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文言文
❶ 文言文阅读:应孟明
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一应孟明传
【原文】
应孟明,字仲实,婺州永康人。少入太学,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试中教官,调临安府教授,继为浙东安抚司干官、乐平县丞。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王蔺荐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轮对,首论:“南北通好,疆场无虞,当选将练兵,常如大敌之在境,而可以一日忽乎?贪残苛酷之吏未去,吾民得无不安其生者乎?贤士匿于下僚,忠言壅于上闻,得无众正之门未尽开,而兼听之意未尽孚乎?君臣之间,戒惧而不自持,勤劳而不自宁,进君子,退小人,以民隐为忧,以边陲为警,则政治自修,纪纲自张矣。”孝宗曰:“朕早夜戒惧,无顷刻忘,退朝之暇,亦无它好,正恐临朝或稍晏,则万几之旷自此始矣。”次乞申严监司庇贪吏之禁,荐举徇私情之禁,帝嘉奖久之。它日,宰相进拟,帝出片纸于掌中,书二人姓名,曰:“卿何故不及此?”其一则孟明也。乃拜大理寺丞。
故大将李显忠之子家僮溺死,有司诬以杀人,逮系几三百家。孟明察其冤,白于长官,释之。出为福建提举常平,陛辞,帝曰:“朕知卿爱百姓,恶赃吏,事有不便于民,宜悉意以闻。”因问当世人才,孟明对曰:“有才而不学,则流为刻薄,惟上之教化明,取舍正,使回心向道,则成就必倍于人。”帝曰:“诚为人上者之责。”孟明至部,具以临遣之意咨访之。帝一日御经筵,因论监司按察,顾谓讲读官曰:“朕近日得数人,应孟明,其最也。”寻除浙东提点刑狱,以乡部引嫌,改使江东。
会广西谋帅,帝谓辅臣曰:“朕熟思之,无易应孟明者。”即以手笔赐孟明曰:“朕闻广西盐法利害相半,卿到任,自可详究事实。”进直秘阁、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初,广西盐易官般为客钞,客户无多,折阅逃避,遂抑配于民。行之六年,公私交病,追逮禁锢,民不聊生。孟明条具驿奏除其弊,诏从之。禁卒朱兴结集党侣,弄兵雷、化间,声势渐长,孟明遣将缚致辕门斩之。
光宗即位,迁浙西提点刑狱,寻召为吏部员外郎,改左司,迁右司,再迁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宁宗即位,拜太府卿兼吏部侍郎。庆元初,权吏部侍郎,卒。
孟明以儒学奋身受知人主,官职未尝幸迁。韩侂胄尝遣其密客诱以谏官,俾诬赵汝愚,孟明不答,士论以此重之。
❷ 文言文断句应注意的四要指什么
⑴整体把握语段含意;⑵尽量分清语段的层次;⑶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前后延伸;⑷用翻译的方式验证句子间是否意思连贯。
❸ 文言文中有应字的句子
文言文有“应”的句子及翻译: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该)
2、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许给)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应付)
4、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应征)
5、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应和)
6、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适合)
7、汝可去应之。(承诺)
8、河曲智叟亡以应。(应答)
❹ 文言文翻译
1、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人士。他自幼十分聪颖,从小到大,只要经历和看到过的事情,没有一项记不住的。他曾做为郡县的决曹吏,巡查考核四十二个县,收录了囚徒成百上千人。等到回到郡衙时,太守详细的询问(囚徒的情况)。应奉口述罪犯姓名,所犯罪责的轻重,没有遗漏不实的地方,当时的人们非常惊奇这件事儿。写有《汉书后续》,为人所传颂。大将军梁冀推举其为茂才(即秀才,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
2、之前,武陵蛮族詹山等四千余人叛乱,抓住了当地县令,并屯兵结社常年霍乱乡野。(皇帝)下诏招公卿商议,四府均推荐应奉有将帅之才。永兴元年,官拜武陵太守。到任上开始抚慰纳降,詹山等全部降服四散。之后大兴学校,废除弊端陋习,政治清明风俗为之一变。后由于公事有纰漏而免职。
3、延熹年间,武陵蛮族再次叛乱进犯荆州。车骑将军冯绲以应奉有威望,被蛮夷所尊敬拜服为由,上书请求带上应奉一起出征。官拜从事郎中,应奉积极设计剿贼方针策略,贼军被击败后,冯绲把功劳记在应奉身上。推荐他成为司隶校尉。纠察检举奸邪和违法之人,不惧怕豪强高管,以严格执法著称。
4、等到邓皇后失宠,而田贵人收到皇帝宠爱的时候,汉桓帝有立田贵人为后的想法。应奉因为田贵人出身寒微,不适合破格升赏为皇后,上书劝谏道:“臣听说周王迎娶狄族的女人,于是周襄王最终出逃到郑地;汉朝时皇帝宠幸赵飞燕,成帝后嗣断绝。皇后为母仪天下的重要位置,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应该参考《关雎》里对女人的标准,并远离五禁中所忌讳的人。”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立了窦皇后。到后来,窦氏一族专权乱政,应奉于是十分愤慨而接口生病辞官。追思怜悯屈原的遭遇,而又想起自己相似的人生,十分伤感,于是创作了《感骚》三十篇,数万字。各位饱学之士十分推崇,不久因病去世
❺ 文言文应先备酒翻译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 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 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 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 隗然已醉矣。 刘伶饮酒过度,害了一场大病。可他还是馋酒喝,于是开口向夫人要。刘夫人很生气,她把酒倒在地上,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哭着劝刘伶道:“夫君喝酒太多,不是养生之道,一定要戒掉啊!
❻ 文言文翻译<<高阳应为室>>
高阳要盖房子,家里的工匠告诉他说:“不行!木材还没干透,要是刷上漆,一定回使木头变形。用没有干透的木材盖房子,现在看这好,以后一定回出问题。” 高阳回答说:照你的话说,房子不会出问题。木头越干越硬,油漆越干越轻,让越干越硬的木头,刷上越干越轻的油漆,一定不会出问题。” 工匠听到此无言以对,只好照高阳说的去造房子。新房子造好后很漂亮,但没有多久就出了问题。高阳是好小聪明而不通大道理。
❼ 崔枢应进士的文言文翻译
有个叫崔枢的人去汴梁考进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达半年之久,两人成了好朋友。后回来,这位商人得答了重病,他对崔枢说:“承蒙你照顾,没有把我当外人看待。我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我们家重土葬,如果我死了,你能始终如一照顾我吗?”崔枢答应了他的请求。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做一个进士,所需自有官府供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 一年后,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听说南方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并追查宝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将崔枢告到官府,说宝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枢。崔枢说:“如果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沛帅王彦对他的节操感到敬佩和惊奇,想留他做幕僚,他不愿意。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终于掌握考选文士的权利,享有清廉的名声。
❽ 应国家要求的文言文怎么说
【现代文】应国家要求
【文言文】应国要求
应国求(依法服役)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人年百岁,不复知衣服饮食寒暖气味,故人子用心要求亲之意,而尽养道也。」
❾ 应急,文言文翻译~~"
东望龙门,只见它高耸入云,气象浩大;南望黄河,看见波涛汹涌,河面宽阔,可以看见沙汀和突出的岩石。河的两岸都是悬崖,地势险峻,岸上的村庄,树木,也都可以透过水雾分辨清楚。而河面上有几只小船,在风波中出没,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