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名录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名录

发布时间: 2021-08-01 02:48:46

1. 华东师范大学有哪些第一批二级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有哪些第一批二级教授,
不挂网公布的。
如有合法需要,
可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立马就知道了。

2. 华东师范大学向国敏教授

男, 1954 年出生, 1983 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主要课程:
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会议策划与组织
研究方向:
秘书学、写作学、会展学。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文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希望对你有帮助

3. 宋进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个人基本情况
曾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和“上海市‘两课’优秀教师”等,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精彩一课”和“上海市精品课程”等。

4. 华东师范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华东师范大学不仅仅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培养过许多人才,这些名人活跃在各个领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首先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央视一姐——董卿。她曾经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她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曾经多次主持过央视春晚,和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节目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她的优雅被大家所喜爱。

华东师范大学之所以走出这么多名人,与它的培养计划是分不开的。

华师大以陶冶品性、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为导向,将崇尚真理、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在各领域有影响力的卓越人才。


还有创造条件,努力使具有特殊潜质和突出才能的优秀学生,在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能够更快达到更高发展水平,在各自领域展现才华,成为各个领域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华师大的名人还有很多,母校都因他们而感到骄傲!

5. 张季平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姓名:张季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7年6月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博士
职业:大学教师
职称:教授
学科组:生理学学科组
研究方向:感觉神经生物学 1984-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本科、硕士研究生,91年获硕士学位。
1991-1996年,湖北大学生命科学系,讲师。
1996-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99年获生理学博士学位。
1997.12- 1999.2,美国密苏里大学生物学系,访问研究学者。
1999.7- 2000.10,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
2000.11-2004.1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Irvine分校解剖与神经生物学系博士后。
2005.3至今,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入选2005年度上海市曙光学者和2006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1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项目1项;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神经生物学》双语建设项目1项。
他曾先后参加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项目1项、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基金项目1项。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湖北省教委教育研究项目1项。 在复杂声环境下脑对听觉信息的编码机制、听觉系统的功能发育与可塑性。
研究生招生:现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1.Nakamoto K.T., Zhang J.P., Kitzes L.M., Temporal nonlinearity ring recovery from sequential inhibition by neurons in the cat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6 Mar; 95(3):1897-1907.
2.Mao Y.T., Zang S.Y., Zhang J.P., Sun X.D., Early chronic blockade of NR2B subunits and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NMDA receptors molate LTP in mouse auditory cortex. Brain Research. 2006 Feb; 1073-1074:131-138.
