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起跑线美术中心

起跑线美术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07 17:11:06

A. 装置艺术是什么

装置艺术是什么,或者补充一下灯光装置艺术是什么?艺术灯光装置在夜景照明上的体现属于公共空间艺术的范畴,涵盖的形式多种多样,是指设计者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在展示环境中的特定区域,运用各种灯光、彩光的发光效果及特殊材质对各种灯光的吸附、反射的变化,以特定的展示主题元素为媒介,营造出更新颖、更具特色的灯光装置设计,白天与夜晚都具有一定艺术性、思想性、景观性。

艺术灯光装置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发展状况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灯光自身的革新,或者灯光艺术装置创作中能运用到的新技术手段的出现,都能使灯光艺术装置的面貌耳目一新,给观者愉悦的视觉享受和艺术体验。

B. 哈尔滨火车站如何到香坊区起跑线艺术学校


公交线路:89路 → 71路,全程约4.6公里

1、从火车站步行约300米,到达哈站

2、乘坐89路,经过3站, 到达抚顺街站

3、乘坐71路,经过3站, 到达中心医院站(也可乘坐86路、33路)

4、步行约240米,到达起跑线艺术学校

C. 《起跑线》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起跑线》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起跑线》观后感1

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对印度父母为女择校演绎“孟母三迁”的故事,虽然题材聚焦当下热门的择校话题,却在点映时让不少观众乐出声。多数观众表示观影过程非常轻松愉悦,也有部分观众表示有些情节让自己哽咽,不刻意煽情,但有着感同身受的力量。虽然电影中涉及到择校、学区房、入学面试等现实元素,但导演却选择了用轻松的喜剧来呈现,不仅能从电影中照见现实,更能从这对印度夫妻身上看到爱的力量,尤其是片中拉吉和米塔这对夫妻为了女儿入学搬到贫民窟学区房后“水土不服”的情节,更是让人又好笑又心酸,“原本以为印度电影就是燃,就是感动,没想到可以这么欢脱,还能让人思考更多”。亦有观众表示《起跑线》打破印度电影的煽情套路“个人觉得好看过《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更好笑,也更贴近我们的现实”。

据了解,电影《起跑线》在印度上映时就曾引发媒体和观众的讨论,票房成绩与同期上映的《神秘巨星》不相上下,更在有“印度奥斯卡”之称的Filmfare中力挫《神秘巨星》获得最佳影片的殊荣,同时伊尔凡·可汗所饰演的拉吉更摘得最佳男主角奖项。不少观众表示影片中父亲的角色有温度,有厚度,“吵不过妈妈的时候,特别可爱”,“为了女儿很拼命,也有很多手腕,但没有丢失良心”。不少带着孩子参加点映的家长觉得这样题材的电影国内太少,“这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没想到孩子很喜欢”,“我孩子说这是他的心声,我可能要重新考虑他的教育问题了”。该片在年轻观众当中的认可度也颇高,“忍不住深思”,“在职场上有时会被逼得无路可走,就像(电影里)爸爸那样,但他的选择确实感动了我”。

该片点映时,不少观众对于妈妈米塔的焦虑感同身受,执意要上最好的学校,进行最好的教育,认为这和当下的情况太过相似,有年轻女观众分享自己的经历,“想起那年中考没有考上时我妈的样子,真的心疼,女主角演的真好”。电影《起跑线》中这对活宝夫妻为了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从普通人家“穿越”到上流富人区,又“穿越”到贫民窟,在妈妈米塔一次又一次对“最好”的追求中引发层层笑料,同时也带来思考——所谓的最好,对于孩子而言真的是最好吗?不少观众很认同父亲拉吉最后的演讲,认为现实很强大、择校很重要,但“成为什么样人更重要”,拉吉那句台词“如果你都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可能做个好老公或者好爸爸”,引发了他们的强烈认同。不少年轻观众有感于爸爸拉吉最后的正能量选择,表示“很戳心、却又很温暖,有一种善良和底线在”。

同时,电影中上流富人区和贫民窟的两极展现,也让观众对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有诸多讨论,穷养练意志,富养开眼界,年轻父母观众觉得“只有当了父母才真的能切身感受到这个问题,怎么选择都很难”,未婚观众则认为要给将来第一次做父母做好足够的准备,“如果自己不能成为好的父母,就无法给孩子做榜样”。影片中关于人格教育的讨论倒是几乎达成一致,“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人格教育要以父母为表率”。

