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三要素
Ⅰ 有哪些学习方法
1.锥形学习法。也就是把学习比作一个锥子、知识的精度比作锥尖,集中的精力和努力则比作锥子的作用力,时间的连续性则是不停顿地使锥子向前钻进。也就是说,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如果肯下大功夫,来一次猛攻,那么很快就可以把任何一门学问掌握住。这其实就是一个集中强化学习的过程。
2.螺旋上升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是说,首先,以某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公式或者某个实验现象为中心,通过大量地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并掌握与中心内容相关的那些基础知识。这是第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疑问。然后再以此为起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是第二个循环。以此类推,往上循环下去。
3.群体学习法。所谓群体学习法是自发成立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大家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由于小组成员志趣相投,又自愿加入,因此每个人都能有很高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在小组成员对老师所讲知识的辩论与讨论中,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会加深,还可以消除个人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小组成员调整思路,避免走弯路。
4.快速学习法。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件事情如果给大家讲的遍数多了,你的印象就很深刻,想忘都忘不了。其实,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学习上。如果你把教材分为几部分,然后择其一自我讲授。讲完后,打开课本,进行第一次阅读并把讲错的地方标志一下。然后你再进行第二次讲授。这一次,你一定比上次讲得全面又完善,许多模棱两可的地方也变得清晰了。然后进行第二次回顾。接着进行第三次,第四次讲授。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可以完全把书本上的内容刻在脑子里了。这就使快速学习的方法。
5.循环学习法。很多同学学过就忘,甚至有的上课学过,下课就忘。这在某种程度上跟我们的记忆力有关联。但是即使记忆力不好的人也能找到一条途径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循环学习法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它主要指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方法。也就是在学习一项内容之后,要花少量的时间对其进行温习,接着再学习下一部分,结束之后再进行一次总复习。以此类推,如此下去,直到学完全部内容。那时你已经将整个内容复习了很多遍了,当然记得很牢固。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只有把学和思统一起来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学前有思、思后有学、学后也要思,经过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把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起到相互的作用,然后,把这些东西统一起来纳入到自己的知识宝库中。青少年要把反思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来不断地检查自己行为中的不足,及时反思自己失误的原因,就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
Ⅱ 疾病传播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概念是出自什么学科的概念。
好多啊,比如传染病学,病原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内科书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