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玄云
① 谁能给说下这个的出处 如果不是摘抄的古文请解释下意思
对岸针对枫袖主人祷文的翻译考据白话翻译
原文:
历春秋之代兮 逾威神之嘉成
执羽扇以讴兮 设罗帏而宣声
逢吉日兮辰良 舞风华兮琳琅
渺渺兮风回 叩天地兮四方
群枫落兮舞天门 纷乘兮玄云
滴水兮透凝 万聚兮无垠
风徐徐兮渐盛 声忽忽兮走石
命重云之叠垒兮 告雷师以疾巡
闻丰隆兮怒起 淡日月兮频盛
迷恶善兮太息 决山河兮天降
对岸考据:
历春秋之代兮
出自《离骚》:“春与秋其代序”(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
逢吉日兮辰良
舞风华兮琳琅
出自《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兮琳琅。”(美景良辰吉祥日,肃穆虔敬娱东皇,手抚长剑握玉柄,满身玉佩响铿锵。)
群枫落兮舞天门
纷乘兮玄云
出自《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敞开天宫的大门,我乘著稠密的乌云。)
以上,参考文献《楚辞》
白话翻译
春去秋来,时序流转,无非天理循环,纵神明亦不可违。
然,吾今执羽扇,设罗帏,且歌且舞,欲以人声上达天听。
值此良辰吉日,舞尽枫华,苍茫大地间玉佩琳琅,疾风回荡。
叩谢天地四方诸神,使吾足踏玄云,直抵天宫。
滴水万聚,遂成无垠之海;徐风渐起,始有走石之声。
诏令重云叠垒,召请雷雨之神。 (太上老君疾疾如敕令! )
雷霆怒起,日月无光。
无奈人间善恶不分,清浊不辨,是故决山河,降天罚
② 师旷鼓琴,通乎神明。……
师旷虽说是个盲人,但他精通音律,琴艺超凡,十分神奇。
据说,当师旷弹琴时,内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容头侧耳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丢失口中的食物。
有一次,他为晋平公弹一曲《清徽》,第一串音响时,便见有16只玄鹤从南方冉冉飞来。第二串音响时,它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第三串音响时,它们一边伸着脖劲鸣叫,一边展翅起舞。后来又奏《清角》,人们就见西北方向,晴朗的天空徒然滚起乌云。接着狂风暴雨应声而至。然后狂风呼啸着,掀翻了宫廷的房瓦,撕碎了一幅幅帷幔,各种祭器纷纷震破,屋上的瓦坠落一地。
③ 谁有很大气的的诗句,词,诗歌也行 要文言文的 不能太俗气了 要不常听见的
长风破浪会有复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制—李白《行路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 雪》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④ 关于屈原的古文及翻译
原文: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译文:
吉祥日子好时辰,
恭敬肃穆娱上皇。
手抚长剑玉为环,
佩玉铿锵声清亮。
华贵坐席玉镇边,
满把香花吐芬芳。
蕙草裹肉兰为垫,
祭奠美酒飘桂香。
高举鼓槌把鼓敲,
节拍疏缓歌声响,
竽瑟齐奏乐音强。
群巫娇舞服饰美,
香气四溢香满堂。
众音齐会响四方,
上皇欢欣乐安康
九歌(二)云中君
原文: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搴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焱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译文:
用兰汤沐浴带上一身芳香,
让衣服鲜艳多彩像花朵一样。
灵子盘旋起舞神灵仍然附身,
他身上不断地放出闪闪神光。
我将在寿宫逗留安乐宴享,
与太阳和月亮一样放射光芒。
乘驾龙车上插五方之帝的旌旗,
姑且在人间遨游观览四方。
辉煌的云神已经降临,
突然间像旋风一样升向云中。
俯览中原我目光及于九州之外,
横行四海我的踪迹无尽无穷。
思念你云神啊我只有叹息,
无比的愁思真让人忧心忡忡!
九歌(三)湘君
原文: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间。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
湘君啊你犹豫不走。
因谁停留在水中的沙洲?
为你打扮好美丽的容颜,
我在急流中驾起桂舟。
下令沅湘风平浪静,
还让江水缓缓而流。
盼望你来你却没来,
吹起排箫为谁思情悠悠?
