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自谦
⑴ 古文中自谦的说法
1、“家”字族抄: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有:家父(家严、家君、家尊)家母(家慈)家叔、家兄、家姐。
2、“拙”字族:拙作、拙著(谦称自己的文章、著作),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书画),拙见(同“愚见”),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3、“令”字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与对方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令兄、令弟、令姊、令妹、令侄、令坦(尊称别人女婿)、令亲。
4、“贵”字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氏),贵恙(婉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萨迪儿子),贵国(对方国家),贵校(对方学校)。
5、“敬”字族: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例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请(请),敬礼(用于书信结尾),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
⑵ 文言文问题
古代谦辞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舍】 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老】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和尚自称老衲;老官员自称老臣。
(2) 其他自谦词有: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座皇帝自称)、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女子自称妾;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这样可以么?
⑶ 古文中的自谦之词有哪些
晚生、后学、晚侍 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古代人自称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舍】 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老】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和尚自称老衲;老官员自称老臣。
(2) 其他自谦词有: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座皇帝自称)、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女子自称妾;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鄙人 “鄙人”本意指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臣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臣”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后来也完全表示谦称。
仆 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小可 宋元间人自称谦词。
小生 旧时晚辈对尊长称自己的谦词。
小子 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
晚生 旧时男子对前辈称己的谦词。
不 肖 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于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 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妄 旧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不妄意为无才能的意思。
不敏 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晚生、后学、晚侍 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在下 自称的谦词,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妾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奴家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自由,从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未亡人 寡妇的自称。
孤家寡人、朕 古代皇帝的自称。
不谷 古代诸侯的自称。
卑职,文官对于上级的自称;
标下,武官对于上级的自称;
小人,布衣面见官时的自称;
奴才,对于职能部门中处于服务阶级的才有此自称,还有就是八旗在入关之前八旗内部一直保留的制度,注意只是内部才会有此称呼。
皇帝皇后等人自称(限秦以后)
朕、孤、寡人、不谷、哀家、不佞
谦逊自称
臣、鄙臣、在下、鄙人、仆、下愚、牛马走、不才、愚、卑人、敝人、卑微 、鄙夫 、下官、末官、小吏、晚生、学生、小生、小可、小子、小的、小人 、老朽、小老、老夫、老汉、老拙、老臣、老奴、奴、奴婢、 鄙生 、鄙老、
老朽、老鄙、老仆、贱人、不肖、贱士、不孝儿、贱臣 、
婢子 、奴 、下臣、在下
女子自称
妾、臣妾、奴、奴家
出家人自称
老衲、贫僧、贫道 、洒家、小衲(韦小宝自称~)
平等自称
我、余、予、俺
希望能有参考的价值的!谢谢的!
⑷ 求古人写的自述,文言文,内容最好是很自谦的语气
五柳先来生传
(3607人评分) 8.3
朝代:魏自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收藏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1.以:(1)因以为号焉 以:把。以为,以之为。(2)以此自终 以:凭借。2.之:(1)或▼
⑸ 文言文 文末 表示自己文章不好的自谦词句有什么
1、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释义:不值得对外人说起此事。
在文末可以内表现文章不值得容对别人提起,是自谦的说法。
2、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这是一时应酬之作,何足挂齿!
释义:这只是一时之间用作应付的作品,哪里值得挂在嘴上。
这句话用在文末,表现所写文章的质量不值得称道,表示自谦。
3、清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释义:全书写的都是荒唐的言辞,却浸透着我辛酸的眼泪!
此句用在文末,表现自己写的东西都为荒唐之言,提醒读者不必放在心上。
4、清 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在下虽有此志,只是才疏学浅,年纪又轻,经验更少。
释义:我虽然有志向,无奈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年轻而无经验。
这句话可以给品评文章的读者一个谦虚的印象。
5、蜀汉 诸葛亮《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释义: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表现“不知所言”,是关于文章逻辑和结构的谦虚的说法。
⑹ 求一句古文中作者自谦的语句,用于一篇自我能力介绍的结尾
区区小可,不足为道。
⑺ 形容自谦自己知道的不多的古文句子有哪些
才疏学浅抄
才识不逮(才能和见识都不高)。
才蔽识浅。
才薄智浅。
才疏智浅。
管窥蠡测。
管窥之见。
管窥蛙见。
寡闻少见。
区闻陬见(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⑻ 自谦自己知道的不多的古文句子
有一些自古流传的成语可以表示自谦:
才疏学浅、才识不逮(才能和见识专都不高)、属才蔽识浅、才薄智浅、才疏智浅、管窥蠡测、管窥之见、管窥蛙见、寡闻少见、区闻陬见(见闻不广,学识浅陋)井蛙之见、榆枋之见、一得之见、一孔之见、瓮天之见、区区之见、寡见少闻、寡见鲜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管见所及、浅见薄识(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见解肤浅)、浅见寡识、浅见寡闻、囿于见闻、末学陋识(末学:学无根底;陋识:学识肤浅。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⑼ 古文自谦的称谓体现了古人的什么品质
不同自谦表现的意思不一样,http://..com/link?url=这里有详细的资料
希望能帮到您,内满意容请采纳~
⑽ 女子自谦容貌的含之字的文言文
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 (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