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教学质量分析ppt

教学质量分析ppt

发布时间: 2022-04-24 03:44:34

如何进行科学的学校教学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分析或称质量评价,是一种大型正规性考试或检测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其作用是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学领导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工作方案的过程,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

Ⅱ 趣味成语教学分析报告.ppt

百里挑一 bǎi lǐ tiāo yī 【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结构】偏正式。【用法】多用于形容人才出众。一般作定语。【正音】挑;不能读作“tiǎo” 【辨形】挑;不能写作“桃”。【近义词】数一数二、凤毛麟角、出类拔萃【反义词】比比皆是、俯拾即是、多如牛毛【辨析】“~”和“凤毛麟角”;都形容“很难得;很稀有”的意思。“~”多用于人;“凤毛麟角”既可用于人;还可以形容具体的物品珍贵而少。语义也比“~”重。【例句】 (1)小玉是村里的女秀才;又是~的俊姑娘。 (2)小明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学习成绩优秀;真是个~的人才。

Ⅲ 如何做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教学质量的竞争,而不在于学校大楼有多雄伟,场地有多宽阔,规模有多大。学校办得如何,它在社会上的反响怎样,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与信赖,关键在于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与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老师讲:把育人质量摆在办学第一位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上的教学干部才是好干部。
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课题,将实践行动与研究探索紧密结合的行动研究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实,作为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着教学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反思→意识到教学问题所在→拿出新的教学行动方案→再尝试教学行动”。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学行动反思”一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明确今后行动研究方向,进而提高教学行动研究质量的前提与保证。

Ⅳ 怎样写教学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向上级领导所作的教学工作汇报,也不同于教学工作总结和一般的教学论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反思内容与反思过程的具体承载形式。重在体现“分析”、“反思”,这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要特点。

一、做好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前的分析与统计工作

教学质量是依靠先进教学理念、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编出来的。只有工作做得好,有切实的收获与感受,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因此,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前,首先要按照由彼及此、由教学质量到学校管理的顺序,对前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分析。

1.分析学生。学生的成绩与表现,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承载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百分之百的份额。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虑。如:

(1)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怎样。知识是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能力是评价学习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就说语文:写字,基本笔画、偏旁部件是否合格,形体间架结构是否匀称、规范;阅读,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能否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习作,是否达到了文从字顺,内容具体清楚,表达内心真实感受。

(2)学习是否主动、热情,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有热情、兴趣,才会用全部精力去学习,学与乐不可分。没有热情与兴趣,就没有主动与记忆。就说语文:学生是否具有主动识字、练字的积极性;是否具有高昂的课外阅读热情;是否对练笔、写日记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是否形成最基本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一个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重要。就说语文:学生是否养成了把字看清楚、然后一气呵成写下来(不是看一笔写一笔),不粘笔画、不涂抹,若写得不好、比较后再写的习惯;是否养成了边读边思考、标画、注释,坚持作阅读笔记的习惯;是否养成了留心观察生活、勤于动笔、自主自由表达的习惯。

(4)是否初步具备了认真、沉稳、踏实的学习晶格。坐得住,学得进,效果好,持之以恒,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是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的行为基础。

2.分析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时,可以着重从备课、上课、批改、反思、辅导等方面去考虑。

(1)在备课方面,可着力分析:①教师是否肯于深人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是否确实有研究教材、设计教学的时间。②教师是否真正掌握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及所教年级具体教学目标与要求;备课是否详细、实用,是否能依据所教年级具体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认真落实课程基本理念。③教师如若采用电子备课形式的话,可着力分析教师们是否做到正确、科学运用共享教学资源。

(2)在上课方面,可着力分析:①教师上课是否能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实践行为。②教学目标、学习条件、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评价指标(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符合程度怎样。③是否指导和要求学生按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每学期学校所规定的大作文、小练笔、日记、阅读笔记的篇数。

(3)在作业布置、批改方面,可着力分析:①用本、用笔是否统一。②作业布置是否体现自主性、层次性、操作性、创造性,有利于及时巩固、强化所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③教师批改是否及时、认真、规范,以身作则;评价方法是否科学、灵活,以表扬、激励为主,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4)在课后反思方面,可着力分析:①教师能否进行及时、认真、深刻地反思--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探索教学规律,反思教学问题。②教师能否抓住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③教师能否及时将教学反思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5)在课后个别辅导方面,可着力分析:①教师是否做到分层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提高。②个别辅导是否有效,成绩是否突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应成为教师工作的座右铭。因为,任何一个学生落伍,对于这个学生,对于这个学生的家庭来讲,都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3.分析学校。教学干部是学校教学规章的制订者,教学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教学干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可以着重从教学常规管理、课外校外活动、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去考虑。

