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不尊重老师的事例

不尊重老师的事例

发布时间: 2022-03-18 09:08:03

⑴ 古今中外尊重老师的事例

尊师重教亘古不变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05-09-25

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回顾从古到今先哲贤圣对尊师重教的精辟论述,应对我们有深刻启示。

《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如此良性循环,古人对其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吕氏春秋·劝学》中讲道:“疾学在于尊师。”戊戌四君子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也曾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深刻地阐明了国家兴衰与重视知识、尊敬教师的关系。

《礼记·学记》中还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意为:在所有做学问的道理中,尊敬老师可谓难事。尊敬老师是学生的本分,然而尊师难以持之以恒。初学尊师并不难,但是学生逐渐学有所成,甚至超过老师时,尊师就很勉强了。这也是有些人终不能成大气候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尊敬老师。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学风,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鲍日新

尊重教师重在行动

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

礼仪行事。见到老师应问好、行少先队礼或鞠躬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在老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张文菲

程门立雪

尊师重教是我国传统的礼仪美德。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北宋时,河南洛阳的程颢、程颐俩兄弟既是著名的理学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们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长期在洛阳讲学传道,开创了宋代四大学派之一的洛学。

当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杨时又被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同窗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为了不惊醒老师,两个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上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同窗却还立在雪中。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⑵ 不尊重老师的要怎么

呵呵,小傻瓜,和老师说明情况,并道歉就没事了!!!

我也是如此,特灵!!!

中学生不尊重老师的现象~~谁能给我列举一些

不尊重老师的表现

1
、上课时埋头只顾自己的事,没有听课或者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2
、上课时在下面当着老师的面玩弄,回头跟后面的同学讲话。

3
、上课时故意喧闹,故意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

4
、上课时嘻嘻哈哈,该严肃时不严肃。

5
、上课时伏桌子睡觉,老师提醒后仍不悔改。

6
、故意跟老师顶撞。

7
、表现渺视老师的神态。

8
、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对老师的批评耿耿于怀。

9
、因为老师的一次小失误,而纠着不放,并且还嘲笑、嘲讽老师。

10
、把老师当笑柄,提醒同学们老师不是孔乙已。

11
、不按时完成作业,故意不交作业;故意在作业本上东涂西画;故意把名字写得很潦草;
故意把老师刚发的练习、试卷弄丢,然后谎称找不见。

12
、给老师安花名、绰号,在背后议论老师的不是,说老师的坏话。

13
、上课时当着老师的面扯同学的头发。或者对同学发火、耍小脾气。

14
、上课时当着老师的面,在课堂上吃东西。

15
、对老师的教育不入耳,没有回答老师的问话。

16
、路上见面时不打招呼,或者打招呼时故意大声喊。

17
、上课时,老师没有宣布下课就站起来,或随便东喊西叫。

18
、上课前,当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时,还在下面东弄西弄,没把老师放在眼里。

