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
Ⅰ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最新txt全集下载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28天获得教育孩子的“金钥匙”: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 作者:万玮
和学生一起背书(1)
五月二十六日星期三
上午,我刚刚在初二(2)班代完课,就听到外面有人叫我。原来初三年级正在拍毕业照,我原先教的初三(3)的学生都已经站好了队伍,老师们也已就座。中间留了个空位,就在等我一个。我一阵感动。时间过得真快,四年前刚刚教他们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现在,他们却已经临近毕业。
按原定计划,10:30我要给全年级开一个会,开完会之后就要分班了。零零碎碎的事情很多,也不停地有家长来访,还有两三分钟开会时间就要到了,我才能够简单地在笔记本上写一写等会开会要讲的几点内容。临近毕业的日子,节奏愈发地快了。
在阶梯教室里,我面对全体初三学生,作了一个简短生动的发言。发言包括以下几点:一、简要回顾这几年的学习生活,对同学们巨大的进步表示肯定与祝贺;二、鼓励同学们顺利度过剩下的一段时间,要求他们不要放松,并讲了“行百里路半九十”的道理;三、指出了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一些松懈的苗头,比如生活部的纪律松散,教室里的卫生不佳等等;四、公布接下来的日程安排,布置高中直升班分出以后的年级工作。原来毕业考之后,初三的三个班级将重新分班。一部分已经直升入我们学校高中的学生将不再为参加中考而作应试的准备,学校里将把他们分离出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英语集训。
我的讲话是富含感情的,事实上,从这个年级成立之初,我就经常给他……
以上
Ⅱ 请问谁有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2》和《班主任兵法3》的电子版
Hi,推荐文件给你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txt" http://vdisk.weibo.com/s/qjmrgTLUFnmxm
Ⅲ 班主任兵法的内容简介
《班主任兵法(修订版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
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章最初发表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K12教育论坛和白鹿洞教育论坛上,引起极大反响,随即又在《教师博览》、《新教育》等杂志连载。
《班主任兵法/大夏书系教育反思》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独到的做法和思考。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尤其是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Ⅳ 《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
看这本书是一次偶然,那是第一次跟着思品组在书吧看到的,《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利用一节课时间简短的看了几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它是一本需要静心深思的书。
书中关于儿童精神的思考,对于教师们是富有启发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关于儿童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书中始终贯穿了一股的逻辑与理性的力量,字里行间里饱含着作者对于教育与文化的人文情素。只是需要这是一本需要读者在静心去读用心去读才可品出其味道的书,读后感《《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
二、要做一名好老师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幸运。
这是一本所有老师看过之后都应该反思的书。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太多没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了,?他们眼中,学生就是分为两种:好生和差生。可是,这个世上没有“差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幸事!
看了几篇,这也是我的一点体会。
〔《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Ⅳ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1200字
初听《班主任兵法》此书名,把班主任写成在战场上叱诧风云,运用兵法的大将军,觉得很有噱头,就像我们语文老师教小朋友写作文要取个好名字一样,很能吊人胃口,激起阅读兴趣。读了以后,觉得很有味道,在网络上被广大教师力捧,也是理所应当。当然网上有很多的看法,但是正如易中天所说,有多少人在说好,就有多少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批判,这是很正常的。我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如果万纬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唉!
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班主任工作最初看起来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到渗透其中真谛,又可以变得很轻松,班级治理得很好,班主任却显得游刃有余。据说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照样学习很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很好,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
有这么一段话,在"实践篇"的十五"破镜圆镜"中跃入我脑海"原来我发现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大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她们,他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赢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提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或许会有人说,这太偏激了。其实不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一个在学生时代优秀的人,是否也表现出了以上万老师所描绘的那种本性呢扪心自问,真有那么一点吧。说中了!撇开自己不说,想想我们的学生,曾经这么爱过他们,保护过他们,他们对我们表达了什么不奢望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字片语,有么他们回来过么看过你么……
又想起了某位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过这么一件事:一次家访中,他去一个他特喜欢的学生家送成绩单时,他的父亲居然对老师吼道:"你知道,我在家教育这孩子多辛苦么"言下之意是,孩子的好是我的功劳,与旁人无关,更与你老师无关!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一点,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一味否认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和喜爱的教育作用,抹杀了多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呢
看看现在班里的学生,表扬他们优秀的孩子,他们真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呵呵,是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这一点,大家N多年前就心里都有数,可是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又有多少的"恨铁不成钢"啊!但回头想想,难道"恨铁就成钢"了么(呵呵,一本书中,一个差生对老师的回话,经典!)
