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中国美术展

中国美术展

发布时间: 2020-11-19 15:33:07

『壹』 中国美术馆举办过哪些展览

建馆50多年来,中国美术馆已举办数千场具有影响力的各类美术展览及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除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展览外,影响较大的国际展览有“美国哈默藏画500年名作原件展”、“毕加索绘画原作展”、“罗丹艺术大展”等。

『贰』 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主要展览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 全国美展全称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每五年举办一次。
全国美展一
第一届全国美展:
1949年7月2日-16日“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556件,由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举办。
第二届全国美展:
1955年3月27日-5月15日“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996件,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在北京苏联展览馆举行。
第三届全国美展:
1962年5月22日-7月1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1989件,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第四届全国美展:
1964年9月26日—10月25日,全国美术展览会华北地区作品,展出441件。
第五届全国美展:
1979年庆祝建国30周年中国美协举办《全国美展》,展出时间1980年2月在北京展出417件作品。第六届全国美展组委会界定此展为第五届全国美展,1974年国庆节举办的全国美展,因当时文化部与中国美协均停止工作,故不纳入为届次全国美展。
全国美展二
第六届全国美展:
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作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美术界的成果的总检阅及建国35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于前5届美展比较起来做了比较周密的准备。1984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并决定今后国庆逢五、逢十双方均依此顺序合作举办称国家级全国美展。展出作品3724件,分15个品种于1984年10月国庆节期间在南京、沈阳、北京、成都、杭州、上海、西安、广州、长沙等在全国9大城市同时举行,同年12月至1985年1月又将各展区优秀作品集中在北京展出,同时增加港澳台特邀展, 并由朱宣咸负责编辑了《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集》大型美术文献画册。这届美展是第一次除大陆地区外有了真正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作品参展的“全国美展”。
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9年5、6月间迎接建国40周年举办第七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中国美协商定按美术种类分设八个展区:北京、南京、哈尔滨、沈阳、上海、昆明、广州、深圳,港澳台特邀展在北京。《获奖作品展》299件于国庆期间参加第二届艺术节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第八届全国美展:
庆祝建国45周年庆祝活动,文化部与中国美协商定:全国美展在各省、市、自治区分别举办,入选八届全国美展作品共计4000件。1994年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获奖作品展,共计498件。
第九届全国美展:
1999年庆祝建国50周年,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第九届全国美展》,并决定国庆节期间按美术门类分七个展区八个展览;中国画展在汕头开幕后在广州闭幕,油画展在上海,版画展在呼和浩特,雕塑展在北京,香港行政区、澳门、台湾三地美展先在深圳预展,后在北京,水彩、粉画展在南京,漆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插图等在福州,艺术设计展在深圳。入选总数为3429件,加上评委作品,共展出3500多件。12月6日一24日《获奖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588件。
第十届全国美展:
第十届全国美展于2004年举办,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是21世纪初最重要的一次美术盛会。展区地点及展出作品数:(1) 中国画展区: 浙江省杭州市,展出作品500件。(2) 油画展区: 广东省广州市,展出作品500件。(3)版画展区: 四川省成都市,展出作品400件。(4)雕塑展区: 吉林省长春市,展出作品150件。 (5)水彩、粉画展区:广东省汕头市,展出作品300件。(6)壁画展区: 广东省广州市,展出作品150件。(7) 港澳台邀请作品展区: 广东省深圳市,展出作品260件。(8)综合展区: 江苏省南京市,漆画展出作品150件、连环画和插图画展出作品100件、年画招贴画和宣传画展出作品100件、漫画展出作品100件。(9) 艺术设计展区: 上海市,展出作品400件。
全国美展三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第11届全国美展恰逢建国60周年,被中宣部列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活动项目,属于“向祖国汇报系列活动之一”,美展将集中展示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第11届全国美展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水彩、粉画、漆画、陶艺、艺术设计、动漫、综合、港澳台10个展区,各展区分别评选出的获奖提名作品将于2009年12月25日上午10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展。中国美术界最高奖项首届“中国美术奖”将在第11届全国美展中评选产生。
1、中国画展区: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承办。
2、设计展区: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和深圳市文联承办的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展,于2009年10月11日至10月29日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以及华·美术馆分别展出。
3、版画展区: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第11届全国美展版画展于2009年9月28日至10月12日在南京江苏美术馆举行。
4、水彩·粉画展区:由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文联、盘锦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于2009年9月26日上午在盘锦辽河美术馆开幕,展览持续至10月20日结束。
5、油画展区:2009年9月26日,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承办,湖北省美协、省艺术馆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在湖北省艺术馆隆重开幕。
6、漆画、陶艺展区:2009年9月18日,由厦门市文化局、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协办,厦门市政府、福建省文联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陶艺展区作品展,在厦门美术馆开幕。
7、动漫与综合展区: “第11届全国美展·动漫与综合作品展”于2009年9月1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8、港、澳、台展区:由汕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港、澳、台作品邀请展,于2009年9月8日在汕头林百欣会展中心开幕。
9、壁画展区:2009年9月1日上午,第11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第11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共展出作品170件,是从全国各地踊跃送展的1200件作品中评选而出,其中,获奖提名作品18件。
10、雕塑展区:第11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由长春市人民政府承办,2009年8月28日上午,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在雕塑艺术馆中央大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