(1)在日常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可着力分析:①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规范。如《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等,是否健全、规范,与时俱进。②落实教学常规是否扎实、到位。如,从宏观上分析:是否积极推进北京市课改试验方案;由学科教学计划到备课、上课、评价、反馈,是否做到了教学全程管理;是否做到了学科教学评价过程化、全面化、多样化,反馈、调整及时化。从微观上分析:学科教学计划是否科学全面、突出重点、具体可行、体现创新并认真落实;所进行的教学分析、辅导是否切中学校教学实际;干部深人课堂、深人教研组,指导教学措施是否得力;组织的研究课、示范课、评优课,是否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将教学检查、“双基”检测与学科竞赛结合,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单元过关、期中检测,是否对重点年级、重点班级进行了严格监控和认真分析;对检测和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及时进行了总结、反馈,并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在课外、校外活动方面,可着力分析:①课外活动是否列人教学工作计划。如,开展古诗文经典背诵、课外阅读活动,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各年级段诵读哪些内容(必背哪些篇目、推荐阅读哪些书籍),在什么时间读,怎么读,如何检查、评价、展示成果等,是否有通盘的考虑与切实的措施。②各学科是否按照学校常规要求分别成立了兴趣小组,学生参与面和积极性怎样,活动是否做到了经常化,成果展示是否做到了制度化。

(3)在教、科研工作方面,可着力分析:①学校是否形成了以科研带教研、教研科研紧密结合的统一思想认识。②教科研活动开展得是否扎实有效。如:教科研专题是否是学校或地区带有普遍性且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研究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在教师当中是否营造出了学习、争论、实践、竞争的研究氛围。③研究成果是否众人皆知,深人教师心中,并成为教师改革教学的自觉行为。

(4)在教师队伍培养方面,可着力分析:①学校有没有长远的教师、名师工程培养计划。②教师有没有比较充裕的理论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③学校给没给教师搭建、创造展示教学智慧、教学才干的舞台和机会。

(5)在办学目标方面,可着力分析:学校办学目标是否明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办学特色是否突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前的分析、准备工作更加详实与客观,根据需要,事先可对学生进行学科单项或综合性的检测,可进行教师或学生的问卷调查,可组织针对教师或学生的小型座谈。

二、把握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一般形式与要求

1.题目要简练,揭示报告主题。为揭示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题,同时体现文体特点,拟题时,可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关键词要准确,亮明报告的重点与创新点。应以报告中多次出现的,突出学校教改、课改重点与亮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不要多,3-5个为宜。

3.结构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框架,与报告前的分析思路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学管理到教学质量的顺序去考虑。一般可这样安排报告的结构框架:一、学校基本情况;二、主要教学成绩(报告重点之一)1.学校办学目标;2.学校教学常规管理;3.学校教、科研工作;4.学校教师队伍建设;5.学校教学质量。(1)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4)学生学习品格状况;6.课外、校外活动成绩。三、主要问题与成因(报告重点之二);四、加强与改进方法(报告重点之三)

4.内容要集中,突出教学工作重点。既然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就不宜过多地将德育、后勤管理等内容掺杂进来。

5.论述要客观,详实具体。既要详细、实事求是地介绍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的“主要教学成绩”,进而总结成功教学经验、教学管理经验,又要全面、客观分析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并拿出详实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强与改进方法”。对“主要教学成绩”谈得很清楚、具体,而对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加强与改进方法”两部分内容却轻描淡写,示意性地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够的,对以后的教改、课改是不会起到多大指导、促进作用的。

6.要将定性分析与量化展示有机结合。既要注重运用语言准确论述,又要注重运用清晰的数据来如实反映。如,学科基本功(朗读、背诵、查字典、单词认读、数学口算、数量关系等)测查统计,学科作业良好率测查,写字规范、端正、匀称、紧凑测查统计,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统计。

