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
一、提高政治素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履行好这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首先政治素质要过硬,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相比较,教师职业道德在内容上更加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因此,青年教师在入岗前,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项神圣的职业,献身教育事业是一种崇高的选择。
二、加强职业认识。教育事业对教师的人格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有爱岗敬业,忠诚教育的奉献精神;要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美好品德;要有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教风;要有尊重规律,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的精神和有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大局出发的意识等等。因此,要充分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并转化到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本职工作上,使之为其拼搏、奋斗。
三、注重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青年教师步入教学岗位,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当前各地有许多青年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经过严格的教育教学训练,对教育规律、教学方法等缺少了解,在很多地方找不到方向,摸不着方法,岗前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给青年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如何以身立教,做到为人师表;如何为人处事,做到育人育已等等,既给他们指出个人成长的途径,也让他们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
四、注重岗中培养。1.建立结队帮扶。为青年老师精心挑选“教学导师”,开展一帮一活动,这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2.大量观摩教学。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观摩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学技能,所以观摩的范围就不仅限于专业课,凡是教学名师和教学质量优秀的课程都可以,这样能够博取众长。3.不断进行试讲。青年教师今后都将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进行试讲是一个很必要的环节。4.参与教研教改。在教研组活动中,让本校的名师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新时期教育教学的特点,并从教育思想、教师修养、教师素质、工作思路与方法等多方面阐释为师之品、为师之风、为师之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拓宽青年教师的视野。还要对青年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的校本培训,搜集大量的新课改教学示范课,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同时,由学校骨干教师分别点评,并鼓励青年教师勇于创新、善于实践,这样会对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改起到促进作用。
五、完善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考核制度是使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的必要措施。将青年教师的培训考核结果与个人工资、职务晋升、工作安排等直接挂钩,可以极大地激励青年教师自觉开发内在潜力,有利于形成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教学和科研氛围。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量”与“质”两个方面的要求。在“量”的方面,要求按照培训计划完成全部内容,并认真总结和填写各类考核评价表。在“质”的方面,如试讲工作要进行第二次试讲,并与第一次试讲比较,检验教学质量是否有提高。
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适应教师职业
迅速适应教师职业是有助于我们实现身份的转化,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作为青年教师,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才能不断更好地适应教师这个职业。
首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作为青年教师要以的教师为楷模,以身边的师德标兵为榜样,加强学习,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示范,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
其次,勤学苦练,提升教学技能。教师的天职在于教书育人,青年教师刚进入教师队伍,难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掌握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不断地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同时及时做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查找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最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打造和谐教学氛围。作为青年教师,一方面要尊重领导,服从领导指挥,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同事之间的团结和相互学习,但最重要的是要妥善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为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Ⅲ 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因为年轻有活力,比较好沟通,所以很容易受到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但新教师要想在学生心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靠一时的表面新鲜还不行,必须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我认为年轻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一、多听优秀教师的课。
听课,是一个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我在上课之余,积极聆听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每一次听课,我都对照优秀老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讲课方法,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吾不善者而改之,从而让我的课堂有了一定的进步。
二、广泛阅读教学资料。
闲暇之余,我常常借阅《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语文专业期刊,登陆语文教学网站,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拜读语文特级教师的心得论文,借鉴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在这些教学资料中,丰富的教学论文,指导着我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导“思”,教会我如何优化阅读形式,提高阅读效率,如何运用“比较法”激发作文创新思路,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三、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在教学成长的道路上,要避免犯同一个地方跌倒的错误,离不开每一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每次讲课结束,我都会仔细回顾一下这堂课的内容,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疏漏,写在自己的教案上,避免下次再有同样的问题发生。比如,这节课讲得有点太多了,学生阅读和思考文本的时间太短或者在问题的设置上没有梯度,引导不流畅等等,每次我都努力找出自己的不当之处,提醒自己注意,查缺补漏,精益求精。
