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穿着打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师虽说不能老是以古板守旧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但是也不能在着装问题上太随便、太时尚,女教师尤其不能穿得太性感。众所周知,教师是公众形象。所谓的“为人师表”,不仅是指教师的品德足以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外在形象其实也能给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教师因为穿着太露、太时尚、太性感,学生的注意力会从学习上转移到对教师的衣着打扮上,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女教师,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将人体上的一些隐蔽部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这会引起一些男女同学超越本分的联想,其后果更加严重。
黑格尔:“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学生眼里,教师如同一尊偶像,这“偶像”不但其内在素养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就是衣着、仪态、举止、姿态等外在形象,对学生同样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因为教师首先展示给学生的是自己的风度仪表,也就是自己的外部形象。这形象的优美与否对学生的“第一印象”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时,学生最先感知的,不是其德、才、学识,而是其外在的直观形象。因此,对教师来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善于“润色”自己的外表行为,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需要。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更美的风度和仪表呢?
一、优雅的风度
风度是一个人德行、品格、气质的自然流露,也是人们对一个人的身段体魄、装束打扮、表情神态、举止谈吐的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评价。风度在表现人的气质时,有着自身极为丰富生动的外观。只有当内在的气质之美得到完美的外在表现时人才能够具有风度之美。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总要借助于外形表现出来,同样,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总是含有内心活动的内容。所以,风度既表现为人的静态美,又表现为人的动态美。它是内秀与外美的高度统一,正如培根所说:“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教师首先应当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因为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我国古话中也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说法,都说明了人格感化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教师是直接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品格。所以,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外观形象上“以身立法”为学生做出表率,使其内心世界的道德美洋溢于外表的风度美。
二、高雅的谈吐和举止
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神。”教师的言谈举止是教师形象的外在表现之一,语言又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工具。文雅而富有情趣的谈吐,不仅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增强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比如教师上课时开口的第一句话“同学们,早上好。”面带微笑,轻轻的一声问候,马上把师生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反之,教师板着脸孔说“现在上课,把书翻开”。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教师礼貌用语的核心总是在于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讲话的态度要和气,语气要适度,有分寸,声调要柔和悦耳,情感要真诚。决不能用生硬挖苦的言语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又云“剑伤肉体,话伤灵魂。”可见用好语言的至关重要。
举止大方、姿态优雅是一个人的动态性外观美,可以说,站、坐、行三态是人的自然形体在空间的形象显现,加上优雅的手势和温和的表情会构成一种和谐的造型美。我国古代有“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说法,它要求人站时要抬头挺胸,直立挺拔;坐时要端正稳实,脑袋不后仰,也不能半躺半坐,以免给人一种懒散无力或自命不凡的感觉;行走时要精神抖擞,从容稳健,快慢自然。他们的外观形象也少不了这三态可视因素的展现。他们的举止言谈、姿态都应是落落大方、坦坦荡荡、气宇轩昂的,其间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应给学生一种愉悦的美感。
三、端庄的仪容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教师的仪容是教师规范的内容之一。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已有一定的审美观和判断能力。教师的仪容、仪表好比是一名演员,一上讲台,一个亮相,就能给学生其特殊的影响。