3. Bi C.X., Cui Y.L., Mao Y.T., Dong S.Z., Zhang J.P., Sun X.D., The effect of early auditory deprivation on the age-dependent expression pattern of NR2B mRNA in rat auditory cortex. Brain Research. 2006 Sep;1110(1):30-38
4.Zhang J.P., Nakamoto K. T., and Kitzes L.M., Molation of level response area and stimulus selectivity of neurons in cat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5 Oct; 94(4):2263-2274.
5.Zhang J.P., Nakamoto K. T., and Kitzes L.M., Binaural interaction revisited in the cat primary auditory cortex.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4 Jan; 91(1): 101-117.
6.Nakamoto K.T., Zhang J.P., and Kitzes L.M., Response patterns along an isofrequency contour in cat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I) to stimuli varying in average and interaural levels.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4 Jan; 91(1): 118-135.
7.Jen, P. H.-S., Sun, X.D., Chen, Q. C., Zhang, J. P., Zhou, X. M., Corticofugal molation of midbrain auditory sensitivity in the bat, 2004, in Thomas J, Moss C, Vater M (eds), Echolocation in Bats and Dolphin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196-200.
8.Jen P.H.S., Zhou X.M., Zhang J.P., Chen Q.C., Sun X.D., Brief and short-term corticofugal mol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 in the bat midbrain. Hearing Research. 2002,168(1-2):196-207.
9.Zhang .JP., Sun X.D., Jen P.H.S. Corticofugal molation of frequency tuning of inferior collicular neurons in big brown bat, Eptesicus fuscu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 46 (10): 836-839.
10.Zhang J.P., Jen P.H.S., Sun X.D., Direction-dependent corticofugal molation of frequency-tuning curves of inferior collicular neurons in the big brown bat, Eptesicus fuscu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2000,186(10):913-922.
11.Jen P.H.S., Zhang J.P., The role of GABAergic inhibition on direction-dependent sharpening of frequency tuning in bat inferior collicular neurons. Brain Res. 2000, 862(1-2):127-137.
12. Jen P.H.-S. and Zhang J.P., Corticofugal regulation of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frequency tuning curves of bat inferior collicular neurons. Brain Research,1999, 841:184-188.
13. 王放,杨文伟,谭江秀,彭垠婷,张季平,孙心德, 经验改变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的特征频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 33(8):754-759.
14. 俞黎平,王晓艳,李相尧,张季平,孙心德, 大鼠皮层听-视多感觉神经元和听-视信息整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 33(7):677-684.
15. 王晓艳,俞黎平,李相尧,张季平,孙心德,幼年大鼠皮层听-视多感觉神经元和听-视信息整合,动物学杂志,2006, 41(4):33-40.
16.吴秀梅, 张凌, 许兢宏, 徐凤, 杨文伟, 张季平, 孙心德, 生后早期听觉剥夺、经验改变大鼠听皮层NMDA受体NR2B蛋白表达,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 33(11):1080-1085.
17. 张季平,孙心德,Jen PHS, 大棕蝠听皮层对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的调制, 科学通报,2000, 45(24):2636-2640.
18. 张季平, Jen P.H.-S.,孙心德, 大棕蝠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的方向敏感性,生物物理学报,2000,16(1):81-88。
19.张季平,孙心德,詹喜平,杨弘彦, 电刺激大马蹄蝠听皮层对下丘神经元听觉敏感性的影响,生物物理学报,1999,15(1): 98-103.
20. 詹喜平,张季平,孙心德,声诱导鼠耳蝠脑干听觉神经系统Fos的表达,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9,15(3):181-185。 1968年11月参加工作,先后在陕西红旗化工厂、陕西车辆厂、西安海关、石家庄海关等单位工作,1989年2月起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2007年3月任西安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主要分管:监管通关处、财务装备处、技术处、机场海关、机关服务中心及基建工作、数据分中心。
2008年9月任西安海关巡视员。

