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文言文何的用法

文言文何的用法

发布时间: 2020-12-04 14:47:02

⑴ 初中文言文“何”的用法词性意

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⑸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⑵ 古文中何字的用法

⑴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⑸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⑶ 文言文中“何”的意义和用法

“何”
①【代词】什么。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专②【代词】哪属里。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栏外长江空自流”③【代词】为什么。《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哂shen:讥笑。由:此指孔子的学生子路)④【副词】多么,何等。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语文文言文 何 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选D。A中何是“怎么”;B中何是“什么”;C中也是“什么”;D中何与例句都是“为什么”。

⑸ 文言文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代词,什么《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山陵蹦,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哪里,《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 3.为什么,《过秦论》:为天下笑者,何也? 4还是通假字。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⑹ 文言文中何的用法

⑴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⑸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⑺ “何”字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请列出例句,并说明出处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⑻ 怎么区别高中文言文中“何”字的用法

1.为什么 如:相继五国迁灭,何哉。2.什么 如:大王来何操。3.何处,哪里 如:丞相祠堂何除寻 4. 多么,怎么 如:开国何茫然。5.通“呵” 呵斥,谴责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⑼ 文言文中何以解释为为什么的用法的例子

“何以”在文言文中,有“用什么”和“为什么”两种情况。
表版示用什么时,相当于“以何”。权如:何以安身?相当于以何安身。
何以表示为什么,通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何以如此为?或,何以如此哉!《荀子·大略》中,汤王祈雨的祷告连用了三个“何以”,反复问天为什么不下雨:
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之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大意是:汤王因为天旱而祈祷说:“政事不协调吗?役使百姓过分了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呢?宫室太华丽了吗?妇人请托太多了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呢?贿赂盛行了吗?诽谤发生了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呢?”

热点内容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