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文言文眄

文言文眄

发布时间: 2020-11-26 10:58:00

❶ 跪求文言文字词翻译

《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幼稚:指孩童。〕,瓶无储粟〔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生生所资〔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未见其术〔术:方法。〕。亲故多劝余为长吏〔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脱然有怀〔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求之靡途〔靡途:没有门路。〕。会有四方之事〔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诸侯以惠爱为德〔诸侯:指州郡长官。〕,家叔以余贫苦〔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军阀混战。〕,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何则?质性自然〔质性:本性。〕,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尝从人事〔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皆口腹自役〔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一稔(rěn忍):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当敛裳宵逝〔敛裳:收拾行装。〕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情在骏奔〔骏奔:急著前去奔丧。〕,自免去职。仲秋至冬〔仲秋:农历八月。〕,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以心为形役:让心灵被形体所驱使。意思是说,为了免于饥寒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行,形体,指身体。〕,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止,挽救。来者:指未来的事情。追:来得及弥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遥遥:漂荡。飏(yáng扬):飘扬。形容船驶行轻快。〕,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瞻:望见。衡宇:犹衡门。衡,通“横”。横木为门,形容房屋简陋。〕,载欣载奔〔载:语助词,有“且”、“又”的意思。〕。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miǎn免):斜视。柯:树枝。〕。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绪。〕,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扶老:手杖。流:周游。〕,时矫首而遐观〔矫首:抬头。遐(xiá侠)观:远望。〕。云无心以出岫〔岫(xiù袖):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景(yǐng):日光。翳(yì义)翳:阴暗的样子。〕,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言:语助词。焉求:何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畴(chóu愁):田地。〕。或命巾车〔巾车:有篷幕的车子。〕,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窈窕(yǎo tiǎo咬脁):山路深远曲折。〕,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将要终止。指死亡。〕。
已矣乎〔已矣乎:犹言算了吧。〕!寓形宇内复几时〔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不:何不。委心:随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何之:到哪里去。〕?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天帝之乡。指仙境。〕。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放在旁边。耘(yún云):田地里除草。耔(zǐ子):在苗根培土。〕。登东皋以舒啸〔皋(gāo高):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乘化:随顺著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归向死亡〕,乐夫天命复奚疑?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
补充注释
来兮:助词无义
惆怅:失意的样子
实:实际上
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
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
熹微:微亮,天未大亮
引:拿来
以:就
涉:走
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息交:断绝交游
情话:知心话
有事:指耕种之事
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动用
谏:劝阻;挽回

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河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垒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
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记于溪石上。
[编辑本段]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诗中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本文就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
[编辑本段]文章结构
第一段
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灌水之阳”,“东流入于潇水”,介绍两种不同的命名——有的给这条溪冠以姓氏称为“冉溪”,有的根据溪水可以染色称为“染溪”,叙出改名的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以愚触罪”,贬谪到此;二是古代就有“愚公谷”之说;三是当地居民为溪水的命名争辩不休,“故更之为愚溪”。而这条溪水,又是那么幽深浅狭,对人并没有什么益处,所以称它为“愚溪”。
第二段
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紧扣诗题。
第三段
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正说,接着笔锋一转,极状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愤慨于自己才能的被压抑,如同愚溪的虽有“山水之奇”而“无以利世”。
第四段
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自己的“愚”,最后又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前四段,可以说,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第五段
用“溪虽莫利于世……”几句,与第三段“无利于世”抑扬对照,代溪解嘲;以“予虽不合于俗……”诸语,与第四段“违于理,悖于事”抑扬对照,自我解嘲。名为“愚”,实则不愚。遂将溪之愚、己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他把愚溪的纯洁秀美和自己的高尚情操、文学才能联系起来,把对愚溪不能有益于世的惋惜心情和对自己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情绪融合在一起。他深深感到,能够赏识这地处荒山野地的寂寞美丽溪水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这怀才不遇、被贬谪到这荒远地区的柳宗元的,也正是这溪水。看来愚溪碰到了最合适的主人,而柳宗元在这里也找到了最合适的住所了。然而,这些话的字里行间,蕴蓄着多少愤懑不平的声音!
[编辑本段]鉴赏要点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正如《古文观止》评此文:“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仅就第二段来看,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他各段,也都以“愚”字统贯。这样,文章就具有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在对于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自己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涉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不正是同作者一样的遭遇吗?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这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写景善于布局
本文在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读者仿佛跟着作者自潇水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又东北行六十步,见六孔泉,随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到池东入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头西望池中秀丽的小岛。除写景外,还叙述了作者如何被贬潇水上,又如何迁家于此,如何在愚溪安家栖息,也议论了愚溪的定名问题。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把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议论清晰,叙事井然。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谪(zhé)潇水上犹龂龂(yín yín)然、不可以不更(gēng)也遂负土累(lěi)石、塞(sāi)其隘(ài)智者乐(yào)也、又峻急多坻(chí)石幽邃(suì)浅狭、不能兴(xīng)云雨