《起跑线》观后感2

《起跑线》再度发扬了印度电影触及社会痛点,批判社会现实的优点。与本片沉重的主题不同,《起跑线》用缤纷的色调和诙谐的调侃连接了教育不公、贫富差距、数典忘祖、社会歧视链、子女培养目标和人性异化等主题,结尾的处理让人惊喜连连,讽刺意味十足。

《起跑线》在叙事手法、镜头运用、人物塑造等方面中规中矩,故事也简单的很:一对“暴发户”夫妻拼尽全力让子女入学。然而小人物的命运却牵动着整个社会,给观众强烈的带入感。

《起跑线》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是阶级的象征。”又说:“你的女儿是服装店老板的孩子,以后肯定子承父业;而我们家孩子就不一样,出来以后一定要开拓一番事业,所以我们只说英语。”听听吧,这段言语多么的轻巧,好像穷人就活该穷一辈子,自己就应该永远富足一样。

《起跑线》最滑稽的一段是主角一家为了装富人,去照相馆拍假照片,显摆自己出国旅游。而笑点的担当则是男主角,每到关键时刻,男主身上的市井痞气就戳穿了“富人”的谎言。人们总是说,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起跑线》则真实的告诉我们,原生家庭和经济背景给一个人留下的烙印,是一辈子无法摆脱的,也是任何谎言所不能掩盖的。这就好比从没学过英语的男主角,就算无比努力地翻烂了字典,写的推荐信也是乱七八糟;从未体验过富人生活的男女主角,就算浑身名牌也丝毫不像贵族。

《起跑线》第一次让我惊讶的地方在于,影片不仅满足于装富很难,反而进一步展示了装穷更难。正如台词所说:“贫穷这门课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的。”看看印度社会吧,富人的社区干净整洁,豪车豪宅;穷人社区,一下脚就能踩着牛粪,到处是蚊子,冲厕所的水都没有,吃水靠抢,吃米要靠分配。但无论贫富,都把英语当成了阶级的象征,只不过富人欢迎英语,而穷人则对英语表示强烈排斥。

《起跑线》用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回击了这些毫无根据的鄙视。男女主角虽然富有,但在孩子入学的问题上却不择手段,以伪造贫困证明,欺骗学校,牺牲穷人入学资格为代价,获得了德里文法学校贫困生入学名额。

实际上,本片笑料的来源,从本质上讲是夫妻二人对孩子教育理念的不同,这正是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之间离婚的主要原因。男主坚持认为无论在哪所学校,关键要让孩子快乐,对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屑一顾。女主则更加实际,与其有一个快乐童年,她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进行高强度超龄学习。总之,一方让孩子遵从个性发展,另一方则注重孩子的服从与认同。我认为这两点完全可以兼顾。我们总说先做人再做学问,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连知识都讲不好,怎么去教做人呢?老师把责任推给家长,家长则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两头都落空,把孩子耽误了。好在夫妇二人最终达成了一致,在学习知识与阶级教育面前,还是选择了让孩子做一个健康而阳光的人。

影片的最后,阳光明媚,男女主角牵着女儿走出校园。曾经他们为了走进这所学校而费尽努力,吃尽了穷人的苦,富人的累,而今天他们走出来却无比的轻松。校园里坐着一批仰仗权势的富豪,校园外则是巨大的贫富差距。一对父母能做什么呢,一个人又能做什么呢?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更加幸福罢了。车厢里满是孩子的笑脸,可能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本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而这种寒意,在暖暖的阳光之下,变得更加刺骨。

《起跑线》观后感3

今天和夫人去电影院看了部电影,很神奇,这部印度电影里讲的糟心事,分明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故事,片中的细节,几乎每天都在中国上演,就连片名都特别中国:《起跑线》。

影片的故事一点也不复杂:一对印度服装店的中产阶级父母,为了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实现阶层跨越(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姓种阶级非常厉害),从幼儿园入园起,就拼尽全力想要进去德里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以便日后一路高歌猛进,进入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日后能进入跨国公司,成为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但这种学校只招收印度真正的富有阶层和极少数一部分固定名额的贫困家庭优质小孩。于是虎妈虎爸因此走上了曲折漫长的择校之路。