19
、当老师提问别的同学时,故意插嘴。

20
、上课时闲扯一些跟上课内容没有关联的话题。

21
、教室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神圣的场所,一些同学随地讲脏话、坏话。

22
、课堂上当着老师的面骂同学。

23
、课堂上当着老师的面扔东西、拍桌子。如摔书本、敲笔。

⑷ 有没有学生不尊重老师的例子

1辱师耳钉男遭网友围堵
本报记者 张硕摄影报道 在“京骂”和嘲笑中,年近七十的老师仍在持续讲课,一个戴着耳钉的男学生(以下简称“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打算摘下老师的帽子。前天凌晨,这段视频出现在了猫扑等诸多网站中,半天之内,U-UME、YOUTUBE等视频网站均进行了转载。留言者写明,该段视频转自一名就读于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学生的QQ空间。
侮辱老师4分多钟
在4分多钟的视频里,坐在教室一侧第一个的戴着耳钉的男孩先对着镜头,“这就是地理课”,画面中的一个声音说。随后“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要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像有所防备,迅速将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钉男”则回到了座位上。此过程中,老师讲课的话语没有停止。学生们不停地尖叫和骂着脏话。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拾起一个塑料瓶向老师掷去。
视频中除了老师劝阻的声音外,还有学生们的笑骂声,在视频中,教室里约有30个左右的学生。
网友两天回帖1700多
在猫扑网站上,不到两天时间回帖数已达到了1700多个。“即使你不尊重知识,不尊重老师,至少也要尊重你自己。”猫扑的很多发帖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冷静的网友更多地表现了对当今职高教育的担忧,“很多职高的学习气氛很不好。这样下去社会如何接纳这个人群?”
另一些网友则表示,施教的一方对此也有责任。“这个老师的师德也有问题啊,‘教不严,师之惰’。”“我记得我有一个老师说过,我不能把你们的思维吸引到我的课里面,就是我的无能。”
网友校门口围堵“耳钉男”
昨天中午12点,记者来到了海淀艺术职业学校的校门前,此时校门口已经围拢了约20人,除了闻讯而来的记者,还有约10名网友。学校铁门紧闭,传达室一位自称姓袁(音)的看门人表示,学校领导授意大门不开。
在等待中,几位网友走到了校门口,“有本事你们进来啊。”骂声则从校门内东侧的教学楼传来。几位网友当即对着教学楼大喊,希望骂人者露面,但教学楼窗口始终没有人露出头来。
学生们拒绝采访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下午3点半左右,学校门口走出了几个学生,但学生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均表示自己不知情或没有听说。一个男孩表示,该事情确实发生在这里,视频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正在接受处理。
金杯带走“耳钉男”
下午4点15分左右,一辆贴着深色玻璃膜的金杯车开出了校门。十多名网友和记者围了过去,透过车的玻璃,记者看到了“耳钉男”坐在车后排的窗旁,另几位学生则捂住了脸。
“你给我下来。”一位网友看着“耳钉男”边大喊,边用力拍着玻璃。约6名网友迅速跑到了车前,用手推住了车。几秒钟后学校的两名工作人员跑到了车前,将几名网友拉开,金杯车迅速离开。
校长电话无人接听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学校正在对视频中的学生进行处理,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具体情况,而校长则在校外开会。截至昨天晚上8点,校长办公室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记者对话被辱老师孙辛卯
我能原谅他们
下午4点左右,在视频中被辱的老师走出了学校。他手拿黑色帽子,头发不足寸长,已经花白。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胸前挂着一根月票绳。
记者:您怎么看待学生们的行为?
孙老师:学生有点过火,但不能说学生太坏。
记者:您在这所学校以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孙老师:这种情况没有过,就是这一节课的情况。
记者:您的教龄有多长?
孙老师:我已经快70了,教了40多年书。2003年我来这个学校,带着历史、地理、政治三个科目。
记者:学校曾经表示过不愿意您向外透露这件事情吗?
孙老师:学校从没有给我压力。我作为老师,我没有把学生教育好。
记者:您当时听见学生的骂声了吗?
孙老师:我没听见学生骂我。
记者:您当时生气吗?
孙老师:愤慨,我只是让他们坐那上课。他们认为我脑袋上有疤,所以用瓶盖弹我。
记者:学生在事后给您道歉了吗?
孙老师:学校已经处理了这两个学生。学生下课后就跟我道歉。
记者:他们怎么说的?
孙老师:老师,我们这样做不对。
记者:您觉得他们态度诚恳吗?
孙老师:还是诚恳的,学生毕竟是学生。
记者:您能原谅他们吗?
孙老师:能原谅他们。追究什么啊。学生就是学生,咱们子女犯了错误还不能饶恕吗?
记者:您觉得他们的错误很严重吗?
孙老师:他们还没到那么严重的一步,还没有触犯法律。
记者:在拍摄前,您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吗?
孙老师:我事先不知道。
记者们尾随着老师走出约500米远。采访结束时,一个记者大喊“您是个值得尊敬的老师。”
专家说法
教师应掌握当前青少年心理特点
针对近期出现的几起师生矛盾激化事件,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专家于华认为,造成目前师生关系相对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老师应该放弃“陈词”
“现在的老师也总是爱对学生说‘笨鸟先飞’。”于华举例表示,如果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则首先要承认自己是“笨鸟”。他认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应是伴随着信任和鼓励的。而如果老师一如既往地以挖苦、讽刺的话语“激励”学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效果。
因此,他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更应该先掌握当代青少年心理特点和变化的新情况。
社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
于华认为,和之前生活在相对单纯社会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要面临的诱惑在增加,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增加。
“网络的发展是必然的,但也给学生带来很大诱惑,例如网络游戏。”于华表示,目前社会只是一味提高对学生拒绝诱惑能力的要求,但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告诉他们,如何拒绝这种诱惑。
因此,专家表示造成一系列师生暴力事件的背后,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过高、过多要求和不适合的教学方式造成的。
如何缓解教学矛盾
于华表示,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而教学应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个性潜能。但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依然是大众化和同质化的,不能实现因材施教。目前学校对学生的个性要求比较死板,应试化的教学也使学生间只能有分数一个评价标准。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正在倡导素质教育和综合评价标准,但在最终考试制度和用工制度上,分数和学历依然是评价指标。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行教育理念和社会对学历的看法,才能有效缓解教学矛盾。

