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
1.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的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嘉积一小 许婷婷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小学班主任培训,在培训期间,教育专家陈文华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本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专家老师的先进经验,我深深感到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有效。下面我谈谈参加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塑造魅力新形象,争做魅力班主任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在培训中,陈老师讲到“如何做好优秀的班主任”,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因为在潜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新课程,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塑造新的形象。为人师表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该具有:A
1、将爱进行到底。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会收获学生的爱。爱就是要宽容,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偶尔的小缺点,得宽容处且宽容。2、时尚无极限。除了衣着打扮要能给学生正确的时尚信息,言谈举止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爱的,亲切的,热情的。比如,可以有意识了解学生中流行的话题,感兴趣的内容等等。3、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
二、班主任要付出爱心,收获真情
这是老生常谈,也是老生“必”谈。一位班主任没有爱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象的。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因此没有爱的工作艺术是“骗人术”。教师的爱应该像母亲般细腻,像战士对祖国一样忠诚。列
2. 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转载)
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可能有不少教育同行认为这种追问是一种徒劳,因为好的班主任所隐含的因素太复杂,许多方面甚至不可言说。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是很艰苦又很艺术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劳累给了学生一个温暖的家,成长的园地。父之严母之慈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精神内涵的解读和规训。但是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开端,已初步现代化的社会催动着强调个性发展、和谐民主的教育思想的涌现,再用严与慈来结构班主任,不仅不够,而且狭隘。 事实上,好班主任 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年的谆谆箴言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但是在班主任平常的言传身教中还存在只见知识,不见智慧的误区。其实,作为班主任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探求教育的智慧,因为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智慧就是指辩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复杂的关心品质。教育智慧最具有个性色彩。可以这样说,教育是用智慧来培育智慧的,智慧型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学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做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学生观,那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核心因子。 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生命的敬畏中来 每一个生命都是空前绝后的奇迹。对于一个个体而言,生命都是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的,所以生命才显得伟大而且值得敬畏。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他的工作应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精神运动。因此班主任应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教育的原点,并能将其始终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首要表征。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目中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往往把学生仅仅当做受教育的对象,当作被动接受教育和知识的容器,是一个制度层面下的作业面,而把我们自己看作教育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忽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忽视对每一个生命的重视,见物不见人,见分数不见人,最后往往是老师辛苦,学生痛苦。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仅与教育智慧背道而驰,而且令人大倒胃口,是班主任生命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其实,在班主任眼里,学生就是学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学生成绩,也要看到学生的成功,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班主任多读点书,多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的生命意识应包括三个方面:在学生层面要目中有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平视每一个生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平等的、愉悦的和健康的生命体验。在班主任自身层面,要目中有自我,关注自己的幸福体验,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关注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做到苦中有乐,让自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一样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和健康的生命体验。在综合层面,班主任要目中有班集体这一大家,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和对话,注重教师和学生两类群体之间生命与生命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相互印证。这才是班主任教育的大智慧。 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学生的爱与宽容中来 教育的主题永远是爱。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爱不仅是关怀、担心,也不仅是给你吃,给你穿,给你学习的机会,给你生存的滋养,爱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爱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着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包容无知和缺憾。 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蕴。特级教师丁榕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应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就要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一颗闪亮的童心,通过爱的力量,来发挥情感的作用。通过心的呼唤,来发挥感召力,爱就是教育。作为班主任,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处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诚挚之爱。