驾起龙船向北远行,
转道去了优美的洞庭。
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
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
眺望涔阳遥远的水边,
大江也挡不住飞扬的心灵。
飞扬的心灵无处安止,
多情的侍女为我发出叹声。
眼泪纵横滚滚而下,
想起你啊悱恻伤神。
玉桂制长桨木兰作短楫,
划开水波似凿冰堆雪。
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
想在树梢把荷花采撷。
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
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
清水在石滩上湍急地流淌,
龙船掠过水面轻盈迅捷。
不忠诚的交往使怨恨深长,
不守信却对我说没空赴约。
早晨在江边匆匆赶路,
傍晚把车停靠在北岸。
鸟儿栖息在屋檐之上,
水儿回旋在华堂之前。
把我的玉环抛向江中,
把我的佩饰留在澧水畔。
在流芳的沙洲采来杜若,
想把它送给陪侍的女伴。
流失的时光不能再得,
暂且放慢脚步逍遥盘桓。
九歌(四)湘夫人
原文: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九歌(五)大司命
原文: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斋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
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译文:
大开天宫之门,我乘着盛多的黑云。 命令旋风在前开路,唤使暴雨泼洗尘路。 你往复回旋飞翔降临,而我越过空桑山去跟随你。 如此广大、人口众多的天下,为何长寿与短命都操之在我。 我们在高空上慢慢飞翔,乘着清明之气,驾驭阴气阳气。 我与你我和你恭敬地迎接大神,引导大神来到世上。 身上的神衣随风飘扬,腰间的玉佩鲜艳夺目。 天地阴阳变化,众人完全不知我的所作所为。 折下疏麻如玉色的白花,要送给与自己分别的人。 渐渐地步向垂暮衰老,不再亲近呀会更加疏离。 你乘着车声辚辚的龙车,往空中高飞而去。 编结桂树枝久立在那,越是思念,越使我感到忧愁。 忧愁又能如何,但愿能够像现在的感情一样永不耗减。 人命长短本有定数,是离是合,有什么人可以主宰它呢
九歌(六)少司命
原文: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泞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译文:
秋天的兰草和细叶芎藭, 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绿叶子夹着洁白小花, 喷喷的香气扑向面孔。 人们自有他们的好儿好女, 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 一片片秋兰青翠茂盛, 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 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 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我来时无语出门也不告辞, 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 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 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 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 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 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头, 到日出之处把头发晾干。 远望美人啊仍然没有来到, 我迎风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车盖翠鸟羽饰旌旗, 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 一手直握长剑一手横抱儿童, 只有你最适合为人作主持正!
九歌(七)东君
原文: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絙瑟兮交鼓,箫锺兮瑶虡。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译文:
晨曦就要升起在东方
透过扶桑树照进我的玉栏雕梁
抚摸着白马准备启程啊
夜色皎皎,天空渐渐一片明亮……
驾御着龙车行进在苍穹上啊
一路发出雷鸣般的隆隆声响
车旁的旗帜像云彩一样舒卷着啊
随着和爽的清风猎猎飘扬
长长地叹息着
缓缓地向上升起着啊
心中低回徘徊
顾恋而又彷徨
当雷声云色驶过人间之上啊
人们快乐地舞蹈歌唱
流连着沉醉着忘却了归去啊
虔诚地目光仰望那永恒的光芒
弹起琴瑟啊打起鼓
敲起编磬啊撼动木
吹起竹篪啊奏起竽
向着太阳啊齐欢呼
美丽的歌女像翻飞的翠鸟啊
唱起赞美的诗章翩翩起舞
应着舞的节拍和着歌的旋律啊
神灵降临了如彩云遮蔽天空日头
最伟大仁慈的太阳啊
您的光辉普照万方
大地承蒙您的恩泽啊
又一次战胜了灾难死亡
举起长箭啊
射向罪恶的星系
青云为衣啊 白色的虹霓
是太阳奋起宽阔的双臂
张开弧矢天弓啊
向着西方沉降
斟满北斗星辉啊
畅饮胜利的桂花酒浆
太阳啊 你驾着龙车
继续高驰在暮色昏黄
穿过茫茫黑暗啊
向着东方再次奔翔
九歌(八)河伯
原文: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媵予。
译文:
和你一道游九河,
冲起大风破大波。
龙车水上浮,荷花车盖罩当头。
有角龙,两条青。无角龙,两条白。
龙车飞上昆仑山,眺望那东西南北。
精神多飞扬,志趣多飘荡。
太阳下山人怅惘,
不想回故乡。
忽然想到水中宫,屋顶鱼鳞壁画龙.
紫贝嵌门柱,真珠饰房栊。
水里作何游戏?
乘着白色大龟逐文鱼。
同你游泳到河边,
水花乱飞溅。
你向我拱手,告别向东走。
送你送到南河岸,
水波滔滔来欢迎,
文鱼对对来作伴。
九歌(九)山鬼
原文: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译文:
好像有人在那山隈经过,
是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萝。
含情注视巧笑多么优美,
你会羡慕我的姿态婀娜。
驾乘赤豹后面跟着花狸,
辛夷木车桂花扎起彩旗。
是我身披石兰腰束杜衡,
折枝鲜花赠你聊表相思。
我在幽深竹林不见天日,
道路艰险难行独自来迟。
孤身一人伫立高高山巅,
云雾溶溶脚下浮动舒卷。
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
东风飘旋神灵降下雨点。
等待神女怡然忘却归去,
年渐老谁让我永如花艳?