6. 楼嘉军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男,1957年出生,浙江鄞县人,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中国旅游营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旅游协会理事、上海普陀区旅游协会副会长、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旅游教育协会理事。

7. 华师大研究生导师信息查询

华师大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网站,你进去以后找到教师名录,那里会有介绍的,我考的是资源与环境学院,不知道你考的是什么院系,一般都会有的

8. 如何查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导师信息

华东师大校网右侧一栏,有【教师名录】。点进去,按照系别查找,有教师的详细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

9.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动漫专业有哪些老师名单

历史上教师名单一般是不对外的宣传的,不过下面的简介或许对你有帮助。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详细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成立于2004年9月,其前身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方向。该专业经过20年建设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学科基础,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艺术研究群体。
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艺术设计人才需求情况,华东师范大学于1995年设立了装饰设计方向,2000年设立了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经过多年努力,艺术设计课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并以多工艺门类、多材料的设计运用和中西艺术融汇的教学特点见长。目前艺术设计的主干课程包括:设计史、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络广告设计、企业视觉形象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等。
2004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在上述学科建设积累的基础上,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学院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优秀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汇聚学术精英,加速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同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契机,创办一所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新型艺术设计学院。并努力通过若干年的建设,使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设计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在2005年先行开设4个专业,它们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和动漫形象设计专业。招收本科生100名。2005年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也在进行中。2006年起学院计划增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时尚设计、设计管理和动漫游戏设计等专业。
目前,设计学院共有四个年级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100名。许多学生在校学习时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的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比赛大奖。去年,该专业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设计学院荟萃了一批年轻而具有天赋的教师,许多教师都有着曾在欧美深造的经历,有着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开放的学术态度。他们中的一些教师所编撰的设计专业教材,上了全国同类49种教材发行排行榜的首位,有的教师担任了国内五星级酒店空间艺术设计的总设计师和设计总监。他们是一个非常有活力、有实力的团队。
2004年,国家文化部将“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这一重要机构设在华东师范大学,这对设计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设计学院积极广泛地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合作。目前,正与美国Pratt等学院洽谈合作意向,并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艺术设计专业(非师范)
多媒体设计方向
多媒体是由多种媒介(multi-media)、多种编码(Multi-code)、多种模式(multi-modal)形成的综合表达方式。多媒体设计方向的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多种媒介(multi-media)、多种编码(Multi-code)、多种模式(multi-modal)三个方面。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交互媒体和网络媒体、计算机图形、计算机动画等方面,以培养21世纪多媒体创意、制作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交叉研究能力、媒体理论和媒体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需求,能胜任各类院校、企事业单位、IT企业等设计开发研究工作。
本专业课程包括三个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数字媒体与出版、数字动画设计。
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培养方向提供的必修课程;数字媒体与出版以平面图形、电子出版系统、交互设计为培养方向,学生需要掌握图形设计、出版设计流程、交互程序设计、网络媒体设计、电子出版物设计等技术。数字动画设计主要以三维模型、动画为培养方向,学生需要掌握动作和风格,时间语言,2D和3D动画技术。 课程目标和任务遵循传统的艺术设计概念和数字技术相结合,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研究相结合,理论和实验室实践相结合,多媒体表达形式和交互语言相结合的原则。
主要课程包括:现当代艺术设计史、当代科技前沿、人体解剖、视知觉和应用心理学、电脑游戏基础、运动分析、文案脚本和策划、大众传播和当代媒体、动画衍生产品开发等。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本专业培养以视觉图像信息传播为主,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复合型优秀设计人才为目标,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课程,注重多元化设计理念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设计的研究方法,具备了解中外设计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和实际开发、交流的能力,能胜任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研究、设计、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目前拥有3个课程板块,分别是品牌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和插图。
主要课程包括:视觉语言、插图、字体设计、编排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网页设计、展示设计等。
动漫形象设计方向
本专业培养以动漫游戏形象设计为主,熟练掌握动漫原画创作、原创角色设计,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后期处理制作,设计理念先进,具备研究、开发、交流推广能力的复合型动漫设计人才。
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在高校从事动漫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报考动漫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进入动画公司、电视台、网络公司、出版社、广告公司、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等单位,从事动漫管理、影视动画片策划与制作、影视特效剪辑合成、影视广告创作、电视栏目包装、游戏动画创作、网络传媒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卡通形象设计与编辑等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动漫原理、中外动漫史、原画创作、动漫创编基础、动画视听语言、剧作与脚本、运动规律、角色设计、场景与道具设计、故事板与镜头语言、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动漫赏析、音乐鉴赏与合成、DV技术、数字影像后期合成、动漫周边产品设计、软件技术(Photoshop、Painter、Flash、3Dmax、Maya、After Effect、Shake等)。
工业设计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阔的专业视野和知识面,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成果和发展方向,注重创造性思维,有前瞻性,对产品的功能、人性关怀、视觉审美有着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工业设计人才。
该专业目前设有家电、家居、玩具、礼品等专业课程板块。毕业生能胜任高校、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产品设计、教学、研究、开发、流通等领域的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工业设计史、机械动力基础、科技前沿、材料与加工方法、形态训练、模糊设计、系列化设计、仿生设计、无障碍设计、更新设计、概念设计等。

热点内容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
学生调戏老师 发布:2025-05-12 06:02:30 浏览:14
抗癌生物 发布:2025-05-12 05:09:05 浏览:656
巨鹏生物 发布:2025-05-12 03:15:27 浏览:869
丝足老师 发布:2025-05-12 01:30:24 浏览:608
当教师好还是公务员好 发布:2025-05-12 00:53:30 浏览:853
考研英语真题下载 发布:2025-05-12 00:24:07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