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初中美术课本内容

初中美术课本内容

发布时间: 2020-12-03 14:05:24

① 浙江省的初中美术教材是什么版本

我就是浙江的,我们用的是人教版的

② 论述目前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结构由哪些基本内容构成的

从目前中学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看,它的结构主要是由欣赏、绘画、艺术设计三大板块内容所构成。
1.欣赏部分
欣赏部分的主体是美术作品与美术常识,其次是图文提示、注释与复习思考题,有的还有自学内容等。
美术作品是欣赏教学的主要材料它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艺术设计作品、民间美术作品以及建筑艺术作品等,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名家名作到学生的优秀范作,涵盖面相当广。
2.绘画部分
绘画部分的主体是技能操作训练与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另外还有少量的随堂欣赏。技能操作训练是绘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手、眼,脑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包括素描(含线造型、明暗造型及速写)、铅笔淡彩画、中国画(含花鸟、山水)、版画等的写生、临摹与创作。欣赏、绘画、艺术设计三大部分是相对独立的,但绝不是孤立存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论绘画还是艺术设计的课业中都含有欣赏的内容,都需要通过欣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欣赏又能巩固许多绘画、艺术设计方面的技能知识,正如前面所说,它们是一种前后依存,相互包容的关系。
3.艺术设计部分
艺术设计部分的内容比较庞杂。它的主体是三大构成的基础练习与应用设计,其次是民间工艺美术以及小型雕塑的制作训练,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指构图知识、色彩知识、透视知识、人体结构知识以及一些绘画材料性能的使用与保管等方面的如识,这些鄙是绘画技能的操作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

③ 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结构是由哪些基本内容构成

大概就是如下的这些部分: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大家动手做条龙

生肖的联想

发现与创造

大自然的色彩

色彩与生活

漫画

艺术节策划与美术设计

宣传品的设计

吉祥物的设计

面具的设计制作

展示设计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选修)

综合练习

中原名塔

家园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

同类色与邻近色

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调合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写意花卉

几何形体的联想

策划一次出游活动

旅行团的标志和旗帜

文化衫的设计与制作

用相机记录我的旅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

综合练习

汉字的象形之韵

龙门石窟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用装饰色彩来表达

用色彩表达情感

中国山水画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三位中国美术家

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

纸板的创想—座椅设计

布置理想的家居
柜架陈设的一艺术 美化生活的装饰布
我的小天地—立体纸模型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 综合练习 中原名瓷 家乡的河
绘画的多元化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单色版画
一版多色版画 藏书票 色彩静物画 色彩风景画 墙壁小装饰
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 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
如何欣赏建筑艺术(选修) 综合练习 游太行 中原美玉

④ 初中美术课都有什么内容,教师考编要用,急。

本资料是美术理论考试试题集锦,涵盖中小学美术,包括教材、中外美术史、美术新课标、教材教法、艺术概论、教育法规等2000多题。类型很全,填空843题以上、判断180题以上、单选304题以上、多选88题以上、名词137题以上、简答186题以上、分析74题以上、连线20题以上、美术新课标170题以上、操作20题以上(操作无文字答案)等。均有答案,适合美术教师各类考试!!

1中国美术史分章节6月版.doc
2美术填空题843题25页.doc
3美术名词解释137题10页.doc
4美术判断题180题5页.doc
5美术单选题304题16页(09年3月纠错).doc
6美术多选题88题5页.doc
7美术分析题74题以上13页.doc
8美术简答题186题以上28页ok.doc
9美术连线题20题4页ok.doc
10美术操作题20题以上1页.doc
11美术教学案例21题7页.doc
12美术说课资料22例36页.doc
13美术新课标理论资料170题14页.doc
14艺术概论22页.doc
15教育法规143题13页.doc
16美术资料答案纠错.doc
17美术招聘理论5月新增.doc
18招考面试题目供参考.doc
19美术招考资料说明.doc
来自: 看看教师招聘网 文章地址:http://www.zjjszp.net/bbs/thread-36994-1-1.html

⑤ 初中美术理论知识

是考关于美术教师资格吗?如果是的话就要考教心学,如不是,回在我们这里也要考答教心学,然后才是专业知识,专业方面,首先是理论方面,相关素描呀,色彩呀,然后就是国画。油画。这里边的理论,其次是中国和世界美术史。这些都有书,你是不是美术专业的呢,如是的话把那些书看一下,就知道了。

⑥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目录为:

第一单元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

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

第四单元我为校园添色彩

第五单元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6)初中美术课本内容扩展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简介

第一单元:本单元为欣赏·评述领域,选择了古今中外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与此紧密配合的是,设计了若干欣赏活动,以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步人欣赏的情境,通过欣赏层面的不断递进,从而学到欣赏的方法,并深入了解“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一主题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本单元为造型·表现领域,由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分别是“优美的校园”、“校园伙伴”、“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从初中生新的学习阶段开始,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校园,并乐于观察、表现自己的校园和校园生活,构成一个带有综合性的学习单元。

本单元涉及的知识技能分别有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取景与构图、人体比例与动态等。本单元注重学生自主的观察、思考与集体的讨论、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态度,同时体现出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改革。

第三单元:本单元为设计·应用领域,以校园生活中的内容之一──壁报为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本单元涉及的知识技能分别有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等。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搜集整理对自己的学习、做人有用的信息。培养交流的意识,以适应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对团体协作精神的需要。

第四单元:本单元为综合·探索领域,由校服设计、校园实地考察、校园规划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引导学生从自身美化开始,逐步扩大到对生存环境──校园的美化。使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审美意识、设计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为人才素质打基础。在学习活动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集体协作意识,注重交流。

