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文言文需看什么书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㈡ 学习文言文该读些什么书
真正能够解决文言阅读的障碍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多读。读得多,积累就深厚,文言阅读的语言障碍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我个人的经验是,只要认真读完《史记》和《聊斋志异》,文言阅读的基本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影响之大,之深,之远,超过了你们的想象。由于其影响巨大,后人写历史,写文章,常常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史记》,这个模仿当然也包括语言的形式。所以读《史记》很重要。读《史记》,你们可以只读其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至于书、表,就算了。读好了《史记》,再去读一般文言文尤其是史传文,基本上都不在话下了。此外顺便说,读好了《史记》,你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了解人性。你会懂得,成功的人物之所以成功,倒霉的人物之所以失败,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它的道理的。
大家都知道它的作者蒲松龄,是一个考场上长期失意的人。这就是说,他参加了许多次考试,但他很背时,总是考不上。然而参加考试的次数一多,就特别熟悉普通的表达程式。蒲松龄不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是个小知识分子。苏东坡文章很自在,是因为他是个大知识分子。苏轼才高,当时文名也高,所以胆子大,于是写文章就非常自在,想怎样写就敢怎样写。小知识分子,心理常常是自卑的,尤其是写文章的时候,他不敢放胆去写,容易循规蹈矩遵守表达规范,因此《聊斋志异》的语言,是比较规范的文言文。而小知识分子,沉沦社会底层,他内心又常常渴慕高雅,仰慕风雅,于是喜欢卖弄,所以你在《聊斋志异》中,常常能观察到许多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诸多文言文语言现象。通假现象容易带来文字古雅的错觉,在某些层面不高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是很高雅的手段。比如“悦”字,这个字清代早就有了,但蒲松龄们写文章的时候,偏偏要把“悦”写成“说”。他们是这样想的:《论语》上不是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我把“悦”写作“说”,那不是直追古人、隐然与圣贤相似了吗?
《聊斋志异》追仰《史记》,很多篇章末尾模拟“太史公曰”作“异史氏曰”,也是一个证据。当然,追慕古人,并非《聊斋志异》有价值的地方。《聊斋志异》是作为小说文本才那么有价值。蒲松龄的杰出是后人发现的,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竟然是杰出的。不过,《聊斋志异》谨守规范、追慕古雅的语言,恰好使它成为我们现在解决文言文语言问题的一个绝佳范本。
司马迁无疑是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学才华和历史成就的人,他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大得来规范了后代的历史,影响了后代的文学,所以读一部《史记》,就相当于读了后代若干部史书,容易使我们的文言水平大大提升。蒲松龄显然是他那个时代颇受冷落的人,他的学问也不能称雄于那个时代,但他作为小知识分子的拘谨、自卑和保守,为我们创作了非常规范的文言文文本。
多读文言文很有必要,这比枯坐在那里阅读10本文言字典、文言语法著作,更为重要。高中三年,读完这两本书的时间,完全足够。可惜的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个方法。其实《史记》读起来十分有趣,你看里面所描写的现实人生,精彩程度甚至超过了善于虚构的许多小说家的想象。我是坐在厕所中,断断续续读完《史记》的。真的,很轻松,很有趣,很精彩。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了解文言语法不重要。那当然是重要的,不过带给我们的好处有限,而且,那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有败坏我们的文言阅读兴趣的风险。至于读文言字典,那也很重要。事实上,你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我只是说,具体文本的阅读更为重要,读多了,词汇积累就自动完成,文言语法就无师自通。蒲松龄学过文言语法吗?没有。他那时根本就没有所谓古代汉语语法这门课程。但是,他的《聊斋志异》,比现在的古汉语专家刻意写出的古文,通泰得多,自然得多。至于现今高考考场上那些所谓的古诗文作文,根本不通,幼稚得可笑还在那里卖弄,但居然还可以骗得高分。
㈢ 看什么书对学习文言文有好处
文言文的各个方面把抄握都是建立在读懂的基础之上.因此一是要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语感.诸如学英语一样.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宝.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对于古代文化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写了大量的作品.在各方面有较高的价值.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例如宋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等诗句至今传诵.古人写作时是非常讲究谋篇布局.章法技巧的.为写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贾岛就有[推敲"的典故之说.因此.古人有些篇章不仅可以使我们受到文学熏陶.而且对我们的写作也会有帮助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文言文.而且还要学好文言文.才能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㈣ 想要学习文言文 我是初学者 推荐需要看些什么书 从低级到高级的
你先看三国演义,里面白话、文言都有,比较好懂。接着看冯梦龙的三言系列,然后看古文观止,文心雕龙,史记,最后看论语,诗经,庄子等先秦文章。
㈤ 想学文言文,看什么书好
你好:
习古文不要囿于局限,读书亦不可攫取。一事未卒,不内取二者,外容国文学不妨先行搁置,国粹毕竟为邦国之本。
1、清季之世,西学东渐,五四运动之前的文言文皆可称之为古文。登高自卑,涉远自迩,既然致力于此,即不应囿于局限。建议先从《小学韵语》、《幼学琼林》、《三字经》、《千字文》入手,否则古文诘屈聱牙之处,难以理解。其次学习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最后研究《古文观止》,循序渐进,由易至难。
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合百家之长,纵一人之学。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
