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沃的文言文

沃的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30 21:05:35

1. 古文沃是什么意思

《广韵》《集韵》《韵会》𠀤乌酷切,音鋈。《说文》灌漑也。《书·说命》启回乃心,沃朕心。答《正义》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也。

又盛也。

《诗·衞风》其叶沃若。

《疏》沃若,沃沃然盛也。

又壮姣也。

《诗·桧风》夭之沃沃。

《传》沃沃,壮姣也。

又柔也。

《诗·小雅》其叶有沃。

《传》沃,柔也。

又土不硗曰沃壤。

《左传·襄二十五年》楚蔿掩为司马,井衍沃。

《注》衍沃,平美之地。

又盥手曰沃盥。

《周礼·夏官》小臣大祭祀沃王盥。

《疏》言为王沃手,盥手也。

又《左传·正义》盥谓洗手,沃谓浇手。又泉名。

《尔雅·释水》沃泉县出。

又水名。在沃阳县西北。

《水经注》中陵水东迳沃阳县,又西北流注沃水。

又九土之一。

《淮南子·地形训》正南次州曰沃土。

又闽南人谓雨淋曰沃。见《郑瑗井观琐言》。又曲沃,晋邑名。

《诗·唐风》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广舆记》曲沃县,属山西平阳府。

又姓。沃丁之後。吴有沃焦,著《神仙传》。又《集韵》郁缚切,音艧。茂貌。

《诗·衞风》其叶沃若,徐邈读。

《说文》本作𣵽,今省。

2. 求翻译这段古文“以水逐而沃之乃死”

用水来驱逐、淹浸它就死了
南边荒凉遥远之地有火山,白天黑夜都燃着火。火里有重百版斤的鼠权,身上的毛有二尺多长,细如蚕丝,可以用来做成布。(火鼠)经常处在火中,常常从火中出来变为白色,用水来驱逐、淹浸它便死了,把它的毛拿来纺织成布。
这种布也就是古时说的火浣布了。
自己翻译的,希望能帮到你

3. 范仲淹的典故及文言文的文章大意

译文1】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专常常把治属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发奋努力读书,有时晚上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足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dàn 义:吃
②辄以水沃面 音:zhé 义:往往,总是
③食不给 音:jǐ 义:供应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chán 义: 说别人的坏话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4.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翻译。需特别标明和翻译重要实词和虚词。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版本1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时死了父亲,母亲贫穷无依无靠,又嫁给常山姓朱的人。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动得流了泪,离开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里几乎都是和衣而睡,有时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意,情绪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他曾经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注释】
1、孤:幼年失去父亲,现指孤儿失去双亲。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适,出嫁。再,第二次)
3、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家世。世家:家世。
4、既:等……之后。
5、去:离开。
6、之:到,往。
7、南都:指应天府,及河南商丘。这里的南都学舍为当时著名学舍。
8、尝:曾经。
9、就寝:上床睡觉。
10、日昃(zè):太阳偏西。昃:日偏西。
11、或:有时。
12、昏怠:昏沉困倦。
13、辄(zhé):往往。通常翻译为:就
14、沃面:洗脸沃:用水淋洗,这里指“洗”。
15、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16、旨:要义。
17、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8、依:依靠。
19、以:以……作为;用。
20、诵:吟诵。
21、长山:古地名

版本2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感到昏沉疲倦,就用凉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的安危。以至于谗言而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够自己用罢了。他曾经自己吟诵说:“大丈夫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受乐之后才享乐”。(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
1、啖(dàn):吃。
2、以:用。
3、食:吃饭。
4、贬:贬官。
5、给(jǐ):供应。
6、谗(chán):说人坏话。
7、每(以天下为己任):常常。
8、既(仕):考取功名后。
9、妻子:妻子与孩子。
10、辄:往往,每每。
11、沃(wò):这里当“浇”讲。
12、昏怠:昏沉困倦。

5. 文言文翻译现代汉语 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 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

桑树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蚕丝成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亲自经营并且做表率,实利就不能得到并且兴旺。