展览

『叁』 中国美术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与体系的造型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三大特质:注重审美性与政治伦理性的高度统一;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在多样变化中注重综合性的整体空间意象。
其形式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多以群体组合的形式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如以十字轴线展开的坛庙建筑;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民居和宫殿建筑;以曲折轴线展开的园林建筑。不管哪种展开方式都形成抑扬顿挫,有前序、高潮、尾声的空间序列。②单体建筑造型有一定的规格程式。如殿、亭、廊等形制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组成,同时各部分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到了清代,这种规格化已达极致。③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所形成的体量巨大的屋顶,与坡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色。④室内空间处理灵活多变。常用板壁、槅扇、帐幔、屏风、博古架隔为大小不一,富有变化的空间,产生迂劻、含蓄的空间意象。⑤注重建筑构件的色彩和装饰彩绘的表现性。并以此标示等级与功能的差异。
中国建筑艺术按时间序列可分为秦汉、隋唐、明清、近现代4个阶段。
①秦汉阶段。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如庭院形式、对称布局、木梁架结构、单体造型、大屋顶等已初步形成,不过因诸侯割据而南北各异。秦汉时期随着政治上的集权和一统,建筑风格也趋于统一。其特征是,都城里坊划分有秩,并多封以高墙。宫殿、陵墓多为高大的台榭式群体建筑,其中单体建筑体量巨大,多以十字轴线展开,并装饰有造型夸张、诡谲、色彩浓重的雕刻和彩绘,布局舒展、整齐,具有明确的伦理、等级、秩序等内涵,表现出刚健、质朴的风格特色。
②隋唐阶段。汉末到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南北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文人士大夫归隐山林的思想情趣和山水诗、画的出现,使南北朝时期的建筑艺术在传统的理性精神中加入了许多浪漫情调。至唐代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貌。宏伟、规整的都城,恢宏舒展的宫殿、坛庙,规模巨大,形制多样的寺塔、石窟,造型浑厚,装饰华丽,展示出博大伟美的风格特征。
③明清阶段。经五代两宋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各地方文化乃至蒙、藏、阿拉伯文化的进一步交融,至18世纪的清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走向最成熟的阶段。城市街巷规格方整,宫殿陵墓建筑定型化,但形制增多,手法多样,造园艺术空前繁荣。其总体风格是雍容、典丽、严谨、清晰。
④近现代阶段。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西方文化的东渐、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变迁,20世纪的中国建筑产生了较大变异。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增加了建筑的比重,空间更加曲折多变,装饰更加繁复细丽。出现了大量中西合璧式的公共建筑,更加注重其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80年代以后城市整体布局更加开放,变革更加迅速。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寻找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的有机结合将是中国现代建筑的重要课题。 古代雕塑作品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民俗雕塑。其发展高峰是秦汉至隋唐时期。20世纪以后受西方文化影响出现了大型纪念性雕塑和架上雕塑。
中国原始雕塑主要以人和各种动物形象的陶塑为主,还有石、骨、玉材料的雕刻。人物形象大多是附加在实用器物上的装饰物。多以捏塑、贴塑、锥刺等手法制成,随意性很强,形象粗简、稚拙。但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头像和残片看,可知5000年前的原始先民们已有了木架支撑、层层敷泥等最初的雕塑方法。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铜器铸造为主。商代青铜礼器造型奇特,多富于神秘、威慑的色彩。西周以后,其风格趋于写实而富于理性。至春秋战国时期则变得繁丽、华美。商、周时期除礼器外,还有一些器物支架、底座等实用青铜器和石、骨、玉雕刻作品,或人物或动物皆造型巧妙,制做精细。
另外如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一组青铜人像,形制巨大,形象夸张,与中原遗物有着明显差异,可窥见远古巴蜀文化的风貌。秦汉时期的雕塑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其塑造方法是模塑与手塑相结合,塑好泥胎后,入窑烧制再加彩绘而成。以体量的巨大、数量的众多、形象的真实产生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汉代的厚葬风使动物俑和人物俑的雕塑作品众多,造型古朴、神态夸张而强调动势。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动物石刻,手法简练概括,于浑厚中显示着雄强的力之美。随着佛教的盛行,佛像雕塑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主流,著名的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均开凿于这个时代。一般而言,北魏时期的造像在形式风格上受印度或西域式样的影响,庄严、浑朴,于静穆中显示着佛的伟力。南北朝的佛教雕刻融合汉族知识分子的审美时尚,形成了褒衣博带秀骨清象的新风貌,此外,南朝陵墓雕刻群也是这个时期重要的雕刻作品。最出色的是那些镇墓神兽,体量巨大,造型奇伟。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鼎盛期。其成就首先表现在石窟雕塑上,如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其雕刻手法流畅而娴熟,创造了完全民族化的造型风格,它不仅体现唐帝国博大、雄强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显示出唐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刻技艺。唐代宗教雕塑的另一特点是形象的现实化与个性化。那些佛国的人物都被赋予了世人的性格和神貌。以顺陵石狮、昭陵六骏为代表的陵墓雕刻,单纯而注重动势,体现出雄视一切的恢宏气度。此外,最能代表唐俑艺术水平的是那些真实生动的三彩俑。
