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家长对孩子美术的评价

家长对孩子美术的评价

发布时间: 2020-12-01 21:48:12

Ⅰ 该让孩子去学习美术/家长如何正确评价孩子的

只有有效的且及时正确的奖励,孩子才会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有其他快乐的因素在促进着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练习中保持期待,过程也就不会让他觉得乏味。家长们要善于奖励,让孩子快乐学习。

Ⅱ 家长应怎样参与孩子的美术学习

在孩子的学习中,家长也一定会参与进去,在这当中,其实家长参与的越多,孩子接受的教育质量也会越多。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这个世界、观察自己所想象得到的画面,由此来表达他们内心的一种想法,也有着强烈的认识。

有很多时候,家长们觉得孩子画画是他们的爱好。孩子们在参加学习画画的这一过程中,更像是在参与一项实践“活动”。在美术的熏陶下,也会让孩子们的生活感到其乐无穷。孩子们在他们的画作中也会将自己内心的世界表达出来,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这也就促使了孩子们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心理活动。而美术,也能够让孩子们发现美、更愿意去表现出来、再去创造美,由此推动孩子身心的发展。

在儿童的学习中,家长参与越多儿童就越有可能接受到一种高质量的教育。家长积极参与孩子们的美术活动,并协助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和鼓励孩子们,这种美术创造不仅提高了家长的科学教育理念,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的发展。事实证明,越是热心参与孩子美术活动的家长,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表现比其他孩子要优秀的多。

可能父母会注意到:当您看我们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您的孩子往往表现的非常棒。实际上,这样的心理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希望有人看着他,希望自己亲人都围着自己转父母鼓励的眼神,也是进取的力量也往往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的绘画是不能用好坏来评价的,更不能用来做类似心理分析以试图判断孩子的性格,这完全没有意义。

孩子的涂鸦仅仅和哭笑一样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一副孩子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或想法的画,即使在技艺上还未成熟,但通过这种自由的绘画方式使得表达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并体验到了愉悦,这就是表达的快乐。

那么如何与孩子进行绘画方面的交流呢?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即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了,被理解了,他们才会有种表达的乐趣,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

请记住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培养获得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会自然地表现与年龄相应的绘画能力。对成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他们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

孩子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等孩子过了六至九岁,系统性地教授绘画知识和技能才开始变的有意义。而在此之前的以成人方式的教授行为都是拔苗助长的,反而会毁掉孩子的天资。每一个孩子在幼儿时期都是天生的画家。

除了语言交流沟通来了解孩子之外,家长也可以通过孩子的绘画作品来了解孩子。比如心理健康乐观的孩子,他们在绘画时往往喜欢用明亮的色彩,画人物时,人物的表情也往往以笑脸居多;而孩子在受到挫折和批评时,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会表现得比较消极,比如色彩很沉闷,画人物时,人物的表情可能会是哭泣、生气、怒骂等表情。

所以家长通过孩子的绘画作品,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情绪和内心活动,更好地帮助孩子疏解不良情绪,排解孩子内心的郁闷,帮助孩子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因此,少儿美术培训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是受益方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

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名美术班,在课上一起和孩子听课,一起探索。如果想要让孩子系统学习的话,不妨给孩子报名美术班,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能跟好的跟进孩子的状态。就以很多家长选择的美术宝1对1为例,老师一对一给孩子讲课,家长在一旁不仅能旁听,还可以和孩子互动,可谓是能很好的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了。

最后,家长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要笼统的夸赞孩子,要着重仔细找出孩子作品中的某一处,具体的来肯定和鼓励,这样才会让孩子在每一次的创作中有所进步,激发出孩子的灵感。

Ⅲ 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

在孩子小的时候学习少儿艺术课程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通过少儿艺术课程可以开发孩子脑力思维的发展,对于孩子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孩子学习艺术课程的时候经常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这个时候其实就应该是家长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了,作为家长的你可以对孩子这方面的学习做出一些有用的指导。