在山间采摘益寿的芝草,
岩石磊磊葛藤四处盘绕。
抱怨神女怅然忘却归去,
你想我吗难道没空来到。
山中人儿就像芬芳杜若,
石泉口中饮松柏头上遮,
你想我吗心中信疑交错。
雷声滚滚雨势溟溟蒙蒙,
猿鸣啾啾穿透夜幕沉沉。
风吹飕飕落叶萧萧坠落,
思念女神徒然烦恼横生。
九歌(十)国殇
原文:
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译文:
手拿着长戈啊,身穿着铠甲,
战车轮毂交错啊,短兵器相拼杀。
旌旗遮日啊,敌兵多如麻,
箭矢交互坠落啊,战士冲向前。
敌侵我阵地啊,践踏我队形,
驾辕左马死啊,右马又受伤。
战车两轮陷啊,战马被羁绊,
战士举鼓槌啊,击鼓声震天。
老天也怨恨啊,众神皆愤怒,
战士被杀尽啊,尸体弃荒原。
英雄们此去啊,不再回还,
原野空茫茫啊路途太摇远。
佩带着长剑啊,夹持着秦弓,
身首已分离啊,忠心永不变。
战士真勇敢啊,武力又威猛,
刚强彻始终啊,士气不可侵。
将士身虽死啊,精神永世存,
您的魂魄在啊,鬼中称英雄。
九歌(十一)礼魂
原文: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译文:
我们举行着隆重的典礼,鼓声齐作
巫女们传递着手持的鲜葩在那舞蹈,一个继续着另一个
你们歌唱,你们的舞姿又那么美妙,美丽的巫女们呦
春天有馥郁的兰草,秋天有芬芳的菊花
正象征着我们有永远存在的祭祀啊
⑤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出自哪个文言文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编辑
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出处一
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真的有个仙人居住的地方,她就是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仙居是一个古老的县,仙居县名的由来和一个成语或者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很大的关系。相传宋朝时在台州府仙居县城关西郭垟清水塘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水质很好,喝了它五脏六腑倍感清凉。清水塘附近有一个酿酒师傅名叫王温,为人忠实厚道,手艺很好,他用这口井水酿成的酒,又甜又香,人人爱喝,生意十分兴隆。
一天,王温正在卖酒,忽从店外进来二人,衣衫褴褛像乞丐一样,全身生了疥疮癣毒等病,愁眉苦脸地呻吟,表情十分痛苦。王温问道:“两位表兄身子不舒服吗?”二人叹口气说:“我们前世不知作了什么孽,全身的疮又痛又痒,没钱医治,等了三年啦,昨夜梦见一位仙翁,告诉我们说,括苍山顶有股水是仙水,流到永安(今仙居)清水塘村,如果喝一口泉水酿的酒或洗浴一番,就能三天不痒不痛可治愈恶病。”
王温听后二话没说便舀了两碗酒递给他们,说:“你们喝吧,不要钱。”二人连声道谢,接过一饮而尽,停一会,二人都笑着说:“老师傅你真好,我们喝下后舒畅多了,疮也不痒不痛了!不过,仙翁还有一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王温说:“说吧。”俩人又说:“要是能在酒缸里洗浴一番身上的疮,就能完全痊愈,可是我们哪能开得了口啊。”王温听到这里也确实感到为难,要是答应请他们洗,一大缸的酒就全部糟蹋了,如果不答应,他们一辈子痛苦啊!想到这里,王温咬一咬牙便点头答应下来,把他们带进内室走到一口大缸前说:“洗吧!只要能治好你们的病,就算我的一缸酒坏了也没关系。”那二人在酒缸里躺了半天,从屋里笑吟吟地走出来。王温一看,惊呆了。几乎完全认不出来 了,只见他们全身皮肤雪白光洁成了英俊少年。他们笑着说:“老师傅你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大善人,咱们后会有期。”说完忽然不见了。
王温遂将此事告诉老婆说:“可能是仙人试探我们吧?仙人洗过的酒,就是仙酒,我们全家都喝一杯,说不定能长生不老。”王温遂舀 起四杯酒,递给家人喝下。顿时香透心肺,浑身轻松双脚不觉飘飘悠悠离开地面,四人又笑又叫,互相扯衣角,不一会飞上天成了仙。王温家的狗、鸡舔了地上的几滴酒也一起升天了。不久,这事便传到京都,当时皇帝宋真宗知道后感到十分惊奇,觉得永安县是神仙居住往来的宝地,于是宋真宗下了一道圣旨将永安县改为仙居县。[2]
出处二
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汉·王充《论衡·道虚》)
出处三
据陈显远先生著《汉中碑石》载,汉灵帝熹平至元和年间(168—184),人们为成固(今城固县)“唐公房拔宅升天”建庙、立碑,对这位仙人顶礼谟拜。该碑镌刻着一个神奇而动人的故事。
其碑文称,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今城固县许家庙有一个名叫唐公房的人,在汉中郡(治西城,今安康)衙做官。一天在城固老家遇到一位修仙得道的真人,他拜这位真人为师,并给师傅送去鲜美的甜瓜品尝,真人感其诚心,让他到婿谷口山上赐给其仙丹。公房服了仙丹后,能辨别鸟兽语言,行走如飞,数百里外郡府转眼即到,乡亲们和郡守都十分惊讶。汉中郡守老爷遂跟公房学道,始终不得其法。以为公房留有一手故意不教,欲加害于公房和家人,命手下人去城固捉拿唐妻及子女。唐把这一情况告诉师父,真人说不必惊慌,他有一种仙药服后即可飞天而去,逃离厄运。唐妻留恋房舍及禽畜,仙人又给房屋涂上仙药,全家人和禽畜都服了仙药:“须臾,有大风玄云来迎公房妻子,房屋、六畜,倏然与俱去”。于是“鸡鸣天空”、“狗吠云中”。[3] 这就是该碑记载的唐公房全家“白日升天”和“拔家飞升”的故事。这通有名的汉碑于1970年由城固调往西安,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展室。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地理巨著《水经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欧阳文忠集》中,也都载有这个异闻。