第五单元:本单元为欣赏·评述领域,选择一些人们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日用品设计,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存在着设计,而美与实用(功能)是一体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接触到的设计产品,认识其设计的成功和不足,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⑦ 初中美术课本目录

第一部分18种目录(全):1.新石器时代彩陶;2.殷商青铜;3.夔凤妇人像;4.长城;5.武士佣;6.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7.和林格尔出土的乐舞百戏壁画;8.女史箴图;9.敦煌壁画狩猎图;10.云岗石窟大佛;11.游春图;12.步辇图;13.送字天王图卷;14.捣练图;15.写生珍禽图卷;16.韩熙载夜宴图卷;17.簪花仕女图卷;18.五牛图卷。第二部分16种(全应为20种,缺4.清明上河图;5.潇湘奇观图;13.秋风纨扇图;19.天竹鸡)目录:1.雪景寒林图;2.芙蓉锦鸡图;3.五马图;6.采薇图;7.踏歌图;8.富春山居图;10.渔庄秋霁图;11.朝元图;12.山水;14.牡丹礁石图;15.西厢记插图(缺右下小角,空白处有些铅笔字);16.荷花水鸟图;17.淮扬洁秋图;18.兰竹图;20.花卉

⑧ 初中美术

你说的第一幅应该是毕加索油画作品<格尔尼卡>:
网络的相关介绍:
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他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

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关于敦煌壁画: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莫高窟在近代以来受到许多人为的损伤,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沿革概述】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艺术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悠悠漫卷。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炽热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吧!

【风格演变】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家牟尼塑像,恭正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犍陀罗样式。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作半跪坐式。头晌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痔,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还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胁侍菩萨。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另外一位菩萨全身着衣,内外几层交待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最后一幅作品是波提切利的<春>:
相关介绍:
《春》203×314cm 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这幅画取材于诗人波利齐亚诺的诗歌。艺术家以自己的思想去解释古代神话中的形象,画面的情节是在一个优美雅静的树林里展开的,美丽端庄的维纳斯位居中央,她以闲散幽雅的表情等待着春之降临。在她左右,三位女神(阿格莱亚、赛莱亚、攸夫罗西尼)互相携手翩翩而舞,在维纳斯的左边,春神弗罗娜正以优美飘逸的健步向观者迎面而来,她全身披戴着饰花的盛装身后是春风之神莎菲尔和一位希腊少女。这种对于人性的赞美,在波提切利的作品中具有非凡的美感。而且,波提切利以其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的色彩和流畅轻灵的线条,在文艺复兴诸大家中独树一帜。但在文艺复兴后,有较长时期西方人士未能对他作出恰当评价,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和英国拉菲尔前派运动中,他才倍受赞扬,被人们推崇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大师。由于他极善于运用线条,与东方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点也深得中国及日本研究者的重视。

在这里,人物比前一幅要多些,也是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的中间也是一位维纳斯,但形象并未比前一幅上的维纳斯有更多的欢乐情绪。相反,倒是左边三位“优美”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描绘得富有生气:森林边,这三位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华美”,中间一个象征“贞淑”,左边一个象征“欢悦”。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

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美借助于线条来体现,十分流畅。 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古罗马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在其长诗《论事物的属性》里,对这三个形象作过一番描写,这些诗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广为流行,这可能就是波提切利绘画动机的来源。只是这里的风神没有贵族气息,形象比较生动,一定程度上倒很象是中间美神维纳斯的仆役,而画面上唯一占有显着地位的男子形象,则是最左边那个好象在采摘树上果子的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实际上这位众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驱散冬天的阴云。他是众神的信徒,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

此外,在维纳斯的头上,还飞翔着被蒙住双眼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朝着左边的人准备把金箭射去。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产生如痴似狂的爱情。这一切,都是波提切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写照,他把诗人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手段象征性地铺陈在这一幅画上。 艺术家对美好事物的愿望,总是与他所处的生活境遇发生矛盾。波提切利在画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着春的欢欣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总不免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无名的忧伤。

画上的基调则是纤弱和略显悲愁。不难理解,这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如在劳伦佐•美第奇的一首诗中所写的: 青春虽然欢乐 却并不长久; 让我们尽情歌舞吧,莫问明天是否吉祥! ——《亚丽安德妮咏》 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早期受他的老师们的艺术影响,画面上还充满着人生的乐趣,而且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自从得宠进入美第奇宫廷后,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瓦解……,这一切,使他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都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之中了。

⑨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

相对来说 缺乏一些素质生成性 。简言之、美术除了教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审美鉴赏的能力外 还应该给予更多的素质生成 比如社会道德的上升 人生观念 等一列诸多问题。我们中国的美术教育相对西方来说还相对欠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育 。 例、中 、日两国 渊源甚多 对其文化也是影响较大,但为何当今, 在建筑、服装等各项艺术门类中 日本艺术家能占据世界的半边天? 在世界的名流中每一项 都有日本人艺术家的存在。为何?这值得我们大家引起反思!! 这一切均是因为 日本早期果断的采用了西方的教育观念 注重观念性 创造性 等一系列理念。然后在中国 因为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 以上仅个人看法,说得不对还望见谅

热点内容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
教育课 发布:2025-05-15 00:39:16 浏览:887
笔画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15 00:06:14 浏览:99
小班幼儿英语 发布:2025-05-15 00:00:31 浏览:854
思教育网 发布:2025-05-14 22:14:17 浏览:988
师德师纪自查小结 发布:2025-05-14 21:09:36 浏览:534
中学英语下载 发布:2025-05-14 20:01:44 浏览:498
小苹果舞蹈教学儿童版 发布:2025-05-14 18:06:07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