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专题

美术专题

发布时间: 2020-12-03 10:04:18

❶ 你认为本专题的研究为你解决了美术教学中的哪些问题你认为在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你的建议是什么

你认为在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你的建议是什么?小美一班 周艳艳短短两个多月的学习,真是使我受益匪浅,专家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在最后综合探索这一模块的学习中,专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给我们解决了美术教学中这一版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的问题。让我们更清晰地明白了“综合”是教与学的形式,而“探索”则是教与学的方法。通过对本专题的研究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在“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相关事宜。综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学习课题内容。清楚了美术学科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三个学习领域中的内容相互融会贯通成一个课题也是综合探索的一种方式。理解了跨学科探索的要旨,注意到不同学科知识手牵手与不同学科老师联手上课的不同综合形式,学习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明白了综合探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可以不断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想象的同时将自己对美感的体验在脑海中用美术语言描绘出来,从而有的形状、色彩发展到从未看过的,这就是新的开始,在这一思想的驱动下,再动手把它表现出来,就把想象力转化成了创造力。如果说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首先日常教学中我希美术教学能真正被社会,被学校,被家长,重视起来。像许多所谓主课一样,也能给美术教学,美术教师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空间,让人才共享,资源共享。让美术教师走出本校去感受其他学校的美术教学,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也希望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理论专业水平,主动去挖掘和发现一切能够利用的条件和材料,主动开发本土教学资源,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至于建议,我认为正如这一模块宗旨,我们要发挥科学优势,联系相关学科进行设计和创作.一是联系语文教学创作是文学作品艺术形成之一,有它独特的审美境界,但如果利用绘画与文学结合便会产生出新的审美形式.连环画,插图便是。语文课中的诗,寓言都是好的素材, “竹林深入尝酒家”的故事,都是极好的例子,这种画作课既丰富了知识,加深了对语文课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绘画技能,一举两得.二是综合音乐作品进行创作,优美的旋律精练的语句适合让学生启开想象,用绘画表现音乐的美.南方的一位智障儿童不仅对音乐有独特的理解方式,更喜欢用笔揭示音乐的内涵,他笔下的山川,人物,鸟兽,海洋,天空······一切都那么神秘,让人感受到不同的美感.可见,音乐与绘画结合是一种较好的课型,用音乐激发灵感,可行又好用.三是与德育结合进行创作.德育的途径很多,仅思品教学就有八大内容,这些都是创作的好课题.一个是形式,一个是行动,让学生用绘画表现具体的事件与情节,做到了思想和行动的高度统一,既提高了画艺又培养了品质.四是与自然科学结合进行创作.自然课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自然及社会的基础知识,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用绘画形式表现自然科学,让学生都做设计家,发明家,学生更易投入.如设计出实用的家具,工具,建筑等.科学与艺术融合,幸福感与成就感交织,课堂兴奋异常.利用学科间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促使全面发展.更能把一领域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

❷ 新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专题培训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方法 培训的是什么内容

由于长期受各种“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校美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新课程、新理念、新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益低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薄弱等问题。

❸ 美术学科课题类型有哪些

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形式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作用于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广义上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

美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3)美术专题扩展阅读

美术不仅仅为赏心悦目的生活课题,还是博大精深的学术课题,它反映着民族的历史积淀,也预示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标志。

美术学为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历史的演变过程、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均是它的主要内容。美术学要研究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术活动等美术现象,同时也要研究美术思潮、造型美学、美术史学等。

此外,美术学还要研究本身的历史 即美术学史,就像哲学要研究哲学史一样。美术学既可以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借鉴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对美术学的研究还可以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美术学研究的边缘地带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例如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美术市场学、美术信息学、美术管理学等等。这里,“美术”二字的涵义有时会扩大到书法及摄影等造型艺术领域。通过这一界定,美术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理论,构成了对“美术”这一现象的研究,这在我国已经形成美术学的基本框架。