悲夫士生之不辰①,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②,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而世戾③,将逮死而长勤④。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⑤,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⑥,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⑦,私于私者自相悲兮⑧。天道微哉⑨,吁嗟阔兮⑩;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11);好贵夷贱(12),哲之乱也。炤炤洞达(13),胸中豁也(14);昏昏罔觉(15),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16);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17),古人惟耻。朝闻夕死(18),孰云其否。逆顺还周(19),乍没乍起(20)。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21),终归一矣!
①生之不辰:出生没遇到好时辰。一般以此表示所生之世未遇明主贤君或未逢盛世,所谓“士不遇”主要就是这个含意。语出《诗经·大雅·桑柔》。②克己:抑制、约束自己的言行。复礼:合于礼的要求。“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③谅:信。才韪:才质美好。韪(wěi,伟):善。戾(lì,力》:违背,引申为不正常。④逮:及,达到。⑤穷:困厄。达:通达,显达。⑥悠悠:形容长久。荡荡:形容广阔无际。⑦公于公者:前公字动词,用公心对待;后公字名词,指国家或朝廷。⑧私于私者:前私字,用私心对待;后私字,指自己或自家。⑨天道:包含自然规律和天意两方面含意。微:精微,微妙。⑩吁(xū,虚)嗟(juē,阴平“决”):感叹词。阔:疏阔。(11)才:品质。(12)夷:削平,引申为轻视。(13)炤(zhāo,昭)炤:同“昭昭”,明白。洞达:透彻。(14)豁(huò,或):豁达,开阔。(15)昏昏:胡涂。罔:同“惘”,恍惚,迷乱。(16)哲:哲人,明智的人。(17)没世:死,终身。“没世无闻,古人惟耻”两句本《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8)朝闻夕死:《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可以呀。这里也可理解为与上文的“没世无闻”相应,即把“闻”解为“闻名”。(19)还周:循环。还,通“环”。(20)乍:忽而。按,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据《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注,在此句下补入“理不可据,智不可恃”两句。(21)委:托付。

❷ 眄字在古文中的意义

斜视、不用正眼看

❸ 好的文言文

我推荐给你一篇: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写的一篇流传万世的文章<滕王阁序>
不过这篇文章比较难懂,几乎每句都含一个或者几个典故,
但是,当你读通此文时,你会理解到文言文那不可言语的妙处,

全文如下,
滕王阁序(王 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惟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情,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xū)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奉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❹ 关于文言文翻译