就好比少儿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孩子的美术绘画技能比较粗糙绘画内容也是相对比较幼稚,这时做为家长你的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的这些创作太幼稚离奇,毕竟还只是个孩子还是在学习的过程,我们不能太强迫孩子要画的绝对准确。作为未来星艺术学校的老师我发现有些孩子在被家长要求几次后,在美术绘画上都失去了之前那种创作精神,不敢去大胆的幻想随之对美术绘画的兴趣也也慢慢消减,最终导致孩子对美术绘画产生畏惧心理直至放弃绘画。

其实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来说,在孩子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能忘记给孩子报名艺术培训的初衷。未来星艺术学校老师了解到很多家长最初让孩子学习美术绘画其主要目的是因为孩子喜欢画画,而且家长也想通过这个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所以在孩子学习美术绘画课程过程中,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想象去创造,不要觉得他这没画好,那个由画的太幼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然他们自己在美术绘画学习过程中会很有压力的。

孩子的童年就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他既然喜欢美术绘画那就应该让他尽情的去创作,不要去局限孩子自己的脑力思维,作为家长应该多去给予孩子鼓励与认可,本来少儿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就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孩子的美术作品千万不要拿我们的眼光来看待来评价。多给予孩子鼓励和对于他们作品的肯定,这样孩子就会更有信心去创作去思考,这样的美术绘画过程对于他们的脑力思维开发是很有帮助的。

Ⅳ 家长如何读懂和评价孩子的画

儿童画是人的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它属于美术的范畴。但它绝不是美术中的一个画种,也不是美术中的一个流派。不能简单地用美术的标准去衡量,对儿童画的评价更应注重它的育人功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儿童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儿童画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多数评价都忽略了儿童画作者——儿童的心理特征,忽视了儿童画的育人功能,只在纯美术的层面上分析、评价儿童画,与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大相径庭。因此,下面就常见的一些儿童画评价方式以及形成这些评价方式的原因,作一点分析。
一、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儿童画
儿童画虽然属于美术的范畴,但它是一种由儿童创造的特殊的绘画形式,与成人美术有着极大的区别。许多成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差异,把自己的评价标准强加于儿童画上,违反了儿童画自身的特点,不利于儿童画教育的发展。
成人评价儿童画的标准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1.以“像不像”来评价儿童画。
人们赞扬一幅画时,常常用“画得真像!”“简直和真的一样”之类的话,以为是对画作者的最高褒奖。许多人在看到儿童绘画时同样以“像不像”来评价,画得比较“像”的自然是好的,不太“像”的自然是不好的了。
其实,用“像”与“不像”来评价一件作品的好坏是片面的,无法全面、深入地诠释作品的含义,如西方的“立体主义”“达达派”的作品,显然无法用“像不像”来评价。
2.以“合理不合理”评价儿童画。
“合理不合理”是指儿童画中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儿童由于自身知识、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不高,他们描绘的事物往往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他们会把人的头画得很大,手却画的很小;上山的人的身体垂直于山的坡面;人在太空与外星人游戏;在森林里与动物们联欢……如果要找一找儿童画中不合理的地方,几乎是俯拾即是。于是大人们“热心”地为儿童寻找画中的错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解释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直到儿童的画符合自己的意愿。
3.片面以“拙”来评价儿童画。
儿童画中的“拙”是在无意中产生的,是因为儿童的生理、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时无意识的行为,或者受自身技能的限制,还不能如实再现客观事物的缘故,并非是其有意追求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拙”的味道也将慢慢消失。而艺术家的 “拙’是历经数十年的追求和艰苦练习才达到的境界,是大巧若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因此欣赏儿童画,其实不得要领,就算你给小孩评了个金奖,可能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这样的评价,仍旧脱不了技法的框框。
二、以“完成品”评价儿童画
目前,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大多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由于学生在表现能力上的差异,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比较整洁,画面效果好看,往往博得教师的欢心;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比较脏、不漂亮,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于是,教师就凭完成品的质量判定成绩。结果,某些学生经常得不到优秀,误以为自己能力不够,天生不会画画,灰心丧气,学习积极性降低,作业草草完成,失去了美术的兴趣。
我们的教师往往吝啬于给学生打一个“优”,从纯美术的角度来看,可能有些学生的作品确实够不上“优”的条件,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以完成品作为评价儿童画的惟一依据,就丧失了儿童画的主要功能———育人。一张完成的作品并不重要,它仅仅是儿童学习的终端物质体现,重要的是儿童创作这张作品的学习过程。如果一个平时作业质量较低的学生,某次作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即使它还无法达到教师心目中的“优”的档次,但是他的本次学习过程难道不应该得到表扬吗?那么,为他打一个“优”又未尝不可呢?!又如,某学生绘画表现力不强,但想象力很强,思维很活跃,那么即使画面的效果再差,是否可以为他的创造力打一个“优”呢?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培养画家,我们的目的是育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的完美人格。当然,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这个“优秀”的真正含义。实践中,发现儿童的优点比寻找他们的缺点更有利于儿童美术教育。
三、以同样的标准看待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画”
儿童绘画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涂鸦期”(约2~4岁)、“符号期”(也称样式化阶段)(约4~9岁)、“写实期”(约9~13岁)。(不能以年龄为惟一依据,因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增强,知识经验逐渐丰富,在绘画形式上由幼稚趋向写实。处在“涂鸦期”和“符号期”的儿童普遍喜欢画画,对自己的作品总是非常满意。当他们逐渐过渡到“写实期”时,就不再满足于以前的作品,总是努力追求真实。如果这时硬要他去画一些形式上非常幼稚的东西,实在是强人所难。事实上他们也画不出来。既然他们已经开始追求写实,教

