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与美术教案
『壹』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的 教案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拥有自己的剧种,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荣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这次活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开场白)
活动目标:
二、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
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四、活动安排:设计四课时,(一)指导搜集材料;(二)戏曲知识漫谈(三)
戏曲知识竞赛;(四)戏曲演唱比赛。
第一课时 指导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 的相关材料。
三、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 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第二课时 戏曲知识漫谈
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一、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4、戏曲名剧、名家等。 二、戏曲名段赏析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第三课时 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附: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 (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
(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 (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 (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 (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 (脸谱)
第三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
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 (京剧)
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 (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 (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 (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 (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 (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 (代表忠勇,含褒义) 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
(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
选答题:
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2、“参军”是曹操创建的一种官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多设置“参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参军”。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传统发展而来的。表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请问:表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 (参军)
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
A《西厢记》 B《窦娥怨》 C《汉宫秋》 B
5、唐玄宗时大力鼓励戏剧,在宫中设立了“优伶”习艺班,自己有时也参与演出,旧时代的戏曲界把他视为戏剧的祖师爷,至今中国和日本都把戏剧界称为“梨园”。请问:把戏剧界称为“梨园”是因为——
A习艺班当时设置在梨园殿;B习艺班周围种植着许多梨树;C唐玄宗给习艺班定的名称。
6、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专为“伶官”立传,并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下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请问“伶官”是指—— A 聪明伶俐的官员;B 宫中的戏剧演员 7、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 “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8、“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 (净角)
9、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 A 黄脸和白脸 B 蓝脸和绿脸 C 金脸和银脸
10、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 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
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 (C) A 《窦娥怨》 B 《牡丹亭》 C 《西厢记》 12、元杂剧一般分为四个大段落,称为四折。“折”基本上相当于现代话剧的“场”或“幕”。描写发生在西湖边上,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的戏曲剧目《白蛇传》,也是由四折戏构成。请问下面哪一折戏不属于《白蛇传》? A 《游湖借伞》 B 《盗仙草》C 《断桥》D 《劈山救母》 (D) 13、连线题:将下列剧种和著名演员用直线连接起来 越剧 严凤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梅兰芳 黄梅戏 常香玉
14、连线题:将下列京剧流派与表演风格用直线连接起来
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形象 15、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16、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扬子荣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请问这部戏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
17、脸谱辨识题。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18、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 19、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剧中人物名称。 20、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
第四课时 戏曲演唱比赛
学生自备伴奏带(光盘),有条件的可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贰』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戏剧与美术学的区别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是隶属于戏剧学的二级学科,在教学体系和行业习惯中曾被称作“舞台美术”,在国外类似的专业被称做“演出空间设计”,其下有多个专业方向,包括舞台设计、戏剧影视服装设计、电视舞美、舞台绘景、影视美术等。尽管在学术中,国内的舞美的正式名字已经被官方定义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但由于行业习惯,“舞美”的叫法被保留至今。
美术学:美术学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前者重实践,后者重理论!前者包含于后者!
『叁』 戏曲中的许多元素与美术有关,属于服装美术范畴有什么
简单地说,服装这一款是非常丰富的,普通人都会知道戏曲的服装是飞涨讲究的。当然与美术相关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舞美设计,脸谱,灯光……
『肆』 求新岭南第11册美术教案全集。。。第一课是,美术从远古走来.......第二课是,美术走向新时代......
第一课是,美术从远古走来.......第二课是,美术走向新时代......
