份建议书,你应该看作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机会,老师很想帮助你,而你可以尽情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开诚布公的,推心置腹的。比如,你可以把禁止打篮球、玩电游等等最喜欢的活动权力交给老师,请他来约束你;也可以把自己最不喜欢的活动权利交给老师,比如:抄写英语单词,请家长签字等等。还有就是,你可以在老师采取的惩罚措施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进行改进。

C. 老师应该惩罚学生吗

老师不应该惩罚学生,要对学生的错误要正确的处理,不要去体罚学生,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这些应该是教育,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作为老师就是这样做的,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哦

D. 老师惩罚学生方法大全 数学老师怎么惩罚学生

问对人了,让他们整理笔记,一个考点对应几个例题,例题对应那些考点,既能惩罚,又能显著提高成绩,我的数学老师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变成全班都要这样做,不过确实很有效。
还可以让他们背东西,20以内的平方,10以内的立方。

E. 老师怎么合理惩罚学生

第一,惩罚要依法办事。当今时代,人人都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就连小学生都知道要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所以,教师对那些屡屡犯错违纪的学生,在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应该是可以对学生进行责罚,但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可越界。

第二,惩罚要及时适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时,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大错要重罚,小错要轻罚,无错不罚。要努力避免冲动和随心所欲,避免大错轻罚,小错重罚,有错不罚,无错惩罚。还有,对学生的惩罚还要及时,尽可能做出快速的反应,让学生对当下犯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也避免更多的学生继续犯同类的错误。

第三,一事一罚,不翻旧账。学生都是在不断成长的,老师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对学生曾经的错误,一事一罚,处罚之后,满怀期望地等待学生成长,创造性等待学生慢慢改变。只要学生改过了,就不要总翻旧账,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四,惩罚的一惯性。教师对学生惩罚要坚持一惯性,凡是遇到犯有同类错误,都要处罚,不可随意改变处罚的力度和范围。对同一个班级学生,一定要采用同样的尺度,不能因人而异。坚持一惯性,就能让学生明白,有些底线和纪律原则是不能逾越的,不要有侥幸心理,容易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第五,惩罚要体现教育性。学校和老师惩罚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知错改错,形成正确的“三观”,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所以,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不是为了泄私愤,而是为了教育学生。所以,惩罚的方式方法、程度轻重都是值得探索的,一定要体现教育的原则和目的。

第六,惩罚的方法值得探索。教育中既要有表扬,也要有惩罚,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但近来,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明示,家长和老师就怎样惩罚孩子缺乏共同的认知,家长和学校及教师之间,容易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不理解,甚至做出过度反应。对此,小编认为,学校不妨利用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展开一些讨论,对怎样惩罚违纪学生,由谁来惩罚等问题,达成一些共识。比如,哪些可以罚站,哪些可以让学生以体力方式记住错误,哪些可以暂停上课,由家长带回家教育等。

不过,不管怎样,教师不可随意体罚学生,也不允许使用“语言暴力”。

F. 老师惩罚学生的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孩子的未来,在提倡赏识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 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有责任感,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   
教育应该有奖有罚,只有颂扬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犯了错误,就要担责。当罚不罚,则生骄气。马卡连柯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现在的教师抱怨学生难管,不敢与不会惩罚是很大的因素。
然而,教师应该怎样举起惩罚之“棒”?   
一是赏罚并举。只是一味地赏识而没有惩罚,或只一味地惩罚而没有赏识,都是一条腿走路。赏识和惩罚要并重,有罚有爱,学生才会心悦诚服。    
二是爱和尊重原则。
教师要有治病救人的爱心,杜绝蔑视,摒弃“笨蛋”、“蠢货”等教育忌语,充分肯定孩子的其他优点,保护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甘于受罚,勇于改错,把惩罚的过程当作人生一课。
三是方式要适当。惩罚是一步险棋,用得好则峰回路转,用不好则事与愿违。不合理的惩罚所引起的负面效果,对学生心理的伤害是长期的。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治人,而是为了治病。应选择文明的方式,力避简单粗暴,惩罚要对事不对人。
四要适度和及时。惩罚过轻起不到教育效果,惩罚过度会引起偏激反应。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体验更深,延迟的惩罚会因事过境迁而成为“秋后算帐”,易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和对立。

