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逊字友道文言文答案
❶ 李逊字有道逊登进士翻译
翻译后是: 李逊,表字有道,李逊考中进士。
❷ 古文翻译
原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译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❸ 文言文《李逊传》
池州太守·复唐代刺史篇
【八】
李 逊(制761—823)字友道,唐贞元十三年(797)任池州刺史。
李逊系后魏申公发之后,于赵郡谓之申公房。曾祖进德,太子中允。祖珍玉,昌明令。父震,雅州别驾。世寓于荆州之石首。逊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复从事于湖南,主其留务,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
长庆元年,幽、镇继乱。逊请身先讨贼,不许。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逊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京师,以疾陈乞,改刑部尚书。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一日,赠右仆射。谥曰恭肃。
李逊任池州刺史,《旧唐书·李逊传》有记载:“逊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复从事于湖南,主其留务,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入拜虞部郎中。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
出自《旧唐书》
❹ 文言文:李逊字友道
李逊,字友道,后魏申公发之后,于赵郡谓之申公房。曾祖进德,太子中允。 祖珍玉,昌明令。父震,雅州别驾。世寓于荆州之石首。
逊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复从事于湖南,主其留务,颇有声绩,累拜池、 濠二州刺史。先是,濠州之都将杨腾,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谋杀腾。腾觉之,走 扬州,家属皆死。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及逊至郡,余乱未殄。徐驱其间,为陈 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观察使旨限外征役,皆不从。入拜虞部 郎中。
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以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都团练 观察使。先是,贞元初,皇甫政镇浙东,尝福建兵乱,逐观察使吴诜。政以所镇实 压闽境,请权益兵三千,俟贼平而罢。贼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旧。逊视事数日, 举奏停之。逊为政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故所至称理。
九年,入为给事中。逊以旧制只日视事对群臣,逊奏论曰:“事君之义,有犯 无隐。陈诚启沃,不必择辰。今群臣敷奏,乃候只日,是毕岁臣下睹天颜、献可否 能几何?”宪宗嘉之,乃许不择时奏对。俄迁户部侍郎。
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襄阳前领八郡,唐、邓、 隋在焉。是时方讨吴元济,朝议以唐、蔡邻接,遂以邓隶唐州,三郡别为节制,命 高霞寓领之,专俟攻讨。逊以五州赋饷之。
时孙代严绶镇襄阳。绶以八州兵讨贼在唐州。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 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 寓亡归。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 之。既贬官,中人皆言逊挠霞寓军,所以致败。上令中使至襄州听察曲直,奏言逊 不直,乃左授太子宾客分司,又降为恩王傅。
