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① 谈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影响很大。老师的言行在学生心里很重要。他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②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的例子
列宁说:一个人来早期在思源想上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其成长影响极大。所以教师更应以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为学生作榜样。以其影响他们的成长。
记得沪上一名知名的画家在讲述自己的成长之路时讲了这样一件小事。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上课后教师没有准时到课堂,于是他和一些同学在黑板上乱涂。老师进来,其他同学“哄”地一下逃回座位。当时,因为他画得太专心,没有注意到教师已经到来,等他发觉,教师已经站在他背后,他一下呆如木鸡,垂下头,等着老师一顿狠骂。但是,出乎意料,老师却仔细地欣赏起他的大作,并鼓励他好好学下去。至此以后,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作画,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因此,作为教师千万不能轻易粗暴地打击学生的某种兴趣;记得有一位美国总统说过: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或许就缔造了美国的明天。
③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这些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行为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和知识的渊博度等,同样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比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根本性,作用更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最具权威性的榜样,教师每天与学生接触6—9小时,甚至更长,而父母虽然每天与孩子在一起10多个小时,但其中睡眠时间占多半。教师与学生“有效接触”的时间远远多于家长,使其更容易用自己的情感、意志、行为去熏陶和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他们模仿的对象。那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或终日忧郁、悲观消极,或性格暴躁、动辄发火,或虚荣文饰、弄虚作假,或紧张焦虑、惶惶不安。这些不良的心态或行为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在潜意识中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难以磨灭的记忆。“身教胜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当他们面对类似的刺激情景时,很容易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其次,教师的思想水平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心、信心、恒心,高尚的品德修养,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等,教师的敬业精神、竞争精神及交际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都会以有声的或无声的言语去直接影响学生。 再次,教师渊博的知识会征服学生。“学生可以容忍教师的苛刻,但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作为教师应该是“杂家”,不仅懂得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古今中外,把握时代脉搏,从而把抽象的理论课讲的具体、生动、形象。这时,学生就会被你横溢的才华、渊博的知识所征服,从而从心理上、情绪上乐意接受你,学习活动会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爱学,课堂教学中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变成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就象“春风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果老师的课像和尚念经干巴巴,即使教师磨破嘴皮,不厌其烦地讲述,学生实际上还是不愿听不愿学,只能是事倍功半。 最后,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从而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理解和尊重是起码的要求。现实中,有些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优待,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成了“附衬品”,这就容易形成少数与多数的隔阂、分化、对立,形成师生的“精神隔阂”,甚至在课堂上还故意捣乱,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可偏废。。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一个出色的教师,也不见得处处事事都正确,课堂上偶尔出现了错误,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发现并说出来。这时,教师不应回避,应及时承认并纠正,并且表扬学生听讲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样做反而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融洽。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到善于在学生面前修正、完善自己。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教会学生创造,一切为了学生,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
④ 老师能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个“大”,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由衷的微笑,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就此造就了这位学生成功的人生。而相反,老师的一句讥讽,一次冷漠,可能就把一个天才扼杀了!所以为人师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师德内涵修养,才能配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环!
⑤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师生实际并不平等,教内师容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征或符号意义。那么,学生们当然会“在乎”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2、凡是事业有成的人经常会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
3、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
⑥ 老师对学生影响有多大
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不过现在的形式不是老师适应你,是你要适应老师哦,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适应一下老师的教学方式吧,否则因为这个和自己的未来过不去就太不划算了,相信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会知道怎么做的
⑦ 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因为老师的影响,我也最终当了老师。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小学,冬天需要生煤火取暖,我离家近负责维护。因闹情绪头天晚上封火,将一根尺长的胶皮轮带扎折填了进入,第二天早上那个味儿呀!老师撇了我一眼,只轻轻的一句,“没味儿了再上课”,竟然平安无事了。高中跑通勤火车上学。车晚点迟到,报告进教室。老师讲的正起劲儿,厉声喝问,俺如实告知。师扬声自言:“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火车,谁敢不让它晚点”!此语自此长久回荡于耳。多年后,轮着我给老师们包括这位老师做培训,本想举这个例子说明问题,看了老师一眼,终是把到嘴边儿的话生生的咽了回去。上大学,讲授北京史的老师亲和力很强,加上咱在学生会的工作,与学习相关度较高,便多了与教授们接触的机会。一日上课,老师讲到俺家乡的古迹,师竟突发奇想,让我上来讲。惊愕之余,也心生欢喜,那是足足的过了把瘾,尽情的卖弄显摆。自此越发的热衷于地方史志的研究,直到今日,还把它当成爱好,不舍得放弃。学生的教育经历不可重复,老师的言传身教,都在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之间。老师可能早已忘记,但学生有些会永远铭记,哪怕只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