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0-11-18 21:21:57

㈠ 怎样才能做好基础教育

首先,您要明白,作业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内,不是束缚孩子的工容具,不是说留多点留少点的问题。作业是用来巩固当天,或者是当前阶段所学知识的东西。根据当前所学知识多少,作业有增有减,适当调整。抄词语,抄课文之类的,有时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一种作业形式。要做作业,就要让所做的作业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比如说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任务,小组完成,之类的,都可以成为作业的一种。我们总是羡慕说国外的学校如何如何,我们的应试教育又如何如何,为什么不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去做一些改变呢。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就要对学生负责,这种负责也体现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是为了让他们写作业而写作业。这样一来,为了考虑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内容,也会成为您的备课负担之一,与其在作业的量上面做文章,不如在作业内容上做文章。您觉得呢?对于家长的说辞,老师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他们还能怎么样呢。

㈡ 基础教育指什么包括高中教育吗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

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拓展资料:

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中学(middle
school),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高级中学是指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
这已经不算是基础教育了!已经出现分支了~
比如说:职业教育也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部分。(中学教育中,高中教育的下支)

㈣ 基础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对吗

一、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二、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是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对什么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他们像海绵吸水那样,不断地吸收各种知识。小学生记忆力强,善于背诵,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牢记在心。小学生模仿力强,容易做到习久成性,在儿童时代养成的好习惯,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辈子;相反,小学阶段养成的不良习惯,到中学和大学时纠正起来就很困难。因此,在小学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思想品德上要有严格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的基础打得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㈤ 什么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究竟应该打什么基础

早在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贡献力量。”

审视我们的基础教育,我们用很功利的思想指导着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有很多行为忘却了我们应该进行的是人的教育,是个性差异的孩子的教育,是发展中的孩子的教育。我们仅仅是在为学生升学考试打基础,把基础教育简化成了几门学科的教育,变成了死背教科书,滥做习题的教育。我们面对活生生的个体生命,给予了冷冰冰的书本知识的灌输。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成功的教育并不在于能够培养出多少个天才,而在于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人格健全、品质优良、意志坚强的人。每每看到教师伤害学生的报道。我们总会痛心不已。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但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却往往是看不见学生。反思我们自己。我们忙于备课、教学,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教给我们的学生,但没有真正关心他们的感受,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实,学生在想什么这个问题是动态的。这个问题本身很重要,是在提醒我们:理论上的学生是一个概念,而我们所要面对的学生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个个独具特点的生命!面对学生,我们是否该反思:我们是否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并对学生充分发展他们自己的潜能充满信心?

㈥ 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现教育目的包括哪些方面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普通中小学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正处在由社会意识薄弱的未成年者转化为社会主体的时期。他们必须在这一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为走向生活作好准备,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这要求他们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健康的体,具有自学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自由度,善于选择生活,并接受生活的选择,成为社会生活的新生力量。普通中小 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儿童的这种发展。由于青少年儿童的这种发展是基础性的、全面性的,同时由于每一个青少年儿童都需要得这种发展,所以,普通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 普通中小学还承担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任务。今天的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普通中小学为学生做人和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基础,也是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义务教育程度和质量的高低,是民族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普通中小学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起着奠基的作用。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政治性质,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它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本领和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让他们学会健体,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其他活动以及幸福地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在净化学生心灵,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事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无论结果如何,只要能从对象那里实现欲望都是唤醒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学校也必将以一个市场

㈦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什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法规三个部分。

教育学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有:教育学概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学校以及教师与学生。
1.教育学概论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起源、发展、本质和基本规律,教育劳动的特点及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2.教育与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的理论构建基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人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教育与社会发展包括现代教育的功能、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等。
4.教育目的包括我国和国外的教育目的。
5.教育内容包括我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
6.教育途径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综合实践活动等八方面内容。
7.学校包括学校的教育制度。
8.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心理品质、威信、基本素质,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学生和班主任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论、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的基本知识。
1.心理学概论包括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2.学习心理包括学习概论、学习动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等八方面内容。
3.品德心理包括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优秀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五方面内容。
4.教学心理包括课堂教学概述、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
5.差异心理包括智力差异、人格差异。
教育法规
主要包括:教育法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教育法概论包括教育法及教育法的基本涵义、教育法的体系和教育法律的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㈧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德育、课改、均衡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确定工作重点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 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首先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具体措施包括颁布《中小学德育规程》,推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颁布新修订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此外,教育部还将通过“形势教育大课堂”等多种形式,推动中小学深入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组织好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迎接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 2、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根据工作要点,教育部要颁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指南》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制工作。修改颁布《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启动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 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育部还要完善教材审查机制,更新教材审查委员库。积极推进教科书循环使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要推动建设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中小学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系统。积极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推广将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同时,教育部将继续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范围。推动建立高中校本教研制度。研究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参与指导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还要积极推动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工作。 以上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最终服务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体系。 3、 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将继续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各地制定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和教师工资收入标准,实施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同时,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必要资助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措施。还要加强对城市义务教育免费工作的跟踪和指导。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在争取各地统一解决教师地方津补贴的基础上,教育部将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各种形式的对口支援。 他还表示,在加强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调研的同时,推动各地以流入地和公办学校为主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 教育部负责人强调,针对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将切实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工作要点还提到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启动“中国扫盲和能力增强计划”,引导民办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等。

㈨ 如今法律规定的基础教育是几个阶段

是基础教育阶段。
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上接初中,下启大学,一般为三年制。中国的高中教育指初中以后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中国的高中教育为非义务教育,学生就读须交纳学费。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日益在不断完善、改革,采取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学术性课程的形式在各地进行实验和推广。只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各界对高考升学率的盲目追求,导致高中教育在不少地区仍存在着单一强调知识教育或单一强调知识的准确度,忽略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人格的健全教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热点内容
陶器的历史 发布:2025-05-09 04:25:53 浏览:286
中三基本步教学 发布:2025-05-09 04:18:41 浏览:170
高考物理考前辅导 发布:2025-05-09 03:53:36 浏览:610
爱唱歌的小杜鹃教学反思 发布:2025-05-09 03:38:02 浏览:68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书 发布:2025-05-09 01:33:48 浏览:68
孙子的英语 发布:2025-05-09 01:05:20 浏览:26
爱久教育 发布:2025-05-09 01:00:30 浏览:446
舞曲动作教学 发布:2025-05-09 00:57:43 浏览:572
生日英语怎么写的 发布:2025-05-09 00:57:40 浏览:741
化学中酸 发布:2025-05-09 00:54:40 浏览: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