影片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过度给与、过度保护。女主带小主去玩出门的时候涂防晒霜、驱蚊液,即使小主的那句“妈妈,这个很粘。”仍然被无视,到了公园不断的嘱咐仆人注意这注意那等等,毫不夸张的说小孩就提线木偶,这种情况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包括我们自己。好比室内盆栽多肉绿萝等、生命力永远比不了室外景观植物,一个温室培养,一个经历烈日风雨,我们确实要精心照顾它才会长得更好,但是当你过度浇水、过度施肥。绿植最终就被间接谋杀了。世上最真挚的爱来至于父母,它应该是呵护、引导、纠正、榜样的作用,而不是过度给与、过度保护。

影片中男主的资金实力属于中产阶级,他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资金的实力并没有使“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在德里的学区房的派对上会因为跳滑稽的舞蹈遭到不解甚至戏谑,会因为小孩说印度语遭到孤立,会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使孩子失去教育资格。这种尊重无法满足需求,使人陷入一种焦虑之中,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去认可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价值,何须在乎别人的眼光、背后的言语。古有云“人比自重而后人重之”。

电影的主题就是印度版的“孟母三迁”,为了孩子能进名校,几度搬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当然最终也“如愿以偿”。当今社会我们更多的是重知识而轻德育,我们嘴里所谓“起跑线”都是希望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忽略了为人父母的起跑线,我们的个人成就、金钱实力或许已不可提升,但是我认为父母的起跑线是德育的起跑线,而非物质的。例如王思聪,中国首富的儿子步入社会时父亲给了5个亿说道,自己出去折腾,不行了就回来继承家业。就算你的小孩从小和他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可是小孩的将来你给不了。片中男主很经典的一句话“我想做一个好父亲、也想做一个好丈夫,但是我得先做一个好人”。是啊!只有做一个好人你在孩子面前德育的起跑线才能带着孩子一起前行。当今社会的企业家大多是60后,70后,当中有大部分是文盲,老干妈的陶华碧名字都不会写。所以我们一定要重知识的同时重德育。德育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也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就的基础,在校园这片本应是天真无邪的净土,却也难以免俗。父母除了要关心孩子在校的成绩如何,更要关心孩子心中的感受。

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喜欢无病呻吟,来到简书。希望结识更多喜欢文字的人,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的无病呻吟。

《起跑线》观后感4

教育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对于"放养式"和"精英式"这两种教育方式的争论从来都未曾停息。这个寒假,我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更是挖掘了二者的内涵,引人深思。

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起初持有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精英式的教育才能锻炼出卓越的竞争力,方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夺得先机。这种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因为他们的亲身经历。这对夫妇在生意场上小有成就,但作为贫苦出身的他们,不会英语,也缺失高等教育,顶着"暴发户"的帽子,让他们饱受上流社会的唾弃,且与上流生活格格不入。

丈夫拉吉曾质疑是否有必要挤破脑袋让女儿上名校,但妻子米图非常激动地表示,"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接着她又表示,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的象征。"

令人印象颇深的是拉吉第一次为女儿报名,缺乏经验,结果排在了很后面,因为很多家长都提早排队,有的甚至凌晨12点就来了,为了确保位置不被抢走,甚至就地睡觉。事实就是没有父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排队无果,拉吉则高价寻求名校咨询机构,按照咨询顾问的要求进行了各种努力仍未被名校录取。后来听说名校对贫困家庭孩子有录取名额,又咬牙假扮穷人,搬到穷人区生活,接受名校派来的调查员的审核。最终他们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名额。

但最让人心酸的莫过于拉吉的贫民邻居,他为了给孩子凑足学校收取的课外活动费用,只得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种情况,当然是比较极端,甚至说是过于戏剧化,但它确实反映出,在争夺教育资源的路途上,穷人已经被逼上绝路。

此情此景也让拉吉意识到了自己正剥夺了一个穷人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后拉吉为纠正自己的欺骗而努力,匿名捐助公立学校,到名校主动提出放弃孩子学籍,并当众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从名校退学,去上普通的公立学校等。影片的最后我们才从女儿皮雅的脸上看到那久违的轻松的笑容,这笑容里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是一种重获自由般的喜悦。