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出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认识和无限忠诚,出自于对社会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高度责任心,表现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也表现为严格要求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可见,爱是师德修养的基石,更是教育成功的法宝。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们不能用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对于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不能求全责备。要有春风化雨般的能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教育的奇迹很多时候就是由爱和宽容造就的,教育的智慧也是在爱和宽容中生成。特级教师李镇西提出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视作心灵培育的艺术,可以说爱和宽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身为人师的班主任,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他就会变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宏大量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会变得成为一块璧玉。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绞杀学生的上进心,甚至绞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一颗冷漠的心,必然会复制出无数颗冷漠的心,这是非常可怕的,是教育的彻底的失败。 充满智慧的班主任要心有阳光,就是要对学生特别是有缺憾的问题学生像阳光撒向每一寸荒原,让冰块融化,让荒原复苏那样,让凋敝的心灵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辉,让失去的自我重新返回人性的天地,让大写的人在天地间矗立。爱和宽容正是孕育教育智慧的温床。 三.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教育机智中来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意料之外的情况,能够迅速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从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一种能力。这是形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班集体是一个开放的多向量信息传递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着班主任与外界环境、学生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信息流等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学生从个体到集体,从个性到共性也始终处在不停的量变和质变中。因此,为了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班主任必须具备教育机智这样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能力。教育机智是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是班主任教育水平与能力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在教育机智中,既包含了班主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含着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更包含了班主任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的准确程度和科学程度。可以说教育机智是班主任热情和智慧的统一。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同样,班主任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首先是表现为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 成语里有个揠苗助长,其寓意是:谁破坏规律,谁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教育更是如此。班主任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摸清本班的情况,因人制宜。这样才能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规范性和科学性。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需要班主任做有心人,仔细揣摩,认真总结,不断升华,进而内化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体验,这样也就把自发的教学意识转变成了自觉的教育行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这个过程也是教育机智不断产生的过程。 其次是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是要能保持高度克制的心理状态。对待学生,有些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何时克制自己,何时忽略什么事,何时该等待,何时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时后退几步,而不去干扰、干预、打断别人的工作,班主任的这种机智水平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礼物。但当学生直接需要帮助时,置之不理则是不机智的。二是能保持对自己的高度的自信。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有它自己的调子。对于学生过火的行动,班主任需要能够显示自己的信心和机智,如果信心仅仅表示为震慑、支配、或权威的力量来处理情境,可能会得不到学生的信赖。三是要能保持高度的冷静和理智。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可也越来越难教了。确实班主任现在面对着各种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既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也不能操之过急,做出有违教育原则的事。应当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面对突发情况,既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又能有效地左右局势,使班级向正确的方向转化。 再次是表现为对各种问题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各种局面的调控能力。 富有机智的班主任应当善于在学生中发现问题。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班集体的学习风貌和发展动向,而且能从微观上洞悉学生个体的心理现状和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目的与学生的发展目标和谐一致,进而产生共振效应。同时还能有效的调控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即一班之帅。倘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势必造成学生的不信任感,使学生盲然无所适从。如果班主任善于知微见著,当机立断,能有效地调控班级局面,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就易于使学生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教育的反思和研究中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追求完美。教师是有缺憾的存在,学生也是有缺点的存在,班主任工作也必然是充满缺憾的艺术,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缺憾。直面缺憾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班主任要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在反思中孕育教育的智慧,在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 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反思和研究,首先就要养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习惯,用熟悉的眼光看待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工作理念、方法全面反思,可以使自己的班主任育人技巧螺旋上升,尽快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形成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养成教育机智。无智慧的班主任很难有机智的教育行动。关键还是要把自己的思考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要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具体实践,把教育智慧变成现实的教育行动。机智的行动就是智慧的化身。