十三年,李师道效顺,命逊为左散骑常侍,驰赴东平谕之。师道得诏意动,即 请效顺,旋为其下所惑而止。逊还,未几,除京兆尹,改国子祭酒。
十四年,拜许州刺史,充忠武节度、陈许溵蔡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是时,新罹 兵战,难遽完缉。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 感悦。
长庆元年,幽、镇继乱。逊请身先讨贼,不许。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逊 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 京师,以疾陈乞,改刑部尚书。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一日,赠右仆射。
逊幼孤,寓居江陵。与其弟建,皆安贫苦,易衣并食,讲习不倦。逊兄造,知 二弟贤,日为营丐,成其志业。建先逊一年卒。兄弟同致休显,士君子多之。谥曰 恭肃。造早卒。
建,字杓直,家素清贫,无旧业。与兄造、逊于荆南躬耕致养,嗜学力文。举 进士,选授秘书省校书郎。德宗闻其名,用为右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六年,坐事 罢职,降詹事府司直。高郢为御史大夫,奏为殿中侍御史,迁兵部郎中、知制诰。 自以草诏思迟,不愿司文翰,改京兆尹。与宰相韦贯之友善。贯之罢相,建亦出为 澧州刺史。征拜太常少卿,寻以本官知礼部贡举。建取舍非其人,又惑于请托,故 其年选士不精,坐罚俸料。明年,除礼部侍郎,竟以人情不洽,改为刑部。
建名位虽显,以廉俭自处,家不理垣屋,士友推之。长庆二年二月卒,赠工部 尚书。三子:讷、恪、朴。讷最知名,官至华州刺史、检校尚书右仆射。
薛戎,字元夫,河中宝鼎人。少有学术,不求闻达,居于毗陵之阳羡山。年余 四十,不易其操。江西观察使李衡辟为从事,使者三返方应。故相齐映代衡,又留 署职,府罢归山。福建观察使柳冕表为从事,累月,转殿中侍御史。会泉州阙刺史, 冕署戎权领州事。
是时,姚南仲节制郑滑,从事马总以其道直为监军使诬奏,贬泉州别驾。冕附 会权势,欲构成总罪,使戎按问曲成之。戎以总无辜,不从冕意,别白其状。戎还 自泉州,冕盛气据衙而见宾客。戎遂历东厢从容而入。冕度势未可屈,徐起以见, 一揖而退。又构其罪以状闻,置戎于佛寺,环以武夫,恣其侵辱,如是累月,诱令 成总之罪。操心如一,竟不动摇。杜佑镇淮南,知戎之冤,乃上其表,发书谕冕, 戎难方解,遂辞职寓居于江湖间。
后阎济美为福建观察使,备闻其事,奏充副使。又随济美移镇浙东,改侍御史, 入拜刑部员外郎。出为河南令,累改衢、湖、常三州刺史,迁浙东观察使。所莅皆 以政绩闻。居数岁,以疾辞官。长庆元年十月卒,赠左散骑常侍。
戎检身处约,不务虚名。俸入之余,散于宗族。身殁之后,人无讥焉。兄弟五 人,季弟放最知名。
放登进士第,性端厚寡言,于是非不甚系意。累佐籓府,莅事干敏。官至试大 理评事,擢拜右拾遗,转补阙,历水部、兵部二员外,迁兵部郎中。
遇宪宗以储皇好书,求端士辅导经义,选充皇太子侍读。及穆宗嗣位,未听政 间,放多在左右,密参机命。穆宗常谓放曰:“小子初承大宝,惧不克荷,先生宜 为相,以匡不逮。”放叩头曰:“臣实庸浅,获侍冕旒,固不足猥尘大位。辅弼之 任,自有贤能。”其言无矫饰,皆此类也。穆宗深嘉其诚,因召对思政殿,赐以金 紫之服。转工部侍郎、集贤学士。虽任非峻切,而恩顾转隆。转刑部侍郎,职如故。
穆宗常谓侍臣曰:“朕欲习学经史,何先?”放对曰:“经者,先圣之至言, 仲尼之所发明,皆天人之极致,诚万代不刊之典也。史记前代成败得失之迹,亦足 鉴其兴亡。然得失相参,是非无准的,固不可为经典比也。”帝曰:“《六经》所 尚不一,志学之士,白首不能尽通,如何得其要?”对曰:“《论语》者《六经》 之菁华,《孝经》者人伦之本。穷理执要,真可谓圣人至言。是以汉朝《论语》首 列学官,光武令虎贲之士皆习《孝经》,玄宗亲为《孝经》注解,皆使当时大理, 四海乂宁。盖人知孝慈,气感和乐之所致也。”上曰:“圣人以孝为至德要道,其 信然乎!”转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判院事。
放闺门之内,尤推孝睦,孤孀百口,家贫每不给赡,常苦俸薄。放因召对,恳 求外任。其时偶以节制无阙,乃授以廉问。及镇江西,惟用清洁为理,一方之人, 至今思之。宝历元年,卒于江西观察使,废朝一日。
史臣曰:穆秘监之刚正不夺,如寒松倚岩,千丈劲节。而窦容州之敢决,如鸷 鸟逐雀,英气动人,岩穴之流,罕能及此。然矫激过当,君子不为。如埙如篪,不 通不介,士行之美,崔氏诸子有焉。建、逊之贞方,戎、放之道义,元和已来,称 为令族,宜哉!