教师的仪容总体要求是:容貌健康纯净,发型朴实,着装文雅得体。天津南开大学教学楼门厅里一面大镜下的镜铭写得好:“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眉容来、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郭沫若曾说:“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教师是知识和教养的化身,穿着得当、款式合适的服装会使人显得年轻、精神,并能起到掩饰和烘托的作用。正如俗话所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要衣装、马要鞍装、佛要金装。”这一比喻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有修饰美。使自己内在的学识修养和外在的衣饰打扮和谐地统一起来,于朴实大方中见高雅的情趣,于整洁得体中见丰富的涵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得体的服装打扮、发型修饰,端庄高雅的仪容不但可以对人体的形体、容貌、仪态、风度起衬托作用,而且也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它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容光焕发,富有学识教养,听起课来自然能提高情绪、振奋精神。反之不得体的穿戴,会显得拖遢懈怠,无精打彩,疲惫不堪,会给学生一种沉闷、压抑和不愉快的感觉,就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非常强调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因为教师自身形象的问题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起码常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个性和漂亮,在穿着打扮上太随便、太前卫、太性感,而置公众形象于不顾。
女教师化上淡妆上课,可以增强自信心,同时还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女教师化妆上课是为学生“容”,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在乎和尊重。“为学生打扮”,这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和美学理念,它能让教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要像爱惜和关爱自己的脸蛋那样去呵护学生、尊重学生。
综上所述,教师的风度仪表美,归根到底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它要求我们要“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使美的心灵与美的仪表、美的谈吐、美的举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自己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美的风采。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素质的同时,加强外在素质的修养,使其风度仪表更好,把内在美与外表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以不辜负学生心中“偶像”之美。
『贰』 教师着装要求
一、教师着装的基本要求
2008年修订版《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着装的要求是:衣着得体,举止文明。南京市教育局2010年9月下发了一份《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指出:教师着装要“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等‘六忌’”。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着装应该注意哪些呢?笔者结合现实提出几点建议:
(一)整洁大方,具有职业性
教师仪表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职业美,整齐、清洁、大方的服饰搭配不仅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展示着教师职业的风采和魅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着装更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教师职业规范和日常行为守则。女教师不应穿露背装、吊带装、超短裙上讲台,发型要清新、自然;男教师不应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室,发型要整洁大方、长短适宜。佩带的装饰要简单、大方,不过分追求时尚。
(二)合乎时宜,具有适切性
合乎时宜具有适切性是指教师在服饰选择的过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服饰的选择和搭配一是要与自我的生理特点相吻合,选择与自己年龄、性别、体形、外貌、身高等相协调的服饰;二是要与自己的职业特点相吻合,选择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具体的人际交往对象相协调的服饰;三是要自然特点相吻合,选择与季节、气温、环境相协调的服饰。
二、教师着装的一般原则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着装在紧跟时代的同时,还要考虑适应其职业特点,起到教育、师表、授业的作用。笔者根据教师着装的礼仪要求,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根据自己的外形、肤色、年龄、气质选择着装