否则,光说不练,就只会耍嘴皮子。智慧型班主任是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行动在教育实践情景中的统一。做到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工作是比较盲目的。具体而言,智慧型班主任需要面对的几个关系:知己与知彼;自己与家长;个体与集体;尊重与要求;平等与权威;鼓励与约束;说服与惩罚;管理与自主。如果这几个方面处理好了,那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班主任了。同时要通过对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努力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工作风格,展现给别人的是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亮点。比如,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李镇西的爱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几个得意之作,培养出得意门生,创造出自己工作中的辉煌。如我是否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有过特色,在转化差生上有过成功,在班规制定上有过创新,在自主管理上有过探索...... 因此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就必须做一位思考的行者,在实践的土壤里,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深入研究,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直面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真实,反思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注重反思和研究,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目标才可能实现。即使是一名年轻的稚嫩的班主任,加强反思和研究也能让他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深刻,逐步生成教育的智慧。 最后我想说,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鲜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会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民主的,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华的保障;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酿造香甜的成功果浆;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自然的,矫揉造作只会给师生之间带来隔阂和冷漠。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3. 如何做一名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
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可能有不少教育同行认为这种追问是一种徒劳,因为好的班主任所隐含的因素太复杂,许多方面甚至不可言说。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是很艰苦又很艺术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劳累给了学生一个温暖的家,成长的园地。父之严母之慈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精神内涵的解读和规训。但是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开端,已初步现代化的社会催动着强调个性发展、和谐民主的教育思想的涌现,再用严与慈来结构班主任,不仅不够,而且狭隘。
事实上,好班主任 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年的谆谆箴言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但是在班主任平常的言传身教中还存在只见知识,不见智慧的误区。其实,作为班主任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探求教育的智慧,因为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智慧就是指辩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复杂的关心品质。教育智慧最具有个性色彩。可以这样说,教育是用智慧来培育智慧的,智慧型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学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做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学生观,那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核心因子。
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生命的敬畏中来
每一个生命都是空前绝后的奇迹。对于一个个体而言,生命都是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的,所以生命才显得伟大而且值得敬畏。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他的工作应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精神运动。因此班主任应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教育的原点,并能将其始终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首要表征。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目中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往往把学生仅仅当做受教育的对象,当作被动接受教育和知识的容器,是一个制度层面下的作业面,而把我们自己看作教育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忽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忽视对每一个生命的重视,见物不见人,见分数不见人,最后往往是老师辛苦,学生痛苦。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仅与教育智慧背道而驰,而且令人大倒胃口,是班主任生命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其实,在班主任眼里,学生就是学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学生成绩,也要看到学生的成功,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班主任多读点书,多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的生命意识应包括三个方面:在学生层面要目中有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平视每一个生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平等的、愉悦的和健康的生命体验。在班主任自身层面,要目中有自我,关注自己的幸福体验,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关注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做到苦中有乐,让自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一样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和健康的生命体验。在综合层面,班主任要目中有班集体这一大家,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和对话,注重教师和学生两类群体之间生命与生命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相互印证。这才是班主任教育的大智慧。
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学生的爱与宽容中来
教育的主题永远是爱。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爱不仅是关怀、担心,也不仅是给你吃,给你穿,给你学习的机会,给你生存的滋养,爱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爱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着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包容无知和缺憾。