Ⅳ 我看我儿子班上好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美术班,学美术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我儿子6岁,我就给他报了美术宝1对1的课程 ,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画画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也可以提高孩子对色彩的认知,好处还是很多的。

Ⅵ 家长对美术老师的评语

敬业爱岗,热爱艺术

Ⅶ 孩子学美术有什么用 回答一位家长的问题

孩子画的画能卖出去吗?她的孩子今年6岁,没有学过美术,孩子画的基本是线条。这位妈妈跟我描述的说法是乱画。可见孩子是喜欢画画的,现在的状态也符合儿童美术发展的正常阶段,毕竟6岁的孩子他的表达方式不可能比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丰富,当然不排除画画基础比较好的,这样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是家长的正确引导。 如何回答这位妈妈的问题?我想得先解决另两个问题:让孩子学画画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儿童画?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例如说有位小学家长问我:我孩子学会美术将来找工作不难吧!这是功利性质的学习,往往是家长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画好的愿望可能比一般父母更强烈。我觉的儿童美术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意义,它跟舞蹈之类的学习不同,更关注的是掌握技巧。而美术不同,每个孩子从涂鸦开始就自己在创造,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而不再是让孩子临摹自己的画,所以儿童美术能开阔孩子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很多集体绘画和手工过程中还能让孩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或者是通过写生更注意观察生活,这些都不是仅仅技巧性的“传授”所能做到的。所以我认为儿童画画的过程是孩子自己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如果想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学美术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些家长是因为孩子喜欢,跟我聊天的时候说我孩子喜欢画画,就是画的不好,所以想送去学习。画不好的表现很多,线条、色彩、涂色等等。所以想让孩子学习,这是好事,但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观念的层次上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儿童画。我的描述是“儿童的画”,它首先是孩子自己眼中的画,而不是家长眼中的画,它的好坏标准不是家长认为像不像,色彩涂的好不好,我们得让孩子自己说说他们画的是什么,想表达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怎么样涂色和线条更好地表达图画中的意思。儿童画应该是儿童创造的过程,而不是临摹的过程,所以不能用简单的像不像的去评判孩子的画。所以我建议家长们更多关注孩子在作品中的创造和想象,鼓励孩子去画画,不要轻易用像不像或者分数去衡量。

Ⅷ 家长对小学生美术作业意见写什么

小学生家长意见怎么写呢? 首先非常感谢老师对他的教导,在学习上给他很大的帮助。学校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使我们家长能更好的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并能及时的沟通。 再写就是:他学习有什么地方不足(比如是否有偏科或是其它的什么,总之与学习有关的就OK),希望老师在这些方面多多指点和督促他,使他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谢谢! 例: ×老师: 我的孩子×××的报告册和您写的评语和意见(如果没有就不要)我已经认真拜读。×××能够取得一点进步,完全是您对他的教育和关心,我们非常感谢。我们对孩子在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一直抓得比较紧,他在家中能够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学习时间利用尚可,但有时比较任性。为了他进步更快,我们将积极配合老师对他的教育。另外,我们想向学校建议:…… 再次感谢老师。 家长签名。日期。