王裒,字伟元,是城阳营陵人。祖父王修,在魏朝很有名.他的父亲王仪,高尚诚实不庸俗而且正直,是文帝的司马。东关之战,文帝问众人说:“最近的事,谁来承担这过失。”王仪回答说:“责任在元帅."文帝生气地说:"你想把罪责推卸给我啊!"于是拉出去砍了他的头。
王裒年少是就确立了操守,行事用礼来要求自己,身高八尺四寸,长相很奇异,声音清脆高亮,言辞不俗气质端正,博学多才.他为父亲死于意外的灾祸而感到悲痛,从不面对着西面而坐,表示不愿意做朝廷的臣子.在那个时候隐居起来教导别人, 朝廷多次招募都不去.在父亲的墓地边上造了一个草棚,早晨和晚上都到墓地跪拜,抓着柏树树枝悲伤地嚎哭,眼泪落在树上,树也为此枯萎了.母亲生性害怕打雷,母亲死后,每次打雷,就会驾车到墓地说:"儿子在这里."等到读到<诗经>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句子,没有不多次哭泣的,门生和在他那儿受教育的人一同删去了<诗经>中《蓼莪》的篇目.
王裒家很贫穷,亲自耕种,算着人数种田,估算着自身养蚕.有人想帮助他,他不接受
众多学生私底下帮他割麦子,王裒就把那些麦子丢弃了.旧友有来拜访送他东西,他都不接受.他的门生被那个县的县令役使,门生就把这件事告诉王裒求他嘱咐一下县令.王裒说:"你的学识不足以保护你,我的仁德那么浅薄不足以保护你,嘱咐他又有什么用呐!而且我不管事已经有四十年了."于是徒步挑着干饭,儿子被着盐豉,穿着草鞋,送被役使的门生到县衙,有千余名门生和跟随的人.安丘县令以为他是来拜访自己,整顿衣装出来迎接他.(“裒乃下道至土牛旁”不明白)像磬似的弯着腰站着,表示恭敬,说:“我的门生被县里所役使,所以来为他送别。”所以握着手流着泪离开了。县令立即把他流放了,整个县都以这件事为耻。
乡里有个叫管彦的人,稍微有点才能但不是很有名,惟独王裒认为他必将能够显达,于是选取了他,和他做了朋友,他两才各自有了儿女,便一同定了婚约。管彦后来做了西夷校尉,死并且葬在洛阳。王裒为他的女儿更改了婚事。管彦的弟弟管馥问王裒,王裒说:“我淡泊明志只象在这山林中完成心愿,过去姐妹都嫁的很远,是凶是吉都断了音讯,每次都拿这个自己发誓。如今管彦的儿子把他葬在了洛阳,这就说明他是京城的人啊,这那里是我们当初成就这桩婚事的本意啊!”管馥说:“我嫂子是齐人,应当要回到临淄的。” 王裒说:“那里有把父亲葬在河南而跟着母亲回到齐去的!如此用意,又有什么婚事可言!”
北海有个叫邴春的,年少是便确立了志向和操守,贫寒艰苦独自居住,背这书相到处游历学习,乡里城中都以为邴原又出现了。王裒认为邴春的性情险恶狭隘又追求名利,最终一定不会成功。这之后邴春果然没有品行,学业也没有完成,有见解的人因此让他回去了。王裒一直认为人的所作所为应当回归到善途,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等到洛阳和京城政权不保,倭寇盗贼象蜂一般而来,亲人们都想搬家渡过江东,王裒留恋墓地不愿离开。盗贼来的很猛,他才离开,依然思念依恋不愿前进,于是被贼人所杀。

等你发给我了,我再翻翻看
有一个地方翻不出来,肯定还有错,请谅解
说说你的重重有赏吧

❺ 文言文里“觞”字有哪些意思

觞(觞)

shāng

(1) ㄕㄤˉ

(2) 古代酒器:举~称贺。~酌。

(3) 欢饮,进酒:~饮。~咏(饮酒赋诗)。

(4) 郑码:RLYO,U:89DE,GBK:F5FC

(5) 笔画数:12,部首:角,笔顺编号:353511231533

〔名〕

(1) (形声。从角,伤(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drinking vessel]

觞,爵实曰觞,虚曰觯。——《说文》

请行觞。——《礼记·投壶》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觞勺(指觞与勺。都是盛酒器);觞令(即酒令。今俗谓猜拳、划拳);觞豆(酒器与笾豆。皆为饮食的用具。借喻饮食);觞爵(酒器);觞觥(泛指酒器);觞酌(饮酒器)

〔动〕

(1) 向人敬酒 [toast]

管仲觞桓公。——《吕氏春秋》

觞酒豆肉。——《礼记·表记》

王觞将军。——《战国策·秦策》

楚王觞之。——《庄子·徐无鬼》

(2) 又如:觞客(宴飨宾客);觞奠(酹酒祭奠);觞祝(敬酒祝愿);觞行(行觞,传杯)

(3) 饮,喝 [drink]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觞歌(饮酒放歌);觞弊(饮酒时以为笑乐);觞燕(酒宴;饮宴);觞饮(执杯而饮);觞次(宴饮之所)

(5) 宴请 [fete;entertain at a banquet]