世俗题材的增多和写实风格的发展是宋、辽、金时期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四川大足石窟、山西晋祠、山东长青灵岩寺、江苏直保圣寺彩塑,都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世人情态,有很强的写实性。辽代大同下华严寺的菩萨造像体态优美、神性含蓄、衣饰华美,大有唐塑遗风。此外河南焦作金墓出土的砖雕人物,型制虽小却有浓郁的生活情味。元、明、清时代的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宫廷、园林中的雕塑作品上,在点缀人间、烘托氛围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清末天津张明山的以民俗生活为题材的小型泥塑,在写实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以后,中国雕塑在题材内容和形式风格上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批雕塑家和纪念性的写实雕塑作品。80年代以后,雕塑艺术向着多样化发展,环境雕塑和小型架上雕塑并驾齐驱,并且在艺术观念、创作手法和材质的探索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演化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并且在绘画观念及表现方法上自成体系,独具民族特色。传统的中国绘画,主要使用柔软的毛笔、水墨,以黑白线条和装饰性色彩描绘形象,与注重再现客观事物外在形式的西方传统绘画相比,更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创造。20世纪以后,中国绘画从西方获得了许多借鉴,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发展。
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中国绘画的缘起,可追溯到大约1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那些刻在岩壁和兽骨上的花纹、描绘在陶器上的纹样、画在地面和墙壁上的人和动物形状等,虽然粗犷、稚拙,但已具备了在平面空间展示形象的基本性能,可视为中国最早的绘画艺术。据记载,周代已有历史人物的画像,春秋时期已有大型壁画。从出土的青铜器纹饰、漆器彩绘和楚墓帛画可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以线造型的特色已初步形成。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已十分发达。既有壁画又有肖像画,既有历史画又有神怪画,题材多样,种类不一,从汉墓出土的大量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帛画、漆画等可睹当时绘画艺术之风貌。其壁画造型生动洗练,用笔质朴简率,在单纯、稚拙的形式中表现出运动、力量和速度感,其画像砖多为各种生活场面,造型夸张简括,注意整体动势的描绘。
其帛画多富有浪漫性,如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非衣帛画,制作精细,造型准确,用线流畅而有变化,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着色,至今鲜丽不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壁画空前兴盛。以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也最精彩。卷轴画和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士人画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自觉的理性阶段。人物画趋于成熟,准确的人体比例、优美的线描和深入的表情刻画取代了汉代绘画天真、稚拙、以动态传情的特色。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最早的山水画,并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独立画论。隋唐绘画仍以宗教题材为大宗。佛教的盛行不仅为画家们提供了施展创造才能的物质条件和观赏群,还能确立画家的社会地位,因之许多画家都从事寺庙壁画创作,大大提高了它们的艺术水平。与此同时表现世人生活的人物画高度繁荣,将人物画从南北朝的“迹简意淡而雅正”推向了“细密精致而臻丽”的境界。山水画迅速发展,花鸟、鬼神、牛马、屋宇等开始独立成科,一时名家辈出,使唐代绘画五彩纷呈,绚丽多姿。
五代两宋时期的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和完备,登上中国古代绘画的顶峰。寺观壁画衰落,世俗生活和山水、花鸟成为画家们更加喜欢的题材。绘画的教化功能被逐渐减弱,审美、寄情和娱悦功能则被空前看重。文人画家的涌现,使绘画向诗歌汲取营养,更加注重诗情意境的表现。在材料工具和技巧上更趋考究、精妙。水墨画空前成熟,重彩画更加工整细丽。总体看宋代绘画更趋精致、多样化,并富于人情味的抒情性。绘画功能的转变也使其创作与欣赏的结构发生着雅俗分流的变化。元代知识分子的特殊境遇和文人画思潮的扩大,使绘画产生了时代性的转折与变异,元画以卷轴为主,且多用纸。纸能充分发挥渴笔的功能,遂使笔法空前丰富,与宋画相比更能表现物象的多种质感和艺术家细腻的感受。