给我的思考是也许很多家长一心希望子女接受到最优等的教育,其实不然,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并非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所谓的精英式教育,盲目的追随学业上的"优秀"是不明智的。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权衡利弊,"放养式"教育有点顺其自然的意思,但并不意味着放纵,适当的放手是孩子成长途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教育的理念是会被社会的导向所左右的。绝大多数学校和家长心中都有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成绩论英雄。嘴里说的最多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我们往往很局限地通过成绩去评判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其实教育全对不仅是局限在成绩上,更是在做人的品行以或是德道的培养。与其父母的全权包办,倒不如适当地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人生的路不止一条,每条路途都是荆棘满布,但每天路的终点都将会是不一样的一方天地。

《起跑线》观后感5

最近一家三口去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电影反映的择校热问题,相信会引起不少中国家长的共鸣。对于普通家庭是否有必要送孩子上名校,名校是否华而不实满足虚荣,怎样培养健康、快乐、善良的孩子,这些问题也许能在影片里找到答案。

影片讲了印度德里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拼尽全力送孩子上名校的故事。主人公拉吉是一个时装店老板,在妻子的怂恿下,为了让年幼的女儿上一所名校,不惜举家搬迁到名校旁的富人区,尽力融入富人圈子未果。拉吉高价报了帮助上名校的咨询机构,按照咨询顾问的要求进行了各种努力仍未被名校录取。听说名校对贫困家庭孩子有录取名额,又咬牙假扮穷人,搬到穷人区生活,接受名校派来的调查员的审核。拉吉一家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等原因无法融入富人社会,又因为难以适应艰苦条件等原因难以融入底层社会,闹出了不少笑话。

影片既展现了富裕群体的攀比、虚荣和虚伪,还生动展现了穷苦人民的勤劳朴实、聪明善良。拉吉一家假扮穷人,认识了善良、勤劳的希亚姆一家,受到他们无私的帮助。电影观众是知道拉吉家不缺钱,施助者希亚姆家世代穷苦,却教拉吉挤公交,带着他在工厂干活,把自己的工资分给他,甚至不顾自己生命安全去碰瓷,将得到的赔偿送给拉吉交孩子学费,结果阴差阳错,穷人希亚姆的孩子却没上名校,拉吉的孩子入选了,希亚姆还掏钱为他们庆祝,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想起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的书《我在底层的生活》,写的就是作者扮演成穷人体验底层劳动者的辛苦奔波和生活的无助,对照着这部电影看,对穷苦阶层的辛酸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片后面也展现了拉吉为纠正自己的欺骗而努力,包括匿名捐助公立学校,到名校提出放弃孩子学籍,并当众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从名校退学,去上普通的公立学校等。

家长们,如果要给孩子选择名校时,一定要考虑下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攀比,为虚荣心所累。

看了电影,一直对教育孩子充满自信的我开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最近读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卢梭的《爱弥儿》,体会到不过多干预、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以前总觉得要多给孩子讲人生道理,帮助他分析事情的长短利弊,让他少走弯路,早明事理,其实几岁的孩子哪里懂得那些,往往会误解或者很快忘了。家长教育起来挺起劲,觉得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都传给孩子了,孩子应该比自己强,这只是一厢情愿。卢梭在《爱弥儿》里说的,他在爱弥儿12岁前什么都不想教,更不会灌输什么大道理。也许有些家长一味的施压培养了当前看来学习优异,习惯好、有特长的孩子,但这个孩子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几乎都被扼杀了,长大能否成才难说,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就更难说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孩子应该学学无为而治,要适当地放手。我在以前的博文里也写到过,教育孩子有点像炒股和投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长们如果没有技巧不妨练练耐性,练练忍功,让孩子慢慢地成长,不能乱折腾。电影《起跑线》中也传达了这一观点。拉吉的女儿被特别精细化地管理着,但成长受到很大限制,也难以和同龄小孩交往,但到了穷人区,和一群野孩子奔来跑去,反而学会了什么是分享和关爱,什么是善良和友情。

正如卢梭和尹建莉强调的,家庭教育宁可过宽,也不要过严,孩子的未来是广阔世界,不是父母温暖的手掌,早晚孩子要自己去历练,去成长。

《起跑线》观后感6

一年一度的升学季又将来临,招生热与择校热也愈演愈烈。而这种拼尽财力人脉竞相往名校,尤其是私立学校钻的现象可谓是不知凡几,虽然对这种做法不置可否,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对名校的追逐热潮,在印度也不容小觑,《起跑线》这一影片就是这股热潮的真实写照。这部影片通过描写一对男女主人公入学难的波折经历突出了对教育最本真的东西的见解、分析和追求。