在一般情况下,肤色在明度、色相和纯度方面都有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肤色差异天生生成,但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服饰搭配,大都能弥补其肤色之不足,尽显美感。在考虑肤色与服饰色彩搭配协调美感时,注意拉开两者之间的明度差、纯度差、色相差之间的距离,拉开对比度。例如,肤色较白的若穿绿色衣服,显得高雅,若穿明度较高的服饰则感到有失严谨,肤色较黑的穿着绿色使肤色更加难看,给人以不健康感。另外在体形上,X型穿衣法适合腰间有赘肉和臀部宽大的女性,Y型穿衣适合腿部短或粗的女性,而个子瘦小的女生采用I型穿衣法会更好。不同年龄的教师,在着装上应有所不同。青年教师的自然条件优越,只要衣着得体,看上去就会很美,中老年教师身体开始发“福”,应注意自己的着装和修饰,使之显得热情而富有朝气。
(二)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性格特点、学识水平着装
风格上,质朴、儒雅、沉静、大方、活泼、典雅、矜持等都能体现教师职业的特色,但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留下成熟、稳定、练达的印象。由于每个人穿着受自身形体气质的限制,只有抓住自身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有追求、有品位的自我。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倾向于选择牛仔装、运动装等,给人以自由自在感。文静的则推崇柔美优雅的服饰。性格开朗的人偏向于暖色或色彩纯度高的红、橙、黄、玫瑰红等服饰,而青灰、蓝、黑色等色彩是气质内向的人。但是外向的人也可尝试深色的搭配,内向的人也可偶尔尝试暖色系的服饰,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三)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着装
(四)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着装
『叁』 教师如何穿着得体
上半身:
忌露、忌透、忌紧,以休闲又不失正式为主,例如衬衫,颜色、图案以简单为主,不宜太花俏。不一定都要穿戴衣领的衣服,比如冬季,教师不穿高领就可以适当搭配些素雅的丝巾。
2.下半身:
有些人会觉得以牛仔裤装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并不建议女老师这样穿,因为对老师而言,建立教师威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然而牛仔裤是属于较年轻的打扮,也会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有所怀疑。
因此建议诸位尽量以端庄成熟的打扮为宜,事实上,及膝裙、西装裤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对服装搭配没什么概念,我们建议你可以选择连身洋装,轻松又不失庄重。
3.配饰:
在服装上,如果搭配一些小饰品,会让整体更亮眼。但是,学校毕竟是个书香味浓厚的地方,所以配饰不宜太炫丽夺目。其实,手表是教师们的最佳配件。
4.发型:
发型以整齐、清爽为首要。时下许多教师们都会想为自己做些不一样的变化,像染个与众不同的头发,但试想想,目前许多中学都对学生的头发管制很严,如果为人师表的我们都不当表率,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权利管教学生呢?因此,较不建议教师们在头发上做独特、个性的改变。
5.鞋子:
鞋子也属服装的重要一环,建议尽量不要选择太新潮流行的鞋子,应避免马靴,拖鞋,而高跟鞋、素面皮鞋、休闲鞋是较好的选择。
(3)教师穿着打扮扩展阅读:
1.教师穿着除了得体,还能有自己的个性。展示个性,并不是过分追求新奇,赶时髦,不顾社会规范,而是指穿戴要适应场所、地区的变化,要合乎时宜。例如我们在参加一些优质课评选时,男教师一般着正装显示沉稳干练,女教师小西装配长裤,彰显简约大方。
2.教师着装还应注意色彩的搭配。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色彩的感觉占到五分之四。而服饰的协调主要是色彩的协调。一般说来,暖色调和中性色彩是我们经常选择的。比如白、苹果绿、柠檬黄、天蓝、粉红、湖蓝、橘黄等颜色,就是女教师的首选。
3.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服饰上的文字和图案的信息。衣着传递的信息应该永远是积极向上的,是与自己的风格相统一的宣言。在服饰上设计的文字和图案是有一定意义的,我们要弄懂其涵义,否则可能会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此外,教师的着装还应与所教学生的年龄阶段相协调。例如幼儿教师的服饰色彩是明快鲜艳的、温暖的。中学教师服装色彩显示温暖足矣,无需鲜艳。
教师的服装还需结构完整,衣服的破损、纽扣的缺少等也是我们极易忽略的细节。所以教师在着装时,要及时更换破损的衣服,要检查纽扣是否完整,要保证衣着的整齐性。
5.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在学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服饰与学生发展并不是无关的,相反,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师生关系的状态与教师服饰是相关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着装得体还是非常重要的哟!
『肆』 做一位老师穿衣打扮要注意那些方面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出台了《长春市中小学教职工奖惩暂行条例》,其中一条规定,教师如果“穿着打扮与教师职业不相称”,经过批评教育不改的,学校将给予一定的行政纪律处分。上海虹口区一小学也出台校规“凡女教师必须先施淡妆才能上讲台。”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现代社会,穿衣打扮已经成为保暖之外的一种人的文化修养的外化。 目前,在国内外的一些大型公司,衣着仪表已成为代表公司品牌形象的象征。教师,作为一种特定的助人职业,在穿着打扮上是否应有特定的要求?应该说,不同时期的教师,所呈现的衣着文化及精神风貌都会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那么,在今天这个崇尚张扬个性的时代,教师的穿着打扮,是提倡张扬个性,还是要求整齐划一?教师职业,是否应该对教师的穿着打扮有限定性要求?