第三课.生肖邮票,第四课.精美的小礼卡,回第五课.创意龙答,第六课.富有情趣的小礼盒,第七课.我的艺术收藏,第八课.写意蔬菜瓜果。第九课.写意花卉,第十课.写意动物,第十一课.写意动物(2)第十二课.电脑绘画真有趣,第十三课.重复与变形游戏,第十四课.变色的游戏,第十五课.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第十六课.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第十七课.有声电影的鼻祖——皮影戏,第十八课.走近传统戏曲人物
『伍』 戏曲美术一桌二椅的介绍
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演出用具。用时可多可少,可分可合,视演出需要而定。其用途广泛,既可作为不同场合的桌椅,又可作为山、楼、床、门的代用物。除帮助演员表演外,还通过不同的摆法和桌围椅帔的不同色彩与纹样,并结合其他砌末,对剧情的地点和人物关系作出表现和暗示。桌椅的摆设、撤换,由检场人负责。桌椅的摆列式样繁多,如大座、双大座、大座跨椅、斜场大座、八字桌、三堂桌、骑马桌、斜场骑马桌、小座、八字跨椅、八字椅、旁椅、门椅、站椅、倒椅、大高台、小高台、帅帐、楼帐、床帐等。这些摆列式样,为长期演出过程中所积累,成为运用桌椅的基本程式。但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不同剧目的表演灵活掌握。
戏曲表现人物生活、活动的场所、环境与话剧绝然不同,舞台上仅凭一桌二椅(最多数桌数椅),极简单的道具却能能表示出形形色色的环境处所,大小场合。“一桌二椅”可以表示宫廷禁院,可以表示军帐将台,可以表示庵覌寺院,可以表示亭台楼阁,可以表示配楼山岗,可以表示居室闺房,可以表示房门、围墙。总之,凡人物所在客观环境都可包括在“一桌二椅”之内。但是,上述这些“表示”是怎样反应出来的,观众又是怎样领悟理解呢?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所穿戴的服饰、所唱的词语、话白和一系列的动作来表现的,在这些表演的基础上,观众再加以想象、联想、感悟“一桌二椅”所标示的丰富内涵。这个特点是话剧无法比拟的。再者,观众看戏所欣赏的是出神入化的表演,注意力并不在“一桌二椅”上。下面做一简单介绍。
“外桌内椅”(外场桌、内场椅)表示宫廷、衙署、书房、卧室….。用于皇帝上朝,大臣理事,县令断案和酒楼小酌等。
“内桌外椅”(内场桌、外场椅)表示内宫、闺房、前堂、大厅…..。《上天台》刘秀穿黄蟒,戴王帽,上唱“金钟响玉磬鸣王登九重”。不言而喻“一桌一椅”代表的是宫内御座,再加上两旁站立的太监内侍就是皇帝上朝了。同样的“一桌一椅”登场的是硬罗帽、穿开敞的黄天霸,旁边站了个堂倌,这一桌一椅就是酒楼的餐桌、座椅了(《骆马湖》酒楼)。《凤还巢》中一桌一椅,椅子在桌前,程雪娥入座这又是小姐的书房了。同样的摆法,《清官册》中寇准出场、入座,(驿丞迎候)这又代表馆驿了。
要提出的是桌有桌帏,椅有椅怶,不同颜色,不同花纹图案,有代表不同任务的身份,黄色的桌帏椅披自然是皇帝所用,粉色绣花的,则是妇女所用,而淡蓝色无花饰的又是贫寒人家所用了。
『陆』 简述电影、戏剧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美术是单纯的空间艺术
,
电影与戏剧都是时间与空间结合的艺术,然而载体不同致使侧重也不尽相同~
回答完毕~
『柒』 简述电影、戏剧和美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速度啊!)
戏剧不是戏曲,就是在台上演戏,下面的看,比如一些小品都可以算是的,都是演几个情节之类;故事大了,长了,拍下来就成电影了;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都要引人入胜,应该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这就和美术拉上关系了。
『捌』 戏曲中的许多元素与美术有关美术范畴有什么
主要是设计类:脸谱,服装,舞台美术,灯光……
当然还会有一些形式法则方面的内容,比如演员在舞台上的站位,演员之间的呼应关系等等
『玖』 简述电影、戏剧与美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电影、戏剧、美术间的关系:
电影戏剧美术都是供欣赏的艺术(视觉欣赏)
区别: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
自己归纳一下吧。- -因为我们也有这个作业、所以我归纳的。时间不够。。楼主自己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