唐公房举家飞升后,当地百姓建“灵寿宫”祭祀唐公房得道全家飞天。该宫后改名为“唐仙观”。据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城固县志》载:“唐仙观,(县)西北二十五里。汉居摄二年名曰:‘灵寿宫’,因唐公房升仙改今名”。又据1994年版《城固县志》载,唐仙观址在今城固县许家庙唐广初级中学内。
后来,人们依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归纳出几个有趣的成语:“白日升天”或“白日飞升”,比喻突然平白升官,而且官位升得很高;“拔宅飞升”或“举家升天”,形象一人当了大官,全家大小都随之得势,享受富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一人得道,鸡犬皆仙”,讽刺那些依附权势而升官发财的人。也有人讥笑那些靠裙带关系无真才实学而仕途得意者为“公房鸡犬”。
出处四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汉景帝年间,有一个姓张名百忍的人,很是积德行善、把方圆数十里的地,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当时仙界出现混乱,无人治理。经赤脚大仙等上仙寻觅到了张百忍觉得此人很适合打理仙界,和几位上仙商量,让张百忍做玉帝。当他们找到张百忍说了此事,张百忍很抠,什么都要带上,连鸡狗都带上了天,猪贪玩,升天的时候跑出去玩了。所以没有带上天,之所以我们用猪头祭祀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出处五
刘安(约公元前179─前122年)是古代中国著名的道教信徒,出身于汉王朝的皇室贵族,喜欢交际。由于他为人慷慨大方,所以笼络了很多人才,被皇帝封为高爵位,后又晋升为"淮南王"。不久,由于谋反暴露,他被迫自杀。
据说刘安喜爱读书鼓琴,做官时候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他还招揽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纂《淮南鸿烈》(又名《淮南子》),该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著作,其中《内篇》有21篇,《外篇》33篇,《内篇》流传至今。
另外,人们还传说刘安不是自杀而死的,而是他长期修炼丹药,终于获得了成功。一天他吃下丹药,其中一些散落在地,被他家里的鸡、狗吃了,结果刘安和他的鸡狗一起都飞到天上成了神仙,所以中国有句成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出处六
晋代著名道家人物许真君,姓许名逊,字敬之,曾任蜀郡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所以又称族阳先生。他居官清廉,为民兴利除害,后弃官东归故里,在新建县西山修身炼丹。
许逊精于医道,为人治病,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蜚声远近。时值南昌洪水患滥,据说当时有一条蛟龙经常翻云覆雨、兴洪作浪、为害人民。许逊用神剑将蛟龙擒住锁于八角井中,从此水平浪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传1500年前,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农历八月初一,许逊活到136岁时,在西山得道,“举家四十余口,拔宅飞升”,连家禽家畜都带去了。136岁的许真君及全家42口人一齐升天,连房屋和鸡犬也一起飞去。并说当时有人看见还落下了几块瓦后人因此称之为落瓦村。[4]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便出于此据记载。
后人为纪念许逊,遂在其飞升遗址处修建道观,最终形成万寿宫,后成道教净明忠孝道发祥地。[5]
出处七
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笃信修道炼丹,一次遇到八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拜他们为师,学习修道炼丹,丹药炼成后,汉武帝派人来抓他,他情急下喝了丹药,成仙升天。他的亲友也赶紧喝药成仙。刘家的鸡狗因吃了炼丹锅里的丹药也成仙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此处由来。
⑥ 有哪些关于琴的古文句子
和如琴瑟
对牛弹琴
焚琴煮鹤
剑胆琴心
一琴一鹤
琴剑飘零
东汉·蔡邕《琴赋》
尔乃言求茂木,周流四垂。观彼椅桐,层山之陂。丹华炜烨,绿叶参差。甘露润其末,凉风扇其枝。鸾凤翔其巅,玄鹤巢其岐。考之诗人,琴瑟是宜。爰制雅器,协之锺律。通理治性,恬淡清溢。尔乃间关九弦,出入律吕,屈伸低昂,十指如雨。清声发兮五音举,韵宫商兮动徵羽,曲引兴兮繁弦抚。然後哀声既发,秘弄乃开。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案藏摧。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仲尼思归,《鹿鸣》三章。《梁甫》悲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飞,别鹤东翔。饮马长城,楚曲明光。楚姬遗叹,鸡鸣高桑。走兽率舞,飞鸟下翔。感激弦歌,一低一昂。
唐·黄滔《戴安道碎琴赋》
戴安道碎琴赋(以“徒候徽响,致聚深情”为韵)