Ⅸ 现在很多家长都让孩子去学习美术,请问画画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对孩子来说,画画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好朋友。在孩子成长进步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可以看到绘画的身影——
【涂鸦期】用画画“说话”
在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还不太熟练的时候,肢体动作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当见到两三岁的孩子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两手欢快地挥舞着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孩子在表达“他很开心”的信息。
同样地,当孩子用画笔在纸上随意地涂鸦时,他也是在表达情绪。也许刚刚妈妈不在他感到害怕,又或者是他打针的时候大哭了,这些或紧张或兴奋的情绪都可以通过涂鸦来抒发和缓解。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纸上涂鸦着一些你看不懂的东西时,不要感到惊讶,这只是你的孩子在用另一种方式“说话”呢!
【探索期】用画画探索世界
当孩子长大一点后,他开始将现实世界的事物和他纸上的形象建立联系。他会不满足于简单的涂鸦,他想画出自己所见到的人和事。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尝试表达他认为重要的、能够想起的事物,比如,孩子不会怀疑自己在纸上画的这个歪歪扭扭的圆形就是昨天妈妈买回家来的苹果。也就是说,孩子开始尝试使用自己的抽象思维。
在未来的数十年中,抽象思维会一直伴随着他的思考,而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也将会很突出。
在孩子探索的阶段,他会接触到不同的美术材料,
这样就更加能够激发孩子探索欲望。
在孩子使用独立思维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形成独立人格,也可以帮助他进行独立思考。这是因为在画画的世界,他所画在纸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经过他自己选择的——比如要画什么,怎么排版等等。换句话说,这个“纸上的世界”是他建立的。让孩子明白自己有建立世界的能力是一件好事,他会明白,世界上没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教育期】用画画缓解压力
随着孩子的年龄再大一些,我们就要送他去学校学习知识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目前还是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培养比较少。但是知识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是不够的,艺术也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并且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在这个阶段,画画是平衡孩子的智力与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好朋友。
所以,尽管孩子已经开始面临学业压力,也不应该让孩子完全放弃画画,毕竟这是孩子在学习中放松的好方法。
【终身】用画画获得幸福
尽管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有着绘画的天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名的画家。那么对于每个孩子来说,画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是为了终身的幸福。一个孩子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对他需求的理解和应对。而绘画既可以孩子所拥有的成长环境,也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极佳渠道。
绘画可以帮助孩子正视个人的体验,正视个人的情感。这样就算孩子只有一点玩具,他的内心很丰富,也一样可以玩得很开心。而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就算他只有一个人,他也不会感到孤独。
对于家长来说,绘画能帮助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当父母和孩子在讨论画上的内容时,父母可以更好地倾听孩子想表达些什么,也能知道什么对孩子来说更重要;而当孩子不知道画什么时,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回忆曾经的经历来帮助孩子创作,无形间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绘画在各个方面都对孩子有益处,而家长也要更加注意“帮助”孩子画画的尺度和方法,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试着去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以免在不经意之间就伤害到孩子对画画的乐趣。

Ⅹ 美术特长生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

美术特长生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

希望学校科学管理,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步进步,达到品学兼优、健康成长,

期盼着学校能够把孩子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协助学校教育好孩子,

使孩子专业课越来越好,文化课达到录取要求,衷心感谢,祝愿学校越办越好,老师们工作顺利。

热点内容
英语基础1 发布:2025-05-11 01:46:36 浏览:45
燕赵教育 发布:2025-05-11 01:34:11 浏览:24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00:17:53 浏览:419
上海高中化学知识点 发布:2025-05-10 23:57:31 浏览:826
教师的福利待遇 发布:2025-05-10 23:09:53 浏览:485
陆房中学 发布:2025-05-10 22:10:05 浏览:982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发布:2025-05-10 21:23:02 浏览:29
水晶钵教学 发布:2025-05-10 20:40:56 浏览:433
教师长工资 发布:2025-05-10 18:56:59 浏览:826
老师涂指甲违规吗 发布:2025-05-10 18:35:17 浏览: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