《起跑线》中女主人公的爸爸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大亨,虽然财力雄厚,但是因为经营的是时装店而被所谓的“贵族”嫌弃,即使搬到了市区的市中心,拥有一栋豪宅,为了女主人公能够顺利融入“贵族”群体,交到朋友,还特地迎合“贵族”的各种生活习惯,小到穿什么衣服,摆放什么家电,聚会时喝什么酒,怎么喝,甚至将自己的日常语言——印地语,硬生生改成了高大上的英语。用“贵族”的语言来解释,即最顶尖的学校不允许说印地语,只能说英语。只有贵族才会说英语,只有会说英语才能有机会进入外企,机关单位,出人头地。否则,即使有再多的金钱,也只是低人一等,长大后只能止步于服务行业。看着女儿被同龄伙伴排斥,女主人公的妈妈二话不说,不惜在一所知名的培训机构投入重金,旨在让女儿在短时间内全方面提升。除此之外,父母也进入了特训,为升学的家长面试临阵磨枪。

只不过千算万算不如天算,虽然做了很多仿真演练,也灌输了很多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如当问到该如何向孩子介绍“贫困”一词时,标准答案是“Sharingiscaring。”(分享即关爱),正式面试时,却因为父亲标准答案的卡顿、颠倒等显而易见的“差错”致使女主人公在排名前五位的名校中都名落孙山。实在不忍放弃就读名校的机会,一个偶然的契机,女主人公的父母得知每所名校都会有5%的名额分配给贫困生,于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使出浑身解数搬到贫困区,伪装成贫困家庭,一开始,生活处处碰壁,且随时都有陷入穿帮的境地,幸运的是,得到了好心邻居的种。种帮助,使得在“贫困生”的核查阶段顺利通过。

戏剧性的是,女主人公偷来的入学机会,恰恰是这位一起玩耍,学习的小伙伴——男主人公的,男主人公的爸爸甚至为了帮助女孩“筹课外活动费”,冒着生命危险冲向马路上的汽车,为的就是用那撞得鲜血淋漓的双臂所换来的抚恤金来挽回女孩的读书机会。后来,女主人公的爸爸幡然醒悟,真正的教育,不是看学校是否像五星级酒店般设施豪华,也不是这所学校是否出过多少政客名人,而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是否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把同伴当成家人,即使生活再困难,也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勇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本部影片以女主人公为明线,男主人公为暗线,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入学波折,讽刺了社会上的所谓教育公平,已经沦为权钱交易的牺牲品,最后女主人公一家被男主人公一家的行为所感染,其实感染的并非只是女主人公一家,而是每一位为人父母和关心教育的人,花言巧语,阴谋诡计总会被人不耻和遗弃,勇敢与爱心才是立足之本。让我们怀揣赤子之心追梦!

D. 全国艺术特长生证书有用吗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特别是较高级别的证书后,就证明自己具备了艺术的特长,在升学、就业时,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根据《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具备下列条件的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艺术考级机构向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申请《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资格证书》:

(一)10年以上专业艺术学习经历;

(二)5年以上所申请专业的艺术或者艺术教育工作经历;

(三)良好的示范、教学指导及鉴赏能力;

(四)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

(4)起跑线美术中心扩展阅读:

艺术考级是指依照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并开始实施的第31号令即《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取得资格的艺术考级机构(以下简称考级机构),通过考试形式对学习艺术人员的艺术水平进行测评和给予指导的活动。

参加艺术考级对学习艺术人员作用:

一是检测自己学习艺术的成果,即我们通常说的看自己达到什么水平。

二是通过考试得到老师的指导,使自己今后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是取得《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特别是较高级别的证书后,就证明自己具备了艺术的特长,在升学、就业时,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此外,对于不懂艺术、但热爱艺术的家长,可以掌握自己的子女学习艺术的情况,以便督促他们更好的学习。

在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取消各项特长生的加分政策,不过,唯独艺术特长没有被教育部取消高考加分!反而更受重视,拥有高级别考级证书或者是比赛及演出获奖证书的孩子们会在起跑线上就拥有更多优势!

E. 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十大排名

我刚刚看到了一份2018年教育行业口碑百强,其中排在前面的有一家专门做少儿礼仪专艺术培训的机构,叫属做米娜凯威,所属公司是广州米娜凯威教育有限公司,排名在第13位,新东方、好未来占据了榜首,只知道他家就是做少儿艺术培训的,具体的你可以去详细了解一下!