拔尘俗之能琴,共谁不钦?戴安道之擅名斯异,武陵王之慕义弥深。降使殷勤,将召来以聆雅越。持诚慷慨,爰击碎以示胸襟。想夫名利莫羁,烟霞为赏。涧松虽耸於梁栋,野鹤不侵乎罗网。吴山越水,韬物外之清光。蜀轸虞丝,播人间之妙响。杳杳区区,何人戒途。白屋忽惊於嘶马,朱门欲俟於啼乌。焉有平生,探乐府铮鏦之妙。爰教一旦,厕侯门戛击之徒。於是贲出月窗,毁於蓬户。掷数尺之鸾凤,飒一声之风雨。朱弦并断,类冰泉裂石以丁零。玉柱交飘,误陇雁惊弓而飞聚。使者焉知,宣言大非。且异锻珠之义,宁同碎斗之讥。陌上囬尘,走清风於玉殿。堂间释手,章素节於金徽。於时野客相高,时人或陋。梧雕桐断以甯顾,漆解胶离而莫救。至若池亭夜月之景,岩谷春风之候,遥当野岸,肯思流水之曾弹。静对庭芜,待从幽兰之不奏。向若投绿绮以无意,缅维城而有情。亡一时之高躅,矜六律於新声。则此日知音,但仰跃鱼之弄。碧山烟雾,甯留藏豹之名。则知艺至者不可以簪笏拘,情高者不可以王侯致。终挺特以惊俗,不斯须而辱志。於今人语其风,孰不揖当时之事。
《三琴记》北宋欧阳修
吾家三琴,其一传为张越琴,其一传为楼则琴,其一传为雷氏琴。其制作皆精而有法然,不知是否,要在其声如何,不问其古今何人作也。琴面皆有横纹如蛇腹,世之识琴者以此为古琴。盖其漆过百年始有断文,用以为验尔。其一金晖,其一石晖,其一玉晖。金晖者张越琴也,石晖者楼则琴也,玉晖者雷氏琴也。金晖其声畅而远,石晖其声清实而缓,玉晖其声和而有余。今人有其一已足为宝,而余兼有之,然惟石晖者老人之所宜也。世人多用金玉蚌瑟晖,此数物者,夜置之烛下,炫耀有光,老人目昏,视晖难准。惟石无光,置之烛下,黑白分明,故为老者之所宜也。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声,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寐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琴曲不多学耳,要于自适。琴亦不必多藏,然业已有之,亦不患多而弃也。
唐·薛易简《琴诀》
《琴史》曰:薛易简以琴待诏翰林,盖在天宝中也。尝着《琴诀》七篇,辞虽近俚,义有可采,今掇有大槩着焉,曰:
“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麠麈俗,可以格免神,此琴之善者也。鼓琴之士,志静气正,则听者易分,心乱神浊,则听者难辩矣。常人但见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但赏为能。殊不知志土弹之,声韵皆有所主也。夫正直勇毅者听之则壮气益增,孝行节操者听之则情感伤,贫乏孤苦者听之则流涕纵横,便佞浮嚣者听之则敛容庄谨。是以动人心,感神胆者,无以加于琴。闰其声正而不乱,足以禁邪止淫也。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
又云:“弹琴之法,必须简静。非谓人静,乃手静也。手指鼓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又须两手相附,若双鸾对舞,两凤同翔,来往之势,附弦取声,不须声外摇指,正声和畅,方为善矣。故古之君子,皆因事而制,或怡情以自适,或讽谏以写心,或幽愤以传志,故能专精注神,感动神鬼,或只能一两弄而极精妙者。今之学者,惟多为能。故曰:多则不精,精则不多。知音君子,详而察焉。”
品闲斋闲话:“常人但见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但赏为能。殊不知志土弹之,声韵皆有所主也”;“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弹琴之法,必须简静。……多则不精,精则不多。知音君子,详而察焉”。所言甚是,需揣而摩之。然今人弹琴,易失其所主,徒以悦耳为能。琴道渐失,琴技流媚俗之地矣。无“多”则难精,惟有先多,然后求精。
晋·嵇康《琴赋》
馀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猷,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末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末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缀叙所怀,以为之赋必。其辞曰: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冈。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驤。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郁纷纭以独茂兮,飞英蕤昊苍。夕斤纳景于虞渊兮,旦唏于于九阳。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踌而水康。且其山川形势,则盤纡隐深,璀嵬岑目。玄岭峻岩,蚱鳄岖岭。丹崖峻蠼·青譬万寻。若乃重秈增起,偃蹇云覆。邈隆崇以极壮,崛巍巍而特秀。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丽吐溜。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触岩觚隈,郁怒彪休。汹涌腾薄,奋沫扬涛。沁汩澎湃,蟹嬗相纠西。放肆大川,济乎中州。安囬徐迈,搴尔氐浮。澹乎洋洋,萦抱山丘。详观其区土之所产毓,奥宇之所宝殖。珍怪琅玎,瑶瑾翕赤色。丛集累积,奂衍於其侧囝。若乃春兰被其东,沙裳殖其西窖。涓子宅其阳,玉醴涌其前。玄云荫其上,翔鸾集其巅。清璐润其肤,惠风流其问圆。竦市肃以静谧,密微微其清闲。夫所以经蕾其左右者,固以自然神丽,而足思愿爱乐矣。