宋人崇尚以诗入画,强调空间与情趣的变化。元人崇尚以书入画,更强调笔墨情趣的形式感,从绘画自身来看,元画向着完满性跨越了一大步。明清两代山水花鸟画更成大宗,宗教画、人物画愈加衰落。明代山水画坛画派林立,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风格。明中叶以后,形成一股雅俗合流的势力。著名画家涉足文学插图、年画、稿本的创作,给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清初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出现了四画僧、四王、金陵八家等一大批杰出画家。突起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乾隆年间(1736~1796)扬州画派和清末海上画派的出现,使摹古之风甚盛的清代中、晚期画坛又放异彩。雅俗合一之势更加明显。辛亥革命以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中国的绘画在观念与价值取向上都面临着多种选择的可能。但为人生而艺术、把绘画创作与现实功利紧密结合的大趋势成为主要流向,写实主义绘画渐居首位。50年代以后,以徐悲鸿画派与前苏联绘画体系相结合为根基,为政治和为人民服务的绘画大发展。80年代以后,中国绘画更向着多层次,多态式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以毛笔书写汉字,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造型式样。讲求用笔的疾徐、顿挫、顺逆、刚柔、墨色的浓淡、干湿创造美的章法及结构形式,借以表达书法家的文化修养、品格情操。
中国书法在数千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篆、隶、楷、草、行等主要字体形式。篆书是商、周、战国时代通行的字体,大都刻在甲骨、青铜器或简牍、帛、石、陶上。至秦代小篆成为中国推行使用的统一字体。其结体圆长,笔画匀称,藏头护尾,圆润优美。隶书盛行于汉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横画如蚕头燕尾,具有浓厚的装饰意趣。楷书经南北朝到唐代发展至顶峰,其字形方正、笔画结构严整。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留下的不同风格的楷书作品,给后人以深刻影响。草书经章草、小草发展为狂草,笔线连绵不断,大起大落如风驰电掣。此书也盛行于唐代,以张旭和怀素最为著名。行书介乎草书与楷书之间,书写简易,流畅。形成于汉,成熟于两晋。历代书法家都以行书字体创造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它一方面以满足人们的实用要求和审美要求为目的,与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联;另一方面,高超、精湛的制造技艺又闪烁着中国历代劳动者智慧的光芒。所以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又浓缩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展示着民族精神发展的历程。
中国工艺美术门类众多,按功能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工艺美术;按生产方式可分为手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按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层次可分为民间工艺美术、宫廷工艺美术和文人工艺美术。按材料和创作工艺可把传统工艺美术归结为雕刻工艺、织绣工艺、编织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六大类别。现代工艺则以产品对象分为室内环境设计、染织设计、日用工业品造型设计、日用陶瓷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和书籍装饰设计等。
原始人制造的第一件劳动工具可视为中国工艺美术的远源。从单纯工具发展为新石器时代的石、玉、骨、牙雕刻,缝纫,编织,制陶等工艺,已明显地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了。最有代表性的是形制多样、纹饰斑斓的陶器。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浑厚、奇丽的青铜礼器和精美的玉器是造型艺术的代表。至汉代青铜造型仍占重要地位,漆器、丝织、釉陶等制作技艺已相当成熟,南北朝时期在青瓷烧制、织锦技术等方面成就最为突出,风格趋于华丽。唐代的织锦、陶瓷、金银器、漆器等工艺获得全面发展,其制作水平和生产规模都是空前的。富丽华贵、舒展丰满是唐代工艺造型的风格特征。宋元两代制瓷工艺蓬勃发展,瓷窑遍布中国各地,以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的产品最具特色。
优雅的造型,晶莹的釉色,精湛的制胎、烧窑技艺,享誉全世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使其工艺美术跨入一个新阶段,各工艺门类都有了全面发展,其总体风格简约、劲健而端庄。清代工艺美术在品种、形式、手法、技艺等各方面都远远地超越了前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集大成时期。与时代和上层人士的审美趣味相谐,其风格日趋雕琢、精致、繁缛。20世纪以后,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传统工艺美术衰落,具有清新、明快、简洁风格的现代工艺迅速崛起。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中国工艺美术在形式和内涵上都与现代社会文化及人们丰富多变的审美心态息息相关,在品类的繁多、风格的多变、技艺的精良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们一方面构建着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影响和更新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中国美术大约产生在史前时代。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演化出雕塑、绘画、工艺造型等门类,还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美术的独特传统与体系。
中国的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可以说是最早的工艺美术品。此后,商周的青铜器,战国的漆器,汉唐的丝织品,宋朝的刺绣,明清的景泰蓝和瓷器等,都是极其精美、名贵的工艺品。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制作精美,技艺高超,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且品种丰富,种类繁多。如:金属工艺、漆器、陶瓷、编织、刺绣等。中国工艺美术品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很早以前它们就已走向世界,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南辕北辙,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中国著名的四大“年画之乡”是: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