❹ 初中美术课程

模块专题内容 模块一
美术教学与改革
专题一:初中美术教学综述
1、初中美术教学综述
2、美术教学中"情商"的培养
3、美术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专题二: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实施
1、中学美术学科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2、中学美术课实施德育的理论与思考
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思考 模块二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与评析
专题三:典型课例观摩
1、美术教学典型课例分析(淄博 周铁军)
2、《字体装饰艺术》课堂实录及点评
3、《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课堂实录及点评
4、《读书与藏书的情节》课堂实录及点评
5、《中国美术辉煌的历程与文化》课堂实录及点评
6、《中国结设计》课堂实录及点评
7、《美丽的色彩》课堂实录
8、《京剧美术》课堂实录
9、《公共设施》课堂实录模块三
中学美术教学评价
专题四:新课程教学评价《初中美术》

❺ 江苏美术出版社蓝色暑假高二语文专题三答案

语文 古诗词欣赏(答案!!)分享
作者:柒筱瑾 已被分享92次 评论(0) 复制链接
(一)
1.《流莺》李商隐
一方面写流莺的流转无依,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写流莺的苦苦吟唱,佳期难遇(或无人知赏)。
2.浣溪纱
上阒刻画思人形象,主要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以凄凉的“西风”、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等悲伤的景物(写出任三种则可),奠定一种 感伤的基调,渲染(烘托)怀念之苦。
3.山园小梅
(1).“独”是一个、单独的意思,写出了百花凋谢,一梅傲放的情景,同时引出下句“占尽...小园”,“尽”是独的具体表现和进一步发挥。
(2).通过对梅的描写 写出梅的美而不艳、秀而不俗、清幽雅致的品格,但诗人的清高似乎有一种自我标榜的味道,不太大气。
4.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照笔下的渔翁是一个道道地地、处境艰难的渔民形象。他辛苦地打了近一整天的鱼以后,时已傍晚,他把小渔拢了回来,横系在自家的柴门外,然后就沿溪叫卖去了。但他用 少得可怜的卖鱼钱又买了酒,在回家路上胡乱地喝了个醉,到家就闷声不响地躺在地上睡着了。他的生活清苦辛酸,是当时许多贫苦渔民的缩影。
5.塞下曲
刻画了一位戍边老将的形象,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二)
1.小园
(1)“窥”。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似乎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 力);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 于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四周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2.浣溪沙
(1).“出”字。“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 样就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2).①“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②“拍”字写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断地拍打着堤岸的景象。
3.题访戴图
(1).王徽之受景物的感发,动了访友的念头,“剡中雪月并明时”既有画意,更具诗情,作者将王徽之置于雪月并明的剡溪之上,更显出他洒脱高远的风姿。
(2).“兴发”而往,含有会友的意念,难以全神贯注静赏雪月,待打消访戴的念头“回船去”,诗人才能凝神揽胜。“兴尽”是访戴之兴尽,而赏景之兴转浓,访戴而不见戴的 事不挂心头,才能真正领悟到山阴山水的奇妙。
4.如梦令
“瘦”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人与绿杨俱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 画。
5.诉衷情
水树乱莺啼”中的“乱”字很有力量。由此可以想见,一个缁衣白足的诗僧,徜徉湖边山脚的花径上,周围是缤纷的花雨,耳边是纷乱的茑声,组成一幅惬意的游春图景,作者 将春色之丽写得荡人心魂,美不胜收。
(三)
1.听流人水调子
①实写景物,描绘出层层山岭雨雾迷蒙的视觉形象;②虚写音乐,以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音乐复叠、繁促的听觉形象。
2.馀干旅舍 宿洞霄宫
(1)第一首诗歌景物基调凄清冷寂。作者通过霜叶、孤城、独鸟等意象渲染了凄清冷寂的氛围,描写了一幅萧条冷落的秋景图。第二首诗歌景物基调鲜艳绚丽。作者通过碧涧、 红叶、青林、白云,写出了秋山的无限生机,勾画了一幅明丽纯净的秋景图。
(2)两首诗歌结尾都采用疑问的形式,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第一首用捣衣声以动衬静,真切感人地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苦,那凄清的乡愁,那缠绵的苦情弥漫天地 间,拂之不去,剪之不断。第二首结尾是作者的想象:雨打芭蕉的声音,谁能在枕上听到呢?这就留下了悬念,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3.黄 州
