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绝妙好辞文言文翻译

绝妙好辞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0-11-30 06:04:54

文言文翻译《吕蒙正不计人过》

一、译文: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参与谋划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似的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愤怒,并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

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那位同僚)查问。退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有什么损失吗?”当时在场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气量)。

二、原文:宋·司马光《湅水纪闻》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且不问之,何损?” 时皆服其量。

(1)绝妙好辞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一、文章中心

文章中吕蒙正不计人过,实在难能可贵。吕蒙正当众讽刺自己的人,采取置之不理的冷处理的态度,而不是采取争锋相对,甚至怀恨在心,打击报复的态度,避免了激化矛盾。作为宰相的吕蒙正却有“不记人过”的心胸,这样的气度,令人佩服,景仰。我们从吕蒙正身上,可以学到为人处事的智慧,懂得容人之过的道理。

二、人物简介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 。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② 文言文《咏絮才女》的古文及译文。 拜托了!

两篇都采纳吧。
原文:
晋名将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yùn)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译文:
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下雪的日子将家中的子女召集起来,与他们谈论起文义。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侄子胡儿说:“撒一把盐在空中勉强就能比拟了。”他侄女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安听后很高兴。

③ 绝妙好辞文言文翻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④ 古文杨修颖悟的翻译

杨修为曹操的主簿。当时正为曹操建造相国府的大门,才开始造好屋檐的前端,让人在门上题了一个“阔”字,便走了。杨修见了,马上叫人拆了重建。建好了之后,杨修说:“‘门’中‘活’,即‘阔’字,大王是嫌门太阔了。”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少许,在盒子的盖板上题一“盒”字,拿给大家看,众人都不知道是何意思。传到杨修手中,杨修打开便吃,边吃边说:“曹公叫我们一人吃一口,还迟疑干什么?”

曹操曾经率军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着他,看见碑后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曹操对杨修说:“理解吗?”杨修回答:“理解。”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让杨修另外记下自己的理解。杨修说:“黄绢,有颜色的丝帛,解做字就是‘绝’;幼妇,说的是少女,解做字就是‘妙’;外孙:女儿的儿子,解做字就是‘好’;齑臼:说的是‘受辛’,解做字就是‘辞’。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写好了,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才不如你,相差三十里。”

曹操征讨袁绍,整理军队的装备,多余几十斛竹片,都有几寸长。大家都说没什么用了,正要把它烧了。曹操想这东西还可以派上用场,但并没有明说出来,派人去问杨修。杨修应声而答,与曹操想的完全一样。大家都极其佩服他的颖悟。

⑤ 谁能帮我翻译“杨修颖悟”这篇文言文

语出《世说新语.捷悟》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裨盾,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从伏其辩悟。” 以下讲两晋之王导,故不录 翻译: 杨修为曹操的主簿。当时正为曹操建造相国府的大门,才开始造好屋檐的前端,让人在门上题了一个“阔”字,便走了。杨修见了,马上叫人拆了重建。建好了之后,杨修说:“‘门’中‘活’,即‘阔’字,大王是嫌门太阔了。”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少许,在盒子的盖板上题一“盒”字,拿给大家看,众人都不知道是何意思。传到杨修手中,杨修打开便吃,边吃边说:“曹公叫我们一人吃一口,还迟疑干什么?” 曹操曾经率军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着他,看见碑后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曹操对杨修说:“理解吗?”杨修回答:“理解。”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让杨修另外记下自己的理解。杨修说:“黄绢,有颜色的丝帛,解做字就是‘绝’;幼妇,说的是少女,解做字就是‘妙’;外孙:女儿的儿子,解做字就是‘好’;齑臼:说的是‘受辛’,解做字就是‘辞’。连起来就是 ‘绝妙好辞’。”曹操也写好了,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才不如你,相差三十里。” 曹操征讨袁绍,整理军队的装备,多余几十斛竹片,都有几寸长。大家都说没什么用了,正要把它烧了。曹操想这东西还可以派上用场,但并没有明说出来,派人去问杨修。杨修应声而答,与曹操想的完全一样。大家都极其佩服他的颖悟。

⑥ 文言文题目、急!!