㈥ 学习文言文看什么书好
《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㈦ 如果要学习文言文,需要什么书好,要不要买什么文言文的字典
《古文观止》 着重看先秦散文
字典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㈧ 怎么学习古文啊,初学者该怎么学习,看什么书呢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
自学考试的〈古代汉语〉(要全国的,不要北京的)或王力先生著〈古代汉语〉,然后准备几本工具书,如〈古代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再就是广泛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要以先秦2汉文章为主,帮你依次推荐几本,〈聊斋志异〉〈古文观止〉〈史记〉(以上三本最好是都带白话翻译和注解的)读完它们,你的古代汉语水平至少等于汉语言专业本科生水平啦
㈨ 要学文言文下什么软件或者是看什么书
如果你学文言文,只是想随便学学,附庸风雅,隔壁古风吧、汉服吧不送~如果是中学生为了考试,建议前方右转新华书店买本教参辅导书~如果是想踏踏实实看懂古人的文章打算长期阅读,那我建议,从基础学起。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学习英语、并非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识记、书写才能基本掌握。以下是学习文言文必读的书。建议按照顺序依次阅读。
《古代汉语》王力。狭义上说文言文是指先秦时期的书面语,后来口语渐渐变化,但文人写文章依然沿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学文言文,就是学习先秦时期书面语。看完这本书,你已经对古代汉语的语法、语音、词汇、三个方面有了基本了解(也会教你写诗填词)。同样、不论学习哪一门语言,也都主要是从这三方面入手学习,我们称之为语言三要素,剩下的书,只是填充这三个方面罢了。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认识汉字的基本性质、了解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独立阅读文言文、训诂提供帮助。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如果把训诂比作一个人走路,音韵学学不好,就相当于断了一条腿,而另一条腿是文字学。
《训诂学 》郭在贻。训诂、就是使一段晦涩难懂的文字的意思 通顺。因为读到后面你会发现,很多书上的注释是不准确的。这时需要你自己去运用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等知识独立地正确疏通词句含义。
《汉语史稿》王力。对汉语从古至今的演变有一个历时性的认识。
可以说1-4本读完后,你已经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已经可以不用完全依赖他人的注释去阅读。不会再人云亦云,把书上的翻译完全当真,有了自己训诂的能力。相对来说,音韵学是比较难学的,如果不想深究、可以暂时放弃。而文字学则相对容易也有趣得多,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
如果再想深入学习、则可以直接根本性地从头开始。
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了解世界上一切语言的共性与差异
②《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所以很多东西可以追根溯源。主要是帮助你对汉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为《古代汉语》的预设前提是读者已经阅读过《现代汉语》,对汉语语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古代汉语》中有很多重要且基本的语言概念都没有讲(重点,很多重要的语言学基础概念都没有讲,所以《现代汉语》非常重要)。
以上专业书是教你理论知识的。理论明白了,也要在阅读中去体味所学的理论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还有一点很重要,以上这些书并非只可以读我所指出的版本。比如:我说可以最先先看《古代汉语》王力版。并不是说只有这一种版本的《古代汉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老师编撰的《古代汉语》,比如常用的还有郭锡良、王宁等等,只是说在种种《古代汉语》中,推荐王力版。文字学、音韵学等也相同,只是挑出了一个比较经典的版本。
再说工具书: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出版社(注意不是二三十块钱绿色皮子那本)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不需要买书
《方言》、《尔雅》如果你学得够深入的话,也许会用到他们
工具网站:
“国学大师”我已知网络上辞书汇总最全的网站,还有海量的影印古籍。
“汉典”查阅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篆体字、异体字
“汉字叔叔”查阅甲骨文、金文
“诗词吾爱”查阅诗律、词律
“古诗文网”查阅古籍作品,翻译相对多一些,如果想图快直接看翻译,非常推荐。
工具app:
国学大师:实际上也是网页=。=
汉典:和上文网站是一家,不过app做得让我觉得很尴尬,不是特别好用,不如网页厉害。
最后说说读原著的问题,以上都是理论书、没有配合的阅读,理解很难深入、记忆也不深刻,所以学习文言文同时也要注重阅读,把王力《古代汉语》前两本的文选全部熟读、甚至熟背一些篇章,并且尽力把每个字都搞懂(非常重要,而不是依靠所谓的“语感”去猜。)是很有必要的。然后再精读如《论语》这类接近先秦口语的书大有裨益。注意选书时要选择尽量好的版本。比如若想读论语,可以先在网上查,“论语看谁的版本比较好?”然后再加以选择。不要在书店里稀里糊涂随便买一本39.9的就读了。
如果你觉得挑来挑去很麻烦、又想要见识到各种各样古代的文学作品,最推荐的方法是买一套《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至于剩下的、随便读吧[笑哭]
顺便也许你还需要一个可以和你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可以相互显摆、呸、相互学习。
2020年7月16日,第二次修改。
㈩ 学习古文先读哪些书为好从哪些读到哪些
学习古文不要囿于局限,读书亦不可攫取。一事未卒,不取二者,外国文学不回妨先行搁置,国粹毕竟为答邦国之本。
1、清季之世,西学东渐,五四运动之前的文言文皆可称之为古文。登高自卑,涉远自迩,既然致力于此,即不应囿于局限。建议先从《小学韵语》、《幼学琼林》、《三字经》、《千字文》入手,否则古文诘屈聱牙之处,难以理解。其次学习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最后研究《古文观止》,循序渐进,由易至难。
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合百家之长,纵一人之学。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