於是遁世之士,荣期绮季之畸,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峻崂崿,以游乎其下。周旋永望,邈若淩飞。邪睨昆仑,俯阚海湄。指苍梧之迢递,临囬江之威夷。寤时俗之多累,仰簛山之馀辉。羡斯岳之弘敞,心慷憾以忘归。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慕老意之魂隅,饮泰容之高吟。顾兹桐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乃矶孙枝,准量所任。至人摅思.制为雅琴。乃使离子督墨,匠石奋斤。夔襄荐法,般佳骋神。锼会衰厕,朗密调均。华绘彤琢,布藻垂文。错以多象,藉以翠绿。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锺山之玉。爱有龙凤之象,古人之形:伯牙挥手,锺期听声,华容灼烁.发采扬明,何其丽也。伶伦比律,田连操张,进御君子,新声惨亮,何其伟也。及其初调,则角羽俱起,宫徵相征,参发并趣,上下累应,堪踔碣硌,美声将兴,固以和昶而足耽矣。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纷淋浪流离,奂淫衍而优渥。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沛腾逻而竞趣,翕晡煜而繁缛。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怫惘烦冤。纡余婆娑国。陵纵播逸,霍滢纷葩,检容授节。应变合度。兢名擅业,安轨徐步,洋洋习习,声烈遐布。含显媚以送终,飘馀响手泰素。
若乃高轩飞观,广厦闲房;冬夜肃清,郎月垂光。新衣翠粲,缨徽流芳,足器泠弦调,心闲手敏。触媲如志,惟意所拟。初涉《渌水》,中奏《清徵》,雅昶《唐尧》,终吹《微子》宽明宏润。优游躇踌。拊弦安歌,新声代起。歌曰:“淩扶摇兮憩瀛洲,要列了兮为好仇。,餐沆薤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灭游。齐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激清响以赴会,何弦歌之绸缪。”於是曲引向阑,众音将歇,改韵易凋,奇弄乃发。扬和颜,攘皓腕,飞纤指以驰鹜,纷础矗以流漫。或徘徊顾慕,拥郁抑按,盤桓毓养,从容秘玩。闼尔奋逸,风骇云乱。劳落淩厉,布濩半散。十融披离,斐铧韡奂烂。英声发越,采采粲粲。或问声错糅,状若浼赴,双美并进,骈驰翼驱。初若将乖,後卒同趣。或曲而不屈,直而不倨。或相淩而不乱,或相离不殊。时劫掎以慷慨,或怨而踌躇。忽飘飘以轻迈,乍留联而扶舻,或参谭繁促,复叠攒仄,从横骆驿,奔遁相逼。拊嗟累赞,间不容息,壤豔奇伟,帅不可识。若乃闲舒都雅,洪纤有宜。清和条昶,案衍陆离。穆温柔以怡怿,婉顺叙而委蛇。或乘险投会,邀隙趣危。嘤符离鸪鸣清池,翼若游鸿翔曾崖。纷文斐尾,琳缪离缅。微风馀音,靡靡猗猗。或搂抱栎捋,缥缭澈冽。轻行浮弹,明嫡隙惠囬。疾而不速,留而不滞。翩绵飘邈,微音迅逝。远而听之,若鸾风和呜戏云中;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嗟姣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若夫三春之初,丽服以时,乃携友生,以邀以嬉。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临清流,赋新诗。嘉鱼龙之逸豫,乐百卉之荣滋。理重华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若乃华堂曲宴,街友近宾,兰肴兼御,旨酒清醇。进南荆,发两秦,绍陵阳,度巴人,变用杂而并起,竦众听而骇神。料殊功而比操,岂笙龠之能伦。
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呜,鵾鸡游弦。更唱叠奏,声若自然,流楚窈窕,惩躁雪烦。下逮滔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别鹤。犹有一切,承间篷乏,亦有可观者焉。然非夫旷远者不能与之嬉游,非夫渊静者小能与之闲止。非放达者不能与之无吝,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也。若论其体势,详其风声: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闲辽故音瘅,弦长故徽呜。性沽静以端理,含今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足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凄,愀怆伤心,含哀懊咿,不能自禁。其康乐者闻之,则欤愉欢释,扑舞踊溢,留连澜漫,嗡噱终口。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念,淑穆玄真,恬虚乐古,齐事遗身。足以伯夷以之廉,颜囬以之仁,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其馀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总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于时也,金石寝声。匏竹屏气。王豹辍讴,狄牙丧味。天吴踊跃於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舞磁鸑鷟瓷於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感人地以致和,况蚑行之众类。嘉斯器之懿茂,咏兹文以*。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乱曰:愔愔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雄极兮。良质走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
有关琴的古文太多。。。。。。
⑦ 文言文翻译~!