不知是不是我"眼神"有问题,还是自己"心理特阴暗"。呵呵,这一本在网络中盛传的教育经典之作,我居然看到的只是这个。或许其他的"招数",我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润物无声"吧。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看了这本书,确实让我感到获益匪浅,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一定会很有帮助的。我想,在以后工作闲暇之余,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还会把这本书再认认真真地多看几遍,相信随着我今后工作经验的不断增加,我一定可以从中感悟到更多,获得更大收获的。
Ⅵ 谁有万纬的班主任兵法的电子书,TXT格式的。请发给我。
http://www.jysls.com/down-357620-642149.html
Ⅶ 教师应该有哪些管理智慧
李镇西的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爱心”与“思想”.万玮的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计谋”.“计谋”这个词听起来来有点像“搞阴谋诡计”,但万玮老师称之为“与学生斗智斗勇”.万玮的管理精神大体是以“兵家”为主,辅之以“在爱的前提下”.以“兵家”为主也许是不错的办法,一部《孙子兵法》、一部《三国演义》流行几百年而不断受人景仰和关注,本身就说明“兵家”是有魅力的.但如果做老师的人、做班主任的人目的就是为了“收拾”学生,让学生“听话”、“服从”、“驯服”,就留下了受人指责和非议的把柄.但万玮的书中并没有显示出这个老师有多少“爱心”,倒是处处显示为“如何收服学生”、“如何制服学生”、“如何收拾学生”,“法家”这是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留下的隐患和缺憾.有人看了《班主任兵法》之后,写过一篇很有意义的质疑文章:《我们为什么收服学生?》.这篇文章说:“教师绝不是为收服学生而存在的……”.在《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样一些话,“xx彼此以后再见到我时果然毕恭毕敬,谦卑无比.”“他完全恢复了一个普通学生的软弱模样.”“他两手并拢,贴紧裤缝,一副诚惶诚恐谦恭的样子.”从书中的描述来看,万玮是把“学生被收服了”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如果我们从教育目的这个角度来看,所得出的结论可能正好与万玮完全不同.学生的软弱、谦卑,不是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目的,也不是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所必须的条件.相反,张扬个性,鼓励创新,正是现代教育的题中之义.然而,在《班主任兵法》一书中,我们没有看到作者对学生的这种谦卑姿态表现出很必要的担忧和警惕,相反,作者是有意通过种种手段让学生低下“高贵的头颅”.“磨掉学生的棱角再进行打造,这不是现代教育的做法,恰恰是专制社会人(奴)才培养的模式.”这篇文章确实道出了《班主任兵法》的某些弱点.万玮老师的补充解释是:所有的班主任兵法都是“在爱的前提下”.不过,一个年轻的教师,能想那么多的办法成为一个让学生敬畏的班主任,已经不容易了.如果说万玮的管理精神显示为“兵家为主”,辅之以“在爱的前提下”,那么,李镇西的管理精神则直接显示为“儒家为主”或者叫做“以爱心为主”,并以“思想家”辅助之.儒家讲“爱”,所谓“仁者爱人”.这正是李镇西的管理闪光的地方,这也恰恰是万玮老师的虚空、缺失的地方.但对那些年轻的、新上任的班主任来说,万玮老师的“法家”策略似乎更管用,倒是李镇西老师的“儒家”策略比较困难.李镇西老师的秘密在于,他不只是有“爱心”,更重要的是他这个人是一个“思想”家,他是一个很难得的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像他这样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不会太多.尽管近年来推出了上海的黄玉峰、深圳的严凌君、北京的韩军等人一些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但这样的教师仍然寥若星辰.所以,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策略虽然并《班主任兵法》更有境界,但也因此而更难模仿.所以我建议:如果要学习班主任的经验,那么,解决紧急的问题可以学“万玮”,解决根本问题应该学“李镇西”.当然,除了李镇西和万玮之外,还有另外的经验,至少有魏书生的经验.与万玮和李镇西两人不一样,魏书生的管理精神大体显示为以“法家”为主,兼及“道家”.法家讲究的是“制度”,道家讲究的是“无为”而“自治”.魏书生的班主任经验虽然也遭受某些人的非议,但从形式上看,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隐含了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因素.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从时间上看,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最“原始”,属于“早期探索”,但历经周折之后,真正有效的经验,又折回到魏书生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最关键的词语是两个:一是“民主制度”;二是“自我管理”.这两者是相互牵连的.合起来,就成为:建立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前提的民主制度.如果说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智慧的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那么,学生的“自我管理”可是视为管理智慧的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管理智慧,是从“规范管理”走向学生的“自我管理”.用鲁迅的说法,就是“解放孩子”:“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