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蕴。特级教师丁榕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应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就要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一颗闪亮的童心,通过爱的力量,来发挥情感的作用。通过心的呼唤,来发挥感召力,爱就是教育。作为班主任,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处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诚挚之爱。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出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认识和无限忠诚,出自于对社会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高度责任心,表现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也表现为严格要求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可见,爱是师德修养的基石,更是教育成功的法宝。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们不能用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对于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不能求全责备。要有春风化雨般的能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教育的奇迹很多时候就是由爱和宽容造就的,教育的智慧也是在爱和宽容中生成。特级教师李镇西提出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视作心灵培育的艺术,可以说爱和宽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身为人师的班主任,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他就会变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宏大量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会变得成为一块璧玉。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绞杀学生的上进心,甚至绞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一颗冷漠的心,必然会复制出无数颗冷漠的心,这是非常可怕的,是教育的彻底的失败。
充满智慧的班主任要心有阳光,就是要对学生特别是有缺憾的问题学生像阳光撒向每一寸荒原,让冰块融化,让荒原复苏那样,让凋敝的心灵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辉,让失去的自我重新返回人性的天地,让大写的人在天地间矗立。爱和宽容正是孕育教育智慧的温床。
三.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教育机智中来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意料之外的情况,能够迅速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从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一种能力。这是形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班集体是一个开放的多向量信息传递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着班主任与外界环境、学生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信息流等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学生从个体到集体,从个性到共性也始终处在不停的量变和质变中。因此,为了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班主任必须具备教育机智这样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能力。教育机智是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是班主任教育水平与能力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在教育机智中,既包含了班主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含着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更包含了班主任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的准确程度和科学程度。可以说教育机智是班主任热情和智慧的统一。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同样,班主任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首先是表现为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
成语里有个揠苗助长,其寓意是:谁破坏规律,谁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教育更是如此。班主任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摸清本班的情况,因人制宜。这样才能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规范性和科学性。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需要班主任做有心人,仔细揣摩,认真总结,不断升华,进而内化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体验,这样也就把自发的教学意识转变成了自觉的教育行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这个过程也是教育机智不断产生的过程。
其次是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是要能保持高度克制的心理状态。对待学生,有些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何时克制自己,何时忽略什么事,何时该等待,何时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时后退几步,而不去干扰、干预、打断别人的工作,班主任的这种机智水平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礼物。但当学生直接需要帮助时,置之不理则是不机智的。二是能保持对自己的高度的自信。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有它自己的调子。对于学生过火的行动,班主任需要能够显示自己的信心和机智,如果信心仅仅表示为震慑、支配、或权威的力量来处理情境,可能会得不到学生的信赖。三是要能保持高度的冷静和理智。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可也越来越难教了。确实班主任现在面对着各种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既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也不能操之过急,做出有违教育原则的事。应当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面对突发情况,既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又能有效地左右局势,使班级向正确的方向转化。
再次是表现为对各种问题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各种局面的调控能力。
富有机智的班主任应当善于在学生中发现问题。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班集体的学习风貌和发展动向,而且能从微观上洞悉学生个体的心理现状和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目的与学生的发展目标和谐一致,进而产生共振效应。同时还能有效的调控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即一班之帅。倘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势必造成学生的不信任感,使学生盲然无所适从。如果班主任善于知微见著,当机立断,能有效地调控班级局面,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就易于使学生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教育的反思和研究中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追求完美。教师是有缺憾的存在,学生也是有缺点的存在,班主任工作也必然是充满缺憾的艺术,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缺憾。直面缺憾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班主任要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在反思中孕育教育的智慧,在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