(1)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2)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
(3)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
1.阮籍虽然不被礼教所拘束,然而所说的话玄妙深远,从不评论别人的好坏。
2.行为要成为当世的榜样,言论要成为永远的准则。
3.德才俱佳的人在人世间,又怎会如见识短浅的人一样呢?
原文出自《晋书·阮籍传》
裈:kūn古代称裤子:裈裆。虱处裈中(喻见识短浅)。
⑧ 古文阅读问题
师旷鼓琴,通乎神明。“白羊.白鹊翱翔.坠投。师旷曾为普平公奏”轻徽,一奏,“有内玄鹤二入”;再奏容,“而列”;三奏,“延领而鸣,舒翼而舞”;又奏“清角”,遂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风雨骤至,“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译:
师旷琴艺超凡,十分神奇。他为晋平公弹一曲《清徽》,第一串音响时,便见有16只玄鹤从南方冉冉飞来。第二串音响时,它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第三串音响时,它们一边伸着脖劲鸣叫,一边展翅起舞。后来又奏《清角》,人们就见西北方向,晴朗的天空徒然滚起乌云。接着狂风暴雨应声而至。然后狂风呼啸着,掀翻了宫廷的房瓦,撕碎了一幅幅帷幔,各种祭器纷纷震破,屋上的瓦坠落一地。
描写师旷技巧精湛的句子
遂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风雨骤至,“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
⑨ 女娃娲补天文言文翻译
原文: 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风雨暴至,平公癃病,晋国赤地。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然而专精厉意,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励至精。由此观之,上天之诛也,虽在圹虚幽闲,辽远隐匿,重袭石室,界障险阴,其无所逃之亦明矣。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于是武王左操黄钺,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夫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于天,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为而不成?夫死生同域,不可胁陵,勇武一人,为三军雄。彼直求名耳,而能自要者尚犹若此,又况夫宫天地、怀万物而友造化,含至和,直偶于人形,观九钻一,知之所不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昔雍门子以哭见于孟尝君,已而陈辞通意,抚心发声,孟尝君为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精神形于内而外谕哀于人心,此不传之道。使俗人不得其君形者而效其容,必为人笑。故蒲且子之连鸟于百仞之上,而詹何之鹜鱼于大渊之中,此皆得清净之道、太浩之和也。
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知不能论,辩不能解。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蚕咡丝而商弦绝,或感之也。画随灰而月运阙,鲸鱼死而彗星出,或动之也。 故圣人在位,怀道而不言,泽及万民。君臣乖心,则背谲见于天,神气相应,征矣。故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涔云波水,各象其形类,所以感之。夫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露于月。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其数;手征忽怳,不能览其光。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阳同气相动敢,此傅说之所以骑辰尾也。 故至阴飂飂,至阳赫赫,两者交接成和而万物生焉。众雄而无雌,又何化之所能造乎?所谓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也。故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使无事焉,惟夜行者为能有之。故却走马以粪,而车轨不接于远方之外,是谓坐驰陆沈,昼冥宵明,以冬铄胶,以夏造冰。
夫道者,无私就也,无私去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壁,得之者富,失之者贫;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何以知其然?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以其属骨,责其生肉,以其生肉,论其属骨,是犹王孙绰之欲倍偏枯之药而欲以生殊死之人,亦可谓失论矣。若夫以火能焦木也,因使销金,则道行矣。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物固不可以轻重论也。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故以智力治者,难以持国,唯通于太和而持自然之应者,为能有之。故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区冶生而淳钩之剑成;纣为无道,左强在侧;大公并世,故武王之功立。由是观之,利害之路,祸福之门,不可求而得也。 夫道之与德,若韦之与革,远之则迩,近之则远;不得其道,若观鲦鱼。故圣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万化而无伤。其得之乃失之,其失之非乃得之也。 今夫调弦者,叩宫宫应,弹角角动,此同声相和者也。夫有改调一弦,其于五音无 所比,鼓之而二十五弦皆应,此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形也。故通于大和者,惛若纯醉而甘卧,以游其中,而不知其所由至也。纯温以沦,钝闷以终。若未始出其宗,是谓大通。