『肆』 熊秉明是哪一年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做的个展

兄弟,名是哪一年?在北京中国美术做个展兄妹年是在2016年,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做了一个展

『伍』 中国美术馆最近展览是什么名称

江苏省美术馆老馆原为“国立美术陈列馆”,建于1936年,是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也是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开端,1960年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春节前,老馆经过修缮改造调整升级,恢复其“美术陈列馆”的身份,于1月20日盛大开馆,四大展览同时展出:“玄英·五色之约——江苏历代书画大家经典作品特别展”“经典·吕凤子:纪念吕凤子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特展”“惠风和畅——江苏省美术馆职工画展巡礼”“80历程——江苏省美术馆馆史文献特展”。高水平的展览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据统计,江苏省美术馆春节假期开放期间共接待观众近2万人次,为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带来了一场丰富的视觉文化盛宴。

『陆』 中国美术发展史

中国美术的载体局限于宫廷和学院之中。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孤独的艺术家,他们在田园和山林当中进行创作。这常常是一些学者和被贬的官员,他们对社会现状不满,从而逃避现实。每逢朝代更替时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比如,明末清初,满族入侵之际。
中国艺术的影响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都可以观察得到。尤其在曾经在中国统治下的地区,像朝鲜,越南这些藩属,或者有中国人移民的地方,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日本艺术同样不能摆脱中央帝国的影响。在一些领域,日本的追随者甚至超越了他们的先师,比如在日本达到鼎盛的漆器手工艺。16世纪以来,中国的工艺品---尤其是瓷器,大量向欧洲出口,这对欧洲艺术也产生了影响。台湾地区的美术以及中国移民的美术创作可以认为是中国美术的一部分。
汉朝时期
1976年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
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
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国美术的早期形式,这种形式一直延 中国美术史续直公元前6世纪。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有玉雕的龙形及其他佩饰作品出土,从半坡遗址中可以发现,仰韶时期已经有陶艺存在。早期的陶瓷制品没有画上去的图案,但是有滚花。有很多画有以对称形式展开的鱼或者人的面部的图案。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几何纹饰进展到动植物纹样,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最为丰富生动。除彩陶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人像、动物陶塑也同时出现。
商、周和春秋时期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中国目前已经发现最早的绘画为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以及战国时期的《御龙图》 。
汉时画迹今已几乎无存,最完整的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描绘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山东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窥见汉时古拙有力的绘画风格特征。
战国、秦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雕塑艺术成就卓著。绘画品类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篆隶形成中国书法艺术。
编辑本段魏晋南北朝
佛教公元1世纪进入中国。到8世纪,它在艺术领域已经展现了卓著的 中国美术史效应,尤其在大型宗教塑像方面。 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勃兴,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相继开凿,大量的壁画和泥塑,在描绘宗教内容的同时,反映着现实的生活;除民间画工外,士林画家大量涌现。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现存摹本)是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该画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劲连绵,形神兼备,格调古逸,内容是宣传封建女性的德行修养。中国传统人物画注重“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隋唐时期