2轰动一时的北京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视频辱师事件”刚刚平息,前日,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发生类似辱师事件:39岁的女语文教师何小容在课堂上制止几名男生打牌时,遭一名男生恶毒辱骂。何气愤难当,在结束两节任课后,疑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在学校。
尸体停放两天没下葬
在涪陵区急救中心,记者发现何老师的遗体还停放在狭窄的太平间,遗体旁竖立着一幅遗像,遗像上的女子齐肩长发容貌端庄,年纪不过30多岁。
亲属们介绍,何老师今年39岁,何10多年前调入职业教育中心,教授语文,还差两个月,她从教就有20年。平时,何为人非常友善,教学认真负责,身体一直很好,从未有重大疾病。而听说何在6月9日上午突然去世的消息,亲戚们全部无人相信。目前,尸体已停放两天,等待法医解剖后下葬。
亲属们异常愤慨地表示,何去世有两天,没有一名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前来悼念。据说是学校的规定,只能打电话慰问,目的是防止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乱说。
记者来到事发地———位于该校教学楼底楼的2009级数控3班教室。因为是周末,里面只有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坐在一起看电视,课桌上还有一支香烟。男生告诉记者,与何老师发生争吵的是同学F某,但因为事发时他在睡觉,没有看到过程。
知情人透露事件经过
经多方周折,记者找到一名该校知情老师。该老师讲述了大致事发经过:6月9日上午8:15,何老师给该校高二年级上语文课。上课中途,何发现后面几排有两名男生在打牌,何当即予以制止,结果其中一名18岁男生不听劝,反而当场大声辱骂何老师,语言不堪入耳。
下课后,何将辱骂自己的男生带到学校德育处,要求学校处理。德育处老师表示无法处罚学生,但学生愿意道歉,何深感失望并拒绝接受道歉。正说着,何老师突然就脸色发紫,身体向地上软去。老师们立即喊来校医,并让校门旁顺江社区医生也参与急救,同时拨打120,但人依旧没有抢救过来。
参与抢救的顺江社区卫生服务站职业医师李忠荣说,根据自己18年的从医经验,何老师可能死于急性心肌梗塞。
相关部门秘密处理
昨天下午,记者在急救中心遇见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周绍林。周称,目前区教委等部门已介入,下午会召集各方开会协商解决。
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一名不愿具名的教师称,一些学生胆子很大,不尊重老师,该校多次发生学生殴打老师事件,她呼吁应保障老师的合法权利。
综合《重庆晚报》《重庆晨报》消息

⑸ 不尊重老师的表现有哪些

1和班长对立
2故意拉班级平均分
3和班主任撒谎
4不服从管理
5上课睡觉
6上课时语言犀利
7背后说坏话
8策划重组班委
9给老师评价值非常低10写匿名信给校长

⑹ 关于尊重老师的小故事

1.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2.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从而,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3.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4.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5.张乐平尊师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

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

⑺ 不尊重老师的故事3个50字左右,急用!!!!!

小明上课的时候
偷偷拿纸屑
丢老师
老师很生气

⑻ 不尊重老师的事例

韩非子。但我记得不太清楚是不是他,可能有误。
韩非与李斯同学与儒学大师荀子,然而韩非与荀子思想主张大为不同,爱好刑名法术。韩非母死,荀子令其奔丧,但是韩非准备去秦国游说,不愿意回去守孝。儒家讲究孝道,这可触犯了老师的原则立场,所以荀子把他开除了。。

⑼ 学生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有哪些

  1. 上课不听课,讲话
  2. 不交作业,上课迟到早退,翘课
  3. 背地里说老师坏话
  4. 跟老师顶嘴

⑽ 不尊敬老师的例子及后果

1.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二1.4 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感情。

二1.5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1.6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2.2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二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2.5 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二3.2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3.4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二3.5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的尊重别人的隐私。

◆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2.进一步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敬老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能 力】

1.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的交往与沟通,建立真正的友谊。

2. 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师生感情;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

热点内容
怎么查qq 发布:2025-04-30 22:36:31 浏览:575
如何访问外网 发布:2025-04-30 21:13:09 浏览:679
什么犬什么什么 发布:2025-04-30 21:08:56 浏览:437
北师珠教学管理系统 发布:2025-04-30 19:19:56 浏览:919
教师暑期感悟 发布:2025-04-30 18:35:46 浏览:507
数学书2年级 发布:2025-04-30 16:22:56 浏览:664
老师磁力下载 发布:2025-04-30 15:38:26 浏览:478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04-30 15:34:06 浏览:125
颜色英语单词 发布:2025-04-30 15:25:42 浏览:350
语文象征 发布:2025-04-30 13:58:28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