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窦文言文
Ⅰ 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句古文意思和出处
1.〔“仁远乎复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制”〕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引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是宣扬孔子哲学思想“仁”的。 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应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引自《幼学琼林·身体》。原文是“笑人齿缺,胡为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口)像个狗洞大开着。” 3.〔“上九潜龙勿用”〕引自《易经·乾卦》。“上九”原文是“初九”,“潜龙勿用”即所谓“龙德而隐者也”。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尚书·禹贡》。原文不在一处,是学生因不懂而胡乱拼凑到一处的。意思是,那个地方的土地,(分为九等,上上为第一等,下上为下等里的最上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东西,有祭祀专用的一捆捆的茅草,还有橘、柚这类水果。应读作“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Ⅱ 古文翻译
《十五从军征》译文
选自《汉乐府民歌》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内退伍回故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容得归。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
“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Ⅲ 请问这些文言文是什么意思出自哪本书
“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出自《论语·述而》,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了”。
语出《幼学琼林·身体》,应读成“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大意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嘴)象个狗洞大开着。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排调》。晋朝张玄之八岁了还没有牙齿,先达讥笑他说,你的嘴怎么大开狗洞呢?他马上回答说,正为了你从这儿出入的呀!意在夸耀他回答得好,实为庸俗无聊。
上九潜龙勿用”出自《易经·韩卦》,由“初九潜龙勿用”和“上九亢龙有悔”二句爻辞杂糅而成。“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君子应韬光隐晦以待时机”;“上龙亢龙有悔”意思是“人应以亢满为戒,注意物极必反的道理。”
------------------------------------------------------------------------------------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中国古代典藉文献中最艰涩难懂的《尚书》中的《禹贡》篇,原文不在一起,而是由“厥土惟涂泥”;“厥赋下上(上)错”;“厥贡……厥包橘、柚,锡贡”和“厥名包匦、青茅”诸句拼合而成。意思是“天下土地(共分九等),下上为下等里最上的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物品里有茅草、橘柚等物品。”我们可以如下断句:“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引文中的声浪号表声音起伏,持续不断“噫”、“嗬”指念书时加在句尾用来加强感情的声音,意思是:拿着铁如意,指挥比划,潇洒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不过引用句子和原文略有出入:“铁如意”原作“玉如意”;“颠倒”原作“倾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寿镜吾先生自甘淡泊的情感。他如醉如痴的情态是那么投入,以致读错了字词也浑然不觉不以为意;从内容上看,诵读而入醉的不是什么所谓情致高雅的正宗诗文,倒是那种充满狂放情致的近代诗赋。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寿镜吾先生潜心从事蒙学教育,远离官场仕途,自甘淡泊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清白品格。同时,对照课文,寿先生“不常用戒尺”,“不常有罚跪的规则”,连孔子的牌位也没有,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宽厚和蔼和开明,反映了他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的对“正统”的封建教育的怠慢和疏离。也折射着作者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制度的认识、批判和情感。
Ⅳ 《口中狗窦》
晋朝时期,张宇字吴兴,八岁时牙齿缺落,有人开玩笑说:‘‘你这是怎么开了狗窦?’’张玄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正是让你这样的人在这里出入呀’’。弄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Ⅳ 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几句古文原文是什么啊
1.《论语·述而》
仁道远吗?我想要仁道,仁道就来了.
2.语出《幼学琼林·身体》,应读成“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大意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嘴)象个狗洞大开着。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排调》。晋朝张玄之八岁了还没有牙齿,先达讥笑他说,你的嘴怎么大开狗洞呢?他马上回答说,正为了你从这儿出入的呀!意在夸耀他回答得好,实为庸俗无聊。
3.出自于周易第一卦乾卦的象辞:初九,潜龙勿用.这个象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有发展的势头,但是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
4.《尚书·禹贡》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意思是:“那个地方的土地(分为九等,上上为第一等,下上为下等里的最上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东西,有祭祀专用的一捆捆的茅草,还有橘、柚这类水果。”。
5.“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语出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涶同赋》(见清末雪先谦编《清嘉集初编》卷五)。
“铁如意”原句是“玉如意”;“颠倒淋漓”原句是“倾倒淋漓”。如意出自印度,原作搔杖(搔痒)或讲经时记文于上以备遗忘之用。有木、竹、铁制的,长三尺左右,原来僧舍之门取其名之吉利,做成嵌金银翠或玉制的如意,尺寸渐小,端部作灵芝形或心形,作为房中摆设。指挥:谈论规划、远景一类的事。倜傥:洒脱,不拘束。金叵罗:金制的口大扁形的酒杯。淋漓:酒斟满了,漫出杯外。呢,噫、嗬:都是念书时加在 句尾,用来加强赞叹感情的象声词。 ……拉长调的颤音,表示声音的延宕。这两句话是刘翰描写唐藩镇李克用在湩同设宴时狂舞如意,倒空酒杯,践高气昂,忘乎所以的情景,内容毫无可取之处。
Ⅵ 文言文张吴兴亏齿译文全文翻译
张吴来兴亏齿
张吴兴【张吴兴】即张玄源.年八岁,亏齿【亏齿】指幼年换牙时门齿脱落.,先达【先达】有德行学问而又声位显达的前辈.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译文】
张吴兴八岁时,门齿脱落,前辈知道他才能不凡,故意跟他开玩笑说:“您口中为什么开了一个狗洞他随声回答说:“正是让您这一流人物从这当中出入.”
Ⅶ 世说新语 口中狗窦 对里面的人物进行点评
排调第二十五之三十、口中何为开狗窦
(原文)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专,故戏之曰:“君口中何属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出入!”
(译)张吴兴(张玄之)八岁时,门牙掉了,先贤们知道他不同寻常,故意和他开玩笑说:“你的嘴里怎么开了狗洞?”张应声答道:“正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进出。”
从里面可以看出当时人士在交往中讲究机智和善于应付,要求做到语言简练有味,机变有锋,大方得体,击中要害等,这也是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
Ⅷ “笑人齿缺者曰狗窦大赖”的文言文翻译,最后还要把“赖”改开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笑人家牙齿缺了,说那嘴象个钓洞大开肴。
《世说祈语》中的《排调》篇,它就是“笑人齿缺曰构窦大开”的源头:晋朝的张玄之八岁还没有长牙齿,先达讥笑他说:你的嘴怎么大开构洞呢?他马上回答说:正为了你从这儿出入的呀!原书作者本慈在肯定张玄之回答得好。
Ⅸ 狗窦大开全篇文言文
狗窦大开出自《 幼学琼林 卷二 身体》,原文为: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讥人不决,曰鼠首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