希望能够帮到您!

F. 起跑线作文

站在新的起跑线
我独自一人在静静的花园中漫步,疏理我那井然无序的“记忆库”,让自己不要再迷失人生的方向,迷失前进的方向,清楚地认识眼前的一切。不经意中,脑中浮现了,我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课堂上,我与同学们踊跃地举手抢答问题;辩论会上,双方同学的针锋相对;以及课后,同学之间的谈天论地、无拘无整……想到这些,我嘴角像往常一样,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我陷入了沉思当中。
突然,一辆汽车的鸣笛将我惊醒,瞧瞧四周,多么陌生的环境啊!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些已经成为我悠久而冰冷的回忆。想到这,不禁心中一酸,因为此刻,我已不是那个受老师、同学属目的尖子生了。在课堂上,我已失去了我原有的信心与活跃,有的只是胆怯。课后,我不再嬉嬉哈哈,更多的是沉默无语。是啊!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此刻我是站在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上。
几个月前,我已“光荣”地完成了我的初中学习,我的初中生活将一去不复返,我将与我熟悉而温馨的校园说声再见。因为我将又一次晋级,又一次被录取,我将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去展示自我,这是一次新击是一个展新的开始。
踏入二中大门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开始了我人生旅途中最为重要和最为关键的追求,我开始进入人生的又一个坎,开始为三年后的“战斗”作准备,为三年后的“战斗”而拼搏奋斗。所以,我一定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整天口不合拢的我,必须开始紧张起来,开始我的“奋斗战”。忘记过去我的成与败,以及别人的成与败,因为进入高中,那些荣誉都将成为历史,我将与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必须从零开始。即使我不再是老师同学眼中的佼佼者,同学们不会再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一切在此将画上个句号,重要的是现在,是以后。所以,我就要忘记过去,从此时开始,从此刻开始,用自己的奋斗去奏响生命的进行曲。
最后,让我发出我的呼唤,让我高声的呐喊,同学们,奋斗吧!在这新的学期、新的学校、新的班级,开创我们的新人生吧!

赢在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聚焦儿童关注成长”今天我在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看了一个关于某学校五年二班学生的主题班会,其中谈的内容与我们所有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都十分贴切,也让我深有感触。

“赢在起跑线”这五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要赢,就要从起跑线开始,一直努力着坚持着,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在不同的孩子心里,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他们的这些想法都是与自身处境分不开的。

好像其中一个小女孩能萌萌,她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上许多许多的补习班。为什么呢?也许大家会说,从小开始就要广泛学习,多方面发展,这样就能提早接触更多的事物,有助于今后的成功。对呀,萌萌是个乖孩子,她也是这样想的,同时她也很信任妈妈,知道妈妈对她好,所以面对妈妈帮她报的补习班没什么意见。可是当你听到接下来这段话后,肯定会大吃一惊。主持人问她:“那你上了些什么补习班呢?”她说有奥英、奥数、跳舞、美术、弹琴等超过十种的补习班。主持人惊讶地问她:“那你还有自己的周末吗?”她却幽默地说:“有啊,就是‘做作业’的周末和‘上补习班’的周末啊!”听到这里,我暗自为她叫苦,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要接受如此多的教育,真是辛苦啊!但是我也为她高兴,因为她有一个如此爱她的妈妈,的确很幸运。

还有另外一个小男孩小曲,他的理解却是: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也能理解他的说法,因为有时我也有同感。学习有压力,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只有是经过努力学习的人都会感到辛苦,不管成绩是优秀还是低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跟我们说:“快好好复习,争取下次考得更好的成绩!”这些话虽然有让我们前进的动力,可未免有点命令的成份在里面。就算是我太多心了,但起码家长都想我们学习好啊,他们抱着那么大的希望,那么有信心,我们怎么应该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全力,用最好的成绩给家长看,那是多么顺利多么如意的事情啊。但如果考砸了,就会有点害怕面对他们,因为让他们失望了,心理上总有一些压力。