今夫赤螭、青虬之游冀州也,天清地定,毒兽不作,飞鸟不骇,入榛薄,食荐梅,嗜味含甘,步不出顷亩之区,而蛇鳝轻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江海之中;若乃至于玄云之素朝,阴阳交争,降扶风,杂冻雨,扶摇而登之,威动天地,声震海内,蛇蟮著泥百仞之中,熊罴匍匐丘山磛岩,虎豹袭穴而不敢咆,猨狖颠蹶而失木枝,又况直蛇鳝之类乎!风皇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澹,草木不摇,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还至其曾逝万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之疏圃,饮砥柱之湍濑,邅回蒙汜之诸,尚佯冀州之际,径蹑都广,人日抑节,羽翼弱水,暮宿风穴,当此之时,鸿鹄鸧鸖,莫不惮惊伏窜,注喙江裔,又况直燕 雀之类乎!此明于小动之迹,而不知大节之所由者也。 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乐进,驰鹜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世皆以为巧,然未见其贵者也。若夫钳且、大丙之御也,除辔衔,去鞭弃策,车莫动而自举,马莫使而自走也。日行月动,星耀而玄运,电奔而鬼腾;进退屈伸,不见朕垠,故不招指、不咄叱,过归雁于碣石,轶鶤鸡于姑余,骋若飞,鹜若绝;纵矢蹑风,追猋归忽;朝发博桑,日入落棠,此假弗用而能以成其用者也。非虑思之察、手爪之巧也。嗜欲形于胸中,而精神逾于六马,此以弗御御之者也。 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限;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路,而无忿争之心;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 谷登熟;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博;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皁;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然犹未及虑戏氏之道也。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逮至夏桀之时,主暗晦而不明,道澜漫而不修;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是以至德灭而不扬,帝道掩而不兴;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大地除其德;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疏骨肉而自容;邪人参偶比周而阴谋,居君臣父子之间而况载;骄主而象其意,乱人以成其事。是故君臣乖而不亲,骨肉疏而不附;植社槁而裂,容台振而掩覆;犬群曝而入渊,豕衔藤而席澳;美人挐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闭而不歌;丧不尽其哀,猎不听其乐;西老折胜,黄神啸吟;飞鸟铩翼,走兽废脚;山无峻干,泽无洼水;狐狸首穴,马牛放失;田无立禾,路无莎薠;金积折廉,壁袭无理;磬龟无腹,蓄策日施。 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攻城滥杀,覆高危安;掘坟墓,扬人骸;大冲车,高重京;除战道,便死路;犯严敌,残不义;百往一反,名声苟盛也。是故质壮轻足者为甲卒千里之外,家老赢弱姜枪于内;厮徒马围,軵车奉饟,道路辽远,霜雪亟集,短褐不完,人赢车弊,泥涂至膝;相携于道,奋首于路,身枕格而死。所谓兼国有地者,伏尸数十万,破车以千百数,伤弓弩矛戟矢石之创者,扶举于路。故世至于枕人头,食人肉,葅人肝,饮人血,甘之于刍豢。 故自三代以后者,天下未尝得安其情性而乐其习俗,保其修命,天而不夭于人虐也。所以然者,何也?诸侯力征,天下不合而为一家。 逮至当今之时,天子在上位,持以道德,辅以仁义;近者献其智,远者怀其德;拱揖指麾,而四海宾服;春秋冬夏,皆献其贡职;天下混而为一,子孙相代,此五帝之所以迎天德也。 夫圣人者,不能生时,时至而弗失也。辅佐有能,黜谗佞之端,息巧辩之说;除刻削之法,去烦苛之事;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消知能,修太常;隳肢体,继聪明;大通混冥,解意释神;漠然若无魂魄,使万物各复归其根;则是所修伏牺氏之迹而反五帝之道也。夫钳且、大丙不施辔衔,而以善御闻于天下;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何则?至虚无纯一,而不喋苛事也。 《周书》曰:“掩雉不得,更顺其风。”今若夫申、韩、商鞅之为治也,桲拔其根,芜弃其本,而不穷究其所由生,何以至此也?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于锥刀之未,斩艾百姓,弹尽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是犹抱薪而救火,凿窦而出水。夫井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不过三月必死。所以然者何也?皆狂生而无其本者也。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潦水不泄,瀇瀁极望,旬月不雨,则涸而枯泽,受瀷而无源者。譬若弄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译文: 以前师旷不得已而为晋平公演奏《白雪》乐曲,神物玄鹤被感召而从天降临,狂风暴雨骤然发作,晋平公因此得了重病,晋国还因此大旱,赤地三年。同样,齐国一位贫贱的寡妇含冤呼告苍天,引起雷鸣电闪,并击中齐景公的高台楼阁,坠入物砸伤景公的肢体,海水也随之汹涌漫溢到陆上。这些音乐师、贱寡妇的地位比尚
⑩ “玄”在古文中有什么解释
1、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说文》
玄:是赤黑色,黑中带红
2、玄,黑也。——《小尔雅》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诗·小雅·何草不黄》
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韩非子·十过》
玄:黑色。用在这里表示高空的深青色彩;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土质呈微黄色,所以有“天地玄黄”一说。
3、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汉· 刘桢《公宴》
玄:引申为黑暗
4、难!难!难!道最玄。——《西游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学遍书部,特善玄言。——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玄:神妙难捉摸;深奥
5、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说文》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高注:“淮南子曰:天也。圣经不言玄妙,至伪尚书有玄德升间之语。”
玄:假借为“远”
6、天道玄默,无容无则。——《淮南子》
玄:寂静;清静
7、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玄:天,天空
8、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心雕龙》
又如:玄门(道教);玄功(道家修道的功夫)
玄:道家的学说;道教
9、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玄:农历九月的别称
10、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 李云北方宫也。”
又如:玄方(北方);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
玄: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