四、积极探索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备课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自己一味被动接受,而造成设计教学文本能力逐渐缺失,我一般会采取“先写后补”的方式进行。每一篇课文,我先自己反复研读,然后理出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再从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去设计该如何切入,设计什么问题,如何引导等。把教学思路写出来之后,再查阅相关资料,在对比中,找出自己设计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和需要借鉴之点,再做修改。最后,在集体备课时间,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做出较为成熟的定稿。
Ⅳ 浅谈如何做才是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南湖学校举行青年教师廉洁教育说课竞赛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 2018-04-02 来源:南湖学校 作者:李春梅 茹小玉
为提高青年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达到以“说”促“教”的目的,3月30日上午,南湖学校举行青年教师廉洁教育说课竞赛。全校20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
比赛中,参赛教师结合PPT进行8—10分钟的说课,各评委老师针对选手的说课情况进行点评。经过激烈角逐,张晓慧老师获得一等奖,胡芸霞、雷元、苏晓茜老师获得二等奖。张晓慧老师将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廉洁教育说课竞赛。
说课竞赛现场
Ⅳ 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一、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教师要用自身的行为,用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我们一定要常修为师之德,做一个有风格的人、有风度的人、有风骨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正直无私,富有爱心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行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动学生、教化学生。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适应新的教育观念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国家正努力实施全面的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完善,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也才是学校取胜的关键,我们唯有在素质上胜人一筹,才能在新课改速度上快人一拍,才能在新课改措施上高人一着,才能在新课改成果上超人一等。因此,我们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抓住机遇,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措施,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精神,敢于创新,多学习,多思考,勇争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开拓者,甚至领路人。 三、钻研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教育能力 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或同年龄同性别的不同学生,其心理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 现代社会飞跃发展,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不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理论,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教育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及时传递新的信息,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四、加强教法研究,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加强教法研究,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1.优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不同科目,同一科目的不同内容,教法应该是不同的,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同时,学生有共性,但个性更突出,教师应全面了解并作详细分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学。 2.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收又能愉快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生吞活剥的全面接收,教师不光要正确的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调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之,学海无涯、勤能补拙,一个教师不甘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定会有所建树,为素质教育锦上添花。
Ⅵ 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众所周知,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规律。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实现自我成长。怎么实现呢? 一、树立远大理想 “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就越大!”作为青年教师,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终生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少走弯路。然而教育理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许多青年教师走上社会前,雄心勃勃,志向远大,进入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不少教师发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很大差距和矛盾,理想还存在不少幻想。只有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磨练,青年教师的职业情意和认识才能得到深化,才能正确处理个人教育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从而逐步确立、稳定最后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青年教师只有树立了远大而又可行的教育理想,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教改动力,才会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才会有不解的教育情结! 一个拥有远大志向的教师,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崖! 二、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教师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甚至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处于较高层次,对其成长具有重大影响。青年教师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应该说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往往滞后于现实教育的发展,青年教师虽刚出校门,但往往比中老年教师更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即便他们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往往是抽象的理论,不能自觉地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从我们接触到的青年教师的成长情况来看,青年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时间越快,摒弃旧的教育理念的周期越短,那么他(她)们成长就越快。 青年教师要利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和学习实践各个机会,废除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三、坚定成功信念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有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欲望,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攀登高峰”的体验。培养人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自信!