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
❶ 教育评价的意义
一、教育评估是提高教育决策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决策,无论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决策,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决策,无论是确定性决策还是不确定性决策,无论是发展性决策还是追踪性决策,都必须严格遵循决策的科学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包括:发现问题,确立目标;分析矛盾,制定方案;综合评估,方案选优。
二、教育评估是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质量观、全面贯彻教育方
针的建设性措施
在现实中,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往往受三个方面的制约,一是设计者的价值、质量观,二是实施者的价值、质量观,三是服务对象的价值、质量观,这三个方面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例如,普通中学的培养模式,从国家来说,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智力发达、能力较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合格毕业生;从学校来说,则可能要求培养知识扎实,升学能力强的学生,特别是在教育结构尚未理顺的情况下,这种价值观和质量观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向;从用人部门来说,高等学校倾向于需要知识面宽、有“后劲”的新生,部门行业则需要知识专业化且上手快
❷ 《如何进行教育评价》
如何进行教育评价: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应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与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❸ 教育评价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教育评价形成多种互补模式。
(2)形成性评价的地位不断上升。
(3)评价方法日益科学化、多样化。
(4)评价主体范围日益拓展。
(5)评价内容向全方位发展。
❹ 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名词解释
幼儿园的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主要分为: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4)教育评价扩展阅读:
教育评价不是一厢情愿的评说,它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测量,有数据有证据,并做出相关的判断。同时,教育评价也需要价值观的引领,有理念有目标,体现教育真正的价值追求,这就是教育评价中为什么评和怎么去评的问题,即教育评价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既要看重评价的工具理性,也要看重其价值理性,做到两者的相互统一,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评价的价值理性。
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说起来容易,现实状况并不轻松,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这种导向的评价的消极作用,一是忽略并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助长片面发展的趋势,二是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使学生成长流于平庸,三是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秀人才培养难以为继。
现代教育评价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点:
1. 评价目的转变。早期的教育评价主要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则更注重“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即由重视鉴定转向更加重视改进教与学,以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目标;
2. 评价对象的扩展。早期教育评价对象主要是教学领域,集中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定上,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计划和课程编制的优劣得失作出判断,现代教育评价的对象扩展到了所有教育领域,宏观和微观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皆可作为评价对象;
3. 评价结果形式的革新。早期教育评价既重视以数量的形式表示评价结果,也重视用语言描述的形式表示评价结果,还重视以数量和描述相结合的形式表示评价结果;
4. 强调评价对象的参与。早期教育评价把评价对象看作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则把评价对象看作是评价的主体,强调评价对象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并引导评价对象参与从指定评价方案到取得评价结果的全过程上,强调评价对象对评价结果的认同。
教育评价涉及旗帜和路标问题,要明确回答我们的评价到底为了什么,尽管评价会涉及很多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有不同类别的评价,但根本价值观应该只有一个。
这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一价值引领下,寻找和建立教育评价的路径、方法和工具,构建为了学生发展的中国教育评价体系。
❺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❻ 什么是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的操作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❼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
1.鉴定功能
教育评价的鉴定作用是指教育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它是与教育评价活动同时出现并始终伴随着教育评价存在的。由于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教育评价具有对评价对象具有鉴定优劣、区分等级、排列名次、评选先进、资格审查等鉴定功能。鉴定功能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其它功能是在科学鉴定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认识对象才能改变对象。
2.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这是由评价标准的方向性决定的。因为在教育评价中,对任何被评对象所作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的。
教育评价可以通过评价目标、指标和内容体系为核心的导向机制的引导,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指明工作方向,为学校指明办学方向,为教师和学生指明教与学的努力方向。它可以通过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技术方法体系,对政府部门的教育行政工作、学校办学工作、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工作,不断地评价反馈、调节与控制,使教育活动向规定的教育目标逼近,教育评价导向功能是由评价目标、指标体系、控制反馈体系以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技术方法体系所决定的。
3.激励功能
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合理有效运用教育评价,能够激发和维持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评价的激励作用是分等鉴定的必然结果,它也包括对后进单位与个人的督促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被评价对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趋向。恰如其分的评价结果能给人以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
4.诊断功能
教育评价的诊断作用是指教育评价对教育的成效、矛盾和问题作出判断的功效和能力。科学的教育评价的过程是评价者利用观察、问卷、测验等手段,搜集被评价者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严格的分析,它能够根据评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分析出或者说出、诊断出教育活动中哪些部分或环节做得好,应加以保持和提高,同时也能指出哪些地方存在着问题,找出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提供改进途径和措施的过程。教育评价过程与如同看病就医一样 ,只有经过科学的诊断才能 "对症下药"。教育评价的这一作用使其在提高教育工作质量上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5.调节功能
教育评价的调节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进行调节的功效和能力。这种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者为被评价者调节目标及进程。例如,通过评价,评价者认为被评价者已达到目标并能达到更高目标时,就会将目标调高,将进程相对调快;认为被评价者几乎没有可能达到目标时,就会将目标调低,将进程相对调慢,使之符合被评价者的实际。总之,要让他们在不同水平上朝目标前进,避免发生达到目标者停滞不前、达不到目标者沮丧气馁的情况。二是被评价者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长短、功过,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以实现自我调节。
6.监督作用
教育评价的监督作用是指教育评价有对被评价对象起检查、督促的功效和能力。它的检查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评价总是将被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以确定其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它的督促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评价总是找出被评价对象与目标的差距,使其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督促被评价对象朝着评价目标前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就是通过教育评价来实现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宏观管理的。
7.管理功能
管理功能指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成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内在规范、影响评价对象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按评价指标设定的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其计划制定和行动方式的价值取向,一般要以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为依据。教育评价管理功能显示的效度和力度,一般取决于教育评价管理系统及其教育行政性权威的大小。
❽ 教育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教育评价的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致性与差别性相结合原则、定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❾ 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教育平台的发展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