G. 学校老师惩罚学生电影

老师的恩惠
一个关于老师惩罚的叛逆剧

H. 老师惩罚学生的妙招

作为一种教育措施,适当运用惩罚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为禁止和纠正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教师常常会对孩子实施惩罚,但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惩罚缺失 1.孩子的因素。孩子们都喜欢温柔和气的老师,态度严厉的老师常会被孩子们冠以凶老师的称号,所以一些年轻的老师怕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可,便不敢对孩子们凶,更谈不上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惩罚。 2.家长的因素。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加上现今社会流行的赏识教育,惩罚常常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为避免家长的反感和投诉,部分教师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敢实施惩罚。惩罚过度 1.体罚。个别老师以纠正幼儿不良习惯为由实施过度惩罚,甚至因自己心情不好或者其他原因,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 2.限制过多。幼儿园不同于军营,也不同于监狱,它是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地方。但教师却过分强调安全,而不顾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过高过严地要求孩子。笔者在一幼儿园曾见过一名孩子跑着从厕所出来,值班老师当即严厉训斥:谁让你跑的?回去,重新走出来。活泼的孩子当即垂头丧气地从厕所一步一步挪出来。老师从幼儿的安全出发限制孩子的行动本是好意,但如此要求,却让孩子们变成一个个木头人,唯老师之命是从,久而久之,性格也会变得胆小谨慎。 正确认识惩罚,学会艺术性地使用惩罚手段 1.认识到惩罚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主张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戒,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马卡连柯也曾说:凡是需要惩戒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戒。在不行惩戒的情况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安徽省特级教师薛瑞平在总结教育经验时说:在教学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愿意接受教师善意的劝告和教育,如若完全摒弃惩罚,教育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孩子做了错事不惩罚和做了好事不奖赏一样,可以说,惩罚是教育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 孩子进入幼儿园,正是秩序感形成的重要阶段,特别是中大班的孩子,对自身行为已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并慢慢建立初步的是非观。在孩子心目中,一味迁就他的老师并不一定就是好老师。该罚则罚,该爱便爱,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度会更高。教育家洛克曾说:当孩子违反了某些规则你却不加以处罚,结果他势必轻视这些规则,而你的威信在他的心目中也就降低了。 2.重视惩罚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过度惩罚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其使用的方式方法应有一定的讲究。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愤怒控制自己,保持冷静,正确处理幼儿的不当行为,不致因自己的情绪失控而做出过分的事情。 洛克还说过:你应当记住,他们(孩子们)很小就能区别愤怒与理智;他们不能不尊重出自理智的东西,同时也会很快地藐视愤怒;即使愤怒可以一时慑服他们,但是这种慑服的力量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出于天性,他们很快就会看不起这种缺乏理智、虚张声势的威吓。因此,在惩罚时,教师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理智,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树立公正无私的形象,赢得孩子和家长的信任。 做好家长宣传工作,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惩罚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在家教园地张贴教育家对惩罚的看法,让家长认识到惩罚的必要性,理解教师对孩子的惩罚。 家长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是因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事情发生的完整过程,清楚教师所采用的惩罚手段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在采用惩罚手段的时候,要做到一视同仁,从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相应的惩罚。 只有充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正确使用惩罚手段,对幼儿提出适当的要求;只有适当的惩罚和正确的处理方式,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孩子的认可。就如洛克所说:我所说过的严厉方法不应该扩展到这种不合时宜的约束。不应把儿童的年岁或脾性的自然产物,匆忙地解释为顽固不化或故意对抗。所以,要赢得家长的支持,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惩罚得当。 使用惩罚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少用恫吓、威胁的惩罚方法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出现各种违反规则的行为时,教师切不可吓唬孩子。比如,晚离园时孩子在活动室到处乱跑,这时,不宜说出不让你妈妈来接你了或者再乱跑把你送到小班等等。虽然只是吓唬,但孩子毕竟年幼,不知深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有的孩子吵闹不想上学,说:老师不要我了,要把我送到小班。这也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产生误会,引起不良后果。 2.多用自然惩罚 自然惩罚是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从而注意以后的行为。比如,孩子玩游戏时乱扔玩具,可以采用禁止游戏的惩罚手段,说:玩具不喜欢你了,不想让你玩了。 惩罚,是一门技巧,也是一种艺术。
00分享举报