学生:亲切自然最好
为此,记者采访了对老师最有发言权的“受众”学生。
北京海淀区某中学高二年级的王楠同学说:“老师穿着便装,很亲近,不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他说,他喜欢老师的形象趋近普通朋友,没明显的师生界限。该同学的观点反映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心声。老师最好是亲切自然地形象(从言谈举止到衣着打扮)面对学生,彼此之间才会少隔阂,多交流,才可能有最佳的表现和沟通。
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刘佳同学认为,“老师穿着怪异,会引得学生上课时忍不住窃窃私语,无心听课,并产生‘这老师素质很差’的反感情绪,由此‘迁怒’到该老师所教的学科。”
受访的学生普遍认为,老师着装亲切自然、简单庄重最好。采访中也有学生建议,老师和学生应该平等,在校也应穿校服。
当然,也有的同学认为,教师还是穿职业装较为正式。就像参加舞会,大家都是晚礼服。学生们穿学生服,老师们自然穿职业装。并且认为有的老师衣着太过花哨,不如穿正式一点的。这一部分学生考虑的是服装上的一致性,进而达到心理上的平等性。
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教师穿什么不重要,只要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教得好,能帮助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证明了老师的实力,老师的形象自然会水涨船高。
据了解,学生最受不了老师的八大装束是:低腰;低胸;透明;紧身;颜色太艳丽出挑;浓妆艳抹;男老师蓄过长的头发,女老师染色彩过分鲜艳的头发。
教师:端庄大方是前提
老师们自己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北京芳古园小学校长申瑞芝告诉记者:“学校特别是小学有条件最好还是要求教师统一着装。这样做一方面便于学校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服反映出自己学校的精神面貌和特色,也可以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平等性——既然我们要求学生穿校服,老师们就应该首先做到。何况,由于老师们的审美观不一致,穿着打扮太个性化可能会给年龄小的学生不适应的感觉。”
北京二中高三年级组组长陈惠文则认为:老师着装只要庄重大方就好。她说:“由于老师们的年龄、身材、气质都不尽相同,统一着装效果未必很好。在推崇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老师端庄得体的个性化打扮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身为一个女教师,她还特别强调,女教师在学校最好不要化浓装,不要戴过多的装饰物,以免在上课时引起学生不必要的注意力转移。
采访中大多数老师都认为,老师的形象一定要定位在端重大方、举止文明、行为典雅上,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实充实自己的内在,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效应。
官方:职业对教师穿着有限定
长春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王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条例》中有此规定是因为考虑到,教师的行为举止将直接作用于学生,如果教师穿着不文明,肯定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引导。不过他坦言,这次出台的规定只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他个人认为,女教师穿着奇装异服及身体暴露很大的服装、男教师夏天穿沙滩裤等是与教师职业不相称的。教师的穿着应端庄大方、不能太花哨。但对教师是否一定要统一着校服,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认为这只是个形式问题,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来作相应规定。
教师的形象总分,包括穿着,语言,行动,教课的水平,更有内化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抑或叫亲和力。至于着装方面的外化形式,它便是从形象的基础出发传递给学生的直观感觉。难怪有学生称,老师的服装打扮极其影响心情呢!
采访中记者发现,与教师着装正式与否相比,学生们明显最为关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亲切”、“自在”。
记者调查还发现,老师的外在形象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情和学习效果。其实,老师的内在形象,有着比影响心情更为丰富实在的内涵。教师的影响力借用生物界的“生物放大现象”最能贴切的反映,其影响比例是“一比十万”。有人以一个中学教师为例进行过说明,若从教30年,3年一个循环,每次循环教40名学生,至少教400名学生。而这400名学生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执教30年,5年一个循环,每次50名学生,至少300名。那么,这位教师直接间接影响人数,保守估计也是400×300人。由此可以发现老师肩上的分量,也由此一点上启示了我们,老师内在的素养和魅力非常重要,其内在的综合实力形象往往会影响一代人。
有专家说,遇上一位行为典雅、气度不凡的优秀教师,不仅在学识方面,而且在人格方面,对学生来说将会受益终生。
相关链接
