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谴文言文

谴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30 21:07:06

A. 世说新语之谢太傅东行

成为第1位粉丝
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回从横,撞人触岸,公初答不呵谴。①。人谓公常无嗔喜。曾送兄征西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②。公乃于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③。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
【注释】
①放船:纵船,指让船任意漂荡,不加牵引。
③征西:指谢奕,曾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追赠镇西将军(并非征西)。雨驶:雨很急。处分:处理。
③车柱:疑是支撑车篷的柱子。
【译文】
太傅谢安在会稽坐船,纤夫拉着纤绳,有时慢,有时快,有时停下,有时等候;有时又不拉,由船任意飘荡,撞着别人的船,碰着河岸,谢安从不喝斥、责备。人们认为谢安常常不表示喜怒。有一次给他哥哥镇西将军谢奕送葬回来,正赶上天晚了,雨又急,赶车的驭手都喝醉了,掌握不住车子。谢安于是从车厢中拿

下车往来捅驭手,声色俱厉。按道理水的本性是很沉静、柔和的,可是一流入狭窄的地方就要奔腾激荡,拿人之常情来和水相比,自然会懂得人逢险境,就没有可能保持自己平和、纯洁的性格。

B. 文言文阅读 段匹磾,鲜卑人也,父务勿尘,谴军助于东海王越征讨有功…

段匹磾,鲜卑人也,父务勿尘,谴军助东海王越征讨有功……
释义:段匹磾,鲜卑内族容人,父亲段务勿尘,派兵协助东海孝献王司马越征讨有功……
据《晋书·段匹磾传》记载:段匹磾,东部鲜卑人也。种类劲健,世为大人。父务勿尘,遣军助东海王越征讨有功,王浚表为亲晋王,封辽西公,嫁女与务勿尘,以结邻援。怀帝即位,以务勿尘为大单于,匹磾为左贤王,率众助国征讨,假抚军大将军。(释义:段匹磾,东部鲜卑人。祖上世代为鲜卑段部部落首领。父亲段务勿尘,由于派兵助东海王越征讨有功,晋朝将领王浚向中央建议,封务勿尘为辽西公,并将女儿嫁给务勿尘,以结援手。怀帝即位后,封务勿尘为大单于,段匹磾为左贤王,率众助国征讨,授予抚军大将军。)

C. 文言文:放碟中,风流之小谴,具体指的什么

风流之小谴——因风流而受到的小小惩罚。
这个“小谴”具体指:王生那天正独自在县衙中喝酒,忽然下人来报告说直指使来到了。王生慌忙出来迎接,他妻子跟他开玩笑,用簪子插在他头上的一朵白花也忘记摘了下来。直指使看见了,认为他态度不恭,将他狠狠地责骂了一顿。

出自《放碟》。
原文:
长山王进士嵙生为令时,每听讼,按律之轻重,罚令纳蝶自赎;堂上千百齐放,如风飘碎锦,王乃拍案大笶。一夜梦一女子,衣裳华好,从容而入,曰:“遭君虐政,姊妹多物故。当使君先受风流之小谴耳。”言已化为蝶,回翔而去。明日,方独酌署中,忽报直指使至,皇遽而出,闺中戏以素花簪冠上,忘除之。直指见之,以为不恭,大受诟骂而返。由是罚蝶之令遂止。

简介:
《放碟》节选自《聊斋志异》,讲述了两个虐待动物的人,遭受惩罚的故事。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D. 君谴之三月(古文)翻译 文中 谴 是什么意思

<千金市骨>里的吧。。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国君就派遣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头,回来向国君复命.

君遣之. 遣:派遣

E. 古文翻译,下面这段话怎么翻谢谢了

李实阿复谀奉承李齐运,突然升官制到京兆尹(官职明,相当于首都市长),自恃受宠强暴刚愎,处理政事不考虑温和的方式和法律条文。这时候春夏两季发生旱灾,京城附近地区食物缺乏,李实却毫不在意,只顾搜刮敛财,用来向朝廷进贡。每此上奏回答皇帝询问,都说:“今年虽然遭遇干旱,但是粮食收成很好。”因此灾区的租税都没有免,人们贫穷,以至于拆掉屋子卖掉砖瓦、木材,买了麦苗来交给官差。戏子成辅端编民谣讥讽这件事,李实听说了,上奏说成辅端诽谤朝政,用杖刑打死了。
李实在路上碰到了御史王播。按照旧例,尹一级的官员和御史相遇,尹要下车回避让路。李实不肯回避,命令骑马的侍卫依然在路上走,王播质问斥责他们,李实大怒,于是上奏使王播被贬为三原县令,在朝堂上辱骂他。欺压公卿级别以下的官员,随自己的喜怒上奏诬告官员的升迁和废黜,满朝官员都惧怕他。曾经有一次朝廷下诏免去辖区内的租税,李实却不执行诏书,依然按照旧例征收租税。常常处死犯人,民不聊生。到了他被流放的时候,满市百姓都欢呼雀跃,都袖子里藏了瓦块砖头在路两旁等着,李实从小路走才免于被百姓殴打。

F. 文言文中的谴大概是什么意思

谴,在古文中没有遣派的意思
谴,从言遣声,多指语言上的批评
常用意是,责备、谴责
还有个意思是,贬谪
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这里的谴是,贬谪的意思

G. 文言文:放碟中,风流之小谴,具体指的什么


放碟中,风流之小谴——因风流而受到的小小惩罚。
这个“小谴”具体指:王生那天正独自在县衙中喝酒,忽然下人来报告说直指使来到了。王生慌忙出来迎接,他妻子跟他开玩笑,用簪子插在他头上的一朵白花也忘记摘了下来。直指使看见了,认为他态度不恭,将他狠狠地责骂了一顿。

出自《放碟》。
原文:
长山王进士嵙生为令时,每听讼,按律之轻重,罚令纳蝶自赎;堂上千百齐放,如风飘碎锦,王乃拍案大笶。一夜梦一女子,衣裳华好,从容而入,曰:“遭君虐政,姊妹多物故。当使君先受风流之小谴耳。”言已化为蝶,回翔而去。明日,方独酌署中,忽报直指使至,皇遽而出,闺中戏以素花簪冠上,忘除之。直指见之,以为不恭,大受诟骂而返。由是罚蝶之令遂止。

简介:
《放碟》节选自《聊斋志异》,讲述了两个虐待动物的人,遭受惩罚的故事。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20世纪之后,在中国,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H. 文言文中的谴大概是什么意思

谴 [qiǎn]
1责备,责问;申斥。

谴责。

2古代官吏被贬降或谪戍。

谴谪。

热点内容
师德师纪自查小结 发布:2025-05-14 21:09:36 浏览:534
中学英语下载 发布:2025-05-14 20:01:44 浏览:498
小苹果舞蹈教学儿童版 发布:2025-05-14 18:06:07 浏览:916
高三语文卷 发布:2025-05-14 17:40:03 浏览:761
五年级上册语文达标卷 发布:2025-05-14 16:38:37 浏览:871
邓矮的历史 发布:2025-05-14 15:03:50 浏览:621
中小学师德总结 发布:2025-05-14 14:47:39 浏览:720
初中教学进度 发布:2025-05-14 13:33:36 浏览:758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 发布:2025-05-14 13:22:51 浏览:775
带班主任的老师 发布:2025-05-14 13:20:39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