隋唐则“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 中国美术史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尤以绘画、雕塑成就辉煌。就绘画而言,唐代周昉、张萱的仕女画标志着人物画的进一步完善。山水画已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属地位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隋代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游春图》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幅以风景为主题的绘画,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已经形成了中国画山水画的北派和南派的雏形。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也说明花鸟画已开始兴起。隋唐雕塑最引人注目的当推陵墓雕刻。昭陵石刻中那组以描绘李世民生前所骑六匹战马的浮雕像(习称“昭陵六骏”)雕工精细,形体准确,造型生动,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两宋时期
《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五代、两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期。随着画院的设立, 中国美术史宫廷绘画呈现兴旺活跃的景象,后世文人画通常将绘画传统回溯至此时。新的绘画内容如民俗画也开始出现,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以长卷式构图,生动地描绘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如实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这一时期山水画最后人着墨最多的部份,五代时生活在中原的荆浩、关仝,活动于江南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法描绘不同地域的山川景象,画风各异,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北宋李成的平远画风,范宽的崇山峻岭,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的巨章高壁,惠崇、赵令穣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使北宋山水画呈现高度成熟的状态。到了南宋,大山堂堂的绘画风格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留白的绘画方式,李唐继承前朝,但开展出了独特的斧劈皴技巧来画山石,后来的院画家如马远、夏圭基本上追随李唐的风格,然而在画面上注重剪裁、大片留白渲染,呈现空气感,被称作是诗意山水,一变为纤巧,反映了山水画的不断变革和发展。
花鸟画也有着长足的进步。五代时徐熙的汀花野竹,黄筌的奇花异鸟分别具有野逸和富贵两种不同的风格。到了北宋,花鸟画从对称的装饰性转变为写实生动,强调拟真,赵昌的折枝花卉,易元吉的猿猴,崔白的败荷凫雁可以看作是北宋早中期的代表。到了赵佶主政,刻意经营画院,仿效科举考试纳才,增加画院的待遇,让徽宗朝成为宋代绘画的高峰,其院体花鸟画,强调精细写实,栩栩如生。南宋梁楷、法常的花鸟画已水墨写意之先河,文同的墨竹可说是最早没骨花鸟的杰作。
陶瓷方面,宋代亦到高峰。此时的单色瓷工艺到达极致,北宋末期所烧制的汝窑是迄今认为单色瓷发展的极致,色泽温润,有珠玉光泽,以枝钉满釉烧造,工艺技术高超,今日传世品稀少,不足一百件。其他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建窑都有非常高度的发展,并有大量外销,影响周边东亚等地。南宋官窑则被认为是继承汝窑,供给宫廷使用的高级瓷器,龙泉窑与景德镇此时也有大量生产,供应外销,近年考古发现的海底沉船可为佐证。
辽金西夏
辽、金、西夏是中国北方民族所建立的国家,控制华北自10世纪到13世纪,直到忽必烈统一中国为止。传统中国史学以宋代为正统,对北方政权并不在意,然而他们对中国绘 中国美术史画史的影响力,应该要加以重视并深入研究。
辽代起于唐末混乱,五代十国之际,与后来的北宋分庭抗礼。在艺术表现上,传世的艺术品不多。然而透过近年不断出土的重要墓葬,如辽庆陵、陈国公主墓、叶茂台辽墓等,帮助我们对辽代美术有更多了解。辽代美术在某种程度上,比宋代美术更多的继承唐代美术的风格,兼具契丹北方古朴浑厚的气质。
金代辽而起,灭北宋之后,与南宋南北对峙。由于金代接收北宋首都汴京,并改为南京,可以推测大量北宋内府收藏进入金的宫廷,大幅提高金代皇室的文化与艺术素养。最为著名的皇帝为金章宗,不仅其书法刻意模仿宋徽宗的瘦金体,甚至学习宣和年间的内府收藏机制,其收藏印是后代鉴别古画的一个重要的根据。