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反思和研究,首先就要养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习惯,用熟悉的眼光看待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工作理念、方法全面反思,可以使自己的班主任育人技巧螺旋上升,尽快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形成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养成教育机智。无智慧的班主任很难有机智的教育行动。关键还是要把自己的思考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要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具体实践,把教育智慧变成现实的教育行动。机智的行动就是智慧的化身。否则,光说不练,就只会耍嘴皮子。智慧型班主任是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行动在教育实践情景中的统一。做到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工作是比较盲目的。具体而言,智慧型班主任需要面对的几个关系:知己与知彼;自己与家长;个体与集体;尊重与要求;平等与权威;鼓励与约束;说服与惩罚;管理与自主。如果这几个方面处理好了,那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班主任了。同时要通过对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努力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工作风格,展现给别人的是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亮点。比如,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李镇西的爱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几个得意之作,培养出得意门生,创造出自己工作中的辉煌。如我是否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有过特色,在转化差生上有过成功,在班规制定上有过创新,在自主管理上有过探索......
因此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就必须做一位思考的行者,在实践的土壤里,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深入研究,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直面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真实,反思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注重反思和研究,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目标才可能实现。即使是一名年轻的稚嫩的班主任,加强反思和研究也能让他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深刻,逐步生成教育的智慧。
最后我想说,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鲜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会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民主的,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华的保障;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酿造香甜的成功果浆;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自然的,矫揉造作只会给师生之间带来隔阂和冷漠。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4. 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什么是智慧班主任?我一直在想,对事件正确理解并处理巧妙周到不留痕迹,算不算有智慧?对事件有预测能力并迅速灵活地做出判断,算不算有智慧?怎样才能获得智慧?我也在想,第一,智慧应该来自学习,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智慧应该来自反思,因为凡事我们都要吾日三省吾身;第三,智慧应该来自交流与合作,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关键在于强大的经验信息量。学校和社会都需要我们做智慧型的班主任,因为智慧型班主任所带班级通常是和谐并且有凝聚力的,这种和谐和互帮互助互爱的凝聚力是对学生深入骨髓的影响,还有可能对学生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智慧班主任给予学生们的不但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应该是学生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智慧班主任,只是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小智慧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有收获也有遗憾,今天我把几个工作经历说给老师们听,目的是分享我曾经的喜悦,并寻求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
偶发事件一——爱心体恤不留痕迹
生物课上老师正在讲人类生命的形成,学生们对这个章节特别感兴趣,老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专心,忽然井然有序的课堂上响起了一声口哨声,打乱了课堂的节奏,老师停止了讲课,学生们都好奇地四处张望,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在课堂上挑战老师的尊严,问来源,谁都不承认,老师很生气,无奈终止了上课,愤然离开了教室,并且留下话:如果找不出吹口哨的学生,我永远不会给你们班上课。老师一离开,学生们就像炸了锅一样乱起来,有相互指责的、有胡乱猜测的、更有看热闹的,班干部挺身维持一下纪律,这样的时刻,班干部的威信没有让学生安静下来,只能求助于班主任了。
班主任静是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在自己班里出现了这样的事,静是绝不会姑且的,一定要追查出来是谁在恶作剧,好好批评教育,给生物老师一个交代,顺着口哨传过来的方向,划定了一个小圈子,挨个找学生谈话,但没有一个学生承认是自己吹的口哨,一天的苦口婆心还是没有结果,第一年做班主任的静,对自己的学生和班级充满了无限的热情,爱学生也深受学生的爱戴,学生常常会做一些让静感动的的事,但在这件事上,学生的消极抵抗使得静有点无能为力,也很无可奈何,碰巧遇到我,就把这个问题简单地一叙述,谦虚地征求我的意见。
凭我做班主任多年的经验,我告诉静:这件事不要再追查下去了,再查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让自己下不了台,小孩子们经过一天反反复复已经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在没人指证的情况下,谁也不会承认,除非你能抓他个现形。静问:生物老师不上课怎么办?我告诉静:那就需要你这个班主任做工作了,你给生物老师打个电话,实事求是地给他说出你的困惑,你就说“实在对不起,我的学生惹你生气了,都是我平时教育不够,这件事也让我很生气,但我第一年做班主任,年轻没有经验,事后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小孩子们就是不承认,我真是没招了,你去上课吧,我保证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静接着问:我给学生怎么说?学生千万别觉得我是个软弱的班主任。我告诉静:你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心,小孩子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你已经追查了一天的时间,实际上,吹口哨的学生已经很害怕了,只是迫于老师的威严害怕被惩罚,不敢承认就是了。当班主任的,在学校里就是学生的保护神,不管出了什么事,都要像孩子的父母一样尽量给予他们保护,但有一点要让孩子们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都要如实地告诉班主任,小孩子没有不犯错的,小孩子犯了错上帝都会原谅的,更可况是疼爱你们的老师,你们不敢说出事情的真相,肆意掩盖错误,我想帮都帮不了你们,那还怎么想办法解决呢,这件事就这样了,我给你们留个面子不再追究,以后再有什么事,记得一定要如实告诉我。
静回到办公室先给生物老师打电话道歉,请求老师去上课,给学生们一个改正的机会,然后把那一段话说给学生听,说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全班同学的眼睛真诚地看着静,一起喊出了“谢谢”,生物老师进教室上课了,静偷偷地观察上课的状况,和往常比起来出奇地好,学生们很坦荡地坐在教室里,没有心怀鬼胎、没有局促不安,班主任工作不较真,讲方式,在学生中的威信更高,事件的处理也达到理想的效果。
隔天,静又把过程给我说了一遍,她很满意,我也很高兴,但是我告诉静,这件事还要再做点文章,找个时间开个主题班会,目的是提醒学生,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做了大家都赞许;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做了会让人反感,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应该有分寸地做人做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才能真正从这件事里老师获得经验,学生得到教训。
5. 怎样做一名智慧爱心型优秀班主任
