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
小学、初中老师都是义务教务老师,高中老师不算,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回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答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因此,义务教务老师的范围就是小学、初中老师。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
(1)中小学教师职业扩展阅读:
义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中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
㈡ 教师职业前景是怎么样的
教师是个永远也不会被淘汰的职业。
据教育部近日公布的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不到43%,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13%,而师资不足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按照“十五”计划的发展要求,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的毛入学率,以学生老师比18:1测算,教师队伍的缺口将达到116万人,以普通高校师生比15:1测算,教师队伍缺口也将达到11万人。总之全国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师资缺口达120多万人。
㈢ 教师职业分类有哪些
教师资格分类有:
幼儿园教师
小学教师
中学教师
中职教师
高中教师
㈣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
(九)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5.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58.协助学生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㈤ 中小学老师应该选什么专业
学前教育不可以考教师资格证,除非你去深造了学的就是小学或初中教育才可以。
㈥ 《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容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㈦ 教师职业现状
书上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现状是,教师是当今中国最尴尬的职业。
上层领导说,教师要做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现状是,教师甘愿做红烛,但是即使真做了红烛,就必须要燃尽自己,才能照亮别人吗?即使燃尽了就能照亮别人吗?
家长说,孩子到了学校,就交给您了,老师,该打打,该骂骂,就像自己孩子一样。
现状是,你打打看看,骂骂试试?或许一般没什么事。一旦有事,必是大事,吃不了兜着走的大事。
中间领导说,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除了学习,还要注意学生的品德教育,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云云。
现实是,学生成绩好了,不管过程与手段,也不管学生基础有差异,也不论各种综合因素,只要而且只有学生考试成绩好,你才算是一名优秀老师,否则就不是,师德也不够优秀。
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现实是,老师的水平存在差异,教学方法,工作态度等方面肯定有所不同。同一个老师教的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差别很大。
基层领导公开说,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现实是,真正注重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很受学生欢迎的,未必成绩最好。
好多人都在说,老师课堂上不好好教,留着去补课的时候教。
现实是,我认识的老师,都是把同一内容,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反复强调,反复复习检查,反复练习强化,很多学生照样不会。
好多人还在说,现在教师道德水平底下。
现实是,老师这个群体或许谈不上高尚,也不否认其中有个别素质低下者,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哪个群体比老师更高尚,比老师更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比老师工作更尽心竭力,更注重结果和质量呢?
好多人还说,老师工作这样轻松自在,有假期,工资高,还在抱怨,不想干,辞职走人,有的是人想干,云云。
现实是,老师的工作真的轻松自在吗?老师的收入高在哪里?应该是多少才算不高?才算合理?老师抱怨什么了?老师辞职的有很多,辞职以后肯定另谋高就,那些想干老师的人们,想干就能干吗?
当今社会,中国教师的现状,真的说不清。一人一张嘴,各说各的话。
㈧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8)中小学教师职业扩展阅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九月一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共计六条。
新颁布的《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网络—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