赞曰:穆之赞、质,窦之常、群,迹参时杰,气爽人文。二李英英,四崔济济。 薛氏三门,难兄难弟。
❺ 秋夜赠蔡际飞文言文翻译
秋夜赠蔡际飞
【明末清初】阎尔梅
盖追忆乙酉在清河事也,时王永吉、刘泽清自海上投降,故诗中及之。
兰膏围素屏,夜静芸香窈。团坐悉穷交,娓娓谈旧好。
忆在淮东时,飓风沦三岛。藩兵溺海“舟秋”,摧残如霜草。
剩予掉孤舟,四望烟波溔。破浪走清河,豺虎蟠津要。
平时泛交游,临急星散了。何期逢故人,痛哭伤怀抱。
双鹤舞空阶,闻音唳秋晓。故人胆智兼,狎敌轻鸥鸟。
兴废任龙蛇,浮杯且狂啸。不避祸与嫌,青天银汉皎。
为我束归装,一鞭马陵道。倏忽三十年,追思魂梦绕。
相感安可忘,嗟乎竟衰老。
注:第四联中的“舟秋”字《大字典》查无此字,无法打出来。
【诗意】
序:这首诗是追忆乙酉年在清河发生之事的,当时王永吉、刘泽清从海上投降(清朝),所以这首诗中言他们。
兰膏点起的灯光笼罩着白色屏风,深夜静谧燃起的香气深远。
团团围坐在一起的都是患难之交,在娓娓而谈的都是旧相识。
回忆在淮东的时候,飓风吹没了三座仙岛。
与藩兵作战的人都溺毙于海上,被摧残殆尽就像经霜的秋草。
只剩下我一个人划着孤舟,四望茫茫烟波浩荡。
乘风破浪远走清河,豺狼虎豹环绕着水陆冲要之地。
平时的交游非常广,临到危急时刻就都四散了。
岂料还能够遇到老朋友,不禁抱头痛哭特别伤心。
两只仙鹤在空寂无人的阶前舞蹈,听到鹤鸣之声凄厉才觉得秋晨凄冷。
老友胆气智慧兼备,轻敌又轻鸥鸟。
国家的兴废暂且任由龙蛇去决定吧,姑且满饮一杯酒而且仰天狂啸。
此生不避祸患与嫌疑,青天银河皎洁明亮可作见证。
为我整理好归乡的行装,快马一鞭就到达马陵古道。
三十年倏忽一过,追思当年梦绕魂牵。
【注释】
1、本诗选自《阎古古全集》。作者阎尔梅(1603-1679),明末诗文家,字用卿,号古古,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为复社巨子。甲申、乙酉间,为史可法画策,史可法不能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阎尔梅逝后,子孙私上谥号 ''文节''。其身为日月堂八世。诗有奇气,声调沉雄。有《白耷山人集》,后人辑有《阎古古全集》。据考,民初出版的六卷本《阎古古全集》收诗一千七百九十四首,可谓洋洋大观。但有人以为千余诗中只有“一二传后”而已。这未免有点苛刻。康熙十八年冬,享年77岁的阎尔梅与世长辞。据《沛县志》载:“先生弥留之际,嘱家人逝后按明俗筑方坟葬之,以示死不降清”。阎尔梅墓坐落在沛县刘河崖村,清光绪年间,知县马光勋题墓碑,并划地300亩建陵,阎尔梅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王永吉(1600-1659):字修之,江南高邮人,清初大臣。明天启间进士,官至蓟辽总督。顺治二年以顺天巡抚宋权荐,授大理寺卿。四年擢工部侍郎。永吉疏辞,上责其博虚名,特允之,并谕永不录用。居数年,有诏起用废员,复诣京师,吏部疏荐,八年授户部侍郎。十年擢兵部尚书。十一年与刑部尚书觉罗巴哈纳等分赈直隶八府。十五年以兄子树德科场关节事发,左授太常寺少卿,迁左副都御史。十六年卒。上以永吉勤劳素著,命予优恤,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
3、刘泽清(1603-1645):明末大将。曹县人。以将才授辽东守备,继加参将。以御敌功加官至副总兵,继为总兵官、左都督。以收复登州功,加官太子太师。崇祯十三年(1640)命镇守山东海防,后奉调入河南,镇压李自成农民军,死伤甚众。清兵入关后,为福王政权江北四镇之一,封东平伯,驻庐州。都御史刘宗周劾其跋扈,他亦连上两疏弹劾刘宗周,朝廷只得温语相解。清兵南下,扬州告急,命前往增援,却按兵不动,意在降清。清廷以其反复无常,降后被杀。
4、兰膏: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晋张华《杂诗》:“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唐刘长卿《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寒釭》:“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5、素屏:白色的屏风。唐白居易《三谣·素屏谣》:“素屏素屏,孰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宋晁冲之《睡起》诗:“素屏纹簟彻轻纱,睡起冰盘自削瓜。”
6、芸香:香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叶互生,羽状深裂或全裂。夏季开黄花。花叶香气浓郁,可入药,有驱虫、驱风、通经的作用。晋成公绥《芸香赋》:“美芸香之脩洁,禀阴阳之淑精。”唐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诗:“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宋周邦彦《应天长》词:“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蠹鱼,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
7、窈:深远。《说文解字》:“窈,深远也。”《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由山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8、穷交:患难之交。《汉书·游侠传序》:“赵相虞卿弃国损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宋苏轼《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好士馀刘表,穷交忆灌夫。”
9、旧好:旧交;老相好。《左传·桓公二年》:“公及戎盟于唐,修旧好也。”《后汉书·孔融传》:“孤与文举既非旧好,又于鸿豫亦无恩纪。”唐耿湋《奉送崔侍御和蕃》诗:“新恩明主启,旧好使臣修。”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这秦淮名妓李贞丽,是俺旧好,趁此春光,访他闲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虽顷刻不忘小翠,幸而对新人如觌(dí)旧好焉。”