一、如何做一名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一)何谓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是各种专业素质在教师身上综合实现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景及时做出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往往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风格,他的教育工作能够达到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境界。教育对于这样的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教育智慧使教师能够从繁杂、枯燥、沉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抽身,进入幸福美妙的教育生活境界,不仅解决了自己专业能力发展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 我想,作为学校中坚力量的班主任,成为一个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更是一个义不容辞的发展目标。 (二)理念智慧1、关于人的本质探索 理论:先有衣食住行,才有上层建筑。 美国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追求有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的需要(关心),(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国古代理论: 一类是“善”性。对于人类的“善”,孟子有过论述,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他认为追求是人的天性。 二类是“恶”性。对于人类的“恶”,荀子有过论述,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伦理亡焉。”同样,我认为,荀子也是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但人生性贪婪,好逸恶劳,喜声好色,确是体现了人作为动物所具有的本性。 精神学派弗洛伊德理论: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向一口充满了各种欲望的沸腾的大锅,要求尽快达到满足,不顾现实。自我要考虑现实,像一个骑马的人,不能任马由缰。超我是人追求的最终目的,根据道德理想至善的原则。 我说这些的目的就是想说一个道理,人有假恶丑,也有,教育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弱化学生的假恶丑,发展学生的。 2、教育的重点在哪里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有一个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七项智能,但是,这七项智能在具体人身上会表现出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这方面是“特短”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面是“特长”。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某些短处耿耿于怀,而应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长处上。 人的智慧发展是不均衡的,总有智慧的强势和弱势。教育的重点就是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强势,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每个学生都能熠熠闪光。没有不成才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秘诀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 3、怎样对待学生的错误 一个经常给你添乱的学生和一个常常让你惊喜的学生你更喜欢哪一个?答案不言自明,但是,哪一个学生又不犯错误呢?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鲁迅先生在二十年代有一个著名的演讲,题目是《未有天才之前》,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好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年,美国的达琳作为访问交换教师到云南省昆明进行学术交流,不少老师请教她:“在美国的学校里,是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的?”并再三要求她在课堂上示范。达琳感到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才不是培养的,而是自己成长起来的。”这句话很值得思考。我想,我们的教育,还是不要搞什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重要的是要营造教学的良好氛围。 现在我们不少老师教育学生,习惯用堵的方式,不允许学生这样,不允许学生那样,动辄惩罚,其结果学生的错误是少了,但是创新的行为也没有了,我想,这种以牺牲学生创新的天性为代价换来的教育结果,是一种赊本。 道旁,鲜有大树;深山老林,栋梁成片。还是让学生顺其天性自然成长吧,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了错误后,重要的是如何艺术的把它转化为教育的资源,使学生能“明功过、知是非”并“吃一堑、长一智”。 4、最高的教育艺术是什么 有一个全国优秀班主任,他总结自己的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时,对学生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学生确实“老实”了,但班级的各项工作总搞不到前面去。后来,请教了许多老班主任,学到了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学生开始活跃起来,班级工作也有了起色。再后来,读了《学生心理学》和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书,才真正认识到,对学生的爱才是最高的教育艺术,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班级工作大有起色,无论学校搞什么活动,他所带的班都是第一,并最终被评为了国家级“先进班集体”。 爱,具有神奇的力量,是最高的教育艺术。 (三)管理智慧 1、破窗理论与袜子效应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又得不到及时修复的话,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其结果是: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犯罪学家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在班级工作中,班级这个完整大厦若出现一个“破窗”行为,这个小小的“破窗”行为对于这个完整协调班级而言很不和谐。而你的置若罔闻已经在纵容更多的学生去效仿。久而久之,班级这座大厦会多出几个“破窗”…… 班级的常规管理中,出勤看似很小的一个班级常规工作。在很多学生看来是一个无足轻重。迟到一分钟,绝不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学习,因为一分钟的学习我能得到什么?但是迟到问题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 换句话说,当一个班级的管理非常的完善,学生们置身于一个全身心向上的班集体之中,当然学生对于自己的行为有很强的自律性,没有出现迟到。这种严格的班级氛围会给学生一种不自觉的提示:绝对不能迟到。但是,如果有人迟到了一回,班主任对此事不加以纠正,对于其他同学就会有一种暗示:原来是可以迟到的。迟到人次愈多对于不迟到者来说就愈有一种纵容感。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这个班级很快就会处于一个混乱局面。出勤管理是如此,其他的班级工作管理亦是如此。 在个人教育当中,也符合这个“玻窗理论”。一个洁身自好严格自律的人,在一些错误面前,总会给自己一个严肃的警告:“不能去做”,所以他总是能在错误面前止步。而在他第一次犯错时要经历激烈的思想过程,在做错事以前总有一种恐惧感和罪恶感。而经历错误之后,反而有点心安,做错之后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不进行教育的话,进而去犯更多或更大的错误。久而久之,就陷入深渊不可自拔。甚至在班级当中,有一种“我是差生我怕谁”的感觉。此时再进行教育的话,就难于上青天啦。这就人们常说把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从学生自身来说,也要及时发现和修复“玻窗”,完善自身。
6. 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班主任培训心得
不同阶段班主任做法都大不相同,不过共同而且重要的,应该只有3条。第一,班级管理让家长重视让家长参与;第二,多家访,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三,多和领导汇报,让领导对你的做法认可和支持。
