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术的书法
⑴ 描写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书法:龙飞凤舞,颜体柳骨, 入木三分, 力透纸背。绘画:栩栩如生,画龙点睛,妙笔丹青, 活灵活现。3494634
⑵ 即可赞美绘画又可赞美书法的成语短词
美不胜收
【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出自】:清·钱泳内《履园丛话·艺能容·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示例】: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⑶ 书法是美术类的吗
不是,书法跟美术都同属于艺术类,两者就像孪生姐妹一样,地位平等的。书法与绘画是我国古今艺术门类中两种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们象一对同根同源的孪生姊妹,在中华文化艺术的大舞台上共同展示着高雅的魅力。因此,自古以来都有“书画同源”之说。研究发现,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环节,无不与书法艺术的美学环节一脉相通。
人们常说的“书画同源”,可能是指汉字的产生是从“象形”发物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洁拙,日月是也”《说文解字》。其实,这“源”,是指艺术创作中最本质的源。远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早就用绘画来表现与他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中国书法艺术形成晚于绘画。然书与画二者是“异形而同品”。
也就是说:“字与画同出于笔,故皆曰写,写虽同而功实异也”(汤贻芬《画荃析览》)。中国书画的创作方法、手段有着惊人的一致。
都以纸、笔、墨为工具材料,把运笔分为落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都用中锋、偏锋、顺笔、逆笔、回笔等,以提、按、顿、挫、轻、重、缓、急来表现高、低、强、弱、俯、仰、争、让,追求干、湿、浓、淡、疏、密、虚、实等的变化,创作出具有神彩飞扬、气韵生动的作品为最终目标。
但中国书法赖以存在的文字,创造汉字的艺术造型为主,绘画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造物象为主。前者是“书以言情,书为心画”,后者是“画以状物,画状物形”。书画在基本作用上,有两种美感。一是发于意志,曰气,代表气势的阳刚之美,一种是发于情感,曰韵,代表风韵的阴柔之美。
书画所表现的风格,是气和韵的流露。绘画既有线条,又有形像和色彩(亦有不着色的)。而书法只有抽象的线条。所以,书法线条的气、韵表现比绘画更为强烈。同时,书法与绘画又互相影响,互为补偿。
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除应物象形、尤其随类赋彩离书法较远外,余者也是书法创作的法则,清刘熙载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笔”。
这是以画理来喻书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了王献之的一笔书,便有了陆探微(南朝时宋人)的一笔画。南朝梁的张僧繇作画按东晋书法家卫夫人的《笔阵图》。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用笔来自张旭的草书。唐寅说:“工笔画如楷书,写意画如草隶”。元代画家昊镇以书法作竹,苏东坡以竹法作书。
而明代王线说得更具体:“画竹之法,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赵孟頫在其《枯木竹石》图上自题曰:“石如飞白树如摘,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郑板桥“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廿,他得出结论:“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有不少老画家主张“未曾学画先攻书”。
可见书与画相互促进的关系。“工画者多善书,善书者易工画。”所以,我国历史上出现一大批能书善画,能画善书的艺术家,如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不胜枚举。
(3)描写美术的书法扩展阅读
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
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
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
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⑷ 书法与美术的共通点是什么
1、中国画和书法皆以笔墨纸砚为工具,这是书画会通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起点。
中国书画艺术之辉煌仰赖毛笔之发明。柔软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毛笔早在半坡人的彩陶绘制中便已出现,后人所谓的蒙恬制笔不过是对原始先民所用书写与绘画工具的改进而已。
2、中国画和书法均以线条为主要艺术媒介。
书法以之构成和表现文字,讲求于动静节奏中表现意象与情感;中国画以之表现物象,讲求体感、质感和量感,书法之线在意象性、立体性、情感性方面的探颐赋予了绘画更为丰富的造型力量。
(4)描写美术的书法扩展阅读:
千百年来,中国画和书法历来被视为血肉相连、手足与共的姊妹艺术。书画会通特有其漫长的历史渊源,且有其悠久的表现传统,更有其深刻的本体基础。“书画同源”堪称中国古典艺术最为著名的理论命题。
古来文人画家皆重以书入画,其画法常于书法笔法中化出高古奇崛、婉通圆润、停匀精密的线条,引起画法革新。文与可画竹,郭熙、唐棣画树,温日观画葡萄,都借鉴了草书写法而开一代画风;王维雨点皴、李思训斧劈皴、吴道子兰叶描,均与书法艺术相关。
⑸ 古文中形容书法写的好或者绘画得好的句子有哪些
古文中形容书法写的好或者绘画得好的句子如下:
1、笔墨写春秋,挥回毫斥方遒。行云流水间,泼答墨如洒酒。
2、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思诗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3、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4、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翥而整齐,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岭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
5、诗苑书林觅古情,山阴道上踏歌声。兰亭虽远终须到,莫向行人问路程。
6、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7、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奴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8、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观者徒惊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9、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⑹ 有关于花的美术作品及书法作品的名称!
1、《向日葵》
《向日葵》(法语:Les Tournesols;荷兰语:Zonnebloemen;英语:Sunflowers),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
并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日本东京兴亜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
如果用梵高所创作的“以插在花瓶中的向日葵为主题的油彩画”来定义的话,那么广泛认为一共有7幅作品。其中有6幅被保存下来。保存下来的6幅向日葵作品中,其中有三幅绘有15朵向日葵,两幅绘有12朵向日葵,一幅绘有3朵向日葵。
除此之外,如果算上在巴黎创作的作品,一共是11幅(或12幅),这其中包括没有插在花盆中的向日葵作品。
梵高通过该系列作品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该系列作品也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若花开的向日葵。
⑺ 绘画书法的成语
描写绘画的抄四字成语-妙手丹青袭
呼之欲出
活龙活现
身临其境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描写建筑的四字成语-
琼楼玉宇
红墙绿瓦
美轮美奂
精雕细刻
亭台楼阁
雄伟壮观
描写书法的四字成语-力透字背、妙笔生花、出神入化、法古鉴今
⑻ 一些关于美术,书法的基础知识
请问您的抄年龄是多大?一般来说袭,书法最好是在小学开始,一方面能开始识字了,一方面能够理解一些理论,比如书法需要熟记繁体字,诗词等,但是如果是成年人,20-30岁之间学习书法,也不晚,理解能力能更强一些。书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每天坚持书写临帖,不可间断。我就是5岁开始写的,一直没间断,今年30岁,期间一共临习了10余种帖子,当然书法的碑帖数不胜数,但是不能写的太多,会很杂,选一些经典的,比如楷书颜真卿,隶属张迁碑,曹全碑,魏碑的张黑女,张猛龙碑等,行书的米芾,二王,赵孟頫,草书的书谱等等……书法需要大量的文学奠基,尤其是对古汉语和诗词歌赋。希望你能坚持学习,祝你成功!
⑼ 描写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书法:龙飞凤舞,颜体柳骨, 入木三分, 挥洒自如
绘画:栩栩如生,画龙点睛,妙笔丹青, 活灵活现
⑽ 有关梅花的美术和书法作品
边鸾的《梅花山茶雪雀图》
扬补之的《四梅花图》卷,《雪梅图》卷
王冕画的《墨梅图》和他写的诗《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