I. 老师如何惩罚学生不被举报

其实,对于惩罚,我一向是持保守的态度的!因为毕竟孩子们的心理是很多元化的,而又是那么的脆弱.随意的惩罚很可能伤害孩子的心灵.对此,其实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太对,因为我没有做好教育者的"教育"的工作.但是,当我在寻找适当而有效的惩罚方式的时候,却发现是那么的难!即使在自己看来是恰当的,但也被定义在了"体罚"的行列!(或者是变相体罚!) 关于法律,有不少国家是允许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而他们的家长也对教师行使的体罚权比较理解,不会像我们国内一样,动不动就抱着"宝贝"来向老师问罪!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教师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积极向上,只会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无能!当这话来自学生本人或者家长时,你不觉得这是多么可笑的无知与愚昧吗? 难道孩子的不良行为只是老师的责任吗?难道说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吗?家长自己作为孩子的第一教师的责任呢? 而学生本人这样问的时候,那更是可笑!难道说自己犯错应该由他人承担责任吗?难道说自己的行为自己都不能承担责任吗?难道惩罚本身不正是在教育此可笑的学生吗?
至此,,我想我们有必要去寻找关于"惩罚"的出路! 在社会管理中,我们有公安局,有监狱,这是因为违法者在所难免,无论这个社会多么发达,总有这么一些人,而社会对他们必须进行一定的管理.对于违法者,并不是一味的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的管理中,我们对违规者会有扣公资或者开除等方式处罚.而在教育面前,开除是很少出现了,在义务教育中更是几乎不会出现开除的情况.那么,如何对不守纪律者进行处罚呢? 事实上,我也并没有找到什么很好的解决之道!只是提几点建议,拿出来讨论一下:
1.学校的校规应该在刚进校就对学生们进行宣传,并且以后要重复宣传;

J. 老师怎样惩罚学生

班有班规,校有校规,学生在学校违反规定被处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权的时候,一定要适度适量适合,一定要有分寸,不能好心办了坏事。那么,教师如何恰当地处罚学生呢?我觉得处罚学生时,要有底线思维,不能突破了底线,不能随意化随机化。现在,我们具体地来谈谈有哪些底线。

师德师风的底线不能突破
作为一名教师,要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教育领域的相关规定。像体罚、变相体罚、辱骂等行为很显然超出了教育惩戒权的边界,违反了师德师风的规定,使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使学生的尊严受到了侮辱。教师实施惩戒行为时一定不能失去了应该有的了“度”,一定要有分寸感。如果老师对师德师风规定“视而不见”,不当回事,那么职业生涯中将充满隐患和坎坷。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了。

教育规律的底线不能突破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八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德才兼备。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具体的方式方法,遇到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因材施教”,要做到因人而异,不能简单粗暴野蛮,有失斯文。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宽容心,学生违反了规定,肯定是有原因的,教师首先要调查清楚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切不可简单地“一罚了之”。就算是处罚,也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处罚,把处罚的过程变成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的底线不能突破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工作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现实中,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素质教育,片面地突出“智育”,也就是过于强调分数的重要性,所谓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所以有的教师在处罚学生时,片面考量惩戒行为是否对学生提高分数有利,而忽略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老师不恰当的处罚方式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那就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初心越来越远了。

综上所述,教师在处罚学生时,要具备底线思维,要具体考量师德师风、教育规律、素质教育三个维度,作出正确的判断,实施恰当的行为。我们要知道,处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之一,都是为了学生的不断完善,希望全社会对教师实施处罚行为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而教师则要按照规定办事、按照规律办事、按照规则办事,让处罚行为始终处在正确健康的轨道上。

热点内容
火力全开舞蹈教学 发布:2025-05-02 13:36:27 浏览:135
活泼的英语 发布:2025-05-02 12:17:32 浏览:775
宠的英语 发布:2025-05-02 12:11:14 浏览:804
硫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发布:2025-05-02 12:11:03 浏览:344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发布:2025-05-02 11:45:14 浏览:59
探戈舞教学视频套路 发布:2025-05-02 11:44:34 浏览:489
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计划 发布:2025-05-02 11:04:18 浏览:537
好的英语网站 发布:2025-05-02 11:03:21 浏览:959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发布:2025-05-02 10:49:39 浏览:528
聊城安全教育平台登录 发布:2025-05-02 10:46:42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