7.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可能有不少教育同行认为这种追问是一种徒劳,因为好的班主任所隐含的因素太复杂,许多方面甚至不可言说。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是很艰苦又很艺术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劳累给了学生一个温暖的家,成长的园地。父之严母之慈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精神内涵的解读和规训。但是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开端,已初步现代化的社会催动着强调个性发展、和谐民主的教育思想的涌现,再用严与慈来结构班主任,不仅不够,而且狭隘。 事实上,好班主任 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年的谆谆箴言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但是在班主任平常的言传身教中还存在只见知识,不见智慧的误区。其实,作为班主任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探求教育的智慧,因为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智慧就是指辩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复杂的关心品质。教育智慧最具有个性色彩。可以这样说,教育是用智慧来培育智慧的,智慧型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学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做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学生观,那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核心因子。 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生命的敬畏中来 每一个生命都是空前绝后的奇迹。对于一个个体而言,生命都是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的,所以生命才显得伟大而且值得敬畏。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他的工作应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精神运动。因此班主任应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教育的原点,并能将其始终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首要表征。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目中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往往把学生仅仅当做受教育的对象,当作被动接受教育和知识的容器,是一个制度层面下的作业面,而把我们自己看作教育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忽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忽视对每一个生命的重视,见物不见人,见分数不见人,最后往往是老师辛苦,学生痛苦。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仅与教育智慧背道而驰,而且令人大倒胃口,是班主任生命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其实,在班主任眼里,学生就是学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学生成绩,也要看到学生的成功,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班主任多读点书,多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的生命意识应包括三个方面:在学生层面要目中有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平视每一个生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平等的、愉悦的和健康的生命体验。在班主任自身层面,要目中有自我,关注自己的幸福体验,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关注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做到苦中有乐,让自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一样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和健康的生命体验。在综合层面,班主任要目中有班集体这一大家,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和对话,注重教师和学生两类群体之间生命与生命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相互印证。这才是班主任教育的大智慧。 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学生的爱与宽容中来 教育的主题永远是爱。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爱不仅是关怀、担心,也不仅是给你吃,给你穿,给你学习的机会,给你生存的滋养,爱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爱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着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包容无知和缺憾。 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蕴。特级教师丁榕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应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就要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一颗闪亮的童心,通过爱的力量,来发挥情感的作用。通过心的呼唤,来发挥感召力,爱就是教育。作为班主任,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处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诚挚之爱。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出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认识和无限忠诚,出自于对社会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高度责任心,表现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也表现为严格要求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可见,爱是师德修养的基石,更是教育成功的法宝。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们不能用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对于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不能求全责备。要有春风化雨般的能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教育的奇迹很多时候就是由爱和宽容造就的,教育的智慧也是在爱和宽容中生成。特级教师李镇西提出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视作心灵培育的艺术,可以说爱和宽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身为人师的班主任,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他就会变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宏大量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会变得成为一块璧玉。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绞杀学生的上进心,甚至绞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一颗冷漠的心,必然会复制出无数颗冷漠的心,这是非常可怕的,是教育的彻底的失败。 充满智慧的班主任要心有阳光,就是要对学生特别是有缺憾的问题学生像阳光撒向每一寸荒原,让冰块融化,让荒原复苏那样,让凋敝的心灵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辉,让失去的自我重新返回人性的天地,让大写的人在天地间矗立。爱和宽容正是孕育教育智慧的温床。 三.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教育机智中来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意料之外的情况,能够迅速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从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一种能力。这是形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班集体是一个开放的多向量信息传递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着班主任与外界环境、学生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信息流等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学生从个体到集体,从个性到共性也始终处在不停的量变和质变中。因此,为了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班主任必须具备教育机智这样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能力。