7.语言要朴实、准确。“教学质置分析报告”属行动研究论文范畴,因此语言基本表达方式应以论述、分析为主。报告中要少描写、抒情,不使用夸张。

班主任,学生如何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端正质量分析的认识——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根子出在教师身上,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在于客观评估教与学的现状,肯定成绩和有效的作法;找出问题,并弄清产生的原因,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但是在质量分析中有一些教师往往把问题推给学生:基础差、不认真、偏科、不刻苦......这里不妨让教师讨论几个问题:其一,从学生的主观愿望上讲,有多少学生不希望自己学习好,不希望考试有个好成绩?其二,学生真的厌学吗?其三,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有些学科兴趣高、努力学?其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是不是有些学生就是天生学不会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教师认识到如果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则是教师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的原因,学生的问题要靠教师解决自身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分析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教师在质量分析过程中就能够客观地看问题,主观上找原因,把每一次教学质量分析看成是对自己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总结,自我提高,自己也就认真并乐意进行质量分析。
(二)创造科学的分析形式——双向采集信息、双向质量分析。双向质量分析法即教师分析、学生分析;知识块、能力层和学生层次的综合分析;学习环节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各学科教师把试卷中的题目按照知识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知识类中的得失分比例,这为一项分析。再一项分析是把试题内容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进行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能力层次上的得失分比例。最后各学科教师进行双向质量分析,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学生自我分析也采取双向分析:其一,按照学习的五个环节,即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其二,按照各学科的得失分情况,从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时间安排,进行自我分析评价。然后填写考试成绩综合分析表,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学习措施。
二、考试的质量分析
1、考试评价的目的是什么?(1)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为了评价我们老师的教学情况。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上面两方面,既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对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的考察),又要检查我们平时教学的效果。当然,考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质量不断 的提高。
2、评价的原则——分数与人文相结合。考试不应该光看学生的分

Ⅵ 如何评价教师的质量分析

一、端正质量分析的认识——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根子出在教师身上
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在于客观评估教与学的现状,肯定成绩和有效的作法;找出问题,并弄清产生的原因,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但是在质量分析中有一些教师往往把问题推给学生:基础差、不认真、不入心、偏科、不刻苦……我们让教师讨论几个问题:其一,从学生的主观愿望上讲,有多少学生不希望自己学习好,不希望考试有个好成绩?其二,学生真的厌学吗?其三,造成偏科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有些学科兴趣高、努力学?其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是不是有些学生就是天生学不会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教师认识到如果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则是教师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的原因,学生的问题要靠教师解决自身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分析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教师在质量分析过程中就能够客观地看问题,主观上找原因,把每一次教学质量分析看成是对自己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总结,自我提高,自己也就认真并乐意进行质量分析。
二、创造科学的分析形式——双向采集信息、双向质量分析
一般的质量分析,往往按照常规数据统计,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各学科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质量分析不能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分析出来,只能表面地评价哪个班、哪个学科成绩好或不好,不能起到教学质量分析的真正作用。双向采集信息,双向质量分析法即教师分析、学生分析;知识块、能力层和学生层次的综合分析;学习环节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各学科教师把试卷中的题目按照知识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知识类中的得失分比例,这为一项分析。再一项分析是把试题内容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进行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能力层次上的得失分比例。最后各学科教师进行双向质量分析,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教务处的要求,根据双向分析的数据,进行教学自我评价总结,写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学生自我分析也采取双向分析:其一,按照学习的五个环节,即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其二,按照各学科的得失分情况,从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时间安排,进行自我分析评价。然后填写考试成绩综合分析表,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学习措施。
三、广采信息、集思广益,开好指导会
教务处收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分析,汇集教学调查意见,征求年级长、班主任、学生、家长意见,进行整理归纳,由年级负责人总结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写出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然后召开教学质量分析预备会,由主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召集年级长、教研组长和有关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代表,对分析报告中各学科汇总出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制定的措施进行论证,达到统一认识,向校长会汇报,然后由教务处分年级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进行反馈,提出教学指导意见。通过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最突出的作用是每个教师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自我认识,从而转变教学观念,合情合理地自我评价。因此说教学质量分析重在分析过程,重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Ⅶ 如何做教学质量分析

1 、参与质量分析的人: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班主任、学生、学生家长。对以上参与分析者提出要求,明确分析的任务。
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和“静态”分析相结合,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分析相结合,校内分析和校外分析相结合,智力因素分析和非智力因素分析相结合。
3 、对于月考、期中、期末、中考成绩的分析做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进步率的分析。达标率根据学校给各班确定的目标进行分析。
4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组长、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要重点进行地分析。
⑴学校领导:分析全校的整个质量,有哪些优点,还有存在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制定长期质量目标。特别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抓好课堂教学的教风和学生自觉学习、自觉思考的学风 ,做好教师提高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⑵教研组长:组织老师对所教学科进行分析,特别是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应用如何,新型的学生观、教学观建立的如何。交流研讨教学智慧,注重课堂教学,落实学生的学习,制定教研教改措施,做好教研组工作,向教研教改要质量。
⑶年级组长:要对全年级的质量进行分析,与其他学校比较,本校各班比较,更要注重过程分析,分析学风,分析学生行为习惯,互相学习,不断总结,找出问题,制定方法,及时开会,狠抓落实。
⑷教师:所教科的学生成绩分析,教学成功的分析,课外抓学生学习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分析;培养学生思考方面分析,因材施教方面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制定出改进教学的计划和措施。特别是对平时教学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分析。我校目前课堂教学存是:分析教材多,分析学情少;老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重视知识多,重视培养能力少;学生听的多,动手动脑思考少;抓全班多,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少。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
⑸班主任:本班质量分析,每个学生的质量分析。成功的和不足的分析,结果过程分析。分析智力因素,分析非智力因素。特别是要对班风、学风分析,制定出改进措施,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做好与任课教师沟通工作,与任课教师一起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与家长联系工作。做好学生表彰激励工作。
⑹学生:个人德育智育的分析。既要分析学习成绩,还要分析情绪、心理及身体状态,校内校外学习努力程度、读书习惯、自主学习习惯、思考习惯、概括习惯、动手习惯等分析。制定学习改进计划和自我提高的措施。不但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