借景抒情。“涛声不断”,似表英雄无尽之恨,“天地无私”,不因为人有未竟的事业而让时间停留。表达了时光流逝,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4.谒金门
(1).比喻。描写战争中家园破败的景象。
(2).对比。将戌边将士风餐露宿,日夜守卫边关与南宋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在灯红酒绿中寻欢作乐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爱憎分明的爱国情感。
5.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1).承上启下,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
(2).虚实结合 (或对比,寓情于景) 示例: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 ,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 凄凉景象,以虚衬实 ,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
语文 古诗词 剩下的分享
作者:柒筱瑾 已被分享111次 评论(0) 复制链接
(四)
1.观雨
(1).“通”和“送”。这两字逼真地描摹了诗人所见的闻的景象与声势:前江的水气与后岭的阴云相互通连,浑为一体;万道沟壑、千顷林木传送来隆隆雷声。
(2).杜诗反映了战乱给自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希望尽快平定叛乱,然后濯甲洗兵,置于不用的愿望。陈诗则写的是:如果此雨能洗刷甲兵,助宋军作战,那么即使房屋渗漏,漉漉满地,也在所不惜。诗人因雨寄怀,表达了他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2.夜发分宁寄杜涧叟&别滁
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
3.送裴侍御归上都
同意这种看法。“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写裴侍御人还没走,离魂已先到长安。表现了裴侍御归心似箭的心情。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景中寓情,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4.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用“缺”、“疏”“断”几个字写出幽独凄清的心境。
(2).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5.题乌江亭
(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角度,第三首是从节操或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①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②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③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高考衔接集训
1.次石湖书扇韵
(1).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2).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或,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2.喜外弟卢纶见宿
(1).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的感情。
(2).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3.
(1).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须遗憾,夏天树木遮蔽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 的怅惘意绪。
(2).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点出“春去也”的无奈,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 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
4.【折桂令】问秦淮
(1).借代、反问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5.满江红
(1).想当年,到而今。 借贷
(2).铁骑满郊畿,士兵“高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中欧后再登 黄鹤楼的舒畅之情。
6.小重山·端午
(1).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 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2).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7.春风
(1).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交融,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
(2).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含蓄地表达了国土 被占的愤恨之情。
(3).从首联两句可以看出。诗人乘着春风,跃马扬鞭踏上辽国的土地,却似乎感到是来到了“旧山河”,没有一丝脚踏异国土 地的感到。含蓄的语言,蕴藏 着诗人克复国土 的理想 。