Ⅷ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 感谢今天家里停电,下午2点多钟送女儿去跳舞后便安心泡在书店,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曾在县教育网拜读过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只看了前面一部分内容,讲的全部是理论,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讲的是万玮老师当直升班班主任的具体做法,看后给我鼓舞很大。曾两次去书店看这本书,只看到161页,后来再去找这本书时,却不见了,以为书店卖掉了呢!今天意外相逢,像阔别的好朋友又相聚在一起,令我惊喜不已,便如饥似渴地从162页看起,一直看到5点钟结束。期间忍着不上厕所,忍受瞌睡虫的袭击,忍受哈欠连天后的眼泪盈眶,忍受眼睛的疲劳,一口气把它读完。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讲的是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不用参加中考,直接升入他们学校的高中,教数学的万老师临时当这个直升班的班主任,万老师主要采用与学生一起背诵《新概念英语2》的方法度过这短短集训的28天。每天要背4篇课文,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出。刚开始学生热情高涨,可是热情过后学生便觉得枯燥乏味,万老师便利用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讲背书有三种境界,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境界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境界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的理解是刚开始学生兴趣高,课文内容又简短,背一篇得一篇,第一境界人人容易进入,背着背着,兴趣过去了,短文内容加深、篇幅加长,万老师都觉得难背,学生就觉得更难背了,慢慢就有学生变得松懈、懒散,体会了第二境界,是客服困难坚持到底,还是知难而退?在万老师勇气比赛、小组竞赛、每天自己填写背诵表等多钟活动形式的鼓励与坚持教育下,学生体会了背书之道如同做人之道。经过为期28天的集训,大部分学生完成了目标,并为高中生活打下了持之以很、吃苦耐劳的思想基础。 原来我一点儿也不了解万老师,暑期培训桂林石峪老师介绍了他以及他的《班主任兵法》,才知县教育网推荐的《班主任兵法》是他的佳作。今天看完本书后,我佩服万老师的“万能”、佩服万老师利用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佩服万老师的才华,佩服万老师的口才,佩服万老师的记忆力好,下面我也忍不住想说说我从本书中了解到的万老师以及读后的感受。 万老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不但数学课教得好,深受学生喜欢,而且处理问题常用数学思维逻辑冷静分析,最后才选择最佳的办法来处理,读后感《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每一位教师都明白“教书容易育人难”的道理,而班主任除教好书外,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如学生欠交作业了、班级卫生不理想、学生纪律松懈、出现打架、骂人现象、问题学生等等,班主任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处理得恰当、令学生心服口服、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确实要讲究一些艺术,而万老师与魏书生老师一样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那就是不管学生犯了多大的错误,不管学生惹老师生多大的气,老师都要把自己当旁观者,尽管心不平但也要语气平和地冷静处理,万老师说得好:“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好好说学生才愿意与你交流,才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学生犯了错,老师训斥或大骂一顿,老师得发泄一顿解了气,表面上学生不敢吭声,被那气势汹汹的阵势所压倒,但学生的心是不服的,口服心不服,根本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经常听到老师们说:“学生不听话我好气啊,气得好像脖子长了个大瘤子,然后自己不得不又把那大瘤子挤瘪”,能够自己把那“大瘤子挤瘪”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控制的过程,听到这些话我反而夸老师们会正确处理问题。 万老师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数学老师,我想他还可以胜任英语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英语、背英语,可见他的英语水平不一般,学生用英语写日记,他能看懂还能批改,怎不令学生折服?我所了解的初中老师没有哪个像万老师这样多才多艺,有那么多拿手的功课,我都深深地佩服了。 万老师除胜任数学、英语外,我想更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每天上课之余,还要批改学生的日记,而且改过之后还要写评语,那些评语写得棒极了,充满了激励作用,学生看后深受鼓舞,日记变成了他与学生交流的独特方式。我想也许很多语文老师都比不上呢!我就特别惭愧,以前我当班主任时,每学期结束,都要在学生手册上写评语,刚开始写时还能挖出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个与一个的评语都不同,可是写了一、二十个后,就感觉头脑的词写空了,特别是有些家庭原因造成的问题学生,学习不好、纪律不好、劳动又懒,很难发现他身上有什么优点,不知从何写起,感觉写得非常吃力。万老师的直升班有48人,他每天布置学生背书外,要求学生结合背书的体会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有时还确定主题,规定不少于250字,每天批阅后还要写评语,每晚还要写自己的教育日志,一天改48本日记,写48条评语,照此计算,28天时间他共写了1344条评语,再加上他自己的13万字教育日志,真了不起啊!也许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差别吧?与万老师相比,我感觉自己就像空气中的一粒尘埃,太微不足道了,多努力吧!因此平时抽空多看些书,放假了则有更多的时间“充电”了。 常说我们小学老师像万金油,如果像万老师这样精通那么多功课,洞察能力强,教育方法多而灵活又富有责任心,那领导和家长、同事和学生都非常高兴有这样的好老师!万老师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了,因水平有限不能一一列举,希望各位同仁与我一起努力!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Ⅸ 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学期末的最后一次会议中,图书管理员刘老师推来了一架子书,放置在最上面的一本《班主任兵法》吸引了我的眼球,只听说过军事上用到兵法,没想到班主任工作也有兵法,实在新鲜,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新鲜之余又想: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于是便利用座位之便,顺手把书“牵”了过来。
放假后,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抛之脑后,好好地彻底地放松了两天,当然《班主任兵法》也被我束之高阁。直到有一天:
“周一,该看看书学习学习学习啦!”(“小孩学样”这话说得一点不假,放假后,女儿学着我的样,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没有一点要读书的想法。)我对正看着动画片《猪猪侠》的女儿喊道。