Ⅷ 怎样进行学校教学质量分析

学校的教学质量分析是站在全局和纵向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学校领导的质量分析主要也是四个方面。一是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二是成绩统计和对成绩情况的分析,三是成绩问题的分析,四是建议及措施。重点是后三个。
1、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主要分析试卷特点、试卷考查的内容、试题分数权重、试题的难度等。
2、成绩统计和成绩的分析。成绩统计一定要准确,这是所有老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确。分析前必须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容许出任何的疏漏。分别以教师和班级为单位,划分的越细越好,对比度越清晰越好。包括全校各科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或优秀、合格人数,下同),各班各科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全校总体成绩、年级组成绩统计,年级班级达标情况,与区均值比较统计,各班与全校总体情况的比较等。例如初二数学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所教班级成绩情况对比(两率一分绝对值情况、最高最低分情况、校及区名次及变化、与校区平均值之差,差值的变化,年级前50名后50名分别有多少名等)。对班级也可以采取上述办法,在这一环节上不用评价,只列数据就可说明问题。为使统计结果一目了然,对一分两率的统计与分析时建议使用饼图、表格、曲线、柱状图等来表示。
通过比较本校某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可以看出本校某学科的总体情况和分化情况。
通过比较某班总分各分数段人数占全校总分各分数段人数的比例,总分平均分和全校人平均分、总分优秀率、全及率等可以看出该班各层次学生情况。
还可以纵向比较------本次考试与上次考试成绩相比较等。
3、成绩问题的分析。关于成绩问题分析一定是结合上面的成绩来说明。原因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来进行查找,要有理有据,能够令大家信服。
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明确教学质量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了解和分析。
了解的办法主要有平日观察记录(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勤到教室课堂,勤到办公室备课组,积极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调查了解(了解教导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学生,抽查教案、作业、考卷等)两种方法。
由于影响教学质量的人为因数主要有:学生自身、科任教师的工作、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学校领导的教学管理等几方面。因此教学成绩及问题的分析主要也是从这四方面来进行。
(1)分析学生。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虑。
(2)分析科任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时,着重从学科知识、工作态度、教研能力、工作能力(备考、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预习与复习、课外辅导、测试等)、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师生关系等方面去考虑。
(3)分析班主任。主要从影响班级成绩的主要原因----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管理水平、班风建立等方面来进行。
(4)分析学校管理。可以着重从学校日常教学常规管理、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方法等方面去考虑。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制订者,学校教学工作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学校领导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
(5)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借分析表扬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树标杆,同时批评差的现象,促进转变。
②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老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
③不能简单的罗列各学科问题,必须整合提炼。
④分析要具体,切忌空洞。所谓具体,就是要分析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甚至分析到某一个学生。不仅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作出分析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了解和分析。
4、建议及措施。
建议及措施一定要结合上面的全面分析,既要关注整体(全校或年级),又要关注个体(教师或学生)。优势要说够,问题要说透。提出提高学科成绩和班级成绩的有效具体可行的办法,另外还可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备课、上课、教法、实验等)、制度(集体备课、师带徒、上研究课、及时检测、有效布置作业等)或学校教学考核办法(例如考核以备课组为单位、同一备课组教师考试成绩不能超过某以定值等)等。
5、学校领导教学质量分析的特点
(1)要有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是在某种考试或考查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一定要解决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我考的怎么样?今后应该怎么办?
(2)指导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教育发展的形势及教育理念相结合,要与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次成功的教学质量分析,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很好促进作用。
(3)及时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热点内容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
小学教师的条件 发布:2025-05-17 16:21:01 浏览:41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2025-05-17 16:14:16 浏览:819
夏威夷群岛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17 16:10:46 浏览:949
奴隶老师漫画全集 发布:2025-05-17 16:01: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