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数学
翻译:现有一个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三天共织布10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
Ⅱ 数学问题,古文
“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
即:
如今有一个善于步行的人走了100步,一个不善于步行的人走了60步。现在不善于步行的人先步行了100步,让善于步行的人追上,问有多少步才能追上?
解:
假设设善行者一分钟走100步,不善行者走60步,设善行者追上不善行者用x分钟
那么:100+60x=100x
求得x=2.5
用100*2,5=250步,
则善行者250步后追上
Ⅲ 数学家在古代文言文中叫什。
数学,在古代称为算学(如唐代置算学博士)、算术(九章算术),专总之基本上是“算”属。而“数学”“数术”基本上是指阴阳五行占卜历数之类的学问。
专门从事数学行业的人?基本上没有,除了账房先生。古代从事数学研究的一般捎带研究天文学、历法学、占卜学、声律学、经史子集百家经典译注,或者当官。要描述一个人是数学家,可以说他“通算学”,“明算学”之类。题主可以去查查古代著名数学家的传记就知道啦。
Ⅳ 文言文数学题求解
《九章算术》:“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
现有一个很会织布的女子,每天织布数是前一天的2倍,5天织了5尺,问每天分别织了多少?
这是等比数列题。
Ⅳ 请用文言文评论数学,一定要把数学写滴很邪恶哦,谢了啊!
1数学虐我复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制。
算虐我百遍,我待算如初恋。
2.你这么吊,你妈知道吗?
汝如此吊,汝母知乎?
3
(用 爱在西元前的旋律,呵呵)
数学版:
欧几里德留下了下了几何原本,
传抄在雪白的羊皮纸上,
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
阿波罗尼生于帕加,
凝视着永恒的圆锥曲线,
丢番图却在静静的欣赏不定方程的解,
微分 级数离散收敛是谁的发现?
喜欢你在连续之中逼近我的极限,
经过剑桥三一学院,
我以牛顿之名许愿,
思念就像傅利叶级数一样蔓延,
当空间只剩下拓扑的语言,
映射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Banach空间,
深埋在康托尔集合里面,
用超越数去超越永远,
那一绝对收敛的数列,一万年都不变
Ⅵ 梦见考试有数学和文言文
我是晓阳3548,很高兴与您探讨有关梦的问题。做为网络知道名人,通过为数千版人解梦我认为:真正权能释解梦的人应该是梦者自己。下面说一说我对梦的诠释,如果对您有些许帮助,希望获取您的采纳!
按现代理论讲梦是潜意识所在,是大脑没有完成的东西由小脑来完成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能是近日遇到或曾经想到的事,或许是张冠李戴、或许是移花接木;或许是与书籍、影视作品、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情节串烧了;也许是睡姿不好、身体某部位不适、接融到类似的物品而出现相关的梦境,或许是梦者睡眠不好、思虑较较多;或许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曾经相处的人有些思念、担心、牵挂、成见因而出现相关的梦境。或许是对往事、故去亲朋的怀念;或许对即将发生事情希望或惧怕……说明不了什么。
Ⅶ 对于湖北省数学高考用文言文出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
1、2015年湖北高考文科数学第20题涉及到了《九章算术·商功》里的知识,先解释了什么是“鳖臑”和“阳马”,根据这两个词和相关数据解题。
2、 今年湖北省高考文科数学题中因为出现看不懂的文言文,学子们大呼很受伤,网友引发吐槽热潮。由于题中出现的鳖臑两字音似别闹,有网友干脆央求“老师,你别闹了。”但也有人由此一窥中国古代数学的神奇——
这道高考题取自《九章算术·商功》:“斜解立方,得两壍堵斜解壍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合两鳖臑三而一,验之以棊,其形露矣。”
其中涉及两个古称谓,鳖臑,鳖的前肢,是古代人称呼三角锥体的方式。两个鳖臑合在一起叫做“阳马”。“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今称为刘徽原理。
此题难度系数并不大,但许多考生就卡壳在鳖臑和阳马上了。看来,学数学之前,还要先学好古文。
Ⅷ 有关数学的古诗词或古文言文
《山村咏怀》 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Ⅸ 请用文言文表示“收集”“数学书”
数学:
中国古代貌似没有系统的数学概论 所以比较接近数学的应该是回 算术、算学
另外答几何分支这门学科,在我国古代,这个数学分科并不叫“几何”,而是叫作“形学”。“几何”二字,在中文里原先也不是一个数学专有名词,而是个虚词,意思是“多少”。比如三国时曹操那首著名的《龟虽寿》诗,有这么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里的“几何”就是多少的意思。那么,是谁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呢?这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Ⅹ 《孙子算经》中的古文题(数学)
鸡兔同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