如何开展幼儿园艺术活动专题计划

如何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
金坛开发区河头幼儿园 李萍
【摘要】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葫芦画瓢,模仿老师范画。老师则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唯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自我表现力,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在活动中,教师常常会走极端。要么“以结果为重,以学技能技巧为主”,要么“以发展想象为重,以放任自由为主”。教师如何在模仿学习和鼓励创新两者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合适点”,如何在教学中掌握 “合适的尺度”,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
【关键词】创意;美术;兴趣;想象力;创造力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萌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是幼儿期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再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转变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当中来,我们也曾为这一问题而苦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换思想,更新理念
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同时教师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
以前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单一,除了纸就是颜料,现在的教学中,各种废弃材料:纸巾筒、纸盒、一次性筷子、冷饮棒、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杯等都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知识面;可利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引导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扩展幼儿视野;在美术活动引导中鼓励幼儿尽情插上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二 、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
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并且每个班在园里有对外开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这些框架后,我们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年都组织家园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我们有个作品展示厅,里面陈列了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孩子们参观时都津津乐道的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的艺术走廊上画着世界著名画家的抽象画作品,给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让幼儿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力。
(四)用个性化创意美术环境诱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力图让幼儿园的每一幅画、每一棵树、一颗草,每一件设施,每一个空间设计都能给幼儿以美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我园的美术创意活动室中有多种工作坊,如:色彩坊、泥塑坊、手工坊、水墨坊、纸工坊等。每个工作坊里都有一张大工作台,放着各种不同材料,有颜料、毛笔、绳、珠、棒等,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内心感受。幼儿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而经常变换的,不同的美术材料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提供多样的、开放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有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
孩子们会用短绳、稻草、旧光碟、钮扣拼贴成小鸟,会用纸巾、浆糊、颜料做成脸谱,每件作品都是孩子们大胆想象,富有个性的创造。老师们把这些作品挂在墙壁上,放在架子上,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喜悦。在美术室的书架上,摆放着著名世界画家的画册,幼儿可以随意翻阅、欣赏。每班的个性化班级布置也是我园在美术创建中的一个亮点。老师们有充分的自主权,老师们会根据每个教学主题活动设计出不同的主题墙饰,如:大班主题《动物世界》《脸谱》,中班主题《海底世界》小班主题《树叶画》。
(五)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自由的创作形式
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由的作画方式,有利于儿童思维的激活和表现的大胆;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树立自主表现的意识,使作品呈现的个性化。泥工吧、创意坊、我型我秀等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宽松自由的氛围,浓郁的创意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大胆表达与表现。
三、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指导策略
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创意美术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我们关注以下几方面教学策略:
(一)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1、新颖的手段:小朋友最喜欢捉迷藏了,我们老师就抓住孩子的这种好玩的心理,和小朋友一起玩变色游戏;油水分离画:孩子们先用油画棒画网,再用水粉涂色,一张网马上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或者先用各色油画棒涂底色,再盖上一层黑油画棒色,再用牙签刮画,一种全新的画跃然纸上。我们还尝试着用透明胶先在纸上勾勒出想要的图案,再上色,撕去胶纸;幼儿们发现原来做画并不拘于油画棒,他们在老师新颖手段的启发下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2、独特的方法:平时我们都是画平面的图片,现在我们还可以创作成立体的造型,我们先用报纸做基本凹凸面,再用胶纸加以固定,最后用餐巾纸加乳胶定型上色。一件立体造型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他们都为这种表现手法而惊讶,在这种独特方法的指引下,我们制作鳄鱼、机器人等造型。
(二) 教师要把“创新”具体化、明确化。
有的教师常会要求幼儿做的作品要“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如“城市的建筑”,我给孩子们提议评选优秀建筑设计师活动,激起幼儿的兴趣,并让他们观看一张张世界各地建筑的课件,还特地精选了一组具有典型建筑特征的照片贴于墙上,请孩子们欣赏,引导幼儿了解建筑的主要特征。然后提议:“你们把自己想象成参加竞选的设计师吧,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建筑造型,要有各式屋顶,门、窗户,还可以有阳台,孩子们观看了各种各样的建筑课件,观察了五颜六色的图片,一个个欢呼雀跃,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设计师的争夺。不仅可以画建筑,还可以用废纸盒做立体城堡。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别具一格的建筑,教师也就用不着担心出现“千篇一律”的结果了。
四、创意性地使用美工材料,
既然是多元表现创意活动,那材料的多元是无疑的。如创意活动“京剧脸谱”,孩子可以选择用陶泥捏塑;可以选择用画笔涂鸦;也选择用生活材料制作。特别是生活材料的收集更是非常丰富,如盒子、纸板、瓶子、蛋壳、种子、布头、吸管、彩纸等等,都是制作的好材料。
但材料多元并不等于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面对繁杂的材料反而无从下手。因此,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做到有针对性。在决定投放材料之前,我们要思考这些材料可能会对幼儿的智力、情感和审美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准备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操作材料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因各班的情况不同,有时准备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孩子,能力情况也有差异,所以材料的提供上教师也要考虑周全。要兼顾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有选择地准备材料,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都愿意动手,要让孩子体验到越玩越想玩,越玩越有趣,做到常玩常新。如我们给孩子一个饮水瓶,先问问孩子,你们想这瓶有什么用?再和他们商量你可以把它设计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有的孩子说我要做个娃娃,有的孩子说我要做风车,还有的说我就把他做花瓶。最后每个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心中的作品,在这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得到充分的成就感外,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另外,又可以把材料的运用从单一向丰富过渡。如在玩纸盒中,我们一开始只是单一的将两三个纸盒粘在一起,只要接近实物就可以,慢慢的,我们建议将几个纸盒作品联系在一起,做成楼房,还要对楼房的窗户、大门进行装饰,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有趣的故事,从而就产生了一种由幼儿亲手制作的教玩具了,即有价值又有教育意义。
废旧材料可以通过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我园在教室的门口设置了一个“环保箱”,发动家长和幼儿注意收集各类废旧物。可以是塑料瓶、纸盒、布、树叶、旧报纸、羽毛、旧光碟等,可谓是多不胜数。
五、欣赏幼儿的作品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教师欣赏每一副作品不必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作品的好、坏幼儿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心理明白谁颜色配的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性更强,创作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颜色五彩缤纷,图形光怪离奇,满世界都是孩子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法国评论家波德亚说过,想象是一切才能中活动的女皇。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丰富的想像力是我们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努力,将想像力贯穿于各科教学和生活中,以培养出新世纪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有用人。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像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的为幼儿大胆想像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幼儿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绘画想像能力。总之,我们在与幼儿共同建构创意美术表现活动的过程中,如能准确把握指导的“合适尺度”,就能更好地了解幼儿、认识幼儿,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的奇特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创造力--美术活动的灵魂》张俊荣 赵艳红 陈霞。
[2]《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陈美花。
[3]《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❼ 齐鲁工业大学的服装专题设计考研考美术吗