1.谪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2.百废俱兴
政通人和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波澜不惊
百废俱兴: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阴风怒号: 阴风怒号阴冷的大风呼啸着。

3.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
微:无、没有
斯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微斯人,吾谁与归: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于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
“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
《岳阳楼记》,虽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作者所期许的"古仁人之心"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一个胸怀天下、舍身忘我、积极进取的志士仁人形象跃然纸上,也将全文推向了高潮。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人们从中获得的文化快感涌动于心底千余年,这是中国文化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观,一种生存哲学。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⑦ 《智隔三十里》文言文翻译!急急急

一日,曹操和杨修经过曹娥墓,曹操指着墓碑背上的题字问杨修:“你懂得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杨修回答说:“我懂。”曹操忙说:“你先别说,等我想想。”接着他们离开墓碑往前走了三十里。这时曹操说“我已懂得那八个字的意思了。”他让杨修转过身去,记下他自己知道的意思,杨修记下的意思是:“黄绢色丝,等于是一个‘绝’字,年幼的妇女,就是少女,等于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子女,等于是个‘好’字;齑臼这种东西,是用来盛五种辛辣调味品的器皿,这等于‘受辛’(辞)字。这八个字隐含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记下自己懂的意思,结果同杨修记下的意思一样。曹操感叹地说:“我的才智与你相差三十里呀。

⑧ 求【新编初中文言文著读】(杨振中著) 第70篇 原文 译文 最好有注释

杨修颖悟

原文: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裨盾,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从伏其辩悟。

译文:
杨修为曹操的主簿。当时正为曹操建造相国府的大门,才开始造好屋檐的前端,让人在门上题了一个“阔”字,便走了。杨修见了,马上叫人拆了重建。建好了之后,杨修说:“‘门’中‘活’,即‘阔’字,大王是嫌门太阔了。”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少许,在盒子的盖板上题一“盒”字,拿给大家看,众人都不知道是何意思。传到杨修手中,杨修打开便吃,边吃边说:“曹公叫我们一人吃一口,还迟疑干什么?”曹操曾经率军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着他,看见碑后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曹操对杨修说:“理解吗?”杨修回答:“理解。”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让杨修另外记下自己的理解。杨修说:“黄绢,有颜色的丝帛,解做字就是‘绝’;幼妇,说的是少女,解做字就是‘妙’;外孙:女儿的儿子,解做字就是‘好’;齑臼:说的是‘受辛’,解做字就是‘辞’。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写好了,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才不如你,相差三十里。” 曹操征讨袁绍,整理军队的装备,多余几十斛竹片,都有几寸长。大家都说没什么用了,正要把它烧了。曹操想这东西还可以派上用场,但并没有明说出来,派人去问杨修。杨修应声而答,与曹操想的完全一样。大家都极其佩服他的颖悟。

注释:
杨祖德:即杨修,字祖德。 魏武:即曹操。
主簿:文书之类的官。
榱(cuī)桷(jué):椽(chuán)子。
饷:用酒食等款待。这里指“送给”。
既而曰:“门中"活",阔字。” 既而:不久。
“合”:人一口。

热点内容
生物中规律 发布:2025-05-16 10:58:44 浏览:154
班主任种子 发布:2025-05-16 09:59:57 浏览:333
财富地理博客 发布:2025-05-16 08:15:18 浏览:567
语文练习与测试六年级上册 发布:2025-05-16 05:07:12 浏览:666
英语代词表格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442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
生物医药峰会 发布:2025-05-16 01:03:54 浏览:210
科伦博泰生物 发布:2025-05-16 00:28:34 浏览:308
徐老师来巡山投稿 发布:2025-05-16 00:26:18 浏览:571
桑巴双人舞教学视频 发布:2025-05-15 22:29:39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