当然了,有压力就必然有舒缓啦!我想许多同学都会选择发泄吧。例如说,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叫一声(前提当然是要有适当的场地);化悲愤为食量,大吃一顿;用运动的方式消除心头的怨恨。发泄是一种舒缓压力很好的方式,能让人们心情变得好多了,所以适当的发泄一下也不是一件坏事。而萌萌的发泄方法却很有趣。当她和她妈妈发生争辩的时候,大家都会不高兴,要是萌萌说不过她妈妈的话,她就会跑到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然后在床上乱蹦乱跳,拼命的跳,直到累了,就一头栽进被窝里睡着了,到醒来的时候心情已经好多了。

在各位家长的心里,必然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不同的家长培养出不同性格的孩子。最主要是孩子们能不能适应。其实我觉得,人生的道路是自己决定的,谁也不能阻止你,而其他人只能给予你意见,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得付出努力和汗水。同时我也觉得家长们不必那么着急,也不要那么严厉,孩子要怎样就随他的便,孩子长大了,做事就会有分寸。不过对待某些不听话的孩子就要采取另一种方法了。家长们应该早点放手,让孩子们渐渐学会在社会上独立,并教育他们更多的事情。

评论 共 1 条
用户名: f5_chenkef 类型: 评语 时间: 2007-06-18 14:01

赢在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聚焦儿童关注成长”今天我在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看了一个关于某学校五年二班学生的主题班会,其中谈的内容与我们所有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都十分贴切,也让我深有感触。

“赢在起跑线”这五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要赢,就要从起跑线开始,一直努力着坚持着,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在不同的孩子心里,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他们的这些想法都是与自身处境分不开的。

好像其中一个小女孩能(叫)萌萌,她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上许多许多的补习班。为什么呢?也许大家会说,从小开始就要广泛学习,多方面发展,这样就能提早接触更多的事物,有助于今后的成功。对呀,萌萌是个乖孩子,她也是这样想的,同时她也很信任妈妈,知道妈妈对她好,所以面对妈妈帮她报的补习班没什么意见。可是当你听到接下来这段话后,肯定会大吃一惊。主持人问她:“那你上了些什么补习班呢?”她说有奥英、奥数、跳舞、美术、弹琴等超过十种的补习班。主持人惊讶地问她:“那你还有自己的周末吗?”她却幽默地说:“有啊,就是‘做作业’的周末和‘上补习班’的周末啊!”听到这里,我暗自为她叫苦,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要接受如此多的教育,真是辛苦啊!但是我也为她高兴,因为她有一个如此爱她的妈妈,的确很幸运。

还有另外一个小男孩(叫)小曲,他的理解却是: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也能理解他的说法,因为有时我也有同感。学习有压力,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只有是经过努力学习的人都会感到辛苦,不管成绩是优秀还是低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跟我们说:“快好好复习,争取下次考得更好的成绩!”这些话虽然有让我们前进的动力,可未免有点命令的成份在里面。就算是我太多心了,但起码家长都想我们学习好啊,他们抱着那么大的希望,那么有信心,我们怎么应该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全力,用最好的成绩给家长看,那是多么顺利多么如意的事情啊。但如果考砸了,就会有点害怕面对他们,因为让他们失望了,心理上总有一些压力。

当然了,有压力就必然有舒缓啦!我想许多同学都会选择发泄吧。例如说,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叫一声(前提当然是要有适当的场地);化悲愤为食量,大吃一顿;用运动的方式消除心头的怨恨。发泄是一种舒缓压力很好的方式,能让人们心情变得好多了,所以适当的发泄一下也不是一件坏事。而萌萌的发泄方法却很有趣。当她和她妈妈发生争辩的时候,大家都会不高兴,要是萌萌说不过她妈妈的话,她就会跑到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然后在床上乱蹦乱跳,拼命的跳,直到累了,就一头栽进被窝里睡着了,到醒来的时候心情已经好多了。

在各位家长的心里,必然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不同的家长培养出不同性格的孩子。最主要是孩子们能不能适应。其实我觉得,人生的道路是自己决定的,谁也不能阻止你,而其他人只能给予你意见,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得付出努力和汗水。同时我也觉得家长们不必那么着急,也不要那么严厉,孩子要怎样就随他的便,孩子长大了,做事就会有分寸。不过对待某些不听话的孩子就要采取另一种方法了。家长们应该早点放手,让孩子们渐渐学会在社会上独立,并教育他们更多的事情。

评语:文章介绍了一期电视节目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的共鸣。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边交代节目的内容,边表达自己的看法,作者的意图非常鲜明。但是文章缺乏必要的过渡,文章交代的顺序有点模糊。作者在转换话题时,要有个简单的介绍。比如第一个话题是……;接下来讨论的是……;当探讨……时……。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G. 有哪些大学有播音主持专业

