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弃犬文言文

弃犬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4 14:49:49

1. 如何翻译文言文《张元饲弃狗》和《子产论政宽猛》

1.《张元饲弃狗》翻译: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2.《子产论政宽猛》翻译

郑国的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

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子产)病数月后死去。

太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郑国(因此)很多盗寇,(他们)从萑苻湖畔招集人手。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发步兵去攻击萑苻的盗寇,将他们全部杀灭,盗寇(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说:“好啊!(子产的)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诗》说:‘民众也劳累了,差不多可以小憩啦;赐予城中的民众恩惠,用来安抚四方。’(这是)施与民众以宽厚啊。‘不要放纵奸诈,用来防范邪恶;遏止盗寇肆虐,恶毒是不害怕美好的。’(这是)用刚猛来纠正啊。‘宽柔对待远方的民众能够使大家亲近,(这样)来稳定我们的王朝。’(这是)用和缓(的政策)来使民众平安祥和啊。还有(《诗》)说:‘不争斗不急躁,不刚猛不柔弱,实施政策平和,所有的福祉汇集过来。’(这是)和平的极致啊。”

等到子产逝世,孔子听说了,哭泣道:“(他)是古代圣贤继承人啊。”

2. 初二语文—— 翻译文言文《张元饲弃狗》和《子产论政宽猛》

张元饲弃狗
翻译: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子产论政宽猛
翻译:
郑国的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大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轻视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子产)病数月后死去。 
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郑国(因此)很多盗贼,(他们)从沼泽地招集人手。大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发步兵去攻击沼地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诗经》中说:'民众也劳累了,差不多可以小小休息啦;赐予城中的民众恩惠,用来安抚四方。'(这是)施与民众以宽厚啊。'不要放纵奸诈,用来防范邪恶;遏止盗贼肆虐,恶毒是不害怕美好的。'(这是)用刚猛来纠正啊。'宽柔对待远方的民众能够使大家亲近,(这样)来稳定我们的王朝。'(这是)用和缓(的政策)来使民众平安祥和啊。还有(《诗》)说:'不争斗不急躁,不刚猛不柔弱,实施政策平和,所有的福祉汇集过来。'(这是)和平的极致啊。" 
等到子产逝世,孔子听说了,哭泣道:"(他)是古代圣贤继承人啊。(【子产继承了】古人仁爱的遗风啊)"

满意请采纳!

3. 张元养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急用

张元,字孝始,是河北芮城人。祖父叫成,做过平阳郡守。父亲叫延俊,在州郡当官回,曾经作答过功曹主簿。并且因为至纯被乡里人所推荐。本性谦虚谨慎,孝顺父母。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过了不多久,小狗的妈妈衔着一只死了的兔子放到张元面前,然后走掉了(这似乎是为了感谢张元收养其子之恩)。后人把张元饲养被人丢弃的小狗的故事,简称为张元饲弃狗。
是这个吗?
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顺手采纳,点击左下角按钮采纳为满意答案,谢谢............

4.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的翻译

译文:
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版着。他的叔权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不要丢弃它,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得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找到了叔父。马上把他送去医治,没过一天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5. 文言文阅读[甲]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1.A
2.B D
3.⑴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⑵(这坟墓)每年都要祭专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属的麻烦。(意对即可)
4.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入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意对即可)

6. 有些人还不如一条狗用文言文怎么

汝不如村陌弃犬。
意思是:你还不如农村里村民丢弃的狗。

7. 陈元饲弃犬文言文翻译

原文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译文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文言知识
作疑问语气词的“为”。“为”放在句末,多作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上文“何用此为”,意为要它干什么呢?又,“何惧为”,意为为什么要害怕呢?请注意,句末的“为”不能作“为什么”的“为”理解。
注解
1.逐之:赶走它
2.亟:急
3.延:请
4.陌:小路
5.明年:第二年
6.更:再次
7;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8自此:从此
9;许:答应

8. 我若放弃你我便是狗文言文怎么说

弃汝即犬也,这是小孩子玩的吧。

9. 文言文启蒙读本中《张元饲弃狗》的原文

张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也。祖成,假平阳郡守。父延隽,仕州郡,累为功曹、主簿。并以纯至,为乡里所推。元性谦谨,有孝行。微涉经史,然精修释典。年六岁,其祖以夏中热甚,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祖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洗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 。”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见,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热点内容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