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批评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2、为了证明自己的成长与独立,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儿子,竟自作主张要把家里十几只下蛋的母鸡卖给鸡贩子。他哪里知道,他所要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父亲来了,知道这一切时没有暴跳如雷,甚至连阻止也没有,而是说:“就按你们先前说好的价格卖吧。你已经长大了,就要对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下的每一件事负责!”这句话使儿子陡然间觉得自己长大了,“变成了一个说话掷地有声,对自己所言所行负责的汉子”。
3、有一些问题学生,因犯错不断,面对老师的批评麻木不仁,对老师的教诲置若罔闻。这类学生犯了错误,与其喋喋不休地跟他磨嘴皮子,不如不理他,晾他一阵,效果或许更好。
4、儿时,我每每与哥哥(妹妹)争吵,都会被罚站墙角面壁思过。然后,还要接受一次“思想教育’。记得“没什么脾气”的母亲总喜欢说的话是:“别说自己没错,好好想想,如果你是哥哥(妹妹)的话,会怎么想?”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问话,常令我们兄妹各自觉得:错的是自己。或者也是受惠于这种教育,多年后我们兄妹虽各自成家立业,仍感情深厚。
B. 学生不听话,班主任应该如何教育批评学生
在学校里,和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肯定是班主任老师。当面对学生不听话的时候,班主任需要怎么批评教育学生呢,我们分以下几点说明一下。
第一、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它可以融化冬天的寒冰,开启紧闭的心扉。作为一名老师,就应该用爱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理解尊重不听话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鼓励。学生毕竟都是小孩子,平时多关心一下,夸夸他们的优点,他们肯定会做得更好。但是要适当夸,不要让他们骄傲自满。
第六、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我想说: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对学生的教育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个好班主任,应当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并为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不管学生进步是大还是小。其实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感受成功,是所有班主任的最终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C. 班级中的学霸犯错误班主任如何批评
一视同仁,才是以身作则的老师.
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本身就是有损师德的行版为
每一个孩子都有权无限的潜能,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权利给孩子们分类分级
以前的老师可以成为师“父”,现在的老师只是拿工资的教育工作者,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D. 班主任如何批评教育学生
有几个要注意的点,因为我也是有经历的人
一,不要上着课因为生气而摔门出去,不讲课,让学生们上自习,这样非但教育不了学生,反而会让学生认为老师不负责,会对老师失望。
二,上课如果有学生提出对老师的质疑,仔细反思自己讲的知识是否有错误。有,一定要当着学生的面改正,并说明原因,忌用各种歪曲的理由狡辩。没有,一定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说明原因,并有理有据。否则,学生会以为老师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歪曲真理。而避免出错的办法,则是在备课时把要讲的全部核实正确。
三,尽量与学生做朋友,但也不是没有底线。学生最怕的是沉默不语,沉默一会,给自己一点时间,也威慑一下学生,再质问。该狠的时候要狠,写遍数,写反思不可避免。
四,树立很好的班规,大扫除要做好,为了培养学生对母校的感情,还可以在老师监督下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维修工作。适当举行比赛,如朗诵,演讲,写诗。活动比如基础问答,课文,概念,可以以轻松的问答来进行巩固。
E. 班主任管理中如何有效批评教育学生
首先,老师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切不可以因为学生犯错而失去理智,要冷静处理。在老师批评学生之前的段时间,老师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自己的内心,要对自己说,不管发生学生是否要顶撞我,或发生什么,我都能应付的来,我要指出他的错误并让他改正,同时让自己保持冷静。
然后,老师在开始批评学生时,可以先用一个话题来说明批评的理由,避免突如其来批评学生给其带来的不快。只要切入了正题,就要很明确地指出问题。此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说:"你在课堂的表现给老师带来了麻烦,也给同学们造成了影响。“说明理由要简单明了。
再提出比较中肯的的批评。老师说明理由之后,要提出学生中肯的批评,学生也能接受。此时,老师可以说:“我对你今天的做法很不满意,我觉得你怎么样怎么样,我因为你感到很痛心。“老师语重心长的语气,会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学生心理上已经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时,这个时候老师可进一步询问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要让学生做出解释,还有可能问出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来呢。如果经过学生解释,出现老师的批评并不正确,那么老师要对刚才的批评做出修正或者是撤销,要给学生道歉,不要冤枉学生了。
老师批评了,学生解释了,到这一步时,老师主要是要让学生自己检讨检讨,并说一说自己怎么来改进。老师可对学生说:”你有什么改进方法,你看我给你提个建议是这样,你看如何。“如果学生提出了一些对老师的要求,希望老师也适当的改变,那么,老师不要否定,也不要一直纠缠于这个话题,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行为上来。
后一步,老师要重复上一步中学生检讨自己提出的意见,同时要弄清楚学生该怎么改进。在结束你们的谈话之前,老师要对学生说,以后老师会观察你是否改进,是否努力了。使学生认识到不是老师批评完了就没什么事了,要随时观察他的表现。
F. 班主任怎样行使批评权和惩罚权
“现在的学生动不得,根源在家庭。我是一名教师,知道其中的酸辛。人人都在喊: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菩萨还有点化不了的恶人,老师也是凡人之体啊,我们已经不敢管学生好久了……”