现代人穿着打扮准则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穿着打扮均被视为其自身教养的最为形象的说明,并且被视为与自己对交往对象尊重的程度有关,故不可自行其是。
一、重要原则
1. 三色原则
在正式场合,男士应当有意识地让自己全身衣着的色彩,在总量上限制在三种之内。涉外人员全身衣着的色彩若多于三种,未免令人眼花缭乱,因而难以给人以庄重之感。
2. “三一律”
男士在正式场合着正装时,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皮鞋、腰带以及手包为同一色彩,并且以三者同为黑色最佳。越是有身份者,在正式社交活动中越要注意此点。
3.三大场合
参加社交活动时,切不可让自己的穿着打扮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当根据本人所处的具体场合的不同令其有所区分。按照常规,穿着打扮主要有下述三大场合之分:
其一:公务场合。公务场合,即上班办公的时间。公务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庄重、保守为总体风格。此刻的着装宜为套装、制服或者套裙。
其二:社交场合。社交场合,在此是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交往应酬的时间。社交场合的穿着打扮, 应以时尚、个性为总体风格。在宴会、舞会、音乐会、相互拜访以及聚会等常见的社交场合,此时宜着时装与礼服。目前,深色中山装套装与单色旗袍,可分别作为中方男女人员的“准礼服”在隆重的社交场合使用。
其三:休闲场合。休闲场合,泛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个人自由活动的时间,如居家、健康、游览、逛街、购物等等。休闲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舒适、自然为总体风格,往往可以由人们自行其是。在休闲场合,运动装、牛仔装、夹克衫、T恤衫等等乃是最适当的选择。在此场合若身着套装、套裙,便会显得煞有介事。
4.首饰佩戴
参与社交活动时,所佩戴的首饰必须符合身份,以少为佳。在公务场合,女士通常不宜佩戴珠宝首饰以及耳环、脚链等女性化首饰,它们仅仅适用于社交场合。应当注意的是,在佩戴首饰时,通常不宜多于三种,每种亦应以两件为限。佩戴多种、多件首饰时,应当尽量使之质地、色彩相同。
5.女性的化妆
在参加社交活动时,女士一般应当化妆。在国际交往中,化妆不仅意味着自尊自爱,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重视有加的一种表示。在公务场合,宜化淡妆;在社交场合,化妆可以稍浓一些;在休闲场合,则没有必要化妆。三者不宜一概而论。
二、重要禁忌
1. 着装六忌
在公务场合的着装应当避免过于杂乱、鲜艳、暴露、透视、短小、紧身,此为着装六忌。女士在社交活动中,着装尤忌“六露”,即忌讳露胸、露肩、露脐、露背、露脚趾、露脚跟。
2. 西装
在正式场合,男士以穿深色单排扣西装、白衬衫、黑色皮鞋为佳。穿西装时,最好不要内穿羊毛衫,不要穿布鞋或凉鞋,不要背背包。凡站立时,一定要扣上西装的纽扣。西装上衣外侧的胸袋中不宜别钢笔。西装上衣衣袖上的商标必须拆去。
3. 领带
穿西装套装时,一定要打领带。在公务场合宜打单色或带有几何图案的领带,并应慎用黑色领带或花领带。最好不使用“一拉得”或“一卡得”领带。打好之后的领带,不应当长过腰带。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领带夹。夹领带夹时,宜令其处在七粒扣衬衫从上往下数的第四与第五粒衣扣之间,它的位置越向上越不好。
4. 鞋袜
参加正式活动时,一般不宜穿凉鞋、拖鞋或旅游鞋,赤脚不穿袜子也不合适。男士穿西装时,通常忌穿尼龙袜与白色的袜子。女士穿裙服时,切勿穿残破的袜子、两双袜子,或者以健美裤代替袜子。女士穿裙子时,袜口如
『伍』 教师应该怎么着装打扮
老师在工作时、在课堂上,就应该是亲切、大方的,体现教师职业特色,穿着要给学生留下成熟、稳重的印象。而下班后,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欢的,前卫、花哨的衣服。
『陆』 作为一名教师,穿着打扮是否应该得体
为人师表,确实应该穿着大方得体、活泼朴实。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戴太多首饰。因为学生们的自制力比较差,遇到新鲜独特的事物,会忍不住过多注意,影响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只要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穿着精神干练,就会给学生起到一个好的榜样。
『柒』 教师要有师德,在穿衣打扮上有何要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无可厚非。但有时候穿衣打扮并非是随心所欲,还需要考虑到场合,考虑到身份。比如,出席正式场合,就得着正装,否则穿个拖鞋去合适吗?再说老师,现在教师队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且女性教师要比男性教师数量多,年轻人都会想要穿好看点,尤其是女性,经常还需要化妆,但这个度是需要掌握好的,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岗位,那么行为举止就应该符合规范,教师要有师德,在穿衣打扮上应有以下几点要求:
最后,教师得体端庄的穿着打扮是有利于教学的。老师穿的很清爽、大气,学生看着也舒服,容光焕发的老师讲起课来更有激情,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之,怪异或邋遢的打扮,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分散学生注意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捌』 作为一名老师,在学校里如何穿着打扮算是得体
作为一名老师,在学校里如何穿着打扮算是得体?
