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的职业权利

教师的职业权利

发布时间: 2021-07-25 07:56:34

教师的6个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根据性质的不同,教师的权利可以分为一般权利和职业权利两类。

1.教师的一般权利

一般权利是教师作为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宗教信仰自由权、公民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监督权等。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最易受侵犯的权利主要有生命健康权、名誉权、受聘权。

(1)生命健康权。

在我国,虽然“侮辱、殴打教师”早已被法律所明文禁止,但近年来,我国教师受学生及家长等辱骂、暴力攻击的问题仍较严重。

(2)名誉权。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名誉是社会对某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社会评价。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对其名誉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在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对教师名誉权和人格尊严的侵犯主要来自学生及家长、学校领导、校外人员等。

(3)受聘权。

又称工作权,是指依法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自由选择和获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机会。其内容包括职业获得权、自由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教师受聘权的法律依据是教师聘用合同。教师聘用合同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学校和教师之间确立、变更、解除和终止聘用关系的协议。

2.教师的职业权利

教师的职业权利即职业权利、公权利,是指教师接受学校聘用后,依法所享有的在事业方面的专业权利。职业权利与职责相联系,一般不能放弃,否则构成失职。

(1)教育教学权

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是教师职业权利的核心,具体内容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部分权利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二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学术自由权

即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教师从事这些活动会对其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但是,教师在行使这项权利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不影响正常的学校工作,并严守学术道德。

(3)管教自由权

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教师有权对学生进行各种指导,有权对其进行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按照教育法规的规定,教师对学生的评定结果不能搞排名和公示,以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4)获得报酬权

即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和单位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

(5)民主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分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教师们行使这项权利促进学校工作的民主化,也有利于教师本身权利的维护。

(6)培训进修权

教师有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育教学的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维护学生权益的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巧解边端计数题

② 国家法律规定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教师的职业权利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

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 教师作为专业教育教学人员的六大职业权利分别是哪些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

④ 教师作为专业教育教学人员的六大职业权利分别是哪些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回。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答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

⑤ 教师的职业权利

不只有四项啊,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依照国法校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法》赋予教师的权利。只要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容和范围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教师的这一权力。这一规定不仅是对教师工作安全感和稳定性的保障,也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神圣权利不可侵犯的一种保障。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不断的进修、学习,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其专业对教师个体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法》对教师权益的一种保障。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地进步、提高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而且更有利于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条规定赋予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内容特点自主组织教学和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法》赋予教师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侵犯教师的这一权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教师的待遇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职业吸引力等问题。因此,国家在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的生活水平方面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并将教师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出来,这样就利用了法律的强制力保障了教师收入的稳定及其应享有的优惠条件。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不仅有助于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发展,而且还可以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情感和意识,提升教师的职业热情,因此《教师法》将教师的这一权利予以了法律保障。这也正是公民权利与教师权利相结合的表现。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决定了教师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必须不断的进修和发展,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师职业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保障教师参加进修的权利,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必要措施。
此外,在《教师法》中,除了第七条所列举的六项教师享有的权利,还在其他条款中规定了一些教师应当享有的权利,如在培养和培训、工资水平、各种福利待遇以及奖励等方面赋予教师的权利,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一定渠道提起申诉的权利等。

⑥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享抄有下列权利:袭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应当充分尊重教师的权利;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这也是教师的权利之一;

二、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不体罚学生,尊重学生;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学生,及时家校沟通,时刻关心学生的身心状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即使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⑦ 简述我国教师职业特有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

(1)进抄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
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
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⑧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有:

(1)知情权,即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2)建议权,即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即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4)拒绝权,即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5)紧急避险权,即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

(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8)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0)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1)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⑨ 教师专业权利是

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活动内容。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课程、教材教法、考试和评价、课外活动、思想教育、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学校与家庭配合教育等方面。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这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基本权利。教师在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著书立说、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团体等。但这种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其行使必须限定在学术研究活动中,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则应遵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任意发表个人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此项权利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权根据学生的身心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升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通过考试、考查及其他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客观评定以及对学生的品行、能力等方面作出评价的权利,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教师职业的特点,在于专业性较强,而且脑力和体力消耗较大,因此教师不仅享有作为劳动者所享有的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而且还享有国家规定的教师的福利待遇,其中包括寒暑假期间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这是一项教师参与教育管理的民主权利。赋予教师这一民主权利,有利于调动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更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保障教师的培训权,对于教师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为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创造条件,切实保障教师所享有的这一权利,以适应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⑩ 教师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有哪些 详细

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二章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10)教师的职业权利扩展阅读:

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

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关系。

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

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

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

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

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客体,但是学生作为有一定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也是作为主体在活动着。针对教师作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也在这种活动中主动地认识着、实践着。学生也把教师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作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

鉴于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现代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

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

热点内容
师德培训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22 07:07:53 浏览:718
数学书的照片 发布:2025-05-22 06:43:53 浏览:834
我严厉的老师 发布:2025-05-22 04:40:42 浏览:31
玉林老师招聘 发布:2025-05-22 04:32:54 浏览:407
班主任带班策略 发布:2025-05-22 04:17:56 浏览:796
眼睛英语怎么读 发布:2025-05-22 02:50:22 浏览:154
模仿班主任老师 发布:2025-05-22 02:04:16 浏览:654
教育叙事高中 发布:2025-05-21 23:39:42 浏览:767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2025-05-21 23:29:07 浏览:389
小马过河国际教育 发布:2025-05-21 23:19:00 浏览: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