金代画家于中国绘画史常被人忽略,但欧美学者很早就发现,古代书画中许多佚名的宋代山水作品,可能是金人所作。而如今存有名字的画家,如武元直、李山、王庭筠等,其山水竹石画作,比起同时南宋院画家的作品,似乎更显出“文人”的品味。
元代
创作于元朝的《卢沟筏运图》。描绘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卢沟桥附近漕运西山石木用于修造大都宫殿的情景 中国美术史元代未逾百年,然在中国绘画发展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山水画方面,由于蒙古朝廷轻视汉人,多所贬抑,汉人知识分子有不愿出仕异族朝廷者,多避居山林,与友朋往来,其中不乏有以书画交谊。此时的绘画脱离了宫廷气氛,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文人画多取材山水、花鸟,借以抒发“性灵”和个人抱负。画家标举士气,崇尚品藻,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开启重视诗、书修养的文人条件。此类画家以“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为代表,并开启后来中国山水画主流。
入仕元朝的画家也对中国绘画有重要影响。如赵宋后嗣的赵孟頫,官拜刑部尚书的高克恭,以及如朱德润、柯九思、任仁发、唐棣等。赵孟頫提倡复古,主张青绿设色和古朴的山水构图,著名的作品如《鹊华秋色图》可为代表。而由于道教艺术在元代颇为活跃,多有壁画及外销画作流传,《永乐宫壁画》是此类绘画的代表作。
元代是景德镇真正驰名的时期,最著名的瓷器即为青花瓷和釉里红。此时的瓷器外销极为畅行,所以有研究认为青花的纹样是伊斯兰教客户的要求而出现。龙泉窑的青瓷也非常著名,外销日本与朝鲜半岛的数量甚多,亦大量外销到东南亚一带。
明代
明朝早期的一套家具,现存于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明代初期,宫廷画家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称之为“浙派”(代表画家为戴进和吴伟),虽然被晚明董其昌等人贬低,但是影响范围广及日本朝鲜等地,并一直透过民间画师的传承下来,今日台湾地区庙宇壁画仍是浙派的延续。
另一方面,文人官僚以元四大家为学习对象,出现后来成为文人画传统的“吴派”(代表画家是沉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与浙派为明代画坛的两大主要派别。由于晚明崇尚吴派而贬低浙派,致使吴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成为山水画的主流,影响力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甚至国民政府迁台初的绘画教育,依然以吴派绘画为主。
此外,陈淳、徐谓的大写意花鸟,创泼辣豪纵一格,给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新的活力。陈洪绶和崔子忠是明末有名的人物画家,号称“南陈北崔”。前者作品,形象夸张甚至变形,格调高古,对版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一画风,后世学者常称为变形主义。
编辑本段清代
制于清代的玉金罐,约在乾隆年间制作。
清代延续晚明以来尊崇吴派的传统,出现所谓四王,称其画风为“正统画派”。然而民间出现一种崭新的画风,构图大胆,别开生面,以前朝遗民八大山人及石涛最为人所知。清代中叶江南地区富裕,扬州一带出现以卖画为生计的文人画家,书画均不落俗套,奇特新颖,后来学者将其中重要的八位称之为扬州八怪。
清代亦为西方绘画逐渐进入的时期,最著名的就是乾隆时期任职于宫廷的郎士宁,然而这种西方的风潮并没有影响到民间。但中国当时唯一对外的口岸广州,出现专门替欧洲商人以油画作画的画工,此是西方绘画进入中国民间之始。晚清上海辟作通商口岸,由于地处辐辏,成为重要港口,也带动油画的需求与发展,中国画家逐渐学会透视法等西洋绘画方式,并使用进口颜料作画,影响传统绘画的风貌。
清末上海取代扬州为商业中心,职业画家群也从扬州转移到上海,出现了海派风格,可谓中国传统绘画的最后一脉。民初高剑父兄弟吸收日本画的西洋式画风,开创出岭南画派。两者均代表了中西结合的新画风,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清代民间美术的兴隆值得称道。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民间美术品种在清代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发展。其制作地区遍及大江南北的一些城镇乡村,并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县杨家埠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画。与此同时,杭州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美术高等教育院校。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的中国美术又随着时代的骤变而发展。
民国以后
民国美术大体延续清末发展,但是西化潮流因为政治变动而加速,中国开始有画家留学西方,与欧洲绘画直接接触,如徐悲鸿、林风眠等人。新式绘画学校的建立也带动中国绘画西化的发展。相较之下,传统中国绘画则因为知识份子的抨击而趋于衰微,如康有为对中国绘画的强烈批评。