作为青年教师,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善于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发现自我,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一方面要正确面对困难,面对矛盾,面对差距,自强不息挑战自我;最重要的要脚踏实地的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总结-再实践,循环往复不懈追求! 四、 坚持个人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的教书匠而已。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教师可以两种形式进行自我反思:一是随笔类反思日记。可以写成故事性的随笔故事,把校园里的点滴故事写下来,写整个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当然,也可以写成工作日记型的,条分缕析地写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教后小记。 “教然后知困”, 青年教师更需要及时总结经验,研究困惑,不断改进。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认真修改教学预案,然后把教学过程能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若能坚持,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逐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五、坚持终身学习 教师的工作,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既要有足够的学科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青年教师不仅要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将这些知识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自我风格的专业知识体系,这是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要素。 当今是知识经济社会,它有一个显著标志,即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付新的挑战。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不可低估的地位。作为青年教师,虽然拥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远不能胜任。青年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坚持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走在教改的前沿阵地。坚持学习,要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习所教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其次必须是个读书人,青年教师应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广泛地涉猎各方面书籍,向书本学习,做个知识渊博、学生佩服的老师。另外应是思想者,作为一名茁壮成长的青年教师,不要无视属于自己的思考的权利,而且要学会思考。在教学上,要特别强调一个“思”字,通过思考来提升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青年教师力求做到课前广思,课中慎思,课后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思想。 总之,坚持学习,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
Ⅶ 青年教师的定义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青年教师”应该专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
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适应新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大量的实践证明,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教育的深化取决于青年教师的高素质。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趋势,面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新目标,面对近几年来一批青年教师被招聘(调入)到学校工作的新情况,学校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Ⅷ 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
真正的成功路遥远而艰辛,只有储备充足,走的路才远,胜算的把握才大。如果没有回储备足够的馒头与衣物,或答许走到半路,你就会饿死、冻死。人的成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艰辛的,是一个人勤奋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周围人认可的成绩,并获得大家尊重的过程。谁都天法跳跃“艰辛”。如果你想跳过这个“艰辛”,你得到的,最多是表面的尊重,背后却是不屑和鄙夷。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既要抗得住教育探索的艰辛,又要耐得住教育研究的寂寞。一个真正的教师,他会沉浸在别人以为的寂寞无聊中,乐此不疲,
在我看来,不管是太空年代,还是新新人类时代,教育都要拒绝浮躁,都要静下心来,任何虚浮的行为
Ⅸ 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骨干教师如何突破瓶颈
塔客学院塔主崔冕说:很多英文老师有这样的经历:一开始很新奇,但一两年之后就产生了“掏空感”。常有人问道:”整天输出,没有输入,我们把自己的东西给了学生,那我们又从哪里获得新知识呢?“
凡事要先搞清楚定义。
“挖空感”并不是学生把你挖空了。你把东西给了学生,不代表你就没了。
举个例子:如果我摊了个煎饼果子,我给了你,我就没吃的了。这是实体物质的特点。但如果我用视频向你演示了摊煎饼果子的制作过程,我做了,你也会做了,而我依然拥有制作煎饼果子的知识。
其实没人挖空你,问题在你自己。
老师所谓的“挖空感”其实是一种停滞不前的恐惧。
这个问题是定时炸弹。我曾经说过培训行业教师神奇的“两年的诅咒”,很多人撑不过两年,都因每日 day in day out 的生活折损沉沦:车轱辘话一样地跟学生讲课,然后还有很多行政琐事。最后,最重要的是,还完全没有新东西进来,人最大的恐惧不是死亡,而是停止生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向死而生,也可以过地波澜壮阔,豪气万丈,有些人“虽然活着,但却已经死了。”
好,我们理清了定义:“挖空感”是停止生长的一种表现。小则对每个老师的幸福感有提升,且会带来物质奖励;大则对一个机构保留更多优质的老师,发挥大家专长也有借鉴。
理清了定义,就可以开始动手击败它!
怎么破?持续生长咯!
第一、在方向上,有内外两个选择。
向内生长,是指深挖目之所及的一切。就好像 Iyengar 一派的瑜伽老师在最后总要说:Bow to your inner self (请向你的内心鞠个躬)。职业的向内生长也一样。
内向的做法:仔细地观察每天自己做的事情,哪些还可以求甚解,那就继续求下去。
例如,有学生上课不听你的话,作业不写,上课睡觉…… 这样的学生很多老师都遇到,而且今后也可能遇到。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消极?我不知道你想过没有,我想到过以下问题:
是什么影响了学习动机呢?
是课业的难度么?是课堂上的参与度低么?是学生的家庭问题让他分心了么?是他的自信心曾经被打击了么?是他在小小的青春期为了寻求身份建立,故意要反叛么?其他老师怎么处理呢?哪些处理方法有用呢?惩罚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呢?如何改正学生还能让他不记恨我呢?
这种深挖,就是向内生长。
最后的成果:你的每天都是一次新的社会实验,每个学生都是你的新样本,每本书籍都激励你和实践结合,每一次学生的输出都会变成你的数据。你看待人际关系的方式也会出现变化,你甚至会更加善于跟别人沟通。
我见过没做到这一点的老师,最后变成一位愤怒的、有控制欲的、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你的江郎或江女郎。
另外一个方向,是向外。
向外的做法:把工作变成原点,把一切可能都变成了触角。这些人的触角总去试图碰触跟英语有关,但不仅仅限于英语的知识。
例如,教交通工具的时候,这些老师提到了火车、汽车、自行车之后,会自己去看看无人驾驶的车是怎么回事,他们还会接着看Elon Musk 的电动车怎么样,然后就接着找到一本 Elon Musk 的自传看看,然后又去看了一个人类移居火星的纪录片…… 看见这些人的思维路径了么?
这只是一个人的层面。这些人还有可能会从几个回访电话里发现一些 customer service 的程式,然后去找找 CRM的网站看看,然后做个 excel 表格,注意积累自己的客户,不管是续班还是自己的小工作室,都有了自己的小档案。
这些人还有可能常常找外教们聊天,了解国外的生活和学习,然后深夜回家自己上网看学校,找奖学金,搏命三郎准备个语言考试,两年之后出国念了个教育学硕士,要么继续在国外生活,要么回国也有了学术和语言资本。
把课堂的内容、工作的种类、接触到的人都变成你成长的触角,任何一只触角只要够长,够坚实,就会变成一条不断为你输入养料的通道。这就是外向的成长。
内外兼修的示意图:
向左转|向右转
图解:塔主是sample矩阵,也是下半年的计划。
按照你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所及,来填写这个矩阵,它就是填充你“挖空感”的第一步。
当然,后面还有很多步要走,例如做计划、每日执行、调整计划等等。
—— 嗯,躺在被窝里的看的人莫好奇,有“挖空感”的培训学校老师,今天都是上班的。
如果你今天不上班,还不赶快起床,The World is Waiting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