[楚襄王]谓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傅毅《舞赋》

[drink wine and write poems] 饮酒咏诗

文人墨客常来此地觞咏

❻ 李若拙……文言文答案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鱼,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注】是桓听命,拜诏尽恭。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若拙质状魁伟,尚气有干才,然临事太缓。宰相以为言,罢使知泾州。至道二年,黎桓复侵南鄙,又诏若拙充使,至,则桓复禀命。使还,真宗嗣位,召见慰问,进秩金部郎中。咸平初,同知贡举,被疾,改右谏议大夫。车驾北巡,判留司御史台。明年,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
【注】繇:读yóu,古同“由”,从,自。
4.对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 削籍:革去官职
B. 若拙献颂称旨,召见 称旨:符合上意
C.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 诣阙:前往京都
D.召见慰问,进秩金部郎中 进秩:逐级推荐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B.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C.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D.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等,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皇帝称赞。
B.李若拙谨遵孝道,非常敬重父亲。在父亲做符彦卿幕府时,他在身边侍养;后来他被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但因官名与父名相同而推辞,但未被允许。
C.李若拙廉洁守正,奉诏不辱使命。他曾出使交州平息边患,黎桓在宴会上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他连一眼都不看,礼币之外,不接受私自赠品。
D.李若拙才干非凡,政绩十分突出。他先后被提拔担任过监察御史、起居舍人、主客郎中和江南转运使等职务,这与他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绩效是分不开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
(2)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

4.(3分)D
【解析】进秩:进升官职;增加俸禄。
5.(3分)B
【解析】结合上下文意,使用排除法。
6.(3分)A
【解析】“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错,“任命”李若拙的只能是朝廷。
7.(10分)
(1)(5分)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参知政事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
(2)(5分)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从此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
【评分标准】(1)句意正确2分,“以”及“自陈”“出”的解释各1分,共5分。(2)句意正确2分,“既”“戒”“以臣礼”(状语后置)的解释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亲李光赞,曾任贝、冀观察判官。李若拙起初靠父荫补任太庙斋郎,又考取拔萃科,被任命为大名府户曹参军。当时符彦卿在军镇,李光赞在其幕府,李若拙得以侍养父亲。很快他又考中进士,王祐当时主持科举,他将李若拙列在上等,李若拙被任命为密州防御推官。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改任他为著作佐郎。按惯例,考中制策者要被委任为拾遗、补阙。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宰相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后来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因官名与父名相同,推辞,没有得到允许。太平兴国二年,任乾州知州,适逢李飞雄诈乘官府驿站车马,称自己是送诏的使臣,事情败露被依法惩处。太宗因李若拙与李飞雄父亲李若愚名字相连,怀疑他们是兄弟,就命殿直卢令珣将他抓捕关进州狱,后来知道他与李若愚同宗,但已非亲族,不知其谋,但仍被革去官职流放海岛。过了一年多,才起用他为卫尉寺丞、陇州知州。太平兴国四年,恢复原有职务。以政绩突出闻名,越级委任为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疏于政务,又调李老拙前往担任通判。不久,御史中丞滕中正举荐他,召他回御史台。很快,他被改任为右补阙。当时诸皇子出就封国,李若拙献颂,皇帝很满意,接见了他,赏赐给绯鱼,任命他为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曾前往京城奏报边境情况,太宗表扬了他。又任命为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以秘书监名义出使交州。此前,黎桓的规格超过了应有的标准。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于是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宴会那天,黎桓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李若拙一眼都不看,只取了以前被扣押的使臣邓君办回朝,礼币之外,没有接受私自赠品。出使回来,皇上认为他不辱使命。升任起居舍人,充任监铁判官。淳化二年,出朝任两浙转运使。契丹侵入边境,改任职方员外郎,调任河北路,赏赐金紫。淳北五年,在昭文馆任职,升职为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李若拙身材魁伟,崇尚气节,有才干,但处理事务太慢。宰相因此替他说明,免去转运使,任泾州知州。至道二年, 黎桓又入侵南部边境,朝廷又下诏令李若拙出使,到后,黎桓又服从朝廷。出使回来,真宗即位,召见慰问,进级为金部郎中。咸平初年, 任同知贡举,患病,改任右谏议大夫。皇帝北征,任判留司御史台。第二年,出使到河朔巡视边境事务,又任升、贝二州知州。咸平四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