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文言文
就是敲的意思
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
② 文言文的字词解析
【译文】
司空顾和还没有出名的时候,去拜访丞相王导。王导有点疲乏,对着他打瞌睡。顾和考虑着怎样才能和王导见面并请教他,便对同座的人说:“过去常常听元公谈论王公辅佐中宗,保全了江南。现在王公贵体不太舒适,真叫人焦急不安。”王导听见他说,便醒来了。对在座的人评论顾和说:“这个人才德可贵,很机警,词锋犀利。”
“顾思所以叩会之 ”的意思:顾和考虑着怎样才能和王导见面并请教他。
“所以”意思是:……的方法。 “叩”的意思:叩问、询问。
「译文」
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陈太丘大名叫陈寔,曾任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三十里)长,故时人称其陈太丘.
陈寔:字仲弓,今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东汉时属颍川许县)人。 寔少为县吏,勤奋好学,诵读不辍。县令邓邵见其聪敏过人,荐其到太学读书。学成归里,任颍川郡西门亭长。寔德行高尚,司空黄琼荐其任闻喜(今属山西省)长,到任月余,离职服丧.后任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三十里)长,故时人称其陈太丘.寔为官清正廉明,黎民安居乐业,邻县百姓多向其辖境迁徙.沛国(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加重赋税,陈寔抗之无力,从之不甘,愤然弃官归里。 东汉延熹九年“党锢之祸”株连甚众,陈寔未能幸免。受株连者有的逃避他乡,有的请求赦免,陈寔却说:“吾不就狱,从无所恃。”请求拘禁。并为他人承担责任,后遇赦出狱。 陈寔在其乡里颇有声望,对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行受人尊重。遇有争讼,多求其判正。
渊泉代表着百姓,泰山又代表着朝廷、国家。
③ 一字师文言文 齐已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 翻译
齐己矍然而悟(矍然:很惊讶的样子),不由得提起衣服(三衣:和尚的衣服有三层)跪地膜拜(郑谷)
④ 古文中咸叩头谢的意思
1)欲杖之 用杖打 (2)具晓所言 完全,都 (3)咸叩头谢曰 认错 (4)大要教咸谄之 大致 2 D.3.翻译:大要教咸谄也。版 主要的意思权是教我奉承拍马啊!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 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准确的。
⑤ 《智胜力》的文言文:中的“悉”字和“叩”字是什么意思
悉,副词,全,都。
叩,动词,叩问。
⑥ 在文言文中,“叩”是什么意思
⑦ 叩求文言文《五人墓碑记》中的实词,虚词及其解释
一、划出各句中有词性活用现象的字词并用英文加箭头在括号内注明活用类别。
1.去今之墓而葬焉(名做动,修墓)
2.其疾病而死(名做动,得,患)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形做名,表率)
4.缇骑按剑而前(名做动,上前)
5.抶而仆之(使动,使…倒下)
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名做动,担任巡抚)
7.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形做动,发动暴乱)
8.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名做动,用匣子装)
9.不能容于远近(形做名,远近各地)
10.人皆得以隶使之(名做状,象对待奴隶一样)
11.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使动,使…屈身)
12.亦以明死生之大(形做名,重大意义)
1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做动,写了这篇文章)
1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形做名,重大作用)
二、将特殊句式代码填入各句后特号内,若是省略句则在原句上补出所省略的文字,若是倒装句则在原句还原。A)定后B)宾前C)省略D)状后E)被动F)判断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
2.激于义而死焉(被动)
3.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被动)
4.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后)
5.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状后)
6.众不能堪,抶[之]而仆之(省略)
7.断头置[于]城上(省略)
8.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判断)
9.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后)
10.扼腕[于]墓道(省略)
11.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前)
12.忠义暴于朝廷(状后)
13.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
14.赠谥美显,荣于身后(状后)
15.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状后)
16.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被动)
17.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被动、省略)
18.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状后)
19.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状后)
2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于]道路(省略、状后)
三、重要实词注解:
1.以旌其所为(表扬)
2.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
3.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
4.则噪而相逐(偏指一方,他)
5.按诛五人(查究)
6.忠义暴于朝廷(显露)
7.当: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执掌)/然五人之当刑也(面临)
8.众:亦已众矣(多)/众不能堪(众人、大家)/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
9.闻: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名声)/素不闻诗书之训(动词,听到)
10.行: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出发、起程)
⑧ 文言文中的叩怎么翻译
叩:
1、敲。《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版鸣。”
2、叩头:磕头。《权后汉书刘昆传》:“时县连年火灾,昆辄向火叩头。”
3、询问。《聊斋志异香玉》:“生叩生平。”
4、牵住(马、马的缰绳)。《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5、叩叩:殷勤;诚恳。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悬肘后。”
⑨ 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体如下: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
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
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
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
2.有“到”的意思。
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
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
5.姓。
而拼音:ér,部首:而,笔画:6,五笔:DMJJ
(9)叩文言文扩展阅读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而今[ér jīn]
现在;如今。
2.而后[ér hòu]
副词。然后:先定好计策,~行动。
3.然而[rán ér]
连词。但是;可是。对上文表示转折:试验失败了,~他并不灰心。
4.而且[ér qiě]
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性情温顺~心地善良。他不仅会开汽车,~还会修理。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获得了丰收。
5.继而[jì ér]
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人们先是一惊,~哄堂大笑。先是领唱的一个人唱,~全体跟着一起唱。
6.幸而[xìng ér]
副词。幸亏;多亏:~发现得早,否则酿成大祸。
7.而已[ér yǐ]
罢了:如此~,岂有他哉。我只不过是说说~,你不必过于认真。
⑩ 狱中杂记古文翻译:余叩所以.
我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叩 做动词 表“举发, 询问”
类似于 明· 魏禧《大铁椎传》中“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