不考美术,设计考的手绘效果图。初试是两颗理论课,复试考的手绘效果图,还有计算机操作。

❽ 如何让小班幼儿运用色彩绘画专题研究

三岁以后幼儿已有初步的图画构思,能按物体使用颜色、区分颜色,但又是经历了画出轮廓到涂满颜色的发展过程。如何更好地开展绘画教育,使幼儿从信手涂鸦逐渐过渡到有意作画,首先应从兴趣入手。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呢? 一、小班幼儿色彩审美感知的特点 1、对色彩感兴趣:在感知物体色彩方面具有敏锐性、丰富性。...幼儿只对具有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感兴趣,较多地注意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丰富的物体。 如:在组织幼儿观察花和树时,幼儿明显地对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花感兴趣一些,会停下来欣赏它,有感知它外形、色彩的兴趣。在教学活动出示教具时,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的教具比色彩暗淡的教具更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更易激起幼儿感知的兴趣。 2、对色彩有偏好:每个幼儿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在对色彩的审美感知上,幼儿有自己的偏好性。在感知色彩时,幼儿会特别关注自己中意的颜色,而忽视了对其它颜色的审美感知。在创造表现时幼儿会较多的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 如:有的幼儿喜欢红色,他在观察物体时就会较多地去感知红色的物体;有的幼儿喜欢蓝色,他在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并感知蓝色的物体;有的幼儿喜欢黄色,他在绘画创造时就会大面积地用自己喜欢的黄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 3、会用色彩表现情绪:幼儿对物体的感知兴趣、绘画兴趣有时也受情绪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情绪性。在高兴、求知欲强时,幼儿对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在伤心、难过时,幼儿对颜色较暗、色彩协调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 二、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原则 1、从注入式转向启发式:在活动中注意启发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提供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现方法;启发幼儿的审美能力,提供丰富的视觉环境;启发幼儿的创造能力,运用各种创造性的方法,引导幼儿的创作。 2、从单纯注重作业活动转向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的美术活动不应单纯地限制在课堂上,更不能单纯地为完成一次作品而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重视整个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关心每个幼儿是不是感到有兴趣,积极性高不高;能力强的、能力弱的是不是都在活动,是不是都得到发展等。只要孩子在兴致勃勃地活动,就可以借助教学促进幼儿的自信心、求知欲、审美欲和创作欲。 3、从单纯模仿,以象不象看待幼儿作品转向让幼儿自由发挥,大胆想象:由于小班幼儿的观察力、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幼儿创造性的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绝不考虑自己想的与实际情况是否相吻合。于是幼儿的画线条不直、歪歪扭扭、比例不正确、造型不完整、只是大致相似,甚至很不象样。这时及时给予幼儿作品充分的肯定,不以成人的观点说些带有批评的话,因为那样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失掉绘画兴趣,引起厌烦情绪。耐心地引导,大胆鼓励幼儿自由地发挥,表扬他们的所见、所想、所希望的事物,充分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幼儿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后,才会感到他的画是有意义的,绘画的兴趣更浓,进步更快。 三、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措施 1、题材内容新颖:一定要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幼儿喜欢动物,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东西,如:红旗、花、气球等。幼儿吃的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萝卜等。这些都易引起幼儿感知的欲望,绘画的兴趣。 2、形式活泼多样:游戏能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多种玩色游戏、色块拼图、色彩填色、讲故事、猜谜语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对绘画的兴趣。 四、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方法 1、相似联想激趣法:同一物体联想出不同姿态,颜色、形状相同或相似物体的联想,可以激起幼儿表现物体的兴趣。把所要画的物体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幼儿能理解的几何图形,启发幼儿想象同一物体的不同姿态或与之颜色或形状相同、相似的物体。这样幼儿既有表现不同物体的兴趣,又使幼儿有选择地进行绘画。 2、过程激趣法:重视幼儿在表现物体过程中审美感知、色彩运用等各方面的发展,肯定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继续感知与创作表现的兴趣,不过分注重结果的效果。因为小班幼儿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创作无意识、不稳定,幼儿最终的作品效果也许不如过程中好。 3、角色激趣法:把他们放入某个角色中、配以某种身份,使他们以角色的身份、游戏的方式进入绘画活动中,带着某种任务去参与活动,更有兴趣,坚持性更好。 五、幼儿绘画兴趣发展的三性 1、幼儿参与绘画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示范——模仿的手段进行注入式教学的绘画活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幼儿是被动参与绘画,对颜色的运用单一,只有技能的发展,没有情感、能力的成长,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幼儿参与绘画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大部分幼儿能主动参与绘画活动,情绪愉快,在绘画中能积极开动脑筋想象,大胆下笔和用色。特别是幼儿喜欢用色彩来绘画,喜欢用色彩来表现身边美的事物,喜欢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幼儿在用色上也比以前丰富,有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 2、幼儿在完成作品时表现出坚持性:现在幼儿园小班幼儿年龄普遍偏小,在进行绘画时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从幼儿喜欢、敏感的颜色出发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的坚持性提高了,能够自觉的坚持完成绘画,并注意用色、取放材料等方面的习惯。 3、幼儿在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方法及颜色的选择上表现出自主性:以前的模仿注入式绘画活动中,幼儿受老师引导来选择绘画的表现材料、表现形式与物体的颜色,使幼儿对色彩的审美感知较差,有大一统的风格。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幼儿的自主性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能主动选择材料,选择表达方式或方法,选择多种颜色,尽情地表现自己想表达的事物或现象。

热点内容
小学语文拍手歌 发布:2025-05-14 02:17:21 浏览:531
魔兽有哪些 发布:2025-05-14 01:45:05 浏览:911
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 发布:2025-05-14 01:41:26 浏览: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发布:2025-05-13 23:45:47 浏览:206
好未来语文 发布:2025-05-13 23:30:47 浏览:798
胃有哪些 发布:2025-05-13 21:28:01 浏览:31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