01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02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03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语言传播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04 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05 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06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系主持与播音专业

07 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08 广播电影电视干部管理学院编播系电视节目主持与播音专业

09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10 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7)起跑线美术中心扩展阅读

1、中国传媒大学

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

设有6个学部、1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直属学院;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个专业硕士类别,87个本科专业;共有教职工2021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

2、浙江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由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78年)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4年)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

截至2018年6月,学校下沙、桐乡两校区总占地1305亩。下设13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有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职员工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4000人,研究生近140人。

3、上海戏剧学院(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简称”上戏“,是中国培养戏剧艺术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始建于194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人民市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

上海戏剧学院共有华山路校区、莲花路校区、虹桥路校区、浦江校区四个校区。校园占地35.53公顷,建筑面积24625平方米。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96人,其中在校本科生1801人。

设有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影电视学院、戏曲学院、舞蹈学院、创意学院、音乐剧表演艺术中心、公共教学部、研究生部11个二级教学单位,还设有附属戏曲学校和附属舞蹈学校。

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学校有本科专业20个,根据艺术院校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特点,在各个专业下还设有多个专业方向。

目前,本科共有15个专业招生。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上海市特色专业。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2个。

学校与国内各重要艺术院团和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歌舞团、上海越剧院等共同建设校级学生实践基地,其中,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建立的基地成为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

H. 美术学院有哪些学校

1、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是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可以追溯至1918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

1949年11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毛泽东主席题写院名。1950年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

网络-中央美术学院

网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网络-中国美术学院

网络-湖北美术学院

网络-天津美术学院

I.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怎么样

(1)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近几年国内的影视文艺发展很迅速,优秀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同时过去一度失宠的话剧、戏剧等艺术形式也重新受到大众的重视。这些表演和影视作品都离不开好的灯光设计和舞台设计,这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主要到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工作。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电影、电视系统和其它专业文化艺术部门担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工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进行美术基础、影视技巧、场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还要学习文学、美术、艺术理论及其艺术欣赏等基础知识,因此具备了电视美术设计、道具设计及制作、服装设计、化妆设计、电视照明设计、电视节目和频道的视觉包装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广的就业前景。

这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到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工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戏剧、戏曲、影视和其他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含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布景绘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剧院(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工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就业方向非常的广。

(2)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艺术教学研究人员

对应专业: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戏剧学、艺术学、影视学

职业说明:在艺术学校或研究机构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员。

市场趋势:本类职业多属于艺术研究型的工作,社会需求比较稳定,量也不会很大。

办公地点:室内

初始职位:教师或助理研究员

职业利弊:工作稳定、收入一般,压力较小。

职业人格:艺术型研究型

学业规划:学好本专业,从入学开始就要考虑考研、读博的问题。

大学四年规划:在求学期间,应该懂得主动求变,借助具有同行职场经验的小编的职业指导,借助他们的职场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赢在求职起跑线!

(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在艺术类专业中就业率是比较高的。它的就业趋势主要向三个方面发展:

一是电视台、影视中心的节目录播场景设计策划;

二是剧场内演出的舞台设计;

三是适应大型露天演出的背景处理、音响设计及灯光效果等的设计。

这三方面已日益成为舞台美术设计者发挥才能的最佳领域。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由于是文化、经济的中心城市,因而吸纳了该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其次,河南也是该专业毕业生走向最多的省份,因为河南的地方戏曲非常红火,各级剧团十分渴望舞台设计的新鲜血液输入。

热点内容
人人学英语 发布:2024-04-20 09:27:26 浏览:846
六安教育网官网 发布:2024-04-20 08:59:07 浏览:77
酿教学设计 发布:2024-04-20 08:38:23 浏览:522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发布:2024-04-20 08:24:20 浏览:564
日本电影教师 发布:2024-04-19 23:43:14 浏览:630
北京专升本远程教育 发布:2024-04-19 13:35:02 浏览:998
历史纪录片下载 发布:2024-04-19 12:53:16 浏览:97
国际教育专业 发布:2024-04-19 12:32:45 浏览:911
一年级数学图片 发布:2024-04-19 12:20:27 浏览:197
台湾的历史问题 发布:2024-04-19 12:00:00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