『柒』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世界行成果展评选结果

也会在美术世界平展当中有很多的人画的画,被展出了展出的画,然后呢?描写世界各地的风光,以及中国特有的特点

『捌』 中国美术馆现在有什么展览,几号结束

请问3月份有什么美术作品展览。谢谢。

『玖』 “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少年美术展览与推广中心”是谁创立的呀

您好,“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少年美术展览与推广中心”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华熙集团联合创立,
致力于探索青少年美术教育领域的科学途径,
规划青少年审美教育体系建设。
望采纳,谢谢

热点内容
性母教育 发布:2025-09-12 21:48:18 浏览:257
考研数学只做真题 发布:2025-09-12 21:38:44 浏览:553
数学小卡片 发布:2025-09-12 18:14:39 浏览:24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发布:2025-09-12 17:16:20 浏览:624
小学校长师德师风自查自纠 发布:2025-09-12 16:25:09 浏览:973
nba黑历史 发布:2025-09-12 14:28:24 浏览:240
化学高一必修二 发布:2025-09-12 13:59:58 浏览:139
快乐英语小报 发布:2025-09-12 13:33:29 浏览:989
跳舞基础教学 发布:2025-09-12 12:23:15 浏览:119
康爱多网上药店怎么样 发布:2025-09-12 11:40:45 浏览:553