顺便给你整篇的翻译吧。。。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被授于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守丧期满,暂时代理威宁府。没多久,乌蒙土司叛乱,陈德荣赴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赶忙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用糯米、石灰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墙巍然屹立。叛贼焚毁了牛卫镇,离城三十里驻扎,陈德荣日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总兵哈元生援军到后,叛贼败走。不久因母丧卸任。守丧期满,被授于江西广饶九南道。把九江、大孤两关积弊全部革除。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上疏推荐,提升陈德荣为贵州按察使。当时苗裔互相勾结煽动,军事行动频繁,古州姑卢朱洪文等叛乱案件,陈德荣负责处置审问,他周密审慎,考量轻重,大家都称赞处置恰当,民心才得以安定。等到苗疆渐渐平定,驻军与屯田的将吏大多用苛刻严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乾隆二年,贵阳发生大火,陈德荣禀告经略张广泗说:“天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如何能杀尽?”张广泗颇受感动,用陈德荣的话来告诫将吏。
乾隆四年,陈德荣暂时代理贵州布政使,上疏皇帝:“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但百姓缺少资金,不能变瘠为腴。桑树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蚕丝成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亲自经营并且做表率,实利就不能得到并且兴旺。现在雇募邻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谕允许。于是给百姓提供资金,修筑坝堰,导引山泉,治理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己育蚕,在省城大兴寺开缫丝织布作坊,让民众知道它的好处。乾隆六年,陈德荣上疏陈述督促百姓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杉树。乾隆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等州县上报开垦的田地达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家家户户户机杼相闻。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和恳切的诏谕和称赞奖励。
陈德荣又大力修建城郭、坛庙、学舍。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行旅之人。多多储备粮食。冬天寒冷,他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陈德荣亲自督促学生,用孔子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在苗疆设义学(免费学校)二十四所,当地民风气大变。乾隆十一年,升任安徽布政使,他救助凤、颍两地水灾,使逃难的民众有了安定之所。乾隆十二年,卒于任上。

参考答案:
9.C(比:接近,临近) 10.A.( A介词,因为 B. 助词,的/ 代词,这些 C. 连词,于是/ 副词,竟然 D. 介词,在 / 介词,对 ) 11.D(①表现传主的忠勇,②表现传主的政治才干 ⑥说的是具体工作) 12. B (他禀告的是经略,经略很感动,又转告其部下将领。)
13.(1)天意如此,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怎么可以杀尽?(“省”1分;“曷”,怎么,难道,1分;句意1分) (2)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暖旨意的称赞奖励。 (“数”1分,句意2分) (3)冬天寒冷,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 ( “恤”“嫠”各1分,定语后置句式 1分,句意1分)

6. 古文中沃的意思是

沃的意思:浸

7. 或夜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这段文言文怎么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时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出处:《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选段: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译文: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里睡觉几乎都没有解开衣服,有时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意,情绪愤慨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

(7)沃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范仲淹两岁丧父,其母谢氏迫于生计,携其改嫁淄州(今山东邹平)朱氏。朱氏并非高门大族,继父朱文瀚仕宦亦不显。出生孤寒的范仲淹自幼发愤图强,苦读于淄州长白山僧舍,凡三载,日以稀粥腌菜果腹,留下“断齑划粥”的千古佳话。青年时代,他在应天书院求学五年,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自刻益苦。

或许是早年的经历使范仲淹深切体会到清苦生活对于磨砺心志的重要性,成为北宋王朝中高级官员后,他依然秉持清苦的生活作风,“以俭约率家人”。据其好友、北宋名相富弼描述,范仲淹仕宦显达后,家中仍如贫贱时,妻儿不识富贵之乐,甚至死后入殓都找不到一身新衣。

在范仲淹看来,“富贵之乐”极容易使官僚士大夫滋生贪欲,进而滥用公权力、枉法徇私,最后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8. 古文中“沃汤”的“汤”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沃汤的汤是指:汤,古代指热水。沃汤,用热水浸。

9. 文言文翻译,急!

1.如是者六七始已 的“始”是什么意思?
答:方才。
2.日沃汤数次 的“沃”是什么意思?
答:泡在。版
3.翻译权:“如是者六七始已”。
答: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
4.翻译:“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答:后来就把当年读书的书斋叫作“七录”。
5.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学习上就(一丝不苟)(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天才就是99%汗水加1%灵感”(用一句名言回答。

热点内容
师德师纪自查小结 发布:2025-05-14 21:09:36 浏览:534
中学英语下载 发布:2025-05-14 20:01:44 浏览:498
小苹果舞蹈教学儿童版 发布:2025-05-14 18:06:07 浏览:916
高三语文卷 发布:2025-05-14 17:40:03 浏览:761
五年级上册语文达标卷 发布:2025-05-14 16:38:37 浏览:871
邓矮的历史 发布:2025-05-14 15:03:50 浏览:621
中小学师德总结 发布:2025-05-14 14:47:39 浏览:720
初中教学进度 发布:2025-05-14 13:33:36 浏览:758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 发布:2025-05-14 13:22:51 浏览:775
带班主任的老师 发布:2025-05-14 13:20:39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