我们喜欢称老师为勤奋的园丁。老师这一职业的确是非常的特殊。他们能够培养出祖国的栋梁之材,也会在无形之中对孩子造成影响。教师法规定,老师在学校的穿着打扮必须得体。那么作为一名老师,在学校里如何穿着打扮算是得体的呢?
说起教师这个职业,大部分的人都是非常地敬佩。现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教师这一行业。当老师容易,要想当好老师其实不容易。作为老师,我们不仅是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平时一些细节问题也需要多加关注,比如说老师的仪容仪表。
作为一位老师,在穿着打扮上我们尽量遵循以上三点,这样才算是穿着打扮得体!
『玖』 教师该如何穿着
周一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很平静地走进教室,孩子们都在安静地学习。就在我 踏上讲台的一刹那,我听见孩子们都在“啊”“哇噻”地惊叫着。我疑惑地看着他们想找到答案,却见他们都兴奋地看着我,从上到下那么深情地打量着我。正疑惑着,只听有孩子说:“老师真漂亮。”“老师太美了!”闻后惊讶:“我漂亮?是吗?”“是啊,你穿这身衣服真好看。”“你就像个青春美少女。”“哈哈哈……”我们全体笑成了一团。 在接下来的整堂课上,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情绪很高涨,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一下课,孩子们就聚拢在我身边,对我的这身衣服“评头论足”。其实,这套黑色唐装衣裙是去年春节买的,当时我非常喜欢它的古典与高雅。裙摆上有绣花,古色古香的。上衣袖子与领子嵌着的红色花布,与黑色的衣裙搭配显得古朴文明,胸前的刺绣图案更增添了衣服的靓丽。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套普通衣裙竟会让孩子们赞不绝口。我更没想到,孩子们对老师的穿着打扮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我喜欢每周一的时候,老师都能穿一套上周没穿的衣服进教室,这样能给我一种新的感觉。”“就是、就是……”很多孩子都深表赞同。“我也是,我不喜欢老师总是穿一套同样的衣服,这周穿了下周还穿,看都看够了。”“老师穿的衣服最好是既时尚又稳重,就像语文老师这样,每次穿的衣服都很漂亮,而且花钱还很少。” “哈哈……”孩子们都知道我从不买品牌衣服,我的衣服都很便宜。一阵大笑后,田宇绘声绘色地说:“我喜欢每个星期一的早上,老师都能穿着鲜艳一点的衣服,脸上带着阳光一样的笑容,挺起腰板,轻轻走进教室,然后大声说:上课!那干脆的声音可以调动千军万马,我的情绪就会好极了!”他夸张的动作惹得每个人都大笑不止。 从那以后,我也记住了每周一一定不穿上周穿过的衣服,希望能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孩子们小小年纪,对老师的穿着打扮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审美标准。私下里与孩子闲聊时,经常听他们说喜欢这个老师的打扮,不喜欢那个老师的打扮,还有孩子说最讨厌老师染头发,黄的、红的、紫的都很难看,也不喜欢老师烫头发。作为教师,在穿着打扮方面,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喜欢和认可?如果学生不能够接受老师的穿着打扮,又怎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呢?所以,教师且不可盲目地追求时尚,追求时髦,追求新潮而忽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的感受。曾有一位中学老师烫了新头发,美滋滋地走进教室,满以为学生一定会像她一样觉得很美、很时尚。然而,没想到的是全班90%以上的学生觉得老师烫了头发很难看,不如先前的直发青春靓丽。老师当天晚上又花了一百多元钱把头发拉直成了原样。 人人都知道现如今是时尚、时髦泛滥的年代,各种穿着打扮令人眼花缭乱。很多时候,新潮、时髦并不代表“美”,盲目地追求时尚、新潮只会迷失自己。其实,适合自己才是最美的!
『拾』 教师应该怎样穿衣,怎样搭配呢
教师在选择服饰的时候,最好选择端庄大气的服饰,一件过期的长裙加一件西装外套,这样的穿搭就比较适合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