10、淮东:即宋代淮南东路的简称,和淮西(淮南西路)相对。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文化地理区域。区域内地理相近,文化相亲,发展成一个统一体。淮东所包括的范围主要是:扬、楚、海、泰、泗、滁、真、通八州,也就是今天的扬州、淮安、南通、盐城、滁州、泰州、宿迁等地区。首府为扬州。故淮东又称为扬州路。
11、三岛: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唐郑畋《题缑山王子晋庙》:“六宫攀不住,三岛互相招。”元耶律楚材《和百拙禅师》诗:“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讴歌预四民。”《西游记》第十七回:“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12、溔(yǎo):(水)浩荡。如“溔溔东流,赴海为期。”
13、破浪:谓船冲开波浪前进。亦比喻志向远大,不畏险阻,奋勇向前。唐杜甫《舟泛洞庭》诗:“破浪南风正,收颿畏日斜。”明文德翼《池口阻风》诗:“颓年自笑沧洲客,破浪那能万里期。”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之二:“破浪人三十,乘风路八千。”
14、清河:古泗水别名清水,宋后遂通称为清河,一名南清河。金后自今江苏徐州以下一段长期为黄河所夺,元后自今山东济宁南鲁桥至徐州一段又成为运河的部分,清河之名遂废。惟下游自今江苏泗阳以下,岔分为大小清河二派入淮,明犹沿用旧称不改。黄河初行北派大清河,中叶后改行南派小清河,未几大清河遂湮。
15、津要:水陆冲要之地。《三国志·魏志·傅嘏传》:“设令列船津要,坚城据险,横行之计,其殆难捷。”《南史·循吏传·杜慧度》:“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滕遯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太尉后隔潮水,我若以数百人掉(棹)舟扼守津要,则太尉粮食不通而自毙矣。”
16、交游:交际;结交朋友。《荀子·君道》:“其交游也,缘类而有义。”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宋王安石《与陈和叔内翰书》:“与和叔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于末度。”孙犁《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却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
17、星散:分散;四散。《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唐杜荀鹤《乱后逢村叟》诗:“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韩北屏《非洲夜会·奴隶和奴隶海岸》:“人们抛弃了一切,星散了,逃走了。”
18、何期:犹言岂料。表示没有想到。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凡庸下贱,少乐正法,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启降。”明太祖《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何期祸生于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鲁迅《悼杨铨》诗:“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19、狎敌:轻敌。《谷梁传·庄公十七年》:“齐人灭遂,使人戍之。遂之因氏,饮戍者酒而杀之,齐人歼焉。此谓狎敌也。”范宁注:“狎,犹轻也。”《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礼,君不使无耻,不近刑人,不狎敌,不迩怨。”
20、浮杯:罚饮满杯酒;满饮。《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杯乐饮,丝竹骈罗。”李善注:“《说苑》曰〉‘公承不仁举大白浮君。’《广雅》曰:‘浮,罚也。’”唐恒超《辞郡守李公恩命》诗:“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宋王禹偁《寄赞宁上人》诗:“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21、银汉:天河;银河。南朝宋鲍照《夜听妓》诗:“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宋苏轼《阳关词·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清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词:“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冰心《寄小读者》二四:“那夜是阴历初六,双星还未相迩,银汉间薄雾迷濛。”参见“银河”。
22、马陵道:古战场,位于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乡道口村之间,战国时期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马陵、道口两村相距6公里,皆顺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无一不斜,且拐弯甚多,极为曲致。至今进村后仍极易使人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