“那你呢?你不老也是看电视吗?”女儿嘟囔着。
“我也要开始学习啦!”为了做好女儿的榜样,我装腔作势地拿起《班主任兵法》翻动着。没想到这一翻可不得了,简直就如同着了魔。太有吸引力了,如同一部斗智斗勇的小说,我一口气看了半本,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班主任兵法》一书的作者是万玮老师,写这本书时他的教龄仅七年。在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教学实例被万老师用非常生动诙谐的语言细细陈述,娓娓道来,让我每读一个故事时仿佛身临其境,在每读完一个故事后都会很有感触,有时又感到对万老师的种种招数由衷的佩服。同时更让我感慨的是: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是一位武艺高超、临乱不惊的武术家;一位处事干练、善于应变的政治家;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还应该是一位细致入微、举重若轻的心理学家;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智谋家……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感受颇深。
首先,我们做为老师,要学会关心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班主任只要心里装着学生,时常牵挂着学生,通过关心能形成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良性互动。第一,要从思想上关心。思想上的关心是最紧要的关心。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教师要想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外在表现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育学生时,应努力寻找学生的共同点,从而获得共同的语言。“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这要求我们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好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教。这需要教师具有转化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转化引导之目的。在平时,教师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读后感《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方式有别,效果千差万别。第二是生活上的关心。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挑食现象较普遍;在校时,还不免有头疼脑热,在常人看来的一些小事,却是他们的大事、难事。作为班主任,就要把关心学生的“饱暖小事”挂在心上,常跟他们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争取让他们无学习的后顾之忧。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日子里都有快乐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有顺心的日子,也有不顺心的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帮助一把,学生就会心存感激与幸福,主观上会更努力表现。试想一下,当学生对老师心存爱戴时,你这个班主任难道还会不成功吗?三是学习上的关心。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学做真人”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实际,进行细致耐心地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除了关心学生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就是“恒”。“恒”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品格之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定果断、实干到底的意志品质,是教师具有顽强毅力的具体表现。可以这样讲,无论哪一位教师丢掉了这个“恒”,那么,他最初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和理想,就要半途而废;在学年伊始所制定的教育、教学计划,就会夭折;在自己学生中的威信,就将与日下降,甚至会带出一个散漫懈怠、畏缩不前、豪无战斗力的班集体。这绝不是言过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和周围的教师当中,不难找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向全班同学公布了美好的“班级活动计划”,可是,只搞了一两次像样的活动,就无声无息了;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向同学们讲“守则”,提“要求”,订“常规”,可谓雄心勃勃,然而,数周后,个别学生开始“冒头”,不良风气开始蔓延┅┅当初的“守则”、“要求”、“常规”也渐渐被老师淡忘了;新学期开始的一切新气象都在变:地面上的纸屑、果皮增多了;同学们献给集体的盆花枯萎了;课堂上随便讲话、“不务正业”的人多了;作业也交不齐了┅┅从种种原因看,作为班主任心中必须要有“恒”字,必须坚持不懈、实干到底,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另外,作者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心理战,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例如作者的“实践篇”中“一生叹息”、“围而不打”、“投石问路”等许多小故事,以及“理论篇”部分中的“攻心为上”、“虚实篇”等等,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的确,一名教师如果摸透了学生的心理,又何尝抓不住他的心呢?自然他也会顺着你指的光明大道前进下去。
《班主任兵法》波澜大海,深邃奔流。那其中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品味。读透,读精,干起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才能料事如神,足智多谋。才能在复杂的局面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服务学生!
〔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