“班主任工作沉重,事务繁多还是其次,最难消化的是眼睁睁地看着学生犯错误而不敢吭声。批评学生,是班主任,也是老师应有的权利,还要由教育部出台文件,简直是件悲哀的事情。‘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什么是‘适当’?当着全班的学生批评,侵害学生的名誉吗?单独批评,有没有效果不说,可能会让人觉得那是限制学生的自由;去办公室批评,不可能让他坐着吧,好,那就只好冒‘变相体罚’的风险!” ……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了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批评是教育题中应有之意,何必把“天经地义”、“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写进法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如果不改变当前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即使以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那也等同于一纸空文,落不到实处。笔者认为这些争论也许都有一定道理,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全面客观地看待把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写进法规。
首先把批评教育学生以法规形式写进班主任工作规定合情合理,毋庸置疑。
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是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无旁贷,理所当然。为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完善班主任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其次,把批评教育学生以法规形式写进班主任工作规定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时下的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学生承受批评和挫折的能力十分脆弱,再加上部分家长的过分溺爱,一些老师责任心的缺失,使得赏识教育深得师心,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漫骂讽刺与挖苦学生的规定通行全国,个别地方甚至出台了禁止批评和变相批评的相关政策。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地方和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新出台的《规定》中的规定,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第三,把批评教育学生以法规形式写进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所以说任何课程教师都具有育人的职能,都具有教育和批评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的权力和义务。班主任责任尤其重要。当前,在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平时上课不好好上,晚上或双休日有偿补课、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甚至辱骂殴打学生,以及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关心少数而忽视不能升学的学生,单纯追求升学率,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现象,严重地违背了教育规律,影响了学生全面和健康的成长。
此次,新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更加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经济待遇、基本权利和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热情、空间和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这样就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那样,希望班主任能够以真诚的爱、坦诚的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G. 《班主任如何批评学生》读后感
班主任工作,怎样批评学生,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才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批评时要以爱心为出发点
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师爱则是最能让学生精神愉快,感受温暖,迸发出动力。小学生渴望长辈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教师带着爱心去批评学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我从来没想过批评和喜不喜欢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在刚入学的孩子的情感认识里,也许批评就是不喜欢,讨厌。带着这种不良的情感体验,教育自然就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在学生犯错误而生气时,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心态,切不可用敌对态度对待学生。哪怕是批评也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你依然爱他,你的批评正是出于关爱之心。从而使学生悔悟自己犯下的错误,并积极地改正。
二、批评时要注意时机与场合
班主任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批评时机和场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对于个别同学批评宜单独进行。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适当在办公室批评,借助其他教师的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同学,应该单独聊天进行批评,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在与老师的平等交谈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的批评应随机进行,应随时发现,随时批评。
三、批评要兼之以“罚”
现代教育理念不能拿出以往的师道尊严来压迫学生,强调的是师生平等,和谐,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教育中针对有的错误,是不能光靠说教就能改变的,而是需要合理适度的惩罚才会有效果。
四、批评时要有“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的批评应该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做到适可而止。班主任不能使学生过分的羞愧和无地自容。
总之,班主任语言要善于传情,平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状况、日常表现。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分析孩子的思想动态。要关汪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要有教育心得,多记录、多总结、积累经验……这样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语言的真正魅力。
成功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接受批评的孩子最终微笑的走出办公室。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