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拜师词文言文

拜师词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3 00:36:00

Ⅰ 古代拜师帖式怎样写

古代拜师帖格式如下:

“师道大矣哉,入门授业投一技所能,乃系温饱养家之策,历代相传,礼节隆重。今有XXX(师赐艺名XXX)情愿拜于XXX门下,受业学演XX。X年期满,谢师效力X年。

课艺期间,收入归师,吃穿由师供给。自后虽分师徒,谊同父子,对于师门,当知恭敬。身受训诲,没齿难忘。情出本心,绝无反悔。空口无凭,谨据此字,以昭郑重。”下面是艺徒签字画押,引保代师签字画押。X年X月X日立。

所谓拜师帖,又称门生帖、写字或字据。

意思是,写过拜师帖,给师傅留下一个字据,白纸黑字,代表着你从此投在师傅门下,立此为据。拜师帖中,一般都会说明拜师学艺的正当性,规定授业内容、学艺期限、收入分配方法及应负担的责任,承认师傅的绝对权威。

字据是徒弟和师傅关系的重要凭证,所以师傅把字据看得非常重。如果徒弟要回字据或者师傅将字据归还徒弟,就意味着师徒关系的终结。

(1)拜师词文言文扩展阅读:

拜师礼仪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

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三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通常,拜师者要有引荐人和担保人,师徒双方签词相应的契约后举行拜师仪式,由新从业者行拜师礼,再由师傅引领拜行业祖师并一一介绍给师兄等。各行各业的拜师礼仪程序大同小异,但也各具行业特点,甚至有入行拜师的行规。

中国拜师习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传授学术的规制影响,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至现代,中国的中医药、传统艺术等行当仍采取拜师从业、传授技能的方式。

Ⅱ 懋举拜师文言文翻译

【原文】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注释】
1余:我,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
2北面承贽(zhì第四声):拜师。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师下拜。
3发策决科: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
4庶几:有希望。
5偁之从先生:偁之所以跟随您。从:跟从,跟随。
6为:成为。
7为:写。
8为:做。
9既:已经。
10弟子:学生,门徒。
11谢:拒绝。
12已而:不久。
【翻译】
我当初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结交为朋友,景偁按照长兄的礼节来对待我。几年后,不久又拜师并向我奉上礼物,请求做(我的)徒弟。我感到惭愧并谢绝了,没有接受(礼物)。(景偁)说:“我师从您,并不是图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写世俗的文章,也不是个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学生啊.”

是这个吗,

Ⅲ 文言文黄帝拜师最终演化成一个什么成语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成语是:害群之马。黄帝:善于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善于反思),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请您满意后采纳,不满意意见可提出我会逐一耐心为您解答,谢谢~

Ⅳ 某则愿庶几焉 某则愿和焉 分别说什么意思 是崔景偁拜师文言文里的 单个字解释

余始识景偁(chēng)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原文)
我当初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成为朋友,景偁用对待兄长的态度照顾我。已经上了岁数,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礼物,请求作为(我的)学生。我惭愧地谢绝了,没有接受(礼物)。(景偁)说:“我之所以跟从先生,并不是图取功名。先生您不写世俗的文章,也不是个庸俗的人,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译文)
你说的那两个句子,我。。。只知道一个,不好意思啊,还望见谅哈
重点字词
1.余:我,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
2.北面承贽:拜师。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师下拜。
3.发策决科: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
4.庶几:有希望。
5.偁之从先生:偁之所以跟随您。从:跟从,跟随。
6.为:成为。
7.为:写。
8.为:做。
9.既:已经。
10.弟子:学生,门徒。
11.谢:拒绝。(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学生行拜师礼时可以诵读的古文

道德经
弟子规

Ⅵ 古文拜师信

Ⅶ 张良拜师原文及译文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1]——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翻译:留侯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直把他所穿的鞋丢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老,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而去。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张良于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离开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 (说完就)离开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于是他后来便为刘邦做事)

Ⅷ 文言文崔景偁拜师讲述的道理 (1) 崔景偁拜师 原文;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

这篇哀辞开门见山叙述师生渊源,崔景偁不为世俗之文,不为世俗之人,择师无所攀版援,治学无所炫耀,这里既权是赞赏崔景偁,也是作者隐然以韩愈自任。其后叙其才艺为人只是简略带过,表示了对崔景偁不获骋志而早逝的痛惜。

Ⅸ 古文女主穿越重生,好像姓司徒在外拜师回家时遇到男主,男主救了她

颓院

作者: 帛儒

简介:

作者以一个生长在厅委大院的少年的独特眼光,委婉的介绍了一位女处长梅兰的官场升迁轨迹,少年无意掺和其中却被无辜卷入,而无法自拔。

Ⅹ 拜师学艺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文言文是什么

拜师学艺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的文言文是《学弈》,原文是:弈秋,内通国之善弈者也。容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热点内容
宁波生物招聘 发布:2025-05-10 07:19:15 浏览:483
市师德先进事迹 发布:2025-05-10 06:55:21 浏览:103
巧学高中化学 发布:2025-05-10 06:34:49 浏览:351
香港以前的历史 发布:2025-05-10 05:47:11 浏览:406
眼睑赘生物 发布:2025-05-10 05:37:33 浏览:263
化学钙符合 发布:2025-05-10 05:29:00 浏览:463
师德师风培训实施方案 发布:2025-05-10 03:16:08 浏览:975
好老师tv 发布:2025-05-10 02:49:55 浏览:376
物理高一必修二课本 发布:2025-05-10 01:54:35 浏览:287
60e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0 01:24:13 浏览: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