教育机智是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是班主任教育水平与能力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在教育机智中,既包含了班主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含着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更包含了班主任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的准确程度和科学程度。可以说教育机智是班主任热情和智慧的统一。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同样,班主任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首先是表现为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 成语里有个揠苗助长,其寓意是:谁破坏规律,谁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教育更是如此。班主任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摸清本班的情况,因人制宜。这样才能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规范性和科学性。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需要班主任做有心人,仔细揣摩,认真总结,不断升华,进而内化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体验,这样也就把自发的教学意识转变成了自觉的教育行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这个过程也是教育机智不断产生的过程。 其次是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是要能保持高度克制的心理状态。对待学生,有些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何时克制自己,何时忽略什么事,何时该等待,何时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时后退几步,而不去干扰、干预、打断别人的工作,班主任的这种机智水平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礼物。但当学生直接需要帮助时,置之不理则是不机智的。二是能保持对自己的高度的自信。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有它自己的调子。对于学生过火的行动,班主任需要能够显示自己的信心和机智,如果信心仅仅表示为震慑、支配、或权威的力量来处理情境,可能会得不到学生的信赖。三是要能保持高度的冷静和理智。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可也越来越难教了。确实班主任现在面对着各种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既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也不能操之过急,做出有违教育原则的事。应当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面对突发情况,既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又能有效地左右局势,使班级向正确的方向转化。 再次是表现为对各种问题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各种局面的调控能力。 富有机智的班主任应当善于在学生中发现问题。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班集体的学习风貌和发展动向,而且能从微观上洞悉学生个体的心理现状和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目的与学生的发展目标和谐一致,进而产生共振效应。同时还能有效的调控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即一班之帅。倘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势必造成学生的不信任感,使学生盲然无所适从。如果班主任善于知微见著,当机立断,能有效地调控班级局面,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就易于使学生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对教育的反思和研究中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追求完美。教师是有缺憾的存在,学生也是有缺点的存在,班主任工作也必然是充满缺憾的艺术,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缺憾。直面缺憾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班主任要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在反思中孕育教育的智慧,在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 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反思和研究,首先就要养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习惯,用熟悉的眼光看待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工作理念、方法全面反思,可以使自己的班主任育人技巧螺旋上升,尽快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形成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养成教育机智。无智慧的班主任很难有机智的教育行动。关键还是要把自己的思考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要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具体实践,把教育智慧变成现实的教育行动。机智的行动就是智慧的化身。否则,光说不练,就只会耍嘴皮子。智慧型班主任是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行动在教育实践情景中的统一。做到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工作是比较盲目的。具体而言,智慧型班主任需要面对的几个关系:知己与知彼;自己与家长;个体与集体;尊重与要求;平等与权威;鼓励与约束;说服与惩罚;管理与自主。如果这几个方面处理好了,那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班主任了。同时要通过对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努力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工作风格,展现给别人的是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亮点。比如,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李镇西的爱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几个得意之作,培养出得意门生,创造出自己工作中的辉煌。如我是否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有过特色,在转化差生上有过成功,在班规制定上有过创新,在自主管理上有过探索...... 因此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就必须做一位思考的行者,在实践的土壤里,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深入研究,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直面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真实,反思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注重反思和研究,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目标才可能实现。即使是一名年轻的稚嫩的班主任,加强反思和研究也能让他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深刻,逐步生成教育的智慧。 最后我想说,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鲜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会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民主的,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华的保障;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酿造香甜的成功果浆;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自然的,矫揉造作只会给师生之间带来隔阂和冷漠。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8. 浅谈如何当一名智慧型班主任
一、春风化雨 润物有声——智慧型班主任的基石
二、洞察先机 先声夺人——智慧型班主任的关键
1. 在“勤”字上抢占先机
2. 在反思上抢占先机
三、匠心独运 创新方法——智慧型班主任的核心
